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璐
[摘 要]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由歐盟、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印度等七方共35個國家參與,也是我國參與的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我國承擔任務在所有七方中完成最好,多次受到ITER總干事的表揚。文章主要針對西物院ITER項目強矩陣管理模式探索進行了總結,希望為未來參與大科學工程項目提供借鑒。
[關鍵詞]ITER計劃;項目管理;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TM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4)07-0016-03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簡稱“西物院”)承擔了中方I T E R關鍵部件研制(采購包)項目(以下簡稱“項目”)中絕大部分涉核部件研制任務。I T E R產品部件研制具有復雜程度高、研制技術難度大、質量要求高等特點。隨著西物院I T E R項目實踐不斷深入,為適應I T E R項目管理的需要,西物院持續優化項目組織模式,創新項目管理機制,逐步統一項目管理職能,開展了基于強矩陣的項目統一管理模式的探索,實現了西物院從單項目管理向項目集群管理的轉變,形成了一套符合當前單位發展實際的大科學工程項目管理方法,更好滿足了客戶需要,實現了項目集群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一)項目技術難度高、執行周期長、管理難度大
ITER項目往往涉及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存在大量的工藝路線選擇和驗證,每道工序、每個節點均可能存在難以克服的技術難題,會對成本、進度和質量造成巨大影響。如何合理規劃、充分調研,如何策劃備選方案等影響著項目的成敗,也影響著西物院在國內外聚變界的信譽和聲譽。同時,根據ITER計劃進度要求,西物院承擔的項目啟動時間不一,存在著項目執行周期長、成本增加等挑戰。
(二)提高項目整體的執行水平和效率
ITER項目需要完成的任務復雜、工作量巨大,西物院需要建立各項目的全周期管理計劃,保持項目集群之間進行高效統籌、經驗共享,放大和強化優勢資源,提高項目整體的執行水平和效率。將全周期計劃分解為年度任務及經費計劃,實行合同范圍標的到一、二、三級具體任務實施和執行的Top Down結構,對每項任務需要的資金進行有效監管[ 1 ]。
(三)優化提升西物院承接和執行項目的能力
西物院通過對項目集群的整合管理,形成完整的從資金管理、技術提升、團隊建設、能力積淀等一整套管理體系,提升西物院執行和承接大科學工程的能力,為將來承接更多的項目打下堅實的基礎。
西物院將項目全周期計劃推廣到所有I T E R項目,實現有效的成本管控和效益提升;推動各I T E R項目順利實施,完成I T E R磁體支撐系統全部順利交付,與上級部委簽署I T E R氣體注入集成合同,培育更多I T E R現金合同。推動I T E R與西物院高層互訪,建立友好關系,推動成立海外研發中心,簽署I T E R深化戰略合作實施協議,為西物院高質量完成I T E R計劃關鍵部件研制、全面系統消化吸收I T E R關鍵技術和建造經驗、深入推進在法學術交流活動提供重要平臺,產生更大社會效益和國際影響力。
(一)ITER部件研制從單一項目向多項目集轉變的需要
隨著ITER項目不斷推進,西物院承接的ITER磁體支撐系統完成所有部件交付,第一壁由全尺寸原型件認證轉為批量制造,氣體注入系統也從設計階段轉入制造集成階段。隨著ITER基準變更,鎢第一壁、硼化實驗相關等ITER現金合同大量涌現,面對研發的技術攻堅、批產的物料疊加、安裝的現場困難這三個時期疊加帶來的嚴峻考驗,ITER關鍵部件研制項目作為國際大科學工程發展帶來的項目集群管理要求與能力建設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需要通過優化項目管理適應戰略和市場的發展要求。同時,從科研部件的研制,向產品經營的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要求項目管理部門更加關注項目執行過程中的組織經營行為,激發各級組織的活力,控制部件研制的成本,提升研制工作產生的價值。
