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超 黃曉燕
課題項目:此論文為2022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異地搬遷安置點學校以微笑教育引領小學生自信成長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為:2022B169。
作者簡介:唐永超(1982~),男,漢族,貴州赫章人,赫章縣第五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
黃曉燕(1981~),女,漢族,貴州大方人,赫章縣朱明鎮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
摘? 要:微笑教育是探索學生成長與發展的催化劑,是體現教師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重要手段,能夠在探索學生自信成長中發揮作用。微笑教育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教育藝術感染、熏陶學生,用真摯的情感和濃濃的愛心滋潤學生,使學生點燃成長之火,激發學習欲望,建構良好的情緒、塑造健康的心理,從而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微笑教育在幫助學生自信成長中要結合多方力量,多角度多層面營造微笑教育環境,致力于幫助學生建構自信心。
關鍵詞:微笑教育;學生;自信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13-0006-05
微笑教育主張引導學生健康的心理,建構師生之間親善的情感,使學生喜歡教師、使教師愛護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自信、認知自信、品德自信、交往自信、運動自信、溝通自信、儀表自信等。教師在每一堂課上要和藹可親,微笑著走進課堂、微笑著進行授課,用表情、眼神等與學生交流,傳遞給學生大方、優雅、自信的情感,使學生逐漸受到感染與熏陶,在健康、愉快的學習環境中茁壯成長,從而建立屬于自己的自信。
一、 微笑教育的理論
微笑教育就是教師發揮人格魅力和教育藝術感染和熏陶學生,用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愛滋養學生的心田,使學生點燃學習欲望,進而走上快樂學習的道路。微笑教育包括學校管理體系的微笑管理、校園環境的微笑文化、課程教學的微笑課堂、德育教學的系列活動、學生成長的微笑記憶等舉措,旨在培養學生自信心,使其在學校期間收獲情感與快樂、習得知識與技能。在微笑教育理念下,教師通過微笑教育幫助學生找到自尊、建立自信,使其快樂成長。
二、 微笑教育的意義
微笑教育是教師面帶微笑,充滿愛心的育人過程,在這種蘊含著豁達自然、大方自信、真摯友愛的良好教育心態下,培養學生德行品質、藝術美感、智力素養,促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扎實掌握學習內容,進而提升自信心。微笑教育倡導在具體教育活動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在思想、行為方面進行引導,追求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就課堂教學而言,實施微笑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素養的提升:進入課堂保持良好的儀容儀表,微笑面對全體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激發學生主觀學習的意愿;課堂教學面帶微笑講解課程,體現出對每一位學生的友善與尊重,從真實學情出發,適當調整課堂教學節奏,幫助學生深切感知課堂、體驗課堂,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活動過程中,教師一視同仁,無論學習好還是學習差的學生,都秉承公平公正之心,以微笑教育理念為抓手,實現以誠相待、尊重理解的教育目標,讓學生在教師的影響下全面發展。同時,在學校教育教學中,難免會出現頑皮、淘氣的學生,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在微笑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循循善誘、正確引導,了解學生的困難和不足,并以平靜、樂觀的教育情感感染熏陶學生,給予學生信任和支持,同時寬容他們的錯誤,在感化教育下讓學生懂得學習機會的重要性,進而跟隨教師的節奏進行學習,使學生在教師欣賞、期望的眼神中健康、快樂成長。最重要的是,微笑教育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師的鼓勵和期待中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進而提高個人綜合素養;特別是在改革考試內容和方式的理念下,通過努力滿足學生的需求,使學生具備“樂其業”思想,并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不斷提升綜合素質。
三、 微笑教育探索學生自信成長的方向
微笑教育是一種具有現代思想的教育模式,在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下,通過營造和諧、友善的教學氛圍,創設融洽、互動的學習環境,給予學生情感上的鼓勵和幫助,致力于增強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獲得自信成長。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通過架起情感的橋梁,促進學生終身發展。同時,在微笑教育過程中,教師以高尚的人格和教育藝術熏陶和感染學生,用真誠與汗水澆灌學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樂觀、積極、穩定的情緒,促使學生找到自信、建立自信。
(一)微笑教育向著教育創新努力
微笑教育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思想,引領學校走上特色發展道路。在微笑教育辦學思想下,著重把握民主管理、人文管理的方向,提煉微笑管理、微笑文化、微笑課堂、微笑活動、微笑記憶五位一體的微笑教育策略,解決當前學校教育過程中的困惑和問題,使學校管理工作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微笑教育的理念對“實施微笑教育、奠基悅意人生”提出了新的思路,使學生在微笑成長、教師微笑服務的模式下將學校教育進行升級與改良,推進學校教育長期可持續性發展。良好的教育思想是體現教育價值的有效路徑,對培養學生創新性思想和創造性思維具有現實意義。比如,在微笑校園、微笑教師、微笑學生的“三微”模式下,打造一個輕松開放、自主和諧的學習環境,改變當前教育教學緊張、焦慮、煩躁的現狀,為學生自信成長鋪平道路。基于此,在微笑教育思想指向下,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在身心健康發展的理念下習得知識與技能,為學生的創新與發展提供助力。
