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梁晴
2月4日上午,全省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濟南召開。2月5日,山東高速集團召開一屆六次職工(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暨2024年度工作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全省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
作為我國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頭部企業,山東高速集團以“創享美好之路”為使命,勇當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的開路先鋒。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一體兩翼三驅動”發展思路,錨定“雙一流”建設目標,持續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深化改革創新,企業規模、經營能力、創利水平、行業影響力實現全面突破,站在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

國內首家CRTS Ⅲ型高鐵軌道板智能工廠
山東高速集團因改革而生,從誕生之日起,基因里就蘊含著“改革”二字。過去幾年,山東高速集團以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等為目標,開啟了新一輪自我革命。集團改革發展取得了重大歷史性跨越,在發展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
數字最具有說服力。2023年底,山東高速集團資產總額達到1.53萬億元,穩居全國同行業首位,是2017年原山東高速和原齊魯交通總和的2.2倍——相當于在規模上再造了一個“新山高”。規模體量變大、體格變壯,讓集團發展基座更穩,為從容應對前行中的風險與挑戰增加了深厚底氣。
面向未來,山東高速集團第二次黨代會提出,要把改革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三驅動”之一,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大力破除制約發展的瓶頸障礙,持續釋放發展活力;激發創新“第一動力”,培育壯大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以創新催動產業升級、經營提效。
明確國企主責主業,有利于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企業核心功能。
山東高速集團因路而生、因路而興,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是企業核心主業,是山東高速集團賴以生存、發展、壯大的立企之本和興業之基。毫不動搖做強做優做大主業,不僅可以服務好人民群眾的美好出行,還可以為集團提供強大的現金流支撐,引領帶動“大交通”產業生態圈健康發展,為高質量發展夯實根基。
山東高速集團第二次黨代會確定的“一體兩翼三驅動”發展思路,明確“一體”就是以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為主體。
近年來,山東高速集團的發展實踐早已充分驗證了“一體”的根基作用。積極投身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連續8年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建設任務,重點項目建設投資逐年遞增,成為集團發展史上高速公路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的一個時期,尤其是聯合重組以來,累計完成高速公路投資3187億元,新建、改擴建里程2193公里,助力全省通車里程突破8400公里,運營里程增至8745公里,既出色完成省委省政府交辦的光榮任務,也進一步筑牢了集團發展的基石。
一流的高速公路,不只是建得快、建得好,也在于管理強、服務優。集團在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設、道路精準養護、服務區改造提升等領域持續發力,踐行“創享美好之路”企業使命,不斷擦亮“山高·行”服務品牌。
讓高速路越來越聰明——建成全國首個“改擴建+智慧高速”交通強國試點項目,研發推廣“云收費”技術,升級“路網管理智慧大腦2.0系統”,智慧高速走在全國前列。
讓高速路越來越綠色——發布全國首個高速公路邊坡光伏地方標準,建成國內首個零碳服務區、首條零碳智慧高速、首個高速公路一體化邊坡光伏試驗段,綠色交通引領發展潮流。
讓高速路越來越溫馨——實施精準養護,路容路貌水平全國領先;完成139對服務區提升改造,打造了國內首條服務區特色經濟帶,服務區從歇腳“驛站”變成文旅綜合體。
民之所需,我之所向。未來幾年,山東高速集團將圍繞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主動謀劃爭取高速公路新建項目,布局一批流量大、效益好、支撐作用強的重點工程。山東將有更多的高速公路實現“四改六”“四改八”擴容改造。按照黨代會確定的目標,山東高速集團將確保2028年省內高速公路通車及在建里程達到8100公里以上,六車道及以上占比由目前的40.9%提高到50%以上,推動重點路段通行條件明顯改善,助力打造“暢行齊魯”高速公路網。

全國首條零碳智慧高速——濟青中線濟濰段
以路筑基,以業強企。山東高速集團持續優化產業布局,圍繞主業產業鏈兩端延伸、四面衍展,開拓出新的經濟增長極。從“一路獨秀”到“多極支撐”,構建起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投資運營、工程建筑與材料及專業技術服務、產融結合、新能源等產業有機銜接的現代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底座更加堅實。
