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又嘉,李雅殿,陸瑩華,韋輝連
河池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廣西 河池 546300
社區獲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非醫院環境中受到致病性微生物侵襲所發生的急性肺部炎癥,包括具有明確潛伏期的病原體感染,在入院后于潛伏期內發病的肺炎[1]。CAP好發于嬰幼兒,是5歲以下幼童死亡的首位病因。細菌、病毒及支原體、真菌、衣原體、立克次體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是CAP的重要誘因,應用抗生素治療是改善臨床癥狀的首選方案[2]。但近年來,由于CAP病原體變遷、細菌病原對抗菌藥物耐藥率上升等原因,單純的抗生素治療面臨療效欠佳、治療周期過長、臨床副作用多等缺點,CAP的診治面臨著多重挑戰[3]。中醫將CAP納入“風溫肺熱病”范疇,其內因在于小兒行氣未充、肺腑嬌嫩,其外因在于寒、熱、痰等[4]。在治療方面,中醫不僅注重開宣肺氣,更注重辛涼宣泄、清肺平喘。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湯及其加減方治療CAP有不錯的臨床療效?;诖?,河池市第一人民醫院自制“肺炎一號合劑”,以其治療CAP患兒,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樣本量估算參照《臨床試驗樣本量含量的計算》《醫學統計學》等資料,總計至少納入84例研究對象。選擇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河池市第一人民醫住院治療的CAP患兒1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0例。觀察組中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齡(4.31±0.25)歲;病程7~10天,平均病程(8.51±0.37)天;體質指數18.52~21.30 kg/m2,平均體質指數(19.65±1.74)kg/m2。對照組中男47例,女43例,平均年齡(4.54±0.21)歲;病程7~11天,平均病程(8.74±0.32)天;體質指數18.5~21.82 kg/m2,平均體質指數(19.72±1.65)kg/m2。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納入:1)西醫診斷滿足《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規范(2019)》[5]中相關標準,且感染類型為細菌感染者;2)中醫辨證為痰熱型[6]者;3)年齡3~12歲者;4)病程≤72 h者;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KY-2019-06)。
1.3 排除標準 排除:1)合并除CAP以外的其他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者;2)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3)合并先天性疾病者;4)入組前3個月內有激素、免疫抑制劑等使用史者。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 給予西醫基出治療:頭孢噻肟鈉注射液(華北制藥河北華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279,規格:1.0 g/支),50 mg/kg靜脈滴注,每8 h給藥1次;輔以鹽酸氨溴索(云南海龍天然植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223,規格:2 mL∶15 mg),每日3次,每次3.5 mg,持續治療7天。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出上增服肺炎一號合劑,藥物組成:含金銀花、黃芩、蘆根、連翹、麻黃、石膏、杏仁、麥冬(保密方,具體劑量不詳)。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6~10 mL。2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4周。
1.5 觀察指標
1.5.1 臨床療效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7]評定臨床療效。治愈:治療后3天體溫恢復正常,肺部癥狀5天后改善。有效:治療5天后體溫恢復正常,肺部癥狀在治療7天內改善。無效:咳嗽、咳痰癥狀在治療后7天改善,但肺部啰音增加。
1.5.2 癥狀消失時間 觀察兩組啰音消失時間、咳嗽咳痰消失時間和發熱消失時間。
1.5.3 免疫功能指標 治療前和治療4周后抽取患兒靜脈血3 mL,離心后以CytoFLEX流式細胞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測定T淋巴細胞水平,包括CD3+、CD4+、CD8+、CD4+/CD8+。
1.5.4 炎性因子水平 治療前和治療4周后抽取患兒靜脈血3 mL,離心后采用雙抗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6試劑盒購自江西艾博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號IB-E10049)、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TNF-α試劑盒購自上海酶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號EK-H12145)和C反應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CRP試劑盒購自上海廣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號GRR13-933)。
1.5.5 肺通氣功能 采集兩組患兒動脈血3~5 mL,采用上海雷度米特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丹麥雷諾ABL800 FLEX血氣分析儀檢測動脈血氧分壓(partial blood oxygen pressure,PaO2)、平均氣道壓(mean airway pressure,Mpaw)及吸入氧濃度(inhaled oxygen concentration,FiO2),計算氧合指數(oxygenation index,OI)[8],OI=(PaO2×Mpaw)/FiO2。采用北京瑞思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ResMed瑞思邁呼吸機檢測肺動態順應性(pulmonary dynamic compliance,Cdyn)、呼吸做功量(work of breathing,WOB)。
1.5.6 不良反應 統計所有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皮疹、瘙癢等。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控制率 觀察組痊愈56例,有效2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4.44%(85/90);對照組治愈44例,有效32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84.44%(76/9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4.766,P<0.05)。