(二)微笑教育指向現代教育思想
微笑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重要成果,引領著“德智體美勞”多個方面的發展方向。在日常教育中,教師運用微笑教育實現教育目標,給予學生思想上、行為上的正確指引,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支持。微笑教育用微笑喚醒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學生在與知識為伍、與文化為伴的成長過程中獲得快樂人生,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師用微笑與學生拉近心靈的距離,給予學生微笑的呵護,幫助學生快樂成長。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和幫助,能夠獲得充足的底氣和力量,在遇到學習困難時能夠迎難而上、勇往直前。特別是在現代教育思想的落實過程中,利用微笑教育能夠給予學生充足的愛與鼓勵,使學生主觀意識上熱愛學校、熱愛家庭、熱愛自己、熱愛生活,使其能夠向陽發展。同時,微笑教育與家校教育科學融合,使微笑教育成為連接教師、家長、學生的紐帶,用微笑啟迪思想,用微笑凈化心靈。
(三)微笑教育構建快樂教育環境
微笑教育扎根于課堂教學,能夠引領課堂教學實現快樂、高效教育目標。微笑教育作為一種獨特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教師通過表情、語言、動作、姿態、眼神等向學生傳遞友善、信任、力量,使學生體會到來自教師的理解、尊重、信任,從而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質,在心理教育層面上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在微笑教育中,教師運用多種素材、多種手段構建快樂教育環境,以滿足學生整體學習需求,幫助學生舒緩緊張、焦慮的情緒,釋放學習過程產生的壓力,促使學生積極健康成長。利用微笑教育,構建起快樂教育環境,幫助學生建構一道穩定、堅韌的心理防線,使學生親切體會到來自同學、教師、家長的關注,增強自信。
四、 微笑教育探索學生自信成長的原則
(一)尊重學生
自信建立在自尊的基礎上,缺乏自尊便沒有自信。作為教師,通過落實微笑教育理念,在教育過程中醞釀良好情緒給予學生理解和尊重,使學生在得到尊重后與教師建立有效溝通渠道,在教師的幫助和鼓勵下建構強大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后,學生在面對困難與挑戰時就會堅定而勇敢,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天賦、能力攻克難關、解決問題。因此,在微笑教育理念下,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是每一位教師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二)因材施教
千人不一,各具特色,面對不同的個體,教師要遵循材施教的原則,凸顯自身的職業素養。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有效利用個體差異開展教學活動,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個體需求。基于微笑教育理念,教師根據學生的個人愛好、特長等,合理規劃教學方案,積極引導學生求真求善,幫助學生克服自身的薄弱環節,建立強大的自信。同時,教師還要善于保護學生的自信心,為其創造一個開放自由、輕松愉快的學習與成長環境,讓學生能夠取長補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不斷壯大自己的自信心。
(三)克服自卑
自卑是自信的天敵,教師要展現自己和藹可親的一面,由此打開與學生進行心靈對話的交流之門,進而了解學生的自卑緣由,幫助其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良好的自信。在學生成長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重視、不能及時解決就會造成自卑心理,導致學生嚴重缺乏自信。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微笑教育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問題,積極關注,及時關愛,進行循序漸進地引導和幫助,使其逐步克服心理障礙,走出心理陰影;同時,給予學生鼓勵和理解,少指責、少批評,點燃學生的奮斗之火,創造機會讓學生多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克服自卑心理,以足夠的自信強大自己。
(四)樹立榜樣
古今中外歷史上,有許多資質平庸的人,通過后天努力獲得了成功,他們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在微笑教育中,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教師可以運用榜樣力量給學生加油、打氣,使學生在生動的歷史事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動力,讓榜樣成為學生前進路上的明燈,不斷為學生注入自信,不斷感染和幫助學生。同時,教師自身也要樹立良好的形象,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熏陶學生,成為他們的榜樣,進而體現榜樣力量引領自信心建立的教育作用。
五、 微笑教育探索學生自信成長的策略
