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繪畫藝術領域內,色彩具有情感表達的功能,可以對繪畫的內涵進行充分的展示,在個性情感的支配和影響下,畫家在運用色彩時能夠展現獨有風格,將自己的獨具匠心的創作理念展現出來,增加作品的魅力。本文分析了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演變及發展歷程,結合色彩在繪畫藝術中所產生的影響,分析了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達特點,總結了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達融合方式。
關鍵詞:繪畫;藝術;色彩;情感表達
中圖分類號:J2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4)03-000-03
在繪畫藝術領域,畫家一直追求的是用語言和繪畫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情感,色彩在繪畫藝術中,作為一種無聲的語言,可以客觀、真實地表現事實,描繪生活,具有較強的表現力。藝術家在使用色彩時,要將其作為傳輸繪畫藝術情感的載體,掌握其應用規律,增強色彩的情感表達力和感染力,真正實現藝術創作和作者內心思想的統一。
一、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演變及發展歷程
色彩是從光中所起源的,因此人們能夠在光照范圍內看到因為光而形成的不同色彩,受到差異化光源的影響,人們的視覺情緒會發生改變,在光彩磁波的作用下出現波動。太陽光彩時期,太陽的光熱能源進入地球,其他星體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能量對地球環境產生影響,產生了人類世界的色彩。在原始色彩感知時期,人們自發地進行藝術活動、生命活動,人類的色彩感知出現變化,色彩形式發生轉變。原始社會的人類在進行自發式的色彩活動時,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如在史前久遠的時代到舊石器時代,該階段人類生命和色彩之間形成了統一,在混沌的狀態和模糊的精神認知中,人類逐漸基于本能了解色彩、感知色彩。在舊石器初期到舊石器的晚期,人類在生命自發本能的基礎之上,逐漸衍生出了一種選擇性的行為,那就是對色彩進行同一性的選擇,原始部落結合自身的生存需求,產生了集體的同一性色彩選擇,不再以統一的色彩行為方式為主,而是用區域性的部落劃分進行色彩選擇。
處于原始社會末期的階段,人們在鞏固色彩、感知色彩的過程中,自發地拓展了色彩的應用范圍,色彩表現力增強,使用色彩時,原始人逐漸形成了繪畫和裝飾的能力,也體現在了器物和飾品的裝飾中,對自然現象和形象進行表現[1]。進入近現代色彩的研發時期,人們提高了色彩感知力,在接受色彩視覺的同時,注重對新色彩環境的開發,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也改變了單一色調的創作形式,向著濃彩風格轉變。自主表現色彩、表達情感的過程中,個性愈發鮮明,情感體系內容豐富,近代色彩大師和現代的色彩大師對獨立表達情感方式的色彩進行運用,增強了色彩的影響力。當代多元色彩發展時期,面對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勢和頻繁的文化交流活動,繪畫的藝術模式和風格發生轉變。將藝術智慧、創意思維傳遞和體現在繪畫藝術的色彩中,色彩可以獨立地表達情感,創作者在繪畫活動中運用色彩,目的是用與眾不同的色彩進行情感的表達、意境的創作,達到渲染作品的目的。
二、色彩在繪畫藝術中所產生的影響
色彩與情感表達體現的是畫家的個體思想,在繪畫發展中,色彩中的情感表達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指導著繪畫創作藝術活動,在多元化創作背景下,色彩表現也逐漸向著內斂的方向靠攏,轉變成了感性的表現形式。畫家在對色彩進行運用時,嘗試挖掘和探索色彩中蘊含著的情感,從深層次的角度來看當代藝術的產生,是對觀念和文化的變革,繪畫中進行情感表現,建立于意識之上,將觀念和形式的表達相融合。在色彩中表現某種形式,繪畫色彩發展至今,不僅是滿足大眾視覺需求的元素,也是對情感、精神、心靈探索過程的展現,有著強烈的主體色彩和主觀色彩。繪畫色彩的語言表達方式、拓展形式多樣,極具生命力,情感色彩濃厚,體現了精神性的特點,能夠將畫家的情感主觀色彩表現出來。色彩象征文化的變遷,藝術的改革,體現時代精神的變化,在繪畫創作和作品賞析的過程中,色彩成為內在精神表現的一種工具[2]。
三、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達特點
