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華
【摘要】幼兒自主游戲是指幼兒在一定游戲空間內自由選擇材料、自主確定游戲內容、自由選擇游戲伙伴的一種快樂、無功利的活動過程。近些年來,自主游戲的開展成為檢驗幼兒教育的重要元素。文章從環境創設在幼兒自主游戲開展中的重要作用展開闡述,并根據自身教學實踐對幼兒自主游戲的環境創設現狀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的創設策略,以期提高幼兒教師開展自主游戲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自主游戲;環境創設;意義;價值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4)06—0060—04
教師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自主游戲環境,不僅能夠滿足幼兒園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夠啟迪幼兒心智,更重要的是對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有積極影響,能使幼兒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有些幼兒園當前的游戲環境以及素材過于單一、整個環境一直停留在表面,并不符合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要求,因此幼兒教師需要結合實踐教學情況,圍繞教學內容明確對應的環境主題。同時還應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建立起學習與自主游戲之間的橋梁,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積極引導幼兒在生活情境中豐富自身的認知以及生活經驗。
一、幼兒自主游戲環境創設的重要意義與價值
1.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幼兒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棟梁之材,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當今社會注重生態文明建設,支持與鼓勵生態教育發展,在生態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幼兒園應當創設優良環境,開展自主游戲,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三觀,貫徹終身學習的實踐發展理念[1]。而在幼兒自主游戲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建立起生態教育與自主游戲之間的聯系,實現全面融合,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有著一定積極影響。
2.促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幼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啟蒙教育,還有就是促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自主游戲的方式讓幼兒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幼兒具有自主選擇玩伴、玩法以及游戲材料的能力,不斷探索多樣化的游戲玩法[2]。并在良好的環境下與其他小伙伴合作,感受游戲的樂趣,實現自主創造。除此之外,在自由安全的環境下自主學習,還能夠促進幼兒的肢體協調能力發展,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將來更好地適應小學與未來的生活。
3.幫助幼兒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自主游戲是一種高效的教育教學手段,在自主游戲中融入知識內容,有利于提升幼兒的理解與掌握能力。教師需要把控整個游戲的過程,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環境,使幼兒在游戲與玩耍的過程中獲得相關的知識,實現寓教于樂的最終目標。此外,在自主游戲過程中,幼兒的視野更加開闊。例如在開展“樹葉收集”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只需要發揮引導與組織作用,讓幼兒自己動手收集更多的樹葉,引導幼兒認識不同種類的樹木與樹葉,豐富認知[3]。
二、幼兒自主游戲環境創設現狀分析
1.游戲環境以及材料過于單一,無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自主游戲環境中材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許多幼兒園由于受經濟條件限制,在進行自主性游戲環境創設的過程中,無法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然而在社會不斷進步與更新的背景下,傳統的游戲素材已經滿足不了自主游戲的需求。并且不少幼兒園活動過于枯燥,許多教室墻面設計更換的頻率比較低,導致幼兒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4]。除此之外,教師創設自主游戲環境的過程中容易忽視幼兒的個性化差異,限制了幼兒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2.環境創設一直停留在表面,形式主義比較嚴重。大部分幼兒教師為了滿足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為幼兒制作各種各樣的游戲道具以及玩具,構建了良好的游戲環境,并將游戲資源合理投放其中,豐富了幼兒園的游戲區域,使游戲環境看起非常完美。但是這些道具并沒有得到靈活運用,主要是因為幼兒教師在環境創設過程中過于注重材料和環境裝飾的美化,從材料類型、材料顏色、形狀搭配再到最后的材料擺放位置都是以美觀為主[5],并不具備實用價值。甚至有些游戲素材被教師放在了墻上或者較高的置物架上,幼兒并不能直接接觸到。還有一些道具雖然放在低處,但是也不讓幼兒隨意亂碰,導致幼兒缺少體驗這些道具的機會。有些游戲材料的擺放基本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以及家長的參觀體驗,并不具備真正的操作性以及實用性,不能與幼兒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使游戲材料失去了最終的價值。
三、幼兒自主游戲環境創設的有效策略
1.彰顯生態文明與環境保護主題元素,劃分游戲區域。教師在進行自主游戲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應當明確一個教育主題,使幼兒能圍繞著這一主題進行游戲。還應當提前規劃各個游戲區域,為幼兒營造一個獨立且完整的游戲氛圍。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當全面貫徹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環境保護等主題,將主題理念滲透到各個游戲區域內,豐富教育內涵。
例如,教師在游戲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幼兒圍繞著自己的小家這一主題展開活動。在開始之前,幼兒可以自行收集一些家中能夠循環利用的廢舊物品,如常見的塑料瓶、泡沫、報紙與繩子等等。教師則需要劃分多個游戲區域,可以以小家為主題劃分出臥室、廚房與書房等。此外教師可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游戲區域,以此促使幼兒更好地投入游戲情境中,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自己搭建或者裝飾房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幼兒對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力,提升整個游戲效果,使幼兒園實現生態教育的最終目標[6]。
2.彰顯主體地位,促使幼兒提升對自主游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幼兒教育的主要對象為幼兒,因此教師在進行自主游戲環境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分析,為幼兒構建能滿足其發展以及實際需求的游戲主題活動。家長作為幼兒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與組織著,應當注重對幼兒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教育,使幼兒提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照顧到每一位幼兒的學習需求,發揮出游戲所具有的教育價值與意義。當前研究表明,設置明確的教學主題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適應環境,使幼兒可以與其他同伴進行良好的合作,從而提高教育的質量與效率,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幼兒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觀察運動會的各種標志,隨后將班級內的幼兒分為幾個小組,讓每組幼兒攜帶自己準備的材料開展設計運動標志的活動。教師可以為幼兒規定好時間,促使幼兒深入思考,引導幼兒帶著想法去完成任務。在此過程中,幼兒可以嘗試著與其他小伙伴交流,通過合作等方式集思廣益,制訂出更完整的方案。幼兒如果想粘貼出想要的動作,可以讓同伴擺對應的姿勢,進而實現對整個標志設計的思考和創作。通過小組合作實現共同創設,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溝通與合作能力,還能使幼兒提升對游戲的關注度與注意力,使得整個游戲教學氛圍更加濃厚[7]。
