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中,新質生產力都有明確的內涵和外延,不能把什么想法、什么舉措都披上新質生產力的外衣,甚至不顧實際條件,硬往新質生產力上面靠。套概念、講空話、喊口號……對新質生產力的泛化和濫用,不僅容易迷失發展方向,更會錯失發展機遇。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需要我們牽住創新的“牛鼻子”,挖掘和發展符合高效、智能、綠色、可持續等特征的新業態新模式,進行生產方式、組織管理的全面革新,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如果忽略新質生產力的邊界和特征,把七七八八的工作都納入進來,就很難抓住主要矛盾帶動全局工作。
各地各行業搶抓機遇,對發展新質生產力有迫切感和行動力,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時,我們對發展新質生產力,既要有足夠的熱情與敏銳,也必須要保持清醒和冷靜,明確本地發展定位,因地制宜,找準著力點,謀定而動。有些地方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已經有成熟的條件并取得一定成果,可以出大力、挑大梁,而有些地方則需要進一步培育和壯大產業基礎,優化調整要素配置,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要根據各地差異、發展實際,充分挖掘地方的發展潛能和優勢,客觀看待區域發展落差,把本地特色傳統產業改造好,穩扎穩打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基底,真正實現發展動能的轉變,有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節選自3月18日《經濟日報》

家家有本賬,國家也有。“國家賬本”通常包括“四本賬”,即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其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國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國有資本收益,并對所得收益進行分配而發生的各項收支預算。
作為落實國家戰略、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重要力量,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實施情況,與民眾福祉息息相關。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6744億元。其中一部分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剩下的部分用來支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涉及主體多、金額大,普惠效應顯著,算好這本賬意義重大、影響廣泛。
節選自2月29日《人民日報》

改革是青島市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主基調。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增強企業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改革目標擲地有聲:到2025年,在增強國企服務國家、省重大戰略和全市發展戰略的功能作用、推動國企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和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上取得“三個明顯成效”。
精準把脈、定向攻堅。青島將通過落實實施七個專項工程,確保2024年完成70%以上改革主體任務,2025年全面實現既定改革目標,在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取得進一步成果,培育新的優勢企業,助力全市在現代化強省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
節選自3月14日《青島日報》
我國是制造業大國和人口大國,2023年,工業、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億元,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會不斷擴大,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同時,2023年底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36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汽車、家電更新換代也能創造萬億元規模的市場空間。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可以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使得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既能促進消費、拉動投資,也能增加先進產能、提高生產效率,還能促進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可以說,既惠企、又利民,一舉多得。
——3月13日,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外發布,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據新華社)
——3月16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茍坪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凡是有利于把央企新能源汽車搞上去的政策與舉措我們都要大膽探索,推動企業心無旁騖搞創新、放開手腳促轉型。
此外,在3月16日當天,市場有消息傳出,針對三家中央汽車企業的新考核辦法正在討論中,預計很快便會下發。包括市場占有率、利潤結構、科技創新以及安全生產等數項新指標,可能會被納入新考核體系中。消息稱,對三家央企考核的調整,目標不僅在于推動企業優化,更重要的在于推動央企投資并購,加入對新能源市場的專業化整合之中。
中央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步伐還不夠快、成效還不夠明顯,在產品競爭力、市場占有率、前瞻性、引領性技術創新等方面急需加力加速,奮力追趕。
(據《證券時報》)

如果要訓練一個1.8萬億參數量的GPT模型,需要8000張Hopper GPU,消耗15兆瓦的電力,連續跑上90天。但如果使用Blackwell GPU,只需要2000張,跑90天只要消耗四分之一的電力。
——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英偉達(N V IDIA)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發表G T C主題演講,發布了加速計算以及機器人領域的最新突破性成果。黃仁勛宣布英偉達將推出用于萬億參數級生成式AI的NVIDIA Blackwell架構。搭載Blackwell技術,英偉達將推出B200和G B200系列芯片。英偉達在公告通稿中列舉了將采用Blackwell的一些組織,比如微軟、亞馬遜、谷歌、Meta、戴爾、OpenAI、甲骨文、馬斯克領導的特斯拉和xAI。
美國東部時間3月18日,英偉達股價早盤一度大幅沖高漲超5%,截至收盤,英偉達股價報884.55美元,小幅上漲0.7%,最新總市值為2.21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9萬億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