(一)運用微笑教育,培養學生自信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會因為喜歡老師而喜歡一門學科,同時,也會因為討厭老師而討厭一門學科。基于此,在微笑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努力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成為學生模仿、學習的榜樣,并向學生積極投放教學信號,促使學生扎實、牢固地掌握學科知識,養成良好習慣,從而塑造優秀品質和建構德行素養。在微笑教育理念下,教師要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給予學生語言上的鼓勵和溫暖,使學生放下戒備與恐懼,與教師進行交流與溝通,進而發現學習上的優點與缺點,獲得教師的指導和幫助。經常微笑的教師能夠讓學生保持好心情、提高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實踐學習中運用簡單、高效的方法學習理論知識、強化實踐技能。教師微笑面對學生,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理解、關心、包容和鼓勵,無論是性格靦腆型,還是性格開朗型的學生,都會在微笑教育中獲得長足發展。
例如,微笑的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理性地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到學習過程的輕松和愉快,在遇到學習困難時第一個想起教師,并向教師尋求鼓勵和幫助。現實中,許多學生在學習上既想求解困難,又想保全面子,如果學生因為不敢接近老師而出現不主動、不上進的行為,就會影響教育整體效果。為此,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運用微笑與學生拉近友好關系,幫助學生在情感上得到認同,保持輕松的心態進行學習和生活。教師在微笑教育中要做學生學習動力上的催化劑、做學習情感上的興奮劑,在鼓勵、幫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的能力,在表達中磨礪自信,提高綜合學習能力,致力于培養學生個人核心素養。
(二)優化微笑教育,熱情答疑解惑
在微笑教育理念下,教師通過優化微笑教育過程,熱情地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積極開展探究學習活動,提升課程學習綜合能力。在常態化教育活動中,存在學生不善于求助、教師不善于溝通的情況,導致師生之間難以展開積極的溝通與交流,使得師生之間不能就具體問題進行有效互動,問題越積越多、關系越走越遠。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通過優化微笑教育,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育教學服務,促使學生在減輕壓力、放松身心的環境下積極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從而提高交流溝通的有效性。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答疑解惑時,要熱情地與學生進行語言溝通,在懇談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學習的缺點和不足,幫助學生及時解答各種困惑,使其在學習知識、現實生活中能夠具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提高綜合學習能力。教師在解答學生疑問時要具備義不容辭的精神,及時給予學生學習、生活上的幫助。學生日常求學的過程是漫長的,不能一蹴而就,在微笑教育中,教師要拿出足夠的耐心,站在學生角度和立場上為學生提供服務。比如,教師在給學生答疑解惑時,要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建立堅毅的學習品格等,使學生在課程學習、課程指導中增強綜合學習能力。特別是在學生自主學習中出現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和解惑,幫助學生緩解焦慮和畏懼的心理,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促使學生建立學習自信。
(三)創新微笑教育,建設微笑課堂
輕松、和諧的課堂環境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在創新微笑教育的理念下,教師要建設微笑課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學服務,促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增強綜合學習能力,進而培養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基于此,在微笑教育“悅心課堂”的模式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科學構建適合自己和學生的微笑課堂。一方面,在以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為藍本的教育實踐中,形成微笑教育課程體系,讓學生在課程學習體驗中建立自信心,激發好奇心,在不懈努力中獲得成就感;另一方面,突破傳統“向書本學”的禁錮性思想,在微笑課堂上科學落實微笑教育措施,完成“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教育任務,幫助學生實現學習能力上的螺旋上升目標。在這一課堂環境下,既實現傳授知識的目標,又創造美好學習的環境,幫助學生體驗學習樂趣,增強學習自信。
例如,在落實微笑教育中,教師在繼承“三F(即fish(魚)、fishing(漁)、funny(愉))課堂”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創新課堂實踐構建“五步四學微笑課堂”,突出微笑課堂的魅力,讓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收獲知識、培養智慧、微笑面對各種學習挑戰。同時,教師要根據微笑教育的具體目標,在備課、教學、作業、輔導、評價等環節中,與學生進行交流,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解放天性、釋放情緒。在創新微笑教育中,教師作為主力軍要敢于創新、善于創新,將微笑課堂從室內遷移到室外、從虛擬遷移到現實,幫助學生在開闊眼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沉淀,進而擁有足夠的自信開展學習活動。
(四)落實微笑教育,巧設教育環境
