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倩
做好大單元背景下的讀寫綜合教學,是《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提出的新要求。高中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主題將整個單元的知識點、閱讀材料和學習任務串連起來。一個單元即一個完整的教學單位,特定的教學整體中包含聽、說、讀、看、寫等方面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各個方面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
讀寫課是高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有的重要課型。在這一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閱讀的深化促進寫作,通過寫作深化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實現(xiàn)理解性技能和表達性技能的同步發(fā)展(鄭小珍2021)。
讀寫一體化實現(xiàn)了英語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方面具有強大的優(yōu)勢。然而,現(xiàn)階段大單元視角下的讀寫一體化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如寫作主題偏離單元主題、閱讀和寫作融合不緊密、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時間安排失調等。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模式,對癥下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他們的主題意識,優(yōu)化教學任務設計,將讀寫緊密結合。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基于單元整體實施讀寫一體化教學,能促進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
讀寫課是英語大單元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然而,高中英語讀寫課存在不少問題,導致其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只有了解了現(xiàn)存的問題,教師才能對癥下藥。
在高中英語讀寫課教學中,很多教師缺少大單元意識。大單元教學要求教師將教材的各個板塊、語言能力的各個方面視為一個整體,以主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避免相互割裂,實現(xiàn)相互促進。然而,部分教師在組織寫作練習時,往往偏離大單元主題,導致學生寫作缺少主題鋪墊,缺少寫作思路,缺少詞匯、語法知識、結構和素材方面的儲備。很多教師認為在一堂課中既要為學生鋪墊詞匯、語法知識,又要為他們引入結構和素材,就會導致他們缺少足夠的寫作時間。寫作教學目標和大單元教學目標相互割裂,會造成寫作教學質量和效率下降,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劉琰2021a)。
在大單元視角下,高中英語教學將閱讀與寫作緊密融合,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既有利于學生閱讀理解的深化,又有助于他們掌握寫作主題、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然而,在當前的讀寫課中,部分教師由于缺少經(jīng)驗,并沒有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阻礙了學生閱讀、寫作兩大語言能力的充分發(fā)展(劉瓊2021)。閱讀理解與寫作練習脫節(jié),會導致學生在閱讀后缺少教學任務以強化、深化所學,其閱讀能力難以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閱讀不僅能為學生寫作提供主題,還能為他們提供間接經(jīng)驗及寫作素材和思路。只有將閱讀和寫作緊密融合,才能相互促進。
在讀寫課教學中,閱讀和寫作都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合理安排閱讀和寫作教學任務和教學時間,不僅能推動教學進程,還能將讀寫課堂的效率最大化(宣淑華2021)。然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么以閱讀為主,將大部分時間用于帶領學生閱讀文章,培養(yǎng)他們的推測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和主題意識,只是在課堂結束時給他們布置寫作任務。教師打著讀寫課的旗號,實則上了一節(jié)閱讀課,沒有為學生的寫作打好詞匯基礎、搭建寫作框架,導致課后的寫作任務無法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甚至成為他們的負擔。教師要么以寫作為主,帶領學生在略微理解閱讀文本內容后,便把大把的時間交給他們進行寫作練習,并沒有在寫作前為他們作充足的鋪墊,導致他們并沒有從閱讀內容中汲取寫作主題相關的素材、寫作思路和寫作框架。原本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寫作變成了學生的單打獨斗,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無法提高,課堂效率低。
綜上所述,要想真正發(fā)揮讀寫一體化教學的價值,教師就必須對癥下藥,調整教學模式,合理安排讀寫時間,在實踐中探究解決問題的教學途徑(宣淑華2022),從而提高讀寫課的教學效率。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讀寫一體化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十分必要(郭冬菊2022)。讀寫一體化教學實踐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主題意識、思維能力、解決學科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主動學習能力等(張芳2022)。讀寫一體化教學要求教師根據(jù)長期、合理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大量、高效閱讀,在閱讀中積累詞匯、提取主要信息、抓住主題、理清文章框架,在閱讀的同時為寫作作鋪墊,打好基礎。大量閱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在閱讀中感受文化,在文化中更深刻地理解語言,有利于學生提高英語語言能力。在讀寫一體化的課堂中,多樣化的教學任務有助于學生逐步深入思考、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讀寫一體化教學是長期、循序漸進的,實現(xiàn)閱讀、思維、表達的交叉訓練,符合大單元整合英語語言能力的理念,也是轉變傳統(tǒng)單一英語教學模式的重要途徑(劉琰2021b)。
下面,以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3 Family matters 的Developing Ideas 為例,從大單元視角出發(fā),探究讀寫一體化教學的具體實施。
本單元Developing Ideas 部分的教學設計如下:
Step 1:Read the passage,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Q1:What kind of choice did Alistair face?
Q2:What was Alistair’s final choice?
Q3:What would you choose if you were Alistair?
Step 2:Read the passage again,finish the following form(見下表).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membersRelated sentences
Step 3:Write a short passage to show a kind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r family members.The passage should be with 3 paragraphs,within 80 words and no more than 6 sentences.
Step 4:Show your passage to students.
在讀寫一體化教學中,確保寫作主題與閱讀主題一致,有助于為學生搭建寫作支架,促進他們寫作水平的提高,深化他們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在以上教學設計中,閱讀文本緊扣單元主題Family matters。在帶領學生閱讀文章Just a Brother 后,教師組織開展寫作練習。寫作內容緊扣閱讀文本,同樣以Family 為主題。在閱讀教學中,第一步,教師帶領學生理解文章,抓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第二步,教師引導學生推測文章中兩兄弟的關系,并找到相關依據(jù)。第三步,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進行寫作。寫作內容緊扣單元主題。在第二步即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圍繞閱讀語篇的內容完成表格,既梳理了語篇內容,又為寫作搭建了寫作支架。
在讀寫一體化教學中,教師在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僅要帶領學生分析文本,還要為他們的寫作奠定基礎,深化他們對主題的認知,豐富他們的寫作思路,拓寬他們的寫作空間(金典2022)。在以上教學設計中,教師在第二步引導學生推斷兩兄弟之間的關系,并填到表格中,同時為他們搭建寫作框架。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兩兄弟既相互支持又相互競爭,不同的事件反映不同的家庭關系。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事例反映家庭成員之間多樣的關系。在第三步中,教師并沒有將學生寫作的內容限制在描寫“相互支持”或者“相互競爭”這兩種關系中,而是讓他們在框架范圍內自由發(fā)揮,回憶親身經(jīng)歷,選擇一種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拓寬寫作空間。
在讀寫一體化的英語課堂中,閱讀教學為寫作輸出奠定基礎,作好準備。在寫作任務中,學生根據(jù)教師為其搭建的寫作支架、構建的寫作思路進行寫作輸出,同時進一步思考閱讀輸入的內容,深化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在教學的第二步,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兩兄弟之間發(fā)生的事情,推測兩人之間的關系類型。然后,教師讓學生根據(jù)搭建的寫作支架,思考自己和家庭成員的關系,并根據(jù)發(fā)生的事情確認家庭成員的關系類型。學生在寫作中延展了家庭成員的關系類型。多樣的家庭關系是生活中一件件小事反映出來的。學生在思考、輸出的過程中,既加深了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又提升了知識遷移能力(劉瑩瑩2022)。
大單元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不僅能深化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是培養(yǎng)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須立充分整合單元教學內容,積極進行讀寫一體化的教學實踐探索,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依托單元主題,對接寫作內容;整合讀寫資源,拓寬寫作空間;借助寫作訓練,強化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在進行書面語言輸出時,有主題,有思路,有結構,內容豐富,思想深刻,促進他們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