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冉 楊帆 蔣國富
摘要高職院校圖書館是學生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的主陣地,開展信息素養及數字素養教育是提升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水平的有效途徑。文章闡述了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的現狀及問題,包括教師和學生對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認知度較低、館員信息素養能力不足、館藏資源建設滯后等,提出了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的有效路徑,明確館員自身職能、加大宣傳力度、搭建教育平臺、開展合作教學、提供個性化服務、加強閱讀推廣等,為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數字素養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產業變革的不斷加速,各行各業都紛紛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AI助手等新技術進行升級迭代,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中心也同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開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許多高校投入了大量資源,建設信息素養教育平臺,開設了文獻檢索課程,各省高職院校圖書館積極參加每年一度的全國高職高專信息素養大賽等,促進了學生對于信息素養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開展信息素養與數字素養教育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部分圖書館館員自身信息素養能力有待提升,館員與學科專業的聯系不緊密,信息素養及數字素養教育缺乏系統完整的體系等。如何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水平,增強學生運用信息檢索知識及數字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高職院校圖書館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研究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的有效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一、開展信息素養及數字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信息素養的概念最早由美國計算機協會于1974年提出,信息素養的英文全稱為“Information Literacy”,意指“利用計算機、網絡等數字化技術來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我國學者張倩葦認為,信息素養是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的能力,還包括獲取識別、加工處理、傳遞創造信息的能力,并能利用這種能力來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創新活動。[1]
數字素養(Digital Literacy)最早由以色列學者阿爾卡來在1994 年提出,是指人們在信息化時代所應具備的一種基本素養,也就是要具備運用數字技術對信息進行管理、開發和利用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數字技能及數字倫理道德等方面。[2]宋毓、饒俊麗認為信息素養重在關注文獻及信息的檢索、對信息的使用及評估的能力;而數字素養是在掌握信息素養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技術手段、網絡媒體技能等,進行自主的批判性思考、創造性學習的能力。[3]
2018年,信息素養教育被正式寫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 2.0行動計劃》中,[4]《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也提出了對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明確要求。[5]
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動經濟社會文化不斷進步。面對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時代背景下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高職院校需要重視人才培養過程中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的重要性,并將其融入人才培養體系中。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為學生提供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的職責,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平臺。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需要將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字價值觀和數字倫理道德觀,不斷提升學生利用數字化技術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高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
二、開展信息素養及數字素養教育的現狀及問題
由于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及教學資源與本科院校存在一定差異,高職院校圖書館在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方面雖然做了諸多努力,但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開展信息素養及數字素養教育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信息素養及數字素養教育的認知不夠
當前,高職院校對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的重視程度不高,多數將其視為專業課程教育的一種補充,沒有充分認識到信息素養及數字素養對師生處理信息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并沒有把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作為一個整體對學生進行教育,而只是將其視為信息技術課程的延伸。國內的培養方式主要有新生入館教育,開設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講座、培訓,提供在線課程資源,開設文獻檢索課程等,部分圖書館會進行嵌入式教育,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雖然高職院校圖書館已經做了諸多努力,高職院校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仍普遍較低,具體體現在高職生信息意識淡薄、信息能力較差、信息道德有待提高等方面。[6]
(二)圖書館缺乏專門的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部門和專職人員
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并沒有設置專門的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部門和專職人員,也沒有將其納入圖書館的工作體系中。雖然有一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了信息素養與數字素養的課程培訓,但多數為圖書館的館員兼職,主要為讀者提供文獻資源檢索與利用指導、數據庫檢索與利用、網絡資源搜索等服務,缺乏對讀者的深入了解,其提供的信息服務內容也比較單一。即使有部分圖書館設置了專門的信息參考咨詢服務中心,但由于人員配備不足、專業知識結構單一等原因,難以開展深入的服務。
(三)館員的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水平不高