(一)色彩傳達情感
色彩在繪畫藝術當中能夠傳遞情感,如紅色、橙色、黃色可以帶給人們積極向上的影響,使人們產生積極向上的進取動機。畫家利用色彩進行情感的表達時,人像和物象自身的屬性發生了改變,人們對色彩有著不一樣的認識,面對不同的色彩,人們受到民族、地域等因素的影響,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在繪畫藝術中,色彩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干擾,形成情感性。
總體來看,人們對色彩產生的感覺取決于自身的生活體驗,生活經驗決定了人們對色彩的感覺,畫家在表達情感時,利用不同的色彩,可以傳遞自己對生活的認知、對世界的感悟,分享內心的感受,受眾通過色彩,接受畫家傳遞的思想、情感,形成心靈上的共鳴。選擇明亮的色調、柔和的色彩或者冷暖對比等,傳達對于生活和世界的認識和感受,如生活在熱帶地區的創作者會傾向于使用明亮鮮艷的色彩來表現對于陽光、熱情和活力的感受,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區的畫家傾向于使用冷色調或柔和的色彩來表達情感,傳遞孤獨、沉思和內省的思想。
(二)色彩是思想的結果
色彩來源于思想,而并不是人們用眼睛進行觀察時產生的視覺效果,在畫家表達思想的過程中,色彩作為載體,承載著藝術的精神和追求,在繪畫中,色彩作為基本要素,是必不可少的藝術創造條件。人們對不同顏色的顏料進行觀看時,會產生感官效果,在作品中體驗色彩時,將體會到其中傳遞者的精神性,畫家創作作品的內在價值和色彩的精神性之間形成了密切的聯系。色彩中賦予了畫家對世界的主觀感受,色彩作為一種手段,被畫家運用到了思想和情感的表達中,是傳遞內心想法的途徑,展現了畫家內心的訴求。
色彩能夠觸發觀者的情感共鳴,畫家運用不同的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引起觀者內心深處的共鳴和反響,明亮鮮艷的色彩會引起喜悅和愉悅的情緒,暗淡沉郁的色彩則可能喚起沉重或憂郁的情感。色彩可以傳遞畫家的情緒和心境,選擇不同的色彩調性和色彩搭配,表達出畫家的愉悅、憂郁、悲傷、歡樂等不同情緒,包括溫暖的色彩被用來表達幸福和溫馨,冷色調則常常會讓人聯想到孤獨和憂郁。色彩是畫家對世界的主觀感受的呈現,每個人對于同一事物的感受和情感有所不同,而畫家在色彩的選擇和運用中,將自己獨特的主觀感受融入作品中,使觀者能夠感受到畫家獨特的情感和視角。色彩被用作情感符號,用來代表特定的情感或意象,有效地傳達畫家的情感和思想,展現內心訴求,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渴望和情感體驗,引發觀者對作品的思考和共鳴[3]。
(三)色彩是藝術精神的標記
色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標記著藝術的精神,如塞尚作為偉大的畫家,認為繪畫是繪畫本身的表現,也表現了繪畫者的精神,在畫面當中,應體現真實的藝術,將直觀的感受、直觀的經驗和大自然相結合進行二次創作,將對大自然的感悟體現在畫布中,展現主觀意識,創作有靈魂的作品。塞尚認為,藝術創作是心靈的創作,在創作中,要以思想、審美意趣、情感為首位,畫面注重主觀思想的融合,這使得他的作品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繪畫風格。
塞尚的肖像畫、風景畫、靜物畫,受到了人們的普遍喜愛,藝術的情感表現力較強,在色彩造型、幾何構成、藝術變形等方式下進行情感表現,增強了藝術家作品的思想性和精神性。欣賞塞尚的作品,人們將會體會到藝術變形的特點和魅力,真切地感悟藝術家的藝術精神實質,塞尚的繪畫作品中傳達著個人的思想和藝術家對藝術的追求,依據色彩進行創作[4]。
四、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達融合方式
(一)色彩與情感的自由結合
色彩是人類的精神載體,和人的內心之間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對應性,繪畫中的色彩,是由藝術家所積累的視覺經驗進行情感傳遞的,欣賞者對繪畫進行鑒賞時,會了解藝術家的思想情感。例如,視覺經驗長期積累中產生的色彩冷暖規律,就是一種典型的經驗結果,創作藝術的過程中,直覺是畫家對物象的直接心理感受,該感受是最單純的感受,也是藝術家最直接的感受。藝術創作的過程中需要從萬千事物當中進行事物的尋找、選擇,還需要反復地組合事物,使藝術創作和自身的結構秩序相符,塑造驚艷形象。
畫家在繪畫藝術的創作中,積累實踐經驗,有著較強的主觀意識,自身的存在被忽視,對外部世界和事物進行觀察,在繪畫中融入自己的想象,使眼前的物象內涵更加豐富,傳遞情感和對物象的體會。在這一過程中,畫家要注重對繪畫藝術精神的追求,融入物我兩忘的境界當中進行創作,將心靈和靈魂外化,體現在畫面對象中,繪畫的創作和原有的設計畫稿之間具有差異性,因為畫家需要對自己的心態進行再度創造,表現自我精神。運用顏料對自然界的色彩進行模仿的同時,要在寫實的束縛當中,靈活地解救色彩,運用色彩,表達思想,傾訴情感,增強藝術創造的個性化特征,實現色彩和情感的有機融合[5]。
