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沖
摘要:班級管理作為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陳舊的班級管理方法往往以直接且統一性的方式實施,管理效果不理想。因此,嘗試采用一種創新且行之有效的暗示藝術來管理班級,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從暗示藝術的概念入手,探討了暗示藝術的分類及其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并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班級管理? 暗示藝術? 應用
暗示藝術是一種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將對象的行為或態度引導至特定的方向的技巧。這種技巧不僅可以用于教育領域,而且廣泛應用于心理治療、廣告等領域。在班級管理中,暗示藝術主要體現在教師的言行舉止、環境布置等方面,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暗示藝術的原理主要基于人類的心理特征,如模仿、條件反射、情感共鳴等。通過對這些心理特征的掌握和運用,可以有效地將教師的期望傳遞給學生,并逐漸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所謂暗示,是指班主任通過言語、體態語等含蓄間接的方式,把自己的思想觀點巧妙地轉遞給學生,這是影響學生心理的一種特殊的教育形式。“暗示”產生的結果是一種心理效應,這是運用特定的語言、環境、手勢、表情等使人十分自然地接受某種意見或去做某件事情,是一種藝術性啟迪方式,教育效果甚佳。
一、分類
(一)行為暗示。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影響學生諸多因素中最活躍,最積極,最主動的因素之一。作為班主任,應按照自身角色規范的要求塑造自己,這就是孔子推崇的“無言之教”,葉圣陶所提倡的“身教重于言教”。行為暗示是指教師通過自己的行為舉止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班級管理中,教師需要樹立良好的榜樣,包括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人謙虛、遵守紀律、尊重他人、吃苦耐勞、刻苦鉆研、信守諾言、公平公正等。給學生以踏實可以信賴的感覺,自然而然成為學生仿效的對象,帶動起全班上下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小細節,如學生回答問題時點頭示意、學生發言時保持微笑等,來表達對學生的鼓勵和支持。
(二)環境暗示。環境暗示是指教師通過具體的班級工作環境布置,為學生營造積極、和諧的氛圍,來實施對學生的暗示。在良好的班級師生環境中,創造優良的學習場所、環境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教學用具、桌椅板凳、勞動工具等擺放整齊,地面清潔等,都會產生積極的效果。教師還可以在教室張貼一些勵志的標語、學生的優秀作品,還可以設置榮譽榜、閱讀角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班級活動,如主題班會、興趣小組等,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學生的歸屬感。
(三)表情暗示。表情暗示是一種無聲的思想交流,運用得當,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班主任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表情,善于用無聲的表情傳遞教育信息,通過學生視覺作用于其心理,做到目光中飽含深情,微笑中流露真情,態度中蘊藏期待,表情中充滿關懷。
(四)目光暗示。布置學習任務時給學生以信任的目光;對不遵守班級紀律的學生以嚴厲的目光;對平時學習不刻苦,沒有完成任務的學生投以批評的目光。目光暗示在班級管理中運用得當,可以對表現突出的學生起到鼓舞作用,使他們今后學習得更好:對后進生起到教育作用,使他們改正缺點,奮起直追。
(五)語言暗示。談話也是一門藝術,在班級管理中,有時遇到一些問題,直截了當地進行批評教育效果反而不好。學生的個性、具體情況都不相同,出現問題的原因也不同,此時班主任可以旁敲側擊,舉例子,打比方,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暗示。如對學生的批評指責,用提希望的方式來表達;對學生某方面的缺點,用“有待提高”“做得還不夠”“還能做得更好”等委婉的字眼來暗示。從側面點一下,讓學生自己去認識存在的問題并自覺改正。如果不問青紅皂白,不分場合,一律厲聲呵斥,往往適得其反。
(六)贈言暗示。荀子曰:“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選擇能暗示學生注意的話言警句,贈送給學生,使學生反復閱讀,充分理解其中的內涵,明確事理。如:“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贈給平時學習松懈,考前起早貪黑者。“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贈給因一次挫折而有些悲觀者。這些格言警句,簡潔明快,生動形象,針對明顯,感染力強,是做好教育,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的重要手段。
二、實施暗示藝術的策略
(一)深入了解學生需求。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以便采用更有針對性的暗示藝術。可以通過與學生交流、觀察學生的行為等方式,了解學生的興趣、性格特點等,進而制定更有效的管理策略。
(二)保持一致性。教師在運用暗示藝術時,要保持一致性。教師的言行舉止、環境布置等方面都要體現出教師的期望,避免出現不一致的現象,以免給學生造成困惑。
(三)靈活運用暗示藝術。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暗示藝術。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情境需要采用不同的暗示方式,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以應對各種復雜的教育情形。
結論: 暗示藝術作為一種創新且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方式,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手段。通過言語、行為和環境等暗示方式,可以有效地將教師的期望傳遞給學生,并逐漸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當然,要使暗示藝術在班級管理中發揮最大作用,還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和總結,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