李惠美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小學生在對話課堂中,大多顯得沉默寡言,課堂上無法用英語語言溝通。應研究分析學生、學校的實際情況,從“教中學”、“研中學”,從而達到優化教學、提高質量的目的。本文就是從剖析現狀開始,遵守教學原則,教學技巧的靈活運用,興趣培養這四方面論述。
一、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分析
雖說對話課教學是語言學習初級階段的經典方式,可由于詞匯量和英語基礎的限制,學生們難以自由地與同伴在教材提供的情景中進行真實的交流,也難以引起學生對英語對話學習的興趣。
二、巧設對話課教學過程
首先,激發學生參與任務活動熱情是任何教學活動都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它直接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用英語去完成各種真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教師在設計“任務”前必須明確“任務型”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不僅只是在運用中學,而且要為了運用而學。
其次,在設計時,教師還應遵循階梯型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恰當地選擇和設計任務 。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務,學生學起來則會更有勁!
比如在教學第四冊Unit 2 What time is it?一課時,我先讓A組學生學會閱讀課文,運用教材Lets play的對話訓練,使學生練習掌握文中關于時間的對話,以達到基礎性目標;讓B組同學根據不同時間做不同的事情的表述,鼓勵學生根據自己某一天的活動,以日記的形式描述,以達到提高性目標,激發了學生參與任務活動的熱情,教學效果更給力!
三、巧法提高課堂對話效率
(一)巧創情景
在明確了教學任務后,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設讓學生能夠思考、投入的相應情景,使學生在相對真實,接近生活的情境下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引導他們更好地自主學習,以境促學。
比如在教學第四冊Unit 4 At the farm一課時,我們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一個情景:老師今天帶了很多蔬果,我給大家布置一個農場,你們想來我的農場體驗一下嗎?然后讓學生知道,要參觀體驗老師的農場需要掌握哪些語言任務。學生們在真實情境下自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學習的活動中。
(二)巧創組合
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性格、成績等因素建立4至6人的若干異質小組,并在進行充分自主學習之后,引導這些小組成員進行小組活動,互補不足。
比如在教學第四冊Unit 5一課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活動之后,要求正確運用該課所學重點單詞和短語:coat, sweater, jacket, shorts, socks,自己編寫一個新的對話,然后組際交流時,各個小組表演對話,這樣既能匯報本組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同時也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巧培趣,輕松學
新英語課程標準把“情感”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反映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與理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情感的滲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策略,使得學生在課堂中能夠調動自己的興趣以及積極性。
比如在教學第四冊Unit 6 Shopping一課時,一上課,我便讓幾個學生戴著飾物(sunglasses,glaoves,umbrella, scarf),一個一個地跳進教室,學生的注意力瞬間被這突來的場面吸引住了。這時我適時提問, How much is it?少數學生能用英語小聲說出來,我及時復述“Its ...”,學生也跟著我讀,單詞教學也就順利進行。待學生熟練后,我再讓學生戴著飾品做游戲,邊打招呼邊說:“Sunglasses,sunglasses,?I have sunglasses.……”學生參與的欲望被調動起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幫助學生掌握了所學單詞。
總之,一節成功的英語口語交際課,我覺得一定要剖析課堂的教學現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學的指導性原則,勇于大膽創新,以情感滲透、興趣培養為主,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和靈活的技巧來激發學生對話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