(二)提高高端復雜產品研制效率、更好滿足客戶需要
ITER關鍵部件研制和ITER現金合同,在項目承接和執行過程中,要從客戶需求和市場競爭的角度,考慮項目的布局,通過承接ITER關鍵部件研制項目,積極培育現金合同投標,廣泛了解客戶需求。但由于ITER項目具有復雜程度高、研制技術難度大等特點,傳統的串行研制和平衡矩陣模式很難滿足高端復雜產品研制的實際需要,必須創新優化管理模式,形成強矩陣項目管理模式,激發團隊積極性,提升管理效能。
基于強矩陣的ITER項目組織效能提升,需要項目管理部門以系統工程思想理論為指導,遵循系統工程全局最優的理念,精心規劃ITER項目組織效能提升方案,著力提升項目管理能力,激發各層級資源活力,充分發揮組織效力,加強頂層策劃、項目集群管理模式、全周期計劃管理模式、項目經營管理等幾個方面的創新提升,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一)對標國際項目管理模式,提升各層級組織效能
2022年,西物院調整了ITER項目管理辦公室,調整后的項目管理部門為組織中的ITER大科學工程項目提供管理服務、建立準則,承接ITER領導小組下達的戰略任務,保障戰略目標有效落地和實施。西物院以強化項目頂層管理、強化項目間融合管理、激發各層級效能為目標,以統一項目管理方法工具、優化資源配置、共享項目經驗為抓手,加強ITER項目管理體系能力建設,提高ITER項目管理效率,壓實各層級管理責任。
(二)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大科學工程項目管理制度
西物學習吸收國際大科學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制定《西物院ITER關鍵部件研制項目管理辦法》《西物院ITER采購包質保手冊》等制度文件,創新優化管理模式和項目管控流程,監管項目實施情況,確保高質量完成重大工程攻堅目標。
(三)統一多項目計劃管理模式,形成頂層管控
統一項目計劃編制模板和編制邏輯,構建三級計劃(集團級重點任務計劃、院所級重點任務計劃、項目團隊管控計劃)體系,確保計劃層級清晰可控,避免出現計劃責任不清的局面。從ITER各項目WBS出發,采取“全面覆蓋與重點突出相結合”的原則,確保工作全面覆蓋無遺漏;從里程碑和MIP出發,識別關鍵路徑,確保工作重點突出。
(四)建立集成項目制,做實全周期項目管理要素落地
不斷探索強矩陣集成項目負責制,形成符合ITER項目發展要求的組織模式。以客戶需求為牽引,基于項目研制階段特點,圍繞ITER部件研制實現、落實全周期管理要求,通過項目集管理,解決項目集管理中綜合和系統集成的問題,促進跨單位、跨部門等的協同,落實產品責任、技術責任、成本責任。
(五)強化項目“四算”管理,優化資源配置
落實項目經營理念,強化價值意識,初步形成基于任務導向的項目“四算”管理。按照項目WBS,完成項目概算分解,明確各層級負責人的經濟責任,明確項目各工作包全生命周期的經費控制數量。
(六)優化績效考核體系,賦能項目團隊創造更大價值
設立項目進度績效指標和成本績效指標,監控項目各WBS工作執行情況。利用信息化平臺生成績效報表,實現按責任單位、WBS層級等維度的統計分析。激發各層級動能,激勵項目戰略目標達成。
分級分類設置項目績效包。一類目標由單位牽引的任務目標構成,完成該目標,項目獲得一類績效獎勵。二類目標由當前能力所能完成的年度工作任務加1 0 %~20%的挑戰任務構成,完成該目標,項目獲得二類績效獎勵。項目管理部門鼓勵各項目團隊和職能單位沖擊二類目標。通過目標導向,關注項目年度目標、重點任務以及剛性計劃實現單位戰略目標。通過過程導向,關注產品實現過程中的程序和標準規范,保障產品質量。通過價值導向,關注產品實現過程中的進度和成本,降低研制成本,提升項目影響力。
(一)啟動管理創新引擎,為西物院項目管理貢獻新智慧
西物院整合國際項目管理體系和院管理要求,提出組建強矩陣項目管理團隊。院領導定期召開ITER計劃工作會、月度例會、重點任務專題會,項目管理部門編制項目月度報告、項目專報,有效控制項目變化,快速解決問題。在計劃經費上,不斷探索業務和財務融合,以項目為主體的“四算”閉環管理;在人員管理上,建立人力資源在項目和職能間的雙向流動機制,鼓勵在項目團隊中開展人力資源工時填報,鼓勵項目團隊爭取多現金合同,加大績效獎勵力度。
(二)規范統一項目做法,促進項目融合管理
