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熙原 王雨佳 胡劍橋 王楊
摘 要:隨著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推進,審計和紀檢監察作為黨和國家監督的重要力量,從根本目標、監督內容、監督對象、監督手段上具備開展協同監督、推進腐敗治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前提條件。文章基于黨風廉政建設的背景,通過分析審計與紀檢監察協同的可行性、結合當前審計與紀檢監察協同監督的主要方式,提出了在事前、事中、事后深化審計與紀檢監察協同監督的路徑,對審計與紀檢監察協同監督領域進行了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黨風廉政建設 審計 紀檢監察 協同監督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1-121-02
黨風廉政建設是確保高校健康發展的政治保證,而內部審計工作則是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監督機制中的重要力量,它肩負著依法治校、規范經濟秩序,以及預防和制止腐敗的重大責任。2018年1月9日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審計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內部審計部門,應當把握新形勢、明確新要求、建立新機制,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高校黨風廉政建設中承擔的重要責任,通過強化審計監督,助推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
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在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揭露和打擊腐敗行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紀檢監察監督、審計監督等監督力量相互貫通、有效銜接,能夠進一步促進全面深化改革,規范權力運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有利于國家監督體系的構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審計與紀檢監察協同的可行性
審計與紀委監察雖然職能定位和職責劃分不同,但在根本目標、監督內容、監督對象、監督手段上具備協同基礎。一是根本目標的一致性,二者作為黨中央領導下的政治機關,均為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促進依法治國、推進廉政建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二是監督內容和監督對象的相關性,紀檢監察針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在遵守黨章黨規黨紀方面進行監督,通過對違法犯罪行為的調查與懲治,強化監督問責,深入開展腐敗工作。審計機關針對領導干部權力運行全過程是否符合財經法律法規進行監督,著力防范財政資金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權力濫用、資源浪費等腐敗行為,二者在監督內容和監督對象上高度相關。三是監督手段的互補性。審計機關對被監督對象通過檢查、調查、詢問和取證,運用審計職業判斷,通過明確審計問題、揭示管理風險、提出審計建議實現審計監督職責。紀檢監察不僅可利用談話、詢問、查詢等審計監督手段,還可通過凍結、查封、扣押、鑒定、留置等措施對監督對象進行調查執紀問責,審計與紀檢監察在監督手段上能夠互補強化,加強監督力度。
二、審計與紀檢監察協同監督的主要方式
在審計創新和探索中,很多審計部門在與紀檢監察部門在協同監督上進行了非常有成效的實踐,逐步建立了相應的協同配合制度。如山東省紀委、省審計廳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紀檢監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協同機制的意見(試行)》,對建立日常溝通、工作協同、成果共享等機制作出了要求。河南省審計廳與中共河南省紀委、河南省監察委聯合印發了《中共河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河南省監察委員會 河南省審計廳關于健全完善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和審計機關工作協作配合機制的意見》,明確了紀檢監察機關和審計機關協作配合的依據、事項、機制要求。當前審計和紀檢監察協同監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一)信息互通
主要依托于聯席會議機制,審計和紀檢監察對所搜集的互補資源進行溝通交流,對雙方所搜集到的腐敗線索信息、監督對象的財務信息進行分析研判,以突破各個監督主體之間的信息壁壘,達到減少重復、節約資源、提高效率的效果。
(二)整改互促
