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小云,陳阿如,馮金銘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福建廈門 361000
突發性耳聾又稱 “突聾” ,是指患者在72 h 內因不明原因而出現聽力損傷,一般為單側突發性耳聾,多見于老年人群,發病時可伴有眩暈、惡心、耳鳴等癥狀的發生。近年來,突發性耳聾的發生率逐漸增加,并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1]。突發性耳聾進展速度較快,需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但在疾病治療中發現,患者多數存在負性情緒,影響疾病治療,不利于患者預后。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極為重要[2]。隨著醫學模式的發展,臨床護理措施也在發生變化,強化式護理在多種疾病的護理工作中取得較好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方便選取2021 年1 月—2023 年2 月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94 例突發性耳聾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強化式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本院收治的94 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強化組(n=47)與常規組(n=47)。常規組中男25 例,女22 例;年齡39~71 歲,平均(58.76±5.48)歲;病程1~9 d,平均(2.89±0.33)d;疾病程度:輕度耳聾15 例,中度耳聾21 例,重度耳聾11 例;左側耳聾28 例,右側耳聾19 例。強化組中男26 例,女21 例;年齡38~72 歲,平均(58.92±5.57)歲,病程1~8 d,平均(2.91±0.28)d;疾病程度:輕度耳聾18 例,中度耳聾20 例,重度耳聾9例;左側耳聾25 例、右側耳聾22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確診為突發性耳聾者;②年齡≥18歲;③病情穩定者;④單側耳聾者;⑤臨床資料完整者;⑥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因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導致耳聾者;②存在認知障礙者;③合并精神障礙者;④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⑤存在溝通障礙者。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口頭宣教,指導患者飲食,告知治療藥物的正確服用時間和方法,囑咐患者一定要遵醫囑配合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適當放松運動,糾正不良行為等。
強化組實施強化式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3.1 強化環境干預 為患者營造舒適、溫馨的疾病治療環境,例如在窗口和床頭擺放綠色植物等,在患者入院后主動與其展開溝通交流,帶領患者了解檢查流程,消除對治療環境的陌生感和恐懼感。
1.3.2 強化健康教育 入院后護理人員及時對患者進行評估,針對患者年齡、文化水平等特點制訂相應的健康教育措施,使其全面知曉突發性耳聾發生的常見因素、疾病檢查方式、疾病治療手段以及疾病預后,指導患者采用正確的方式減輕眩暈等癥狀,向患者發放知識手冊,使其掌握更多的疾病知識和癥狀緩解技巧;對不良生活習慣進行糾正,例如長時間、大音量佩戴耳機,不健康飲食,不規律作息等。告知患者自身抵抗力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指導患者通過飲食、運動等提高身體抵抗力。
1.3.3 強化心理干預 主動與患者溝通,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拉近護患關系,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為患者答疑解惑,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幫助其減輕負性情緒影響,護理人員可通過列舉同病區或同病房康復效果較好的病例對患者進行舉例說明,充分發揮榜樣力量,幫助患者樹立疾病治療信心,提高護理依從性。
1.3.4 強化行為干預 護理人員根據患者身體素質等特點制定運動訓練方案,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鍛煉,幫助患者通過運動等方式對心理壓力進行釋放。幫助患者實現注意力的轉移,指導患者進行閱讀、下棋等,對存在不良情緒的患者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宣泄,例如寫字、看視頻、打太極等。
①對比兩組心理狀態改善情況。于干預前、干預后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通過軀體化(12 個條目)、強迫癥狀(10 個條目)、人際關系敏感(9 個條目)、抑郁(13 個條目)、焦慮(10 個條目)、敵對(6 個條目)、恐怖(7 個條目)、偏執(6 個條目)及精神病性(10 個條目)等對其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總分90~450 分,得分越高,心理狀態越差。
②對比兩組自我效能感改善情況。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在兩組干預前、干預后分別進行評分,量表總分為40 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好。
③對比兩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于干預前、干預后采用生活質量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 GQOL-74)從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4 個維度進行評分,各維度滿分為100 分,得分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④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分,滿分為100 分,其中得分>95 分為非常滿意,80~95 分為滿意,<80 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SCL-90 評分、GESE 評分、GQOL-74 評分為計量資料,且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行t檢驗;護理滿意度為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SCL-90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強化組SCL-90 評分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CL-90 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SCL-90 評分比較[(±s),分]
