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京文 陳輝
幼兒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關鍵構成部分,有必要通過更加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提升幼兒教育效果。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一、游戲化教育方法的重要價值
幼兒階段是啟蒙階段,幼兒園是幼兒成長與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培養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與交往能力的關鍵所在。幼兒天性活潑,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熱衷于角色扮演等游戲活動,這為高質高效地實施游戲化教育創造了良好前提條件。游戲化教育方法旨在運用游戲這一靈活載體,將內容融入游戲全過程,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化環境中實現自我提升與發展,培養綜合素質。
二、幼兒園教育游戲化的有效實施路徑
(一)提高游戲化教育的專業性
在游戲化教育環境中,幼兒教師需要科學設計游戲全過程,有效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并充分尊重幼兒在游戲化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在此過程中,幼兒教師充分考慮幼兒在愛好、興趣等方面的個性化差異,使游戲化教育貼合幼兒實際。比如,女孩對“過家家” 游戲比較感興趣,教師可提前設定游戲規則,讓每名女孩選擇一個玩具娃娃,按照洗澡、換衣服、梳頭發等環節進行游戲,每完成一個環節便向幼兒發放一個小卡片,看最后誰先完成全部環節。對于男孩而言,可以設計拼接或建構游戲等,培養動手能力。
(二)實現教育游戲化與多媒體技術的融合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幼兒園教育游戲化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技術手段與載體,因此應將多媒體技術融入教育游戲化全過程,有助于引導幼兒充分發揮創造性。比如,在“夾球越障礙”游戲中,可以先讓幼兒通過多媒體動畫或視頻直觀地了解“夾球”的具體要求,掌握正確的游戲方式,并進行分組游戲。幼兒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可通過自我行為模型教育視頻中的人物動作,有效拓展幼兒學習空間,增強其在教育活動中的收獲感。
(三)創設生活化主題活動,融合游戲化內容
主題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必備內容,同樣是融合游戲化教育理念的重要載體。活動中應結合幼兒心理需求實際,既讓幼兒通過主題活動獲得成長