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黨的二十大明確將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以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創新發展、產業轉型、區域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當前,長江經濟帶正處于高質量發展關鍵時期,面臨新的發展挑戰。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主動力,大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推動區域協同融合發展,促進各類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奮力譜寫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圍繞這一主題,本期推出相關專家、學者研究文章。上海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對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陳建華的《新發展格局下上海在長江經濟帶中的龍頭作用》一文認為,在外向型經濟條件下,上海促進長江經濟帶外貿快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在我國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上海要進一步發揮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功能和對長江經濟帶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引領功能。江蘇是長江經濟帶重要部分,要奮力打造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先行段、示范段。李揚的《以人文經濟賦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一文提出,人文經濟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必須系統、全面、充分地激發人文經濟這一重要驅動力,深入發掘并發揮好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深化人文經濟共融共榮,建構起人文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新機制、新肌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