微笑教育是一種心理上、情感上的教育理念,能夠幫助學生在舒適、快樂的環境下學習知識,進而建構健康的身心和品格。教師要努力創造與教學目標、與學生發展一致性的教育環境,促進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融合,讓學生在微笑教育氛圍中培養自信。基于此,教師在落實微笑教育的過程中,應努力創設一個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自然環境、文化環境,促使學生強化心理建設能力,在教師微笑教育過程中汲取知識、獲得能量,從而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例如,教師利用多維創設的模式,打造微笑文化,在微笑教育環境中熏陶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打造微笑文化首先就要創建一個健康、和諧的班集體,保持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平等,讓每一個學生在教師面前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使學生能夠建立良好的自信。班集體還是學生獲得集體榮譽感和個人成就感的主要環境,教師要借助微笑教育創設真誠主動、團結友愛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沉浸式學習氛圍中增強綜合學習能力。同時,在班級環境創設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裝飾打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讓學生眼見、手觸的地方都能夠喚醒學生“微笑”意識。如,設計黑板報、學習角,懸掛名人名言、字畫等,讓墻面微笑,教室微笑。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各類班級活動營造微笑教育的良好氛圍。如,開展班級內的競賽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結合多主題、多目標創設開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以班集體的名義進行公益活動,帶領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等,從多個維度呈現微笑教育內涵,讓班級環境成為學生成長與發展的助推器,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信心。
(五)豐富微笑教育,建設微笑團隊
在微笑教育中,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力,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培養健康、樂觀的心態。基于此,學校要加大微笑教育的探索力度,落實各項輔助微笑教育的制度和政策,在以教師為主,以學生為對象的微笑教育中,帶領學生感受生命的力量,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信。學校要給予微笑教育足夠的支持,通過建設微笑團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大力組建師資隊伍,要堅持擇優聘用、擇優建設的理念,提高教師團隊的微笑教育能力,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微笑教育服務。同時,也要進一步加強家校協作,建設家長微笑團隊,把學校微笑教育向家庭延伸,實現家校共育,同心同向,致力于學生自信成長。
例如,在微笑團隊培養中,學校要對教師成員進行嚴格考核、系統培訓、科學篩選,選擇一批具有優秀品行、專業技能、富有愛心的教師人才,服務于微笑教育主題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師要靈活掌握監督技巧與方法,在常態化教學活動中,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表情、行為等,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情感狀態,由此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特別是面對缺乏自信心的學生,通過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表情精準判斷,結合判斷結果給予學生鼓勵和幫助,使其逐步建立自信心。比如,在班級文藝表演主題活動中,教師通過分組表演的形式觀察學生的動向、了解學生的心理。有的小組成員缺乏自信,在文藝表演中“放不開”,出現怯場的情況,此時教師要運用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幫助學生克服恐懼、焦慮,聯合同組成員幫助其建立自信心,在教師、同伴的鼓勵和幫助下,提高這些學生的自信,促使他們在表演活動中展現自己樂觀、開朗的一面。
六、 結論
總而言之,在微笑教育思想的引領下,要不斷探索和優化微笑教育策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在微笑教育中,教師要始終堅持通過高尚的德行素養和優秀的教育品行,在專業教育實踐中,給予學生情感、心理上的引導,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健康心理,成為自信、真誠、勇敢的新時代優秀學生。同時,學生積極跟隨教師的節奏,逐漸敞開心扉、悅納自己,在教師、同學的幫助鼓勵下建立自信心,以飽滿的自信、樂觀的態度去學習和生活,形成良好的個人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唐文艷.在微笑中成長的孩子是幸福的[J].作文成功之路(中),2020,10(1):33-35.
[2]劉微禮.微笑賦能成長,悅心領航未來:《當代教育家》專訪[J].當代教育家,2023,8(5):48-50.
[3]倪文潔,梁雯鈺,朱海明.追根溯源覓真諦? 立德樹人:微笑教育促進學生建立自信[J].文化教育新視角,2022,12(4):15-17.
[4]劉曉群,關玉環.立足微笑教育? 回歸育人初心實現培養學生自信教育目標[J].小學教學研究,2022,12(9):46-48.
[5]韓昆.打造云端悅家園? 共建網絡智校園:“互聯網+”背景下微笑教育創新路徑探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0,5(Z1):42-44.
[6]李小春.太原市杏花嶺區東華門小學:微笑教育,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J].山西教育(管理),2019(8):48-49.
[7]徐志勇,趙志紅.微笑教育政策執行的案例研究:基于學校文化建設政策的探討[J].社會科學,2020,10(6):153-155.
[8]陳惠琴.踐行微笑教育,做有溫度的園丁:學生自信的教育路徑探究[J].新智慧,2019,11(12):28-30.
[9]李悅新.基于“微笑教育”的“悅心管理”理念實踐與探索[J].成才之路,2020(1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