暢通物流通道,在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中做表率。加快打造全省國際物流大通道,統籌運營的中歐班列(齊魯號)運營線路增至53條,直達“一帶一路”沿線24個國家56個城市,年度開行量2566列,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建成首個齊魯號境外集結中心,進一步暢通了山東東連日韓、西接歐亞的國際物流通道。運營管理的地方鐵路年貨物周轉量達65億噸公里、年貨物運量突破1億噸,規模效益居全國地方鐵路企業前列。
推動交能融合,在落實“雙碳”戰略中走在前。大力推動路域光伏建設,全年新建路域光伏172M W,裝機總容量突破420M W,年均發電4.6億度,路域光伏裝機量保持行業第一。引領零碳高速建設,在濟青中線濟濰段建成全國首個高速公路邊坡光伏一體化試驗段,搭建起碳排放綜合管控、可再生能源利用、智慧能源網運行、近零能耗建筑節能、林業碳匯提升、污廢資源化處理提升六大系統,創新打造了零碳隧道、零碳管養區、聲屏障光伏等全新場景,實現“零碳”運營,相關成果獲評國際領先水平。
產融結合取得新突破。堅持以產融結合賦能實體產業發展,加快形成產融結合、以融促產的發展模式。通匯資本供應鏈票據平臺全年為7500余家企業提供近640億元支付結算業務服務,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同類機構第一。中金山東高速REIT成功上市,募集資金近30億元,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區域和山東省首單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
路衍產業實現新作為。推動“高速公路+建材”“高速公路+物流”“高速公路+能源”等多種業態發展提速增質。瀝青年銷量突破400萬噸,瀝青儲運加工銷售綜合實力連續5年保持全國同行業第一。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5GW,年均發電70億度,成為山東省屬最大的新能源發電及運維企業。
如果說交通設施建設是山東高速集團的立業之本,路衍產品是對交通產業鏈的拉長,那么積極迎接數字經濟浪潮、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就是山東高速集團為交通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探索方向。
用戶停車、加油、洗車可以通過ETC進行支付,實現ETC從高速公路收費的低頻應用到日常使用的高頻應用;智能網聯測試基地,豐富的測試場景吸引了中國重汽等眾多車企前來測試;智慧大腦、新一代云收費系統等形成數字化產品,在業內實現推廣……
這些數字經濟新盈利點,是山東高速集團數字化轉型的直觀體現。山東高速集團在加快產業數字化的同時,積極培育數字產業化新動能,打造規模化數字創新體、培育集團新型業務增長極,在新基建生態、智慧交通生態、電子商務、智慧供應鏈生態、數據資產運營生態等領域催生出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
在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同時,山東高速集團開展數據價值提升工程,深入挖掘數據價值,探索數據資源運營創效路徑。
山東高速集團現有ETC用戶超過3000萬,占全國ETC用戶的1/7。如何把如此龐大的流量轉化為市場,將數據轉化為效益?通過不斷完善ETC生態圈,打造出全新產業鏈價值鏈。利用牌照資質和收費數據資源優勢,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打造全國最大的洗車綜合服務平臺,率先在機場、火車站、醫院、景區等場景進行ETC停車場的升級改造,推出全流程智慧加油解決方案,實現“ETC+”的多場景融合發展。通過聚攏數據、融合創新,不僅提高了停車、加油、洗車等傳統產業的運行效率,還實現了E TC用戶服務的生態化和精細化,推進ETC從高速公路延伸至城市車生活的每個環節。
聚焦交通數據主戰場,依托“北斗”國家重大戰略,山東高速集團開展北斗精準時空技術領域研究,將北斗技術與行業實際需求相結合,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在全省8個地市建成“北斗+智慧環境移動污染源綜合監管平臺”,實現對10萬輛非道路移動機械和3萬輛重型柴油汽車的遠程監管,為生態環境治理提供精準決策。將北斗技術與工程機械的工況感知、油耗監測需求融合,匯總機械工作狀態、工作姿態、油耗等數據,智能分析每臺機械的工作效率,實現工程施工過程的精細化管理。除此之外,集團還在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機場、精準農業等領域進行了“北斗+”探索,打造起豐富的“北斗+”應用生態圈。
與此同時,“產業數字化”過程本身也為“數字產業化”提供了豐富產品。山東高速集團對外發布了一系列數字化產品,智慧大腦、新一代云收費系統、智慧隧道等產品受到了市場青睞,在國內多個省份得到推廣應用。一項項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成果,成為數字產業化進程中有益的“山高探索”。
科研投入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物質基礎和保障。山東高速集團黨代會進一步明確了強化科研投入的決心和方向。未來五年,集團將持續加強研發投入,圍繞工程管養新技術、智慧交通、智能建造、裝備研發、節能降碳、新材料等重點方向,打造一批高能級研發平臺,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科技型企業。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山東高速集團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錨定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和世界一流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雙一流”發展目標,以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主線,以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為重點,奮發進取、砥礪前行,全面開展黨建和業務融合互促年、產業發展提效年、外部市場開拓年、管理規范提升年、風險化解攻堅年、作風建設深化年“六個主題年”活動,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