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淑
(南充市中心醫院兒科,四川 南充 637000)
目前,新生兒疾病發病率呈現較高的水平,是臨床關注的重點[1]。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病主要和胃黏膜應激相關。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急癥,患者的癥狀包括血壓降低、四肢冰冷等,病情加重甚至可危及生命。奧美拉唑具有很好的抑酸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胃液分泌,使胃內部環境得到改善,從而使胃黏膜免受酸性物質的侵蝕,同時還可以減少對黏膜破壞,加速黏膜修復,使出血情況得到明顯改善[2]。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聯合應用蛇毒血凝酶治療能迅速止血。蛇毒血凝酶是一種酶類止血劑,可以加速血小板聚集,在出血部位可以加速血栓的生成,藥物進入體內在5 ~30 min內起效,藥效可以維持48 ~72 h,起到止血效果[3]。蛇毒血凝酶具有類凝血酶樣的功能,可以在損傷處血管內加快血小板的聚集,同時還可以釋放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子,使其分解,形成纖維蛋白1 單體,從而迅速止住損傷部位的出血。本次研究從南充市中心醫院2021 年1 月—2023年12 月期間接診的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患兒中選擇74 例進行研究,目的是分析蛇毒血凝酶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21 年1 月—2023 年12 月南充市中心醫院收治的74 例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患兒,根據擲骰子法分為參照組(37 例,傳統治療)與研究組(37 例,蛇毒血凝酶治療)。兩組患兒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此次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純杭覍僦獣员敬窝芯浚⒑炗喼橥鈺?/p>

表1 兩組患兒的基線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1)在出生后30 天內發?。唬?)經臨床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
排除標準:(1)肝腎功能不全的患兒;(2)合并全身出血性疾病;(3)合并假性嘔血以及便血;(4)合并先天性消化道畸形;(5)合并咽下綜合征。
參照組給予傳統治療。給予患兒禁食、抗感染治療,糾正酸中毒治療等。為患兒肌內注射維生素K1(安徽長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1789,10 mg:1 mL×10 支),劑量為每天5 ~10 mg。同時給予注射用奧美拉唑鈉(武漢長聯來福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278,40 mg×10 瓶)治療,靜脈滴注,每天1 次,每次10 mg。治療時間為1 周。
研究組給予蛇毒血凝酶治療。為患兒肌內注射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兆科藥業(合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895,1 mL:1 IU×12 支],每天1 次,每次0.3 IU。治療時間為1 周。
(1)治療總有效率??傆行?顯效率+有效率。評價標準:經過治療,48 h內未見有咖啡樣或鮮紅的流質,且大便顏色變白,即為顯效;經過治療,當患兒服藥72 h內不再流血,胃管內沒有出現濃稠的咖啡樣或鮮紅的流質,大便顏色轉為正常,即為有效;達不到以上效果者,視為無效。(2)凝血功能指標。使用血凝分析儀(美國BECKMAN 公司,型號:ACL9000)檢查,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檢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水平。(3)應激指標。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型號:AU5800 型)檢測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4)咖啡樣物或鮮血消失時間、隱血試驗轉陰時間。(5)不良反應發生率。統計兩組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嘔吐、便秘、皮疹等。
研究指標均通過SPSS 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數據(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計量數據(凝血功能指標、應激指標、咖啡樣物或鮮血消失時間、隱血試驗轉陰時間)分別以(%)和(均數±標準差)表示,并對應經χ2、t驗證差異,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如表2 所示,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比較[n(%)]
如表3 所示,治療后,兩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均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參照組(P< 0.05);纖維蛋白原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參照組(P<0.05)。
表3 兩組患兒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兒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s)凝血酶原時間(s)纖維蛋白原(g/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n=37)65.23±5.9653.06±5.89★15.63±1.5612.00±1.05★1.45±0.601.79±0.25★參照組(n=37)65.31±5.7962.12±6.05★15.66±1.6114.66±1.52★1.43±0.461.66±0.28★t 值0.05866.52680.08148.75830.16092.1066 P 值0.9535<0.00010.9353<0.00010.87260.0386
如表4 所示,治療后,兩組丙二醛水平低于同組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參照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同組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參照組(P<0.05)。
表4 兩組患兒的應激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丙二醛(μmo1/L)超氧化物歧化酶(U/m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n=37)59.89±8.1230.25±3.69★26.44±3.5242.93±5.65★參照組(n=37)59.90±8.5536.23±5.42★26.46±3.7736.91±4.85★t 值0.00525.54760.02364.9177 P 值0.9959<0.00010.9812<0.0001
如表5 所示,研究組咖啡樣物或鮮血消失時間、隱血試驗轉陰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5 兩組患兒的咖啡樣物或鮮血消失時間、隱血試驗轉陰時間比較(h,±s)

表5 兩組患兒的咖啡樣物或鮮血消失時間、隱血試驗轉陰時間比較(h,±s)