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館員的信息意識和能力不足,沒有充分發揮其在學生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中的作用。苗亞楠調研發現,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知識結構不全面,對最新的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方向不夠了解,大部分教師對信息相關的法律法規知之甚少。[7]對數據缺乏敏感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點的傳授只是一帶而過,并沒有形成系統的專題教學,也沒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數字資源開展教育,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的培訓只是浮于表面。
(四)館員與學科專業的聯系不緊密
由于高職院校圖書館缺乏對館員專業技能的培養,導致館員不能及時將新技術和新理論融入到服務中,對于不同年級高職生的需求也不夠了解。當學生在專業領域有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方面的需要時,由于館員對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知之甚少,對學生也只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無法與學科專業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
(五)館藏資源建設滯后
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與學科專業匹配度較低,開通的數據庫也較為稀缺、單一,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沒有建立專門的信息數據庫或平臺。楊勇、王東亮、羅雨舟調查發現,只有小部分高職院校構建了在線信息素養平臺,且平臺的欄目名稱叫法多樣、未統一,平臺資源也較為單一,投放的內容多為新生入館教育及資源檢索相關知識,平臺開放程度不高且資源來源途徑受限。[8]資源建設的滯后讓學生無法將收集到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對數據進行分析、清洗、篩選的動作也難以進行,難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個性化服務,也無法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六)圖書館內部管理不規范
高職院校圖書館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圖書館內部管理不夠明晰,沒有對信息素養及數字素養課程構建完整的教學評價體系,導致館員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比學趕超”的氛圍,教學效果不能得到保證,主動服務的意識也有待加強,難以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
三、開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的策略
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能夠培養大學生信息意識、提高信息能力,樹立批判性思維。通過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學生不僅能快速獲取有用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能自主學習,使知識不斷更新,能主動地學習和探索未知領域。在信息化時代,數字化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通過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數字化技術,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一)明確自身職能,加強對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工作的重視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開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時,首先要明確自身的職能,加強對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工作的重視,努力通過各種途徑來提升館員自身的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如學習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參加培訓、學術交流等,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水平。圖書館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熱情主動地為讀者服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開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工作時,要將學生作為服務對象,積極聽取學生對圖書館及信息素養課程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實際情況與學生需求,建立科學系統的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體系。在高職院校開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工作時,教師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文獻檢索課、專業課等多種途徑向學生宣傳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圖書館員和網絡管理員是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體系的服務人員,要及時更新圖書館信息資源和數字資源,也要熟練掌握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及時更新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定期維護與升級系統,凈化網絡環境,通過各種途徑向學生介紹最新動態。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工作的力度和效度
圖書館要重視館員的專業技能提升,學校也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高職院校師生對信息素養及數字素養的認識,增強對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的重視程度。可以通過校圖書館官網、微信公眾號等信息平臺,通過校園廣播、易拉寶、宣傳海報等方式,向師生宣傳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的重要性,提升師生對這一工作的認識。同時,學校也要組織師生參與到圖書館舉辦的有關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方面的培訓中,提升師生的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能力。可以開展信息素養及數字素養教育類新書推薦服務,在學校圖書館網站首頁、微博、微信公眾號進行定期推送。[9]此外,可以由圖書館以信息素養及數字素養為話題,常態化舉辦信息素養分享交流會,引導大學生共同探討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共同分享信息檢索、數據分析等方面的經驗。學校要結合各專業實際情況開展教育活動,通過豐富的活動內容,引導師生正確認識信息、利用信息和創造信息,讓信息素養與數字素養助力師生的科研寫作與日常生活。
(三)搭建教學平臺,助力師生提高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水平
高職院校圖書館要在科學地分析學科專業需求的基礎上,構建與學科專業相匹配的館藏資源,還要建立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平臺,利用新媒體技術如微信、微博等互聯網手段,搭建網絡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平臺。
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在平臺上發布與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相關的文章,介紹數字資源的類型、特征和使用方法,引導高職院校師生了解數字資源獲取的相關知識,增強高職院校師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利用知網、萬方、“OPAC”等數據庫,高職院校圖書館可設置相應的服務功能和模塊,來介紹各類數字資源的獲取和使用方法,方便學生查詢。此外,還可以向師生發布有關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的視頻資料,介紹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使用途徑,逐步提升其獲取、分析、利用資源的能力,還可以通過開展合作式教學、提供培訓、建立教學資源庫等方式開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同時,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技術發布與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相關的文章、視頻和音頻資料,引導高職院校師生了解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四)開展合作式教學,與學校其他部門形成良好互動關系