(二)注重色彩的音樂性
色彩的音樂性是一種表達內心情感的方法,與人的內心深處相接觸,對創作者的精神形態和情感世界進行再現和還原,印象派的畫家在藝術實踐中,根據色光原理進行色塊的襯托和運用,在畫布上奏響色彩的“音樂”,形成鮮明的視覺對比,帶給人們與音樂程序律動相似的體驗。例如,梵高的作品當中,筆觸躍動性強,和色彩之間產生了鮮明對比,繪畫藝術色彩具有音樂性,在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對比不同色彩,可以體會其中不同的情感,如在綠色和紅色的對比中,人們將會體會到作品當中的矛盾情緒和恐懼的心理,補色混合的色彩運用方式下,則傳遞著具有神秘性的情感。具有音樂性特點的色彩中,有不同的音樂聲音傳遞給觀賞者,如畢加索的作品具有獨特的聲音特色和藝術魅力,傳遞著新古典主義的音樂結構,蒙德里安的繪畫作品結構簡約,運用不同的色彩,合理地傳遞色彩的音樂,可以促使色彩和情感之間構建起整體和統一的局面。
(三)強調色彩象征性
色彩是特殊的語言類型,具有其他元素無法體現的美感,藝術家進行繪畫活動時,可以基于色彩進行個性的彰顯和表達,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感受,抒發內心的情感,可以豐富作品的內涵,在不同的民族當中,色彩的象征意義各有不同,帶給受眾的感受也存在個體差異。例如,歐美國家將黃色看作普通的顏色,但是在中國黃色象征著權威、高貴,如果創作者對色彩的象征意義不了解,盲目地進行色彩的運用,將會導致色彩的應用和藝術創作的主題不匹配,出現情感偏離的問題。創作者需要了解色彩的象征意義,在此基礎之上運用色彩,真正統一藝術和創作者的內心,深入研究色彩在不同文化和歷史背景下的意義,了解不同色彩在不同文化中所代表的含義和情感色彩,例如,紅色在中國文化中代表喜慶和熱情,而在西方文化中則常常象征愛情和激情。
根據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和情感,選擇與之相符的色彩,借鑒色彩的象征意義,表達作品主題和情感的色彩,在作品中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在作品中運用色彩對比和搭配,增強色彩的象征性和表現力,在對比明暗、冷暖、飽和度等色彩屬性的運用中,強調作品的情感張力和表現效果,使觀賞者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調和色彩的運用,與作品主題相呼應,使色彩的象征意義與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緊密相連,根據作品的主題和情感氛圍,調整色彩的明度、飽和度和色調,使之與作品內容相輔相成,達到思想情感與色彩象征意義的完美統一。在運用色彩的過程中,注重觀者的情感共鳴和感受,巧妙地運用色彩象征意義,激發觀眾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使觀眾與作品產生深層次的情感聯系[6]。
五、結束語
藝術創作領域的繪畫不僅僅是以簡單的構圖作為目標,還要從色彩的運用和合理選擇中,增強作品的藝術特色、藝術魅力。合理利用繪畫中的色彩,運用這一藝術手段進行藝術理念的鮮明表達,正確地認識色彩,科學地使用色彩,實現思想和內心情感的傳遞,可以使繪畫作品更具魅力,帶給人們無限的感悟。
參考文獻:
[1]張哲.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達方式分析[J].美與時代(中旬刊)·美術學刊,2021(10):110-111.
[2]尹征.關于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達探討[J].人生與伴侶,2021(22):87-88.
[3]瞿亞雯.《憶跡·譜語》系列作品中民間色彩的運用探究[D].南通大學,2021.
[4]孔倩.談油畫中裝飾性色彩的藝術表現[J].藝術評鑒,2021(20):41-43.
[5]譚雨薇.現代油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現探索[J].美與時代(中旬刊)·美術學刊,2021(04):32-33.
[6]王凈杰.淺析色彩語言在表現主義繪畫創作中的情感內涵[J].美與時代(下旬刊),2021(12):75-77.
作者簡介:張大羽(1992-),男,山東日照人,博士,從事當代繪畫創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