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潔宇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深入改革,中學美術課程的價值逐漸顯現出來,該課程的創新與改革勢在必行。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創客課程的數字應用應運而生。筆者通過結合自身的經驗在本文開頭大致分析了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接著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創客課程中數字技術在中學美術課堂上的有效應用策略,希望能促進學生實現全方位的美術成長。
【關鍵詞】中學美術;創客課程;數字技術應用
如今,我國已經邁進了數字時代,這預兆著教育領域也會進入一個新層次,創客課程數字技術也逐漸在教育領域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尤其在中學美術課堂上,更是取得不小的教育效果。該模式指的是教師要以電腦為美術教學平臺,運用相關的美術專業軟件,引領學生一起操作鍵盤和鼠標來完成美術知識的學習和創作。不僅能創新學生的美術學習方式,還能大幅度地提升美術課程趣味性,學生的美術興趣明顯得到了一定的增強。由此可見,該模式對學生美術進步的重要性。因此,中學美術教師十分有必要針對這一模式的有效應用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一、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美術課堂理念傳統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大多數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的開展情況并不樂觀,最終的教育效果低下。出現這一情形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觀念的傳統與落后,沒能緊緊跟上當前教育領域的改革趨勢。實際上,這部分教師腦海中的天秤比較側重于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所以更關注其他基礎課程的開展,至于美術課程只是簡單地講解。同時,還有教師直接將原本的美術課程時間分給其他基礎課程,錯誤地以為這樣一定能幫助學生提升成績,反而是加劇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這既不能促進學生的成長,又影響學生的美術學習。
(二)美術課堂形式固化
就目前的中學美術課堂而言,存在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即課堂形式過于固化。很多時候,教師習慣于采用固化、單一的口述形式。無論是美術知識的講解,還是美術創作的開展,都是采用這一種形式,忽視了課堂形式的創新與改革。對于學生來說,這樣的美術課堂比較枯燥,沒有吸引力。再加上中學階段的學生需要面臨多學科的學習壓力,他們更不愿意主動參與其中,即使參與,也只是應付了事,并沒有從中學習到實質性的美術內容,難以實現較為良好的美術核心素養成長。
(三)美術課堂內容匱乏
著名的教育學家提出,學生興趣的強弱將會直接關乎到他們下一步學習效率的高低。而最能快速激發學生美術興趣的無外乎就是豐富、有趣的美術課堂內容,但是多數中學美術教師卻沒能注意到這一點。實際上,教師通常都是以美術教材為唯一的資源,學生的注意力也只能停留在美術教材上。這樣的美術課堂像被限制到一個框架中,也對學生的美術學習造成了限制。這不能快速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反而還會加重學生對美術課堂的厭倦學習心理。
二、中學美術創客課程中的數字技術應用策略
(一)以數字技術,開展色彩調和教學
美術創作離不開色彩調和,如果學生要想實現高質量的美術創作,那么必須學會色彩調和,否則即使講解再多也都是徒勞。因此,中學美術教師要以創客課程數字技術為基礎,靈活開展色彩調和教學。對于學生來說,計算機的色彩調和屬于一種新的嘗試,缺少了紙筆,他們很難快速上手。那么,教師要側重于引導學生,從色彩調和的基本原理開始講解。同時,還需特別向學生強調計算器上的色彩都是經過數字化的處理,要與以往的色彩調和區分開來。
比如,在學習“奏響色彩的旋律”這一節美術內容時,教師可運用數字技術,引領學生學習色彩調和。第一步,展示圖片“中國花瓶”,并結合圖片進行課堂教學:“同學們,仔細看這張圖片,主要是由哪兩大色塊構成的呢?”由此初步帶領學生感知色彩調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后,學生就會有所感悟。第二步,操作數字技術,將圖片的背景替換成鮮紅、鮮綠,并讓學生看一看這樣的改變是否恰當。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嘗試操作數字技術進行色彩的調和,使學生能把握其中色彩調和的規律。這樣運用數字技術開展色彩調和教學,更能推動學生的美術進步。
(二)以數字技術,進行美術趣味教學
如果學生的美術興趣和熱情能得以快速地調動、延續,他們所迸發出美術學習潛能不可小覷。考慮到中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因此,中學美術教師可以以創客課程數字技術為基礎,嘗試開展趣味的美術教學,像趣味游戲等。根據具體的美術知識,并以數字技術為載體,設計并組織學生喜聞樂見的美術游戲。這時候,美術課堂將會變得活力滿滿、趣味滿滿,更容易吸引學生。不僅能大幅度提升美術課堂的趣味性,而且能展現出美術課程的魅力,端正學生的美術學習
態度。
比如,在學習“光與色的世界”這一節美術內容時,教師可組織趣味的美術游戲,帶領學生一起進行領悟和學習。第一步,運用數字技術,組織趣味的“你說我操作”的游戲。接下來,講解游戲的規則:學生兩兩一組,一個負責給出指令,另一個學生負責操作數字技術,看哪一組學生配合得最默契。一聽到要玩游戲,所有學生紛紛開始找人組隊,希望能獲得游戲的勝利。接下來,正式開始游戲,也可以讓學生相互轉變角色,讓學生都能在操作中感受到色彩的產生。
通過這樣的趣味游戲,學生的參與程度明顯得到了
提升。
(三)以數字技術,豐富美術學習工具