3.滿足幼兒的多重感官,促使幼兒主導整個游戲過程。幼兒年齡比較小,認知規律以及思維方式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因而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個性制訂感興趣的內容。比如,大部分幼兒都容易對顏色比較鮮艷或者形態各異的活動材料、有趣的活動空間產生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因此,在自主游戲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幼兒心理以及學習特點出發融入豐富多樣且顏色鮮艷的活動材料,構建生動具體的游戲環境,滿足幼兒多重感官的需求,使幼兒的聽覺、觸覺以及視覺都得到良好的鍛煉,促使幼兒思維能力與形象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同時增加幼兒對自主游戲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收獲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帶領幼兒開展“我自己”的活動時,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自我認知,讓幼兒了解自己的身高與體重以及各個器官的功能。所以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幼兒準備色彩鮮艷而且包含卡通元素的身高量尺、體重秤等等。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可以拿著自己的體驗卡,完成一次簡單的健康小檔案記錄。在游戲的不斷開展下,幼兒能夠逐漸對自己的五官實現清晰的認識。教師還可以設置視力、嗅覺等新型檢查項目,激發幼兒的興趣。尤其是嗅覺的檢查,可以讓幼兒聞不同種類的液體,幼兒的操作能力能得到良好的鍛煉。
4.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滿足其自主游戲的心理需求。大部分幼兒比較喜歡動漫或者卡通人物,比如熊大、熊二、小豬佩奇等等,或者是一些色彩比較鮮艷的圖畫。此外,幼兒在面對一些新鮮的事物時會被激發起好奇心,如一些自主游戲具有空間社交性的需求,會大大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師在進行自主游戲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可以將這些作為切入點,以滿足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感官需求。教師也可以為幼兒準備一些觸碰與操作的游戲材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在充滿童趣的游戲環境中學習,這與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相符合[8]。
比如在開展建構類游戲時,教師應當根據幼兒園的規模和場地條件合理劃分建構游戲區域,確保有足夠的空間供幼兒開展各種建構游戲,如拼搭、搭建、塑造等。也可以為幼兒準備許多色彩比較豐富且形狀各異的積木與彩色沙土,這些材料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幫助幼兒塑造各種造型。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選擇,讓幼兒自己主導整個游戲的過程,滿足幼兒對自主游戲的物質與心理需求。教師也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教學主題設定建構游戲的主題,例如,在學習了動物知識后,可以設置“動物家園”的主題,讓幼兒用建構材料搭建自己心目中的動物家園。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當確保建構游戲材料的安全,避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受到傷害。同時,教師還需要保持游戲環境的整潔,讓幼兒在舒適的環境中開展游戲。
5.定期更新與調整自主游戲環境,讓幼兒一直保持新鮮感。為了確保幼兒園游戲環境能夠持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保持新鮮感,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幼兒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定期調查和了解幼兒對游戲環境的反饋,并以此為依據進行調整和優化。在這一基礎上,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定期調整游戲區域和主題,使之與教學活動、節日慶典等相結合。如在春節期間,可以設置與新年相關的游戲主題,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節日的氛圍。同時還需要不定期地引入新的游戲材料,如益智玩具、手工材料等,以豐富游戲環境。
教師需要注意選擇一些安全、環保、易于清洗和收納的材質,確保游戲環境的整潔和安全。并且也需要定期檢查游戲設施和材料,及時維修和更換損壞的物品,為整個游戲環境提供全面保障。教師還應當針對某個特定的主題活動,如自然科學、文化藝術等創設臨時性的主題活動區,這類活動區可以吸引幼兒參與多樣化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成長。同時,還可以邀請幼兒參與游戲環境的布置和整理,促使幼兒發揮自己的創意,共同打造一個富有個性的游戲空間。而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幼兒的游戲表現,給予其適當的引導和鼓勵,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幫助其適應新的游戲環境。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自主游戲是教師廣泛運用的教育手段。為了發揮出自主游戲的教育價值,教師應當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自主游戲環境,促使幼兒根據自己的認知規律以及興趣愛好進行自主選擇。還需要豐富游戲的形式以及素材,提升幼兒的游戲參與度,收獲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保證幼兒在真實的游戲環境中健康成長,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濟風.創設幼兒自主游戲環境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07):25-27.
[2]任倩.投其所好,自主游戲——幼兒園區域游戲環境創設與材料投放策略[J].新課程,2022(22):150-151.
[3]鹿愛蓮.自主游戲視野下幼兒園室內區域環境創設的問題與策略[J].早期教育,2022(26):44-45.
[4]常思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支持性環境創設的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22(09):57-59.
[5]黃君娉.投其所好,自主游戲——幼兒園區域游戲環境創設與材料投放策略[C]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十),2021:912-915.
[6]高鳳珍.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背景下環境創設的建議——以廣州市某區城鄉三所幼兒園為例[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0(12):72-76.
[7]曾長英.“安吉游戲”樸素資源觀的啟示——“樸素資源觀”理念下幼兒自主游戲環境的創設[J].早期教育(教育教學),2018(12):20-21.
[8]吳燕.教研,需要有大智慧——以課題“幼兒園戶外環境創設與幼兒自主游戲融合的策略研究”教研為例[J].幼兒教育研究,2016(04):46-48+45.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