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孫瑋,女,漢族,山東威海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青少年社會工作。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和網絡信息化的迅猛發展、多元文化的輸入,人們的戀愛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00后”大學生作為社會思潮變遷的新力量群體,其戀愛觀的變化尤為明顯。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在吸收借鑒以往國內外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 “00后”大學生戀愛觀入手,了解當前 “00后”大學生戀愛觀的現狀及特點,探尋這一特點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 “00后”大學生戀愛觀引導和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00后”大學生;戀愛觀;引導策略
自2018年第一批 “00后”步入大學以來,“00后”大學生群體一直就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重點。《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 (2016—2025年)》明確提出:“加強青年婚戀觀、家庭觀教育和引導。將婚戀教育納入高校教育體系,強化青年對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識、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引導青年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的戀愛觀。”[1]
目前,“00后”大學生身體和心理發育還不夠成熟,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和影響,再加上 “00后”大學生在戀愛觀方面缺乏學校和家庭系統的指導,致使 “00后”大學生在感情問題上缺乏理性思考,產生了許多新問題。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在查閱國內外有關文獻后,設計 《“00后”大學生戀愛觀現狀》的問卷,運用 “問卷星”線上匿名發放問卷的形式,在山東G大學范圍內開展對關于 “00后”大學生戀愛觀狀況的調查。本次調查涉及不同性別、不同年級的調查對象,共發放并全部回收有效問卷263份,有效率100%,數據真實可靠。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編的 “00 后”大學生戀愛觀現狀調查問卷,主要涉及性別、年級、戀愛動機、婚前性行為的態度等內容。
(三)數據處理
將收集到的有效數據輸入SPSS 2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處理 (詳見表1)。
二、結果與分析
(一)“00后”大學生戀愛動機多元化
戀愛動機是指 “為什么而戀愛,即戀愛的目的是什么”,它關系 “00后”大學生戀愛的發展走向和結局。“00后”大學生戀愛動機同 “90后”相似,呈現多元化的特征。在此次研究中,“以結婚為目的”最多人選擇,占比為63.88%;18.25%的大學生選擇 “排解寂寞,滿足內心空虛”;7.6%的大學生選擇 “證明自身的魅力與能力”;10.27%的大學生選擇 “滿足生理需要”,表現出了 “00后”大學生多元化的戀愛動機。[2]
(二)“00后”大學生戀愛觀念和行為開放化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西方自由主義的戀愛觀念,如 “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日益沖擊著 “00后”大學生的價值觀和戀愛觀。當代 “功利主義”與 “拜金主義”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 “00后”大學生的戀愛,使其婚戀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此次研究中明確反對有婚前性行為的僅占總調查人數的21.67%,認為 “雙方自愿就可以”的占34.98%,認為 “基于愛情的基礎才可以”的占23.95%,認為 “以組建家庭為目的才可以”的占19.39%。“00后”大學生的戀愛觀念和對性的看法同 “60后”“70后”“80后”“90后”相比更加開放。[3]
(三)“00后”大學生擇偶標準表面化
本次調查設計排序問題 “您在選擇戀愛對象時,會著重考慮哪些方面的特質”,其中計算權值由選項被排列的位置決定,此次研究共有 7 個選項參與排序,排在第一個位置的權值為 7,第二個位置權值為 6,第七個位置權值為 1。根據計算選項平均綜合得分,選項平均綜合得分=(Σ 頻數×權值)/本題填寫人次。得分越高表示綜合排序越靠前。綜合排序結果顯示,大多數 “00 后”大學生在擇偶過程中將外貌置于首位,其余依次是性格、年齡、家庭背景、學歷、收入、職業 (詳見表2)。由于 “00后”大學生自出生以來生活水平較高,故在擇偶時將家庭條件置于次要位置,更加注重對方的顏值高低,這顯示出了當今 “00后”大學生擇偶標準浮于表面。[4]
(四)“00后”大學生戀愛不穩定性
本次調查對有戀愛經歷的學生設計問題 “您最長的一段戀愛維持了多久?”有17.81%的學生選擇了 “2個月以內”,18.49%的學生選擇了 “2—6個月”,選擇 “6—12個月”的學生占比為24.66%,選擇 “12—24個月”的占比為15.07%,選擇 “24個月以上”的學生占比23.97%。本文將戀愛時長在一年以上視為戀愛穩定,此類學生僅占39.04%。由于 “00后”大學生戀愛心理尚未發展成熟,對于戀愛缺乏全方位思考和判斷,且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四年大學生活轉瞬即逝,畢業以后往往面臨各種選擇,在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下,大學戀愛經常會出現畢業季即分手季的現象。