組別強化組(n=47)常規組(n=47)t 值P 值干預前172.40±18.52 174.15±19.39 0.447 0.656干預后135.28±10.64 146.05±11.91 4.623<0.001
干預前,兩組患者GESE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干預后,強化組GESE 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GESE 評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患者GESE 評分比較[(±s), 分]
組別強化組(n=47)常規組(n=47)t 值P 值干預前21.32±3.57 21.55±3.41 0.319 0.750干預后36.11±3.25 32.63±3.63 4.897<0.001
干預前,兩組GQOL-74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干預后,強化組GQOL-74 評分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GQOL-74 評分比較[(±s), 分]
表3 兩組患者GQOL-74 評分比較[(±s), 分]
組別強化組(n=47)常規組(n=47)t 值P 值軀體功能干預前58.76±5.23 57.92±5.11 0.788 0.433干預后87.54±5.51 82.43±5.33 4.570<0.001心理功能干預前54.51±4.65 55.16±4.57 0.684 0.496干預后86.34±5.03 81.71±5.78 4.143<0.001社會功能干預前52.31±5.13 52.07±5.05 0.229 0.820干預后91.48±5.63 86.36±5.22 4.572<0.001物質生活干預前60.53±4.36 61.18±5.09 0.665 0.508干預后87.74±5.04 82.71±4.89 4.911<0.001
強化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突發性耳聾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好發于老年群體。目前,該病的發生機制尚未完全明確[3]。但臨床研究發現,膜迷路積水、自身免疫功能、內耳血液微循環障礙等與突發性耳聾的發生存在密切聯系[4]。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受不規律作息、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影響,突發性耳聾發生率也隨之增加[5]。臨床多給予該病患者高壓氧艙、糖皮質激素、抑制血小板凝集及局部注射治療,但因疾病的發生較為突然,病程進展較快,對患者正常生活影響較大[6]。為提高該病的治療效果,需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
隨著醫療模式和生活水平的變化,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隨之增加,越來越多的患者更加注重生活質量的提高[7]。常規護理干預的重點多在于疾病本身,多遵醫囑對患者進行護理,對心理方面的關注較少[8]。突發性耳聾患者因聽力下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容易對治療產生抵觸,影響預后[9]。強化式護理干預使護理干預措施更具有針對性,護理人員根據突發性耳聾的特點,給予患者環境、健康教育、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強化干預,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配合疾病治療的積極性[10]。
有研究發現,不良情緒可能使聽力受損情況加重,其原因可能為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使交感腎上腺系統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局部毛細血管痙攣,加重患者臨床癥狀[11]。本研究中,強化組干預后SCL-90 評分低于常規組(P<0.05),說明強化式護理干預可更為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究其原因,突發性耳聾發病較為突然,對患者打擊較大,患者多存在較重心理負擔,不良情緒進一步影響疾病治療,不利于患者預后[12]。強化環境干預為患者疾病治療提供舒適的環境,使患者從心理上得到放松;強化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更多的疾病相關知識,減輕對疾病的恐懼感[13];強化心理干預能夠根據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制定相應護理措施,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干預[14];強化行為干預指導患者對不良情緒進行宣泄,更有利于良好心理狀態的保持[15]。
自我效能感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研究中,強化組干預后GESE 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提示強化式護理干預有利于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提高。究其原因,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特點對其進行強化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發生的主要誘因,癥狀緩解方法和疾病治療手段,通過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合理膳食等增強身體抵抗力,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增強其自我效能感[16]。
本研究中,強化組干預后GQOL-74 各項評分,高于常規組(P均<0.05),提示強化式護理干預更有利于生活質量的提高。究其原因,舒適的治療環境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可減輕患者對疾病的恐懼,通過榜樣力量樹立康復信心,以積極心態面對治療,提高依從性,改善生活質量[17]。此外,本研究中,強化組護理滿意度為97.87%,高于常規組的82.98%(P<0.05),這與瞿燕平等[18]研究結果一致。提示強化式護理干預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改善,進一步體現強化式護理干預在突發性耳聾患者中應用的優越性。
綜上所述,強化式護理干預在突發性耳聾患者中的應用能夠促進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有利于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質量的提升,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