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玉,雷瑗琳,王南丁,△
1 陜西中醫藥大學,陜西 咸陽 712046; 2 西安市中醫醫院,陜西 西安 710021
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累積大中型動脈,以動脈內膜脂質沉積、內膜灶狀纖維性增厚為特征,是導致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主要病因[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CVD的患病率不斷升高,給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目前臨床治療AS以調脂、抗血小板、溶栓、抗凝等對癥治療為主。但存在不良反應多、治療費用高、依賴性大等缺點,而且一旦停藥或藥物耐受,可能會再次發病甚至病情加重。
中醫藥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治療效果確切。從Ross提出AS屬于炎癥性疾病至今,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樣受體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癥小體被廣泛研究[2],近年來,通過中醫藥干預NLRP3炎癥小體的基出研究大量開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3-5],NLRP3炎癥小體參與AS的發生發展,沉默NLRP3炎癥小體可以減輕炎癥反應,延緩AS的進展。現就NLRP3炎癥小體與AS的關系,以及通過中醫藥干預NLRP3炎性小體治療AS的國內外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炎癥小體是一種多蛋白復合體,由受體蛋白NLRP3、銜接蛋白碳端半胱天冬酶募集結構域的凋亡相關斑點樣蛋白(apoptosis rel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terminal caspase recrnitment domain,ASC)和效應蛋白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組成[6],機體可通過模式識別受體,識別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和損傷相關分子模式,激活免疫應答,從而形成炎癥小體。受體蛋白是炎癥小體的核心成分,炎癥小體包括核苷酸寡聚化結構域(nucleotide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樣受體(nod like receptor,NLR)家族和非Nod樣受體家族,NLRP3是NLR家族中的重要一員,是目前各領域研究的熱點。NLRP3炎癥小體主要由中心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羧基端富含亮氨酸重復結構域和氨基端熱蛋白結構域組成。
正常情況下,NLRP3以低濃度的形式存在于細胞中,能感知細胞內病原微生物的產物及代謝性應激,參與病原體的清除及適應性免疫應答[7]。Caspase-1主要以半胱氨酸蛋白酶原1(procaspase-1)的形式存在,pro-caspase-1不具有生物學活性。當細胞感受外界刺激時,可通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誘導NLRP3受體蛋白的表達增多,銜接蛋白招集pro-caspase-1,組裝成炎癥小體,繼而激活caspase-1,活化的caspase-1作用于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細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前體,促進其成熟、活化和分泌,進而引發機體的炎癥反應。NLRP3能被多種刺激劑激活,包括真菌、細菌、病毒及體內的危險信號和代謝產物。目前NLRP3炎癥小體的激活方式有4種較為可信的假說[8],即鉀離子外流、溶酶體破裂、鈣離子內流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形成。研究表明,NLRP3炎癥小體的活化不是單一機制作用的結果,由多種機制共同參與完成[9]。
NLRP3炎癥小體貫穿于AS發展的始終。NLRP3炎癥小體有促AS的作用,當血液中脂質含量增高,膽固醇結晶沉積于血管內皮,巨噬細胞吞噬膽固醇結晶轉化為泡沫細胞,泡沫細胞可通過破壞溶酶體釋放ROS和蛋白酶激活NLRP3,上調caspase-1、IL-1β水平,激發炎癥反應[10]。武榕等[11]研究表明,巨噬細胞通過其表面CD36受體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結合,形成膽固醇結晶,這些膽固醇結晶可以促進ROS產生,加速溶酶體的破裂,激活NLRP3炎癥小體,促進IL-1β釋放,參與AS病變。國內亦有研究指出,NLRP3炎癥小體參與AS發生發展的過程,其通過上調ox-LDL的表達水平,誘發Caspase-1、IL-1β和IL-18等炎癥因子的分泌[12],從而抑制NLRP3炎癥小體的表達,可以減輕AS。WANG等[13]研究表明,沉默NLRP3基因表達,可明顯抑制NLRP3炎性小體的激活,降低血漿中促炎性細胞因子的水平,減少巨噬細胞浸潤。
為探索治療AS的新方案,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著眼于利用中醫藥調控NLRP3炎癥小體治療AS。中醫學中并無AS的病名,根據臨床表現,AS可屬于中醫學“胸痹心痛”“心悸”“脈痹”等范疇[14],臨床多以清熱化痰類、益氣活血類藥物治療為主。目前,包括清熱、活血藥等多種中藥的有效活性成分,已被初步證明能夠調控NLRP3炎性小體,以治療AS。見表1。

表1 中醫藥干預NLRP3炎癥小體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進展
