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急性白血病屬于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疾病,主要癥狀為感染、出血、發熱等。近些年,急性白血病主要采取化療治療,經化療技術殺死病變細胞,改善臨床癥狀,但化療后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特別是進入骨髓抑制期、粒細胞缺乏期時,急性白血病患者極易發生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口腔感染發生率為50%~70%[1]。化療藥物具有較強的刺激性,會對口腔組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機體發生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癥狀,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免疫系統功能。因此,對急性白血病患者給予康復新液控制口腔感染發生的同時,開展合理護理干預,可提高口腔感染的控制效果,降低對免疫系統的影響。本研究對急性白血病患者給予康復新液聯合系統化護理干預,并對口腔感染的防治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血液內科收治的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12~72歲,平均(43.32±5.12)歲;病程4~16個月,平均(10.32±1.21)個月。觀察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12~73歲,平均(43.41±5.23)歲;病程5~16 個月,平均(10.12±1.16)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中倫理學要求[2]。
1.2 納入標準 符合急性白血病相關診斷標準者,骨髓原始細胞數≥20%[3];對化療耐受者;了解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伴有其他組織系統病變者;伴有認知功能異常者;處于哺乳期或妊娠期者。
2.1 對照組 在化療基礎上接受康復新液治療,并采用傳統護理干預。從化療第1日開始,使用康復新液(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51021834)進行漱口,每次含漱時間3~5 min,每日7次,分別在三餐前后及睡前含漱,直至化療結束后10 d停止。護理人員依照醫囑第一時間提醒用藥,同時取生理鹽水清潔口腔,如口腔感染嚴重,須使用康復新液漱口。護理人員需維持病房衛生整潔狀態,定期對病房進行通風,每日監測患者的病情、用藥、飲食情況等。依據患者的身體情況給予合理藥物治療。
2.2 觀察組 在化療基礎上接受康復新液治療,并采用系統化護理干預。化療及康復新液使用方法同對照組。①心理護理措施:定時與患者、家屬交流,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感受和情緒變化,如出現不良情緒,則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必要時上報醫護人員,對患者實施系統化心理指導。播放患者喜好的音樂,使其處于放松狀態,緩解因疾病造成的緊張情緒,鼓勵患者提出與病情有關的問題,并給予詳細解答。在治療中患者情緒會發生明顯波動,且化療中口腔感染影響患者進食,可伴有持續疼痛,加重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在不同時段對患者進行心理康復干預和合理的健康指導,普及防護知識,提升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減輕其焦慮狀態。當感染組織逐漸愈合,可經口進食,維持機體營養水平,有利于開展化療。②飲食護理措施:囑咐患者攝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不可攝入過熱、過冷、過咸、過于油膩、過硬的食物,告知患者不可攝入辛辣刺激食物。優質蛋白攝入量需超過50%,脂肪攝入量控制在每日總攝入量的20%左右,化療后飲食逐漸過渡至普食。告知患者每日飲水量控制在2 500~3 000 m L,或泡中藥飲用。③預防性干預:化療前,白血病患者需重視口腔清潔,鼓勵患者每日早晚餐后使用軟毛牙刷刷牙,每日2次,每次90 s左右。合理的口腔干預可有效避免口腔感染發生。一般在清晨、餐前、餐后、睡前取康復新液漱口,并指導患者開展舌運動,讓舌頭在口中上下左右各運動20次,每日3次,以加快唾液分泌。④抗感染干預:因多種厭氧菌導致口腔感染,可將100 mL 0.5%甲硝唑按照2∶1比例使用生理鹽水進行稀釋,再用去針頭注射器抽取稀釋后的藥液,在距感染部位5~6 cm 處反復沖洗。沖洗后可在感染部位涂抹西瓜霜。
3.1 觀察指標 ①口腔感染發生率。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口腔黏膜炎分級標準分為5級,口腔黏膜無異常為0級;口腔黏膜發生紅腫、充血癥狀,不影響正常進食為Ⅰ級;口腔黏膜嚴重充血,伴有紅腫,且潰瘍、紅斑明顯,不能攝入固體食物,可攝入半流質食物為Ⅱ級;口腔黏膜大面積潰瘍,對攝食造成極大影響為Ⅲ級;口腔黏膜嚴重破損,伴有嚴重疼痛,不能進食為Ⅳ級;Ⅰ~Ⅳ級均為口腔感染。②疼痛緩解時間、愈合時間。③心理情緒評分。運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估[4]。SAS評分<50 分為正常,≥50 分為伴有焦慮癥狀,分值越高表明焦慮癥狀越嚴重。SDS 評分<53分為正常,≥53分為伴有抑郁癥狀,分值越高表明抑郁癥狀越嚴重。④免疫系統指標。抽取患者5 m L空腹外周靜脈血,離心后取上層清液,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指標水平。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口腔感染發生率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口腔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感染發生情況比較