2.2 癥狀消失時間 觀察組啰音消失時間、咳嗽咳痰消失時間和發熱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表1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90 90 t P啰音消失時間3.12±1.52 4.39±1.68 5.318<0.001咳嗽咳痰消失時間6.96±2.14 7.85±2.63 2.490 0.014發熱消失時間7.23±2.48 8.71±2.53 3.963<0.001
2.3 T淋巴細胞及炎性因子水平 治療前,兩組患者CD8+、CD3+、CD4+和CD4+/CD8+及IL-6、CRP和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D8+水平較治療前降低,CD3+、CD4+、CD4+/CD8+水平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免疫功能改善較對照組更為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IL-6、CRP及TNF-α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且觀察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水平比較()
注:△表示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表示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T淋巴細胞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例數9 0時間治療前治療4周后觀察組CD4+(%)25.31±1.51 38.67±1.27△#64.237<0.001 25.68±1.74 31.41±1.87△21.282<0.001 90 t P對照組治療前治療4周后t P CRP(μg/L)3.16±1.03 1.52±0.68△#12.606<0.001 3.18±1.14 2.41±0.53△5.811<0.001 CD3+(%)51.32±8.41 69.37±9.15△#13.779<0.001 52.15±8.32 60.33±8.67△6.458<0.001 CD8+(%)32.76±4.85 23.34±3.52△#14.912<0.001 32.91±4.43 27.71±3.56△8.680<0.001 CD4+/CD8+0.77±0.31 1.66±0.36△#17.772<0.001 0.78±0.39 1.13±0.53△5.046<0.001 IL-6(μg/L)5.63±1.85 3.63±1.42△#8.136<0.001 5.97±1.91 4.52±1.53△5.621<0.001 TNF-α(μg/L)0.98±0.31 0.52±0.26△#10.786<0.001 0.97±0.32 0.71±0.29△5.712<0.001
2.4 肺通氣功能指標 治療前兩組OI、Cdyn、WO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OI、Cdyn及WOB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觀察組肺通氣指標水平在治療后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肺通氣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肺通氣功能指標比較()
注:1 mm Hg≈0.133 kPa;1 cm H2O≈0.098 kPa;△表示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表示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例數90時間治療前治療4周后t P對照組90治療前治療4周后WOB(J/L)3.36±0.85 11.63±1.67△#41.868<0.001 3.52±0.71 7.58±1.41△24.398<0.001 t P OI(mm Hg)261.54±20.96 334.98±16.31△#26.233<0.001 265.79±20.41 294.25±16.15△10.374<0.001 Cdyn(mL/cm H2O)20.98±3.47 34.62±5.71△#19.366<0.001 20.26±3.75 26.31±5.26△8.885<0.001
2.5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兩組患兒并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兒童CAP是發生于肺實質和(或)肺間質部位的急性感染,以咳嗽、發熱、呼吸急促及肺部濕性啰音,并伴有胸部X線結果的異常為主要表現。若治療不當,CAP將誘發呼吸衰竭和全身炎癥,影響患兒生長發育。目前西醫主要通過實驗室病原菌檢查結果和耐藥情況給予合適抗生素治療。頭孢噻肟為第三代頭孢菌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對革蘭陰性桿菌的作用明顯優于第一、二代頭孢菌素[9]。盡管頭孢噻肟在CAP中應用廣泛,但某些患兒因各種原因反復使用或頻繁更換抗生素,容易造成細菌耐藥,導致住院時間延長。故臨床迫切尋求合理的聯合應用方案[10-11]。李云等[12]發現,清金化痰方聯合常規西醫治療能提高CAP的臨床療效并更好地改善相關炎癥指標。付小麗等[12]指出,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有效改善患兒咳嗽、發熱、濕啰音等癥狀,加快病情恢復。
中醫認為,CAP的病因為小兒寒溫失調、風邪外襲,可分為風熱犯肺、痰熱壅肺、肺胃熱盛、熱閉心包、氣陰兩虛、邪陷正脫等證型。其病機多為內外合邪,肺失宣肅,積滯內停,治當宣開肺氣、清瀉肺熱[1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癥狀緩解時間早于對照組,證實肺炎一號合劑療效確切。該方為經方麻杏石甘湯的加減方,由麻黃、石膏、黃芩、連翹、金銀花、蘆根、杏仁、麥冬組成。方中麻黃為發散風寒之藥,其性溫,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之效?!侗静菡x》載:“麻黃輕清上浮,專疏肺郁,宣泄氣機,是為治感第一要藥。雖曰解表,實為開肺,雖曰散寒,實為泄邪,風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溫熱亦無不賴之以宣通?!保?4]可見麻黃可發散表邪,治療表證。石膏主治外感熱病、肺熱喘咳。在本方中,石膏用量大于麻黃,一寒一熱,一清一宣,相反相成,使得麻黃存其宣肺平喘之功而不顯辛溫之弊,石膏清熱之力隨麻黃升散直達病所,而無凝滯,共奏辛涼宣泄、清肺平喘之效[15]。黃芪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連翹疏散風熱,蘆根、麥冬清熱生津,滋養肺陰[16-18]。諸藥合用,共奏宣泄肺熱,佐以滋養,祛邪兼防傷正之功。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T淋巴細胞水平、炎性因子及通氣功能指標改善程度觀察組優于對照組,表明肺炎一號合劑可促進CAP患兒免疫功能指標并改善炎癥反應。藥理研究顯示,方中連翹對金葡菌、肺炎鏈球菌、甲型鏈球菌有明顯抑制作用;麥冬主要有效成分黃酮類對白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且蘆根有解熱、鎮靜的作用,同時還可抑制β-溶血鏈球菌[19-20]。因此,在頭孢噻肟輔以氨溴索治療的基出上服用肺炎一號合劑,不僅可調理機體狀況、增強機體免疫力,還可抑制病原菌的感染,雙管齊下,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綜上所述,肺炎一號合劑聯合西藥治療兒童CAP療效確切,可明顯縮短病程,顯著改善患兒免疫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通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