三、“00后”大學生戀愛觀形成原因分析
(一)社會因素
1.世界多元文化的傳入與交融
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和東西方文化的不斷交融給我們帶來先進觀念的同時,也夾雜著一些西方腐朽的思想理念,而 “00后”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較為活躍,對新事物、新思想抱有強烈的興趣,且缺乏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因此對 “性解放”“性自由”等觀念產生了誤解,使他們的戀愛觀和兩性觀由保守走向開放。目前,“00后”大學生對愛情重視過程而輕視結果,忽略了愛情的道德與責任,導致大學生 “傍大款”、墮胎、被 “包養”等問題層出不窮,對其身心健康和社會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5]
2.大眾傳媒中不良信息的傳播
許多網絡媒體為了盈利和賺取噱頭,大肆宣揚金錢至上和享樂思想,將大眾擇偶觀引向 “嫁人要嫁高富帥,娶妻應娶白富美”。這對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 “00后”大學生來說是十分有吸引力的,他們對良莠不齊的信息缺乏辨別能力,很容易受到網上某些負面的愛情觀、性觀念的影響,從而導致大學生的戀愛觀與主流的愛情觀發生偏差。
(二)學校因素
1.戀愛教育形式單一
長期以來,我國的大學生戀愛教育主要是通過任課教師、輔導員、學生處工作人員的灌輸式教學和邀請專家舉辦講座等形式開展的。老師往往采取說教的方式,這不僅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而且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師的感情投入也會逐漸減少。由于人與人之間對待愛情的態度和看法不同,老師和專家只能大面積單向輸入,并不能做到因人而異,從而使學生對 “性”和愛情產生誤解。[6]
2.戀愛教育內容陳舊
大學中有關戀愛的教育內容相對較少,且內容陳舊、覆蓋面狹窄,缺乏對戀愛技巧和方法的教育,因此,學生往往會通過某些非正規渠道獲取性知識,導致其戀愛觀念出現認知誤區。
(三)家庭因素
1.家庭婚戀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優良的家風、和諧的家庭氛圍、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形成正確的戀愛觀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長需要擔負起子女戀愛教育的責任。當今的應試教育背景下,許多父母過分強調子女的智力發展和學習成績,忽略了情感教育,甚至談性色變,逃避對子女的 “性教育”。由于缺乏父母對戀愛觀的教育,“00后”大學生在戀愛和兩性關系等方面無法作出正確的選擇。
2.缺乏正確的家庭引導
一般情況下,和諧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開朗,若父母不和、出軌、離婚甚至是家暴,學生會出現人格上的缺陷和戀愛障礙,從而對戀愛和婚姻產生難以預料的傷害。有些父母從小就向子女特別是女生灌輸功利性擇偶觀念,如 “嫁個富二代,少奮斗二十年”“女孩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等,對子女的戀愛觀造成負面影響。[7]
(四)個人因素
1.自我觀念和攀比心理
“00后”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物質條件相對較好,兩代人的寵愛導致 “00后”大學生自我觀念濃厚,很少在意別人的感受。然而,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應當彼此理解,相互包容,共同成長進步和承擔責任。此外,“00后”大學生戀愛心理發育尚未成熟,易受到西方一些不良觀念的誘惑,在戀愛中把相貌、物質條件放在第一位,把戀愛看作一種炫耀的手段,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2.生理因素
“00后”大學生正值青春期與成熟期的過渡時期,性器官已完全發育成熟,受生理因素的驅使,他們格外渴望接近異性,所以這個時期是戀愛的高峰期。在傳統的貞操觀日漸式微的今天,“00后”大學生對于婚前性行為持寬容的態度,認為雙方自愿發生性關系是正常的事情,不應該受傳統道德觀念的約束。
四、“00后”大學生戀愛觀引導教育對策
在社會環境日益寬松和大學生思想日益開放的今天,必須建立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 “四位一體”的教育系統,形成合力引導 “00后”大學生形成正確戀愛觀。
(一)社會方面
1.加大主流價值觀弘揚力度
當前,“00后”大學生的戀愛觀受到不同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國家應通過網絡媒體、書籍報刊等媒介廣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成為 “00后”大學生做人做事、看待外界事物所遵守的規范。要對各類媒體進行規范,以主流價值觀占據宣傳高地,在全社會營造主流價值觀氛圍,促進 “00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戀愛觀。
2.凈化網絡空間
互聯網是 “00后”大學生獲取戀愛知識和性知識的重要途徑,“00后”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從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中提煉健康積極的戀愛知識為自己所用。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督,加大打擊力度,凈化網絡空間,網絡媒體應發揮積極的導向作用,傳播戀愛和婚姻的正能量信息,堅決反對庸俗功利化的擇偶觀念。[8]