(2)疼痛緩解時間、愈合時間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疼痛緩解時間、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感染疼痛緩解時間、愈合時間比較(d,±s)

表2 兩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感染疼痛緩解時間、愈合時間比較(d,±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例數疼痛緩解時間愈合時間觀察組45 4.12±0.21▲5.35±1.21▲對照組45 5.78±0.87 7.78±1.12
(3)SAS、SDS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感染治療前后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感染治療前后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比較(分,±s)
注:1.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2.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AS評分SDS評分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 45 52.12±3.52 9.12±2.03△▲55.04±2.12 8.42±2.12△▲對照組 45 51.89±3.45 16.54±2.78△54.62±2.15 14.94±2.52△
表4 兩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感染治療前后、指標比較(μL,±s)

表4 兩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感染治療前后、指標比較(μL,±s)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CD+3 CD+8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45 838.45±95.23 773.45±101.21△▲276.12±68.45 260.78±54.36△▲對照組45 839.42±95.15 562.32±124.12△276.15±68.42 174.42±58.21△
急性白血病屬于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在發病時骨髓中有大量增殖異常的白血病細胞和原始細胞聚集,抑制骨髓正常造血功能,侵犯患者肝、脾、淋巴等器官[5]。白血病臨床主要采取化療治療,但長時間化療會導致患者出現多種應激反應,加重患者癌因性疲乏癥狀,不能控制病情。化療后白血病患者多會出現出血、感染、貧血、口腔感染等癥狀,如不能及時干預,會發生不良預后,明顯縮短生存時間。將康復新液應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感染防治中,可降低口腔感染的發生率[5]。
康復新液的主要成分為大蠊干燥蟲中提取的有效藥用成分,將其精制成純天然淡棕色液體制劑。康復新液以生物復合因子為主,具有促血管新生、改善創面微循環、消除炎性水腫的功效,可在短時間內加快創面壞死組織的脫落,有利于新生肉芽組織生長,對潰瘍創面進行修復[6]。
系統化護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作為指導,充分考慮患者的真實需求,不斷豐富護理內容,保證護理服務的完整性和連續性,調動患者和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同時以護理程序為核心,使臨床護理服務和護理管理各環節呈系統化展現。系統化護理具有系統性、科學性的特點,能通過心理干預、飲食指導、并發癥防治等方面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護理措施,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和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預后。在具體實施中,需要將患者作為護理中心,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交談,讓患者信任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在明確患者的顧慮和實際病情后,制訂合理的護理計劃,為其預后恢復起到促進作用[7]。護理人員需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多與其交流;重視對患者進行飲食干預,不可攝入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對口腔組織的刺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口腔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疼痛緩解時間、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干預后,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表明系統化護理與康復新液聯合干預可穩定患者情緒;干預后,兩組患者、均較干預前降低,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表明康復新液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升高免疫指標水平。
綜上所述,對急性白血病化療后患者給予康復新液治療及系統化護理干預,可有效防治口腔感染情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預后結局,值得臨床推廣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