發布《西物院ITER關鍵部件研制項目管理辦法》《西物院ITER采購包質保手冊》等制度,在頂層策劃與實際操作兩方面,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制度規范體系和工具方法,邀請上級管理部門(集團公司、科技部核聚變中心和ITER組織)對項目團隊進行多次的項目管理及質量培訓,提高ITER項目管理流程效率。
(三)落實強矩陣管理,強化價值意識,探索項目經營管理
考慮到ITER項目技術難度高、涉及專業廣,西物院將不同專業的工程專家集中在同一團隊,為同一任務目標而共同努力,保證協調溝通以及處理問題更加高效,顯著提高西物院ITER關鍵部件研制效率,確保項目快速推進。推動項目團隊將任務與工時聯動,促進進度和成本的匹配,壓實經濟責任,激發層級動能,形成產品經營的理念,建立“以價值為綱”的項目經營管理機制。
在ITER關鍵部件研制項目執行方面,2023年10月,西物院與科技部核聚變中心新簽“ITER計劃氣體注入系統閥門箱與控制系統制造與系統集成合同”(1.698億元)。11月,西物院最后一批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項目磁體支撐產品完成交付,在廣州舉辦ITER磁體支撐產品交付儀式,多家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在ITER高層互訪方面,2023年6月,西物院率隊前往法國ITER總部參觀調研,在法國馬諾斯克為西物院法國研發中心揭牌。9月,中核集團與ITER組織舉行會談。10月,ITER主機安裝負責人赴西物院交流,圍繞ITER項目推進、雙方深化合作等事宜進一步交流,為后續工作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ITER深化合作方面,西物院與ITER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該協議的簽署,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面向全球開放,雙方將在科學與工程領域密切合作,強強聯合,促進全球聚變事業發展。
在項目集群管理體系建設方面,根據國際大科學工程項目特點,秉承“先簡化、再優化、再固化”的原則,西物院構建了ITER項目全周期管理模式,梳理形成從合同立項投標到合同驗收的工作流程。科技部赴西物院開展“國際大科學工程項目管理體系”調研,西物院向上級部門匯報ITER項目管理情況,會后,西物院大科學工程項目管理經驗成果入選科技部2023年“根在基層”第12調研團成果匯編報告,相關工作得到上級部門認可。
在加強項目過程控制方面,西物院完成《西物院ITER采購包質保手冊》更新升級版,重點對設計變更、不符合項目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細化、優化,為未來能高質量承接、完成ITER相關批量制造任務,以及在國際舞臺上展現西物院集成管理能力做好配套服務。
推行、宣貫I T E R項目管理辦法,加強項目集體體系建設,包括各項目間的全周期任務與經費計劃,年度任務與經費計劃、采購、進度等管理要求;完善項目激勵機制,為項目集群管理實現效益最大化提供保障。強調與I T E R的深化合作,西物院長期深耕I T E R,將進一步梳理、總結項目經驗,培養項目團隊,向國際組織展示技術與管理的業績和價值,爭取更多合作項目。后續工作設想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是基于I T E R項目管理辦法,進一步實現任務和工時的聯動,實現數字化線上關聯和數據報送。
二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根據效果與意見反饋,不斷完善和改進執行流程。
三是完善項目激勵機制,根據有效的質量管控,以及成本控制取得的成效,在績效考核中進行相應激勵。
四是通過人力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配置,形成項目人才隊伍建設,充分保證現有項目有效執行和管理,為后續承接其他項目提供人才隊伍保障。
五是建立項目集群管理的長效機制。
[1]張微,杜廣,徐國飛.大型核電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04):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