審計機關和紀檢監察機關協同開展整改工作,紀檢監察機關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納入黨風廉政檢查考核以及領導干部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審計機關實行整改和問責并重,與紀檢監察機關協同建立長期有效的問責機制,逐漸消除審計結果運用不充分的負面累積效應。
(三)人員互聯
審計機關按照紀檢監察機構要求,派出審計人員與紀檢監察人員組成工作小組一同進駐,通過信息互通、線索互送、成果互促,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形成組合拳,發揮協同作用,在實現協同效應的基礎上,提升監督合力。
三、深化審計與紀檢監察協同監督的路徑
(一)事前監督協同
事前監督協同的著眼點在于審計與紀檢監察共同參與制定監督計劃,在聯席會議機制下,審計和紀檢監察將發現的重點人員、重點單位、重點項目、重點領域及上級任務納入會商機制,綜合分析研判后,研究制定各自的工作計劃。審計機關在制定年度計劃時,通過與其他監督部門溝通,征求意見和建議,將其他監督部門對合規、風險、內控等方面的重點關注結合審計自身情況融入審計計劃中,從而更加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紀檢監察機關根據審計發現的問題線索結合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重點形成自身的年度工作計劃。雙方事前的互通互商,可有效提升計劃制定的針對性、全面性、科學性,推動各項監督更加有力、有序、有效,避免重復監督,減少資源浪費,消除監督盲區,提高監督效能。
(二)事中監督協同
事中監督協同關鍵在于依托信息的互通達到對監督過程的有效控制,當下審計和紀檢監察進行信息傳遞和反饋更多基于聯席會議機制以會議交流形式實現。然而隨著審計監督全覆蓋的推進以及紀檢監察線索來源渠道的多元化,監督部門將面臨更加繁冗復雜、類型多樣的信息線索,需要更加專業、高效的信息搜集、分析和處理能力,建立審計與紀檢監察信息共享平臺勢在必行。在當前大數據發展的背景下,依托大數據技術,線上對雙方所搜集到的腐敗線索信息、財務信息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和存儲,通過信息共享,打破各監督主體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資源整合,相較于以往依托聯席會議,采用會議交流的形式進行信息共享,將更加及時、全面、準確地進行信息線索的傳遞,大大提高事中協同監督的效果。
(三)事后監督協同
事后監督協同體現在四個層面,一是問題移送,應建立相應協同工作準則,準則中應明確問題移送標準、類型、時限、渠道,規避實踐中依據審計人員職業判斷進行移送的模糊性操作。二是整改落實,審計部門常常面臨被監督部門整改不力、屢審屢犯、形式化整改等問題,為確保問題得到有效整改落實,應進一步完善整改機制,加強審計與紀檢監察的協同配合,建立整改臺賬,緊盯整改進度,推動責任部門履行整改職責。三是人員問責,紀檢監察部門根據移交的問題線索以及整改不力責任部門和人員,啟動責任追究機制進行嚴肅問責。四是考核任免,將審計結果及問題整改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組織人事管理、財務績效考核當中。事后監督協同旨在問題移送、整改落實、人員問責、考核任免等四個層面加強審計與紀檢監察協同配合、資源互補、人員交流,共同發力增強監督實效,將審計結果落到實處,將協同監督走到深處。
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審計部門起到“防火墻”的作用,紀檢監察部門起到“殺毒軟件的作用”,凝聚各方共識,建立兩者有效的協同配合機制,有助于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開展。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目標一致、對象交融、優勢互補,兩者具有協同合作的基礎。
推進紀檢監察和審計融合貫通,形成合力,促進其優勢互補、相互協作、同頻共振,即是推動監督治理效能提升、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的重要路徑。積極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形成統籌一體、銜接順暢、協同高效的協同監督新格局,有利于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參考文獻:
[1] 胡耘通.國家審計與國家監察協同監督路徑研究[J].財會月刊,2021(20)
[2] 梁小婉.大監督體系下高校內部審計與紀檢監察的聯合協同創新研究[J].審計監督,2021(20)
[3] 黃彩霞.審計與監察協作機制分析[J].高教論壇.
[4] 夏午寧.黨風廉政建設視角下高校內部審計監督效能提升研究[J].管理謀略,2017(23)
[5] 張蔚偉.新常態下高校內部審計與黨風廉政建設協同發展研究[J].改革動向,2018(08)
(作者單位:1.河南中醫藥大學審計處;2.河南中醫藥大學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3.河南中醫藥大學計劃財務處;河南鄭州 450000;4.中國共產黨九江市濂溪區紀律檢查委員會 江西九江 332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