組別咖啡樣物或鮮血消失時間隱血試驗轉陰時間研究組(n=37)15.39±4.0835.85±6.79參照組(n=37)23.41±5.3152.63±8.98 t 值7.28509.0663 P 值<0.0001<0.0001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為嘔吐、便秘、皮疹各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11%。參照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為嘔吐3 例、便秘5 例、皮疹2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3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5807,P=0.0585 >0.05)。
新生兒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發病機制復雜多樣,該疾病會導致胃腸道黏膜出現急性表淺性糜爛、壞死等。在應激條件下,交感神經興奮、血管痙攣、氧自由基釋放等可引起腸道黏膜損傷。缺氧缺血時,黏液代謝紊亂,導致黏膜屏障受損。在應激過程中,血管動力腸肽、腎上腺素等引起腸道黏膜、黏膜下層血流減慢、毛細血管阻力增大、動靜脈短路,還會導致腸黏膜缺血壞死[4]。早產兒凝血系統、纖溶系統發育不全,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較高。新生兒消化道出血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長期禁食會使消化道發育及胃腸激素分泌受阻,引起新生兒喂養困難、新生兒膽汁淤積等并發癥,因此,對其治療具有重大意義[5]。感染、休克、創傷、顱腦損傷等原因會激發神經-內分泌代償,使得交感神經興奮,激素分泌增加,進而增加胃腸道黏膜的興奮性。在壓力條件下,胃腸黏膜局部血流分布顯著下降,導致腸上皮細胞出現缺血壞死,導致其對機體的保護功能下降。上述因素導致了氫氣在胃黏膜內的反向傳播,導致胃黏膜受損,胃、十二指腸黏膜糜爛、潰瘍、出血等病理變化。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嚴重的并發癥,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會使其病情惡化。而失血過多容易引起休克,嚴重的還會危及新生兒的生命。所以,對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的處理,主要是盡快地止住出血,同時盡快地進行輸血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多見于新生兒的疾病,由于感染、窒息等原因,會啟動人體的神經-激素代償,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分泌過多的兒茶酚胺,導致胃酸過多,對胃腸道的刺激加劇。尤其是早產,在出生2 h 以后就會產生酸性物質,導致胃pH 低于2,這會增加胃和十二指腸黏膜糜爛和出血的風險[6]。
奧美拉唑是一種具有高堿性和高脂溶性的質子泵抑制劑,給藥后能夠快速進入患兒的胃黏膜上皮細胞中,阻止胃液的分泌,提高胃液酸堿度,減少腸黏膜損害,改善腸黏膜的屏障功能,提升止血效果[7]。凝血機能與出血性疾病的發生有一定的相關性,若凝血因子激活部分凝血活酶及凝血酶原持續時間增加,同時降低了其凝血循環速度,提示凝血周期已變長,存在出血風險。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常用的應激指標,丙二醛是細胞膜內的過氧化產物,能較好地反映細胞內的過氧化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人體內一種具有保護作用的物質,它可以提高活性氧的清除率,減少細胞內的氧化脅迫[8]。
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時,使用蛇毒血凝酶和奧美拉唑可以有效地緩解患兒上消化道出血的情況,使凝血能力得到明顯改善。蛇毒血凝酶對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有明顯的療效,能加速止血[9-10]。此藥是從巴西矛頭蝮蛇的毒液中提取出來的止血藥物,它是一種血液凝固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因子,其止血效果顯著。此藥具有促進病變部位血小板聚集、促進凝血因子分泌等作用,不會對血液中的血小板產生刺激。此藥能夠使血液凝固,使其在受損的地方快速聚集,并分泌出血小板因子、纖維蛋白單體等凝血因子,結合成難溶性的纖維蛋白,從而達到防止出血的目的。在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中,想要達到止血的目的,就必須讓凝血因子能夠充分地起到凝血的作用。應用適當的抗凝劑,提高其止血效果,對于改善消化道出血患兒的不良預后有著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蛇毒血凝酶是一種具有促凝、抗凝作用的蛋白質,在機體內廣泛存在。此藥的使用范圍也比較廣,除了可以進行靜脈注射外,還可以進行局部注射。研究表明,蛇毒血凝酶可以使出血點的血小板聚集,并分泌血小板因子Ⅲ等多種凝血因子,從而加快凝血酶生成[11]。蛇毒血凝酶有類似于凝血酶的功能,蛇毒血凝酶是沒有活力的,它不會導致血小板的凝集,也不會被活化釋放出血小板因子Ⅲ。在受損的情況下,蛇毒血凝酶可以發揮類凝血酶的作用,并對內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系統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可以進行靜脈或者是局部給藥,它的起效非???,效果也非常強,在注射5 ~20 min 后就會產生效果。它可以把正常成人的出血時間減少1/2 到1/3,并且可以保持2 ~3 天的止血作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只會起到止血的作用,并不會影響血中的凝血酶原數量,所以不會形成血栓。值得注意的是,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在低劑量時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大劑量可顯著減少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同時可降低血黏度、凝血功能,具有抗凝功能,所以在用藥時一定要避免過量使用。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在新生兒胃腸道出血中具有用藥簡便、起效迅速、長期有效、可反復使用等優點,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傊叨狙缚梢蕴岣呱舷莱鲅委熜Ч?,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12]。
根據此次調查數據提示,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治療后研究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較參照組更短,纖維蛋白原水平更高,研究組治療后丙二醛低于參照組,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參照組,研究組咖啡樣物或鮮血消失時間、隱血試驗轉陰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與傳統療效相比,蛇毒血凝酶治療可以增強療效,并且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兒的凝血功能指標、應激指標,還可以縮短咖啡樣物或鮮血消失時間、隱血試驗轉陰時間。
綜上所述,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運用蛇毒血凝酶治療效果顯著,對改善凝血功能具有突出療效,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