(二)學校方面
1.注重發揮高校輔導員的作用
輔導員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而且需要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情感狀況。定期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心理狀況,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了解當代 “00后”大學生的所思所想,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滿足 “00后”大學生的特殊需要。
2.創新戀愛觀教育形式
高校要正確認識 “00后”大學生對戀愛觀教育的需要,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相關課程,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愛情觀念;各高校可以適當增加戀愛課程的比例,選擇學生喜愛的教學方法授課,抓好思想道德教育。
(三)家庭方面
1.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會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往往會培養子女形成健康的戀愛觀,反之,緊繃的家庭氣氛會導致子女對戀愛和婚姻的態度消極,甚至會出現不婚不育的想法。因此,父母要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營造輕松、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讓他們對未來的戀愛和婚姻充滿信心。
2.加強家庭教育和引導
家庭教育是培養 “00后”大學生戀愛觀的一種有效途徑。父母應持續學習教育理論,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理解子女的情感需求,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及時糾正子女出現偏差的戀愛觀念和行為,培養子女的責任意識,引導其解決戀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幫助子女樹立健康的戀愛觀。
(四)個人方面
1.摒棄盲目從眾和攀比心理
“00后”大學生要以一種務實冷靜的態度對待戀愛,切不可急躁。要警惕戀愛中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以及西方 “性自由”“性解放”觀念,抱著認真嚴肅的態度,追尋雙方靈魂上的共鳴。
2.增強戀愛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是維持長期穩定戀愛關系的重要影響因素。在西方多元文化沖擊、誘惑叢生的今天,“00后”大學生必須樹立理性健康的性愛觀念,切記不可一味滿足肉體上的欲望、追求肉體的快感而沖動戀愛,導致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損害。“00后”大學生要認識到責任意識在戀愛中的重要作用,勇于擔當自己的責任,扮演好一個理性成熟的戀人角色。
五、結束語
“00后”大學生戀愛觀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 “00后”大學生的社會道德、人生責任、理想追求等綜合素質的高低。加強 “00后”大學生戀愛觀教育是時代需要,也是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方式,應從社會、學校、家庭及個人四個方面尋找引導教育路徑,從而解決 “00后”戀愛心理困境,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推動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總體目標有效實現。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青年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25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楊陽,羅京濱.9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調查與分析[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7(04):76-77.
[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M].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
[4] 劉嘯天.“00后”大學生戀愛觀狀況及有效引導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5] 車晶晶.大學生戀愛觀教育引導研究[D].錦州:錦州醫科大學,2020.
[6] 都田媛.“95”后大學生戀愛觀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以錦州部分高校為例[J].作家天地,2020(02):105-106.
[7] 王敏.大學生戀愛觀形成存在的問題及教育建議[J].才智,2019(35):19.
[8] 張春秋.00后大學生流行文化偏好對戀愛觀影響研究[J].南方論刊,2018(0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