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通過開展合作式教學,提升館員信息能力,激發館員的學習興趣。在合作式教學中,館員要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還應加強與院系、專業教師的合作,主動與專業課教師、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合作關系,暢通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渠道,積極推動圖書館與學校其他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促進高職院校圖書館與各部門的協同發展。專業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問題和任務交給館員,讓館員自主選擇問題和任務,或根據問題和任務的難易程度分配給不同館員不同的任務。在圖書館館員完成任務后,教師可以對其進行考核評價。評價工作可以采用傳統的評價方式,也可以采用在線評價方式,以書面知識考核與實踐操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內容則是各種類型文獻情報的獲取、選擇和利用。[10]如今,各種類型的數據讓人眼花繚亂,難以快速、有效、精準地篩選出所需數據。焦玲霞、馬巖提出,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亟需嵌入到其他學科教學中去,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也需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與數字素養。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也需加強跨學科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11]通過合作式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能力。
(五)提供多元服務,滿足高職學生對資源獲取及利用的需求
高職院校圖書館要積極構建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體系,在通過多種途徑提高館員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提供專題教學,積極搭建網絡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個性化服務,通過提供個性化服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校時間較短,大一新生對信息的多樣化獲取方式保持好奇心與新鮮感,想要了解更多新鮮事物;大二學生已經經歷了一年大學生活,對信息素養方面的需求更加細化;而畢業生時間較為緊張,對論文寫作、文獻查詢、畢業設計等領域更為關注。因此,館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因材施教,針對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的不同需求,制定相應的計劃,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同時,也要兼顧保護學生的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從而提升學習效果及對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學的滿意度,并通過各種途徑提高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師生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方面的服務能力。
(六)加強閱讀推廣,豐富推廣的內容及途徑
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知識的寶庫和學術交流的平臺,不僅是提供圖書借閱服務的地方,更是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培養閱讀興趣的場所,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能夠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針對性的閱讀推廣是推動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的有效途徑。圖書館可建立多元化的閱讀推廣活動形式,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進行閱讀推廣,加強與教師的合作,開展專題講座和讀書推薦活動,創新閱讀推廣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可開展數字資源利用講座、專題書籍推薦、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培訓教育、“書香班級”評選活動等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水平,為學生的學業和職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化時代,信息素養和數字素養已成為個人必備的一項技能,能夠熟練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及數字技能。對所需數字資源進行獲取、分析、創造,做一個合格的數字公民,無疑是新時代給人們出的考題。高職院校圖書館要幫助學生掌握這項技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精準、高效地找到所需信息。只有這樣,才能讓高職院校學生真正地做到“學會學習”,學會批判性反思與認知,辯證地看待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生涯中更好地適應信息化社會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張倩葦.信息素養與信息素養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01(02):9-14.
[2]Eshet-Alkalai,Y.(2004).Digital
literacy:A conceptual frame work for survi-
valskills in the digital era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13(1):93-106.
[3]宋毓,饒俊麗.國內外數字素養研究熱點計量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0,29(01):87-98.
[4]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8(04):118-125.
[5]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34(02):5-8.
[6]張進良,張克敏,何高大.從美國的信息素養教育談我國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J].電化教育研究,2003(08):72-74.
[7]苗亞楠.山東省高職院校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3.
[8]楊勇,王東亮,羅雨舟.高職院校圖書館在線信息素養教育平臺現狀及發展研究——以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為例[J].情報探索,2017(11):76-80.
[9]李曉君.高職院校圖書館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對策探究[J].職教論壇,2020,36(07):136-141.
[10]賈瑾輝.淺議高職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J].國際公關,2020(11):170-171.
[11]焦玲霞,馬巖.中美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比較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3):48-55.
(作者單位: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