4.1 清熱藥 研究表明,清熱藥在抗炎中具體表現為抑制致炎因子分泌、調控炎癥介質合成和釋放、調節甚至中斷炎癥反應。青蒿素是一種四萜內酯類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中藥黃花蒿中。青蒿素除具有抗瘧作用外,還具有抗氧化、抗炎和血管保護等多種生物功能。JIANG等[15]研究發現,青蒿素(50、100 mg/kg)能有效減輕ApoE-/-小鼠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程度,如主動脈內膜泡沫細胞形成、增生和纖維化。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上調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AMPK)的激活,下調NF-κB的磷酸化和NLRP3炎癥小體的表達,減輕炎癥反應。小檗堿對多種細胞具有明確的抗炎作用,是中藥黃連的主要有效成分。JIANG等[16]研究表明,小檗堿既可抑制巨噬細胞中IL-1β表達,也可抑制ROS的產生,從而減少NLRP3炎癥小體的組裝與激活,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NF-κB通路發揮抗炎作用,這可能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重要治療靶點。黃芩苷是黃芩中一種親脂類黃酮苷,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脂等生物活性。王新東等[17]研究發現,黃芩和黃芩苷可減輕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誘導的炎癥反應,并且黃芩的抗炎效果并不局限于黃芩苷。研究表明,黃芩苷可降低NLRP3、caspase-1、ASC蛋白、白細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18的表達水平,減輕炎癥反應,減少動脈斑塊面積[18-19]。由清熱藥黃連、黃芩、黃柏等組成的黃連解毒湯,可通過調控NLRP3炎癥小體阻斷IL-1β和IL-18的成熟和分泌,減輕機體的炎癥反應,發揮抗AS作用。許麗婷等[20]研究表明,ApoE-/-小鼠經黃連解毒湯治療后,血清炎癥因子IL-1β、IL-18和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達量下調,NLRP3炎癥小體通路上的NLRP3蛋白和NLRP3、caspase-1、IL-1β、TNF-α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指標含量均降低。說明中藥復方亦具有很好的抗炎效果。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sa)是柴胡的主要生物活性提取物。HE[21]等證明Ssa可通過調控PI3K/AKT/NF-κB/NLRP3通路降低脂蛋白攝取,阻斷泡沫細胞形成,抑制(lectin 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和CD36的表達。Ssa還可抑制ox-LDL誘導的AKT和NF-κB的激活、NLRP3炎性小體的組裝及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提示Ssa在治療AS方面具有強大潛力。
4.2 活血藥 紅景天有益氣活血,通脈平喘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王明明[22]研究發現,紅景天苷高、低劑量組均能降低AS模型小鼠血清膽固醇含量;紅景天苷高劑量組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且高劑量組中的NLRP3、IL-1β表達明顯減弱。說明紅景天苷可以抑制AS模型小鼠NLRP3的表達,減少IL-1β等炎癥因子的分泌。丹參具有改善微循環、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丹參中的脂溶性成分丹參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是其重要提取物。TanⅡA具有較強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WEN等[23]研究發現,以TanⅡA處理高脂飼料喂養ApoE-/-小鼠可顯著降低體內NLRP3炎癥小體水平。其機制可能是抑制NF-κB激活,下調IL-1β和NLRP3的表達,并減少ox-LDL表達,從而衰減ox-LDL細胞吸收和線粒體和溶酶體的破壞活動,抑制NLRP3組裝,從而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研究發現,姜黃中所含的姜黃素能抑制LPS誘導的小鼠巨噬細胞中NLRP3炎癥小體的活化,下調Caspase-1和IL-1β的生成[24]。
4.3 補虛藥 黃芪是常用的補氣中藥,具有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尿、生肌之功效。黃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Ⅳ)是黃芪的主要有效成分,AS-Ⅳ有保護心腦血管、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賈新菊等[25]研究表明,AS-Ⅳ可抑制DM小鼠動脈內膜增厚,減少主動脈血管內皮NLRP3蛋白表達量,血清中IL-1β含量顯著降低。另有研究報道,人參皂苷20(R)-Rg3和20(S)-Rg3通過調節iNOS的表達抑制NO的產生,降低巨噬細胞中ROS的水平,抑制NLRP3炎癥小體的活化[26]。薯蕷皂苷是中藥薯蕷的提純物,具有較強的抗炎、保護心臟等作用[27]。王麗娜等[28]研究表明,薯蕷皂苷可有效抑制NLRP3炎癥小體的表達,其作用是通過抑制NF-κB信號通路及ROS的釋放而實現。
4.4 其他 現代研究表明,祛風濕藥菝葜有抗AS的作用,其主要提取物是菝葜醇,菝葜醇可顯著減少AS大鼠主動脈中NLRP3、ASC、pro-Casepase-1、caspase-1、IL-1β和AIM2蛋白的表達量[29]。軟堅散結藥海藻可能是通過增強p62/SQSTM1依賴性選擇自噬來抑制NLRP3炎性小體激活,從而減輕動脈粥樣硬化[30]。收澀藥中五味子也可起到同樣的作用,其提取物五味子甲素能夠調控小鼠巨噬細胞中Caspase-1的活化,抑制其對lL-1β前體的剪切,進而抑制NLRP3炎癥小體的活性,減輕炎癥反應[31]。原花青素B2[32]、谷物纖維[33]也可以通過NLRP3炎癥小體減輕AS。隨著研究的深入,有學者發現中藥復方制劑也有抗炎作用,溫腎化痰方具有保護血管平滑肌細胞、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的作用,其作用機制是抑制ox-LDL誘導的炎癥反應[34]。
大量的動物實驗及細胞實驗表明,中藥可降低NLRP3炎癥小體的表達水平,減輕動脈病變的程度,發揮抗AS的作用,為臨床研究奠定基出。但具體干預環節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NLRP3炎癥小體貫穿炎癥發展的始終,可激活炎癥反應、啟動下游傳導信號。此外,NLRP3炎癥小體可能成為炎癥性疾病預防、發現和治療的臨床檢驗指標,找出靶向治療的中藥,對治療疾病具有積極意義。然而還有更多中藥可以靶向NLRP3炎癥小體治療AS,需要我們繼續開展更多的基出研究。總之,中醫藥通過干預NLRP3炎癥小體治療AS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市場,期待今后有更多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