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星,武少玲,肖俊濤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湖北 十堰 442002)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以下簡稱“我?!保┑霓k學定位與特色之一就是服務社會,將“產學研創”深度融入服務地方經濟。為了在2035 年達成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學院的各類課程均需要探索產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學改革。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的升級,產業界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需要更多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1]。傳統教育模式難以滿足當前產業界的需求,而產教融合模式下,產業界和教育界結合,共同參與人才培養過程,使得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提升[2]。通過產教融合,高??筛由钊肓私猱a業界的需求和趨勢,據此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培養出更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同時促進教育與經濟的互動發展,提高教育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3-5]?!笆袌稣{查與預測”課程是我校經管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程,其教學質量的優劣對營銷專業學生的市場敏感度、決策能力、實踐能力和就業方向都有極大的影響。但該課程在教學方法上,往往以教師為中心,缺乏學生的參與和互動,而產教融合對該課程在深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豐富教學資源和手段、促進校企合作和人才培養以及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6-8]?;诖?,本文將探討產教融合背景下“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教學現狀和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教學改革路徑,希望研究成果能在推動經管類其他課程教學改革和促進產教融合模式深入發展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主要講授市場調查技術、市場調查方法、調查資料的統計與分析、市場調查報告與預測的寫作以及市場預測方法與模型。本課程是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課程,涉及市場營銷、統計學、心理學、經濟學等領域,對學生的專業基礎要求較高,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科交叉背景和理解能力。同時本課程也注重實踐和應用,強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包括問卷設計、樣本選擇、數據收集和處理等環節,并強調調查報告和預測的寫作規范和嚴謹性。通過本課程,學生可學習到如何撰寫規范的調查報告和預測報告,包括報告的結構、語言風格、圖表制作等方面,并遵循學術道德和規范進行學術研究和實踐操作。
教學內容與行業實際需求脫節是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首先,教材內容更新緩慢,無法及時反映行業發展的最新趨勢和實際需求。這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現實市場情況存在明顯的脫節現象,一些新興的市場調查技術和預測方法未能被及時納入教材內容中,從而影響了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其次,實踐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雖然課程設計中包含了相應的實踐環節,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導和實踐,學生往往難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這就進一步加劇了教學與實際需求之間的脫節。此外,行業案例的滯后也是導致教學內容與行業實際需求脫節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教材中引用的案例往往比較陳舊,無法真實反映當前市場的實際情況,這就使得學生難以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場景相結合,從而影響了其理解和掌握市場調查與預測方法和技巧的效果。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質量的提升與行業導師的指導密不可分。然而,目前教學與行業之間的緊密聯系尚未建立,導致未能充分運用行業導師的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背景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行業適應力。其不良后果表現為:學生缺乏實踐經驗的積累,影響實際工作中的表現;對市場最新動態和趨勢的敏銳度不足,難以適應行業的快速發展;職業素養的培養不充分,融入職場存在困難;實踐教學資源的匱乏,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我校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考核方式由閉卷考試(50%)和過程考核(50%)組成。當前考核方式存在以下問題:考核方式過于側重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導致學生過于關注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實際操作和應用能力的培養?,F有的考核方式缺乏對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查。雖然考試題型多樣,但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計算能力,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不夠。過程考核方式相對單一,主要依賴于學生的書面作業和課堂參與。這種考核方式無法充分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當前考核方式對于近年來市場調查與預測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應用的考查明顯不足。
從上文分析可以發現,我校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存在一系列問題,阻礙了教學效果和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結合該課程的教學特點,本文提出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課程教學改革。
設立由學科專家和行業從業者組成的教材更新團隊,負責收集最新的市場調查與預測領域的知識、技術和案例。同時邀請行業專家參與對教材的定期審查,確保教材內容能夠及時反映行業發展的最新趨勢和實際需求。結合在線平臺,建立教師與行業專家的溝通渠道,使行業專家能夠隨時提供最新的實踐經驗和案例。強化實踐環節的設計與指導,優化實踐環節的設置,提高實踐環節在課程中的比重,如設置30%以上的實踐課時,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際操作。邀請行業導師參與實踐環節的指導,提供實際案例、技術支持和操作經驗,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學生完成實踐項目后,建立實踐檔案,記錄學生的實際操作過程和成果,便于導師進行有效的評估和指導。與行業企業建立合作機制,獲取最新的行業數據和案例,確保教材中的案例能夠真實反映當前市場的實際情況。在課程中增加實際應用教學,通過模擬市場情境、案例分析和實地調研等方式,加強學生對市場調查與預測方法的實際應用能力。設計專門的數據分析和解讀培訓課程,提高學生處理和解讀市場數據的能力。通過以上措施,可有效縮小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對市場調查與預測方法的掌握水平。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建立與行業導師的緊密聯系是提升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途徑。因此建議學校積極與企業合作,邀請行業導師參與課程設計和教學活動,充分運用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專業背景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行業適應力。學校應與相關行業企業進行深入溝通,了解行業需求和趨勢,共同確定合作領域和具體項目,各自選派專業導師和學生組建項目團隊,確保雙方的專業互補和協同工作。根據合作項目的實際需求和目標,共同制訂詳細的項目計劃和進度表,確保合作項目的順利進行。通過合作項目的開展,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深入了解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實際應用和操作技巧,增強實踐能力,積累行業經驗。積極整合行業導師的資源,建立專門的導師團隊。團隊可由具有豐富實踐經驗、深厚專業背景的行業專家組成。通過招募不同領域的導師,涵蓋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確保課程內容的全面性和實用性。在產教融合的理念下,學校應與行業導師進行深入溝通,鼓勵行業導師直接參與課程設計。根據行業導師的建議和需求,共同制訂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內容和教學計劃。他們能夠提供最新的市場趨勢、實際案例以及業界需求,確保課程內容貼近實際應用場景。同時確定行業導師參與課程設計和教學的方式和程度,如定期授課、講座分享、案例指導等。這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行業最新信息,還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對課程實際應用的認識。
引入項目報告和實際案例分析作為考核方式的一部分,以更全面地考查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完善團隊協作項目,要求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完成市場調查與預測任務。這樣能夠考查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對實際問題的集體解決能力。將案例分析題設計得更為復雜和符合實際情況,要求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和提出創新性解決方案,挖掘學生潛在的創新能力。更新評分標準,確保客觀公正。規定權重和評分標準,降低主觀性,保障對學生的公平考核,準確反映其學習成果。邀請行業導師參與考核項目評審標準的制訂,確??己藘热菖c實際市場需求緊密相關,增強考核的專業性。調整考核結構,降低理論知識考核的比重,提高實踐應用能力考核的比重,更好引導學生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過程考核中增加小組討論和項目匯報等環節,考查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針對近年來市場調查與預測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設置專門的實踐課程或實驗室項目,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
產教融合對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行業適應力和綜合素質至關重要,有助于其未來職業發展。本文通過分析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現狀與特點,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包括教學內容與行業需求脫節、缺乏行業導師指導、考核方式不科學等,制約了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和職業素養的培養。為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提出教學改革路徑,包括建立教材內容更新機制、強化案例與培訓教學、與行業導師建立緊密聯系共同制訂指導計劃、優化考核方式引入實際項目和開放性問題等。這些改革措施旨在提供創新性思路和實踐路徑,促進學生適應市場需求、提高綜合素質,為日后奠定堅實的職業基礎。改革路徑有望在提升教學質量和培養高素質人才方面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