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由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CIPRA)、中國民族報社、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共同主辦的“道中華”文明對話國際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舉行。會議以“文明對話 和合共生”為主題,設置“中華民族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全人類共同價值”兩個分議題。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西班牙、巴西等國家的約20名專家學者、文化名人、知名博主參會,圍繞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會議上半場以“中華民族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馬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教授、西班牙埃菲社中國分社前主任哈維爾 · 加西亞,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許建英,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創院院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 · 柯布,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院長蘇發祥,巴西盧拉研究所研究員梅麗莎 · 坎布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統戰理論教研部民族宗教教研室主任王珍等參與研討。
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內含著共同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追求,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從5000多年中華文明里汲取智慧,有助于為解決包括民族問題在內的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方法。
會議下半場以“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全人類共同價值”為主題,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艾那 · 唐根,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趙可金,視頻博主司徒建國,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教授宋念申,日本著名畫家、文化學者藤島博文,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世界漢學中心主任徐寶鋒等進行研討交流。
與會人士認為,中華文明所蘊含的突出特性,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密碼,也是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價值來源。我們需要突破“西方中心主義”的局限,基于全人類共同價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實現共同進步。
此次會議旨在搭建文明對話的平臺,通過探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價值理念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世界意義,探索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