數字技術的引入不僅創新了美術課堂,更是給學生帶來新穎的美術學習工具。面對這樣的工具,學生在剛開始可能就會產生出較強的上手興致,他們后面的學習興趣將會得到明顯的增強。因此,中學美術教師需要以創客課程數字技術為基礎,豐富學生的美術學習工具。考慮到學生在以前很少接觸數字技術,所以并不熟悉,那么教師要盡可能詳細地向學生講解每一個軟件的操作方法,并介紹數字技術的概念等,使學生能真正學會操作數字技術這一美術學習工具,對學生的美術成長十分重要。
比如,中學美術教師要盡可能詳細地向學生介紹數字技術的運用方法,保證學生能有效掌控數字技術。由于學生剛剛接觸數字技術,很難快速適應,也會陷入自身的美術知識盲區,因此教師要從最簡單的數字技術入手。第一步,教師可從電腦自帶的繪圖程序入手,并向學生講解正確的使用方法,使學生能初步進入數字技術的領域。待學生有所掌握之后,教師可再引領學生進入更高階的畫圖軟件,從而讓學生能更快捷地運用這些軟件完成美術創作。這時教師也需讓學生了解到數字技術美術的概念,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并運用這些軟件。
(四)以數字技術,組織小組合作創作
一般來說,美術課堂都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只是被動接受,導致學生很難獨立完成美術創作。而小組合作這種形式則可以很好地改變這一現狀。因此,中學美術教師需要以創客課程數字技術為基礎,組織小組合作開展美術創作。那么,教師需在合理分組的基礎之上,再給出小組合作創作的任務,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美術創作。如此一來,學生將會在相互幫助、相互交流中主動創作,并積累到更多的美術經驗,從而推動全體學生都能在美術合作創作中發展自我。
比如,在學習“油畫”這一節美術內容時,教師看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一起運用數字技術完成油畫的創作。第一步,合理分組,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分析,觀察他們操作計算機能力的強弱及美術基礎是否扎實,并采用互補的方式進行分組,這是保證合作創作的基礎。第二步,給出小組任務,小組一起運用數字技術,嘗試創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油畫美術作品。再將美術課堂交到小組的手上,讓小組能無拘無束地開展合作創作。在合作中,計算機能力較強的學生主動包攬操作數字技術的任務,并教會其他學生,美術基礎好的學生則分享自己的創作思路等。經過分享與交流,小組最終形成明確的創作思路,并有所收獲。
(五)以數字技術,創設美術實踐活動
如果只是不停地向學生灌輸美術知識,缺少美術實踐,那么學生的美術理解始終只會停留在一個層面無法得到提升。因此,中學美術教師需要以創客課程數字技術為基礎,及時創設美術實踐活動。那么,教師可給出活動主題,讓學生運用數字技術進行自主創作。為了調動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還可將活動設定為獎勵制,激發出學生內心的好勝心。這樣不僅能切實鍛煉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對數字技術的掌控程度,學生實現明顯美術素質的成長指日可待。
比如,在學習“漫畫”這一節美術內容時,教師不能只專注于自身的講解,更應該注重美術實踐活動的開展,以起到鍛煉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美術學習能力的作用。那么,教師可組織以下美術實踐活動:每一個參賽的學生在課下借助數字技術,嘗試自主創作出自己的漫畫作品,看哪個學生制作出的漫畫更好。教師還可公布有哪些獎勵,以此刺激學生能更積極報名參與。那么,學生在活動的推動下將會主動嘗試操作數字技術,并反復分析和研究制作漫畫的方式方法。再讓學生分享他們的成果及制作的經歷或者技巧,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本節美術內容的掌握,推進學生實現更為有效的美術進步。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創客課程數字技術的應用對學生美術學習質量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更是會直接關乎到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因此,中學美術教師更應當主動轉變自身的美術教育觀,主動針對創客課程數字技術進行深入的分析,多下一些功夫,嘗試將多個策略有效應用在美術課堂上,為學生打造出輕松、活躍的美術氛圍,推動學生能積極參與其中,引領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感知美、欣賞美,從而促使學生的美術水平在該模式下得到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趙長虹.創客教育理念下高中美術教育教學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23.
[2]趙長虹,張良儒.創客教育理念下高中美術現代媒體藝術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3(4):136-138.
[3]李二東.落實創客活動 培養創新人才:如何利用創客活動提升高中生美術創作能力[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1):173.
[4]鄭麗霞.信息化背景下創客在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教育科研,2018(7):95-96,98.
(本文系市級課題名稱“信息技術環境下中學美術創客課程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福建省電化教育館;市級課題名稱“數字技術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福州市電化教育館研究成果,課題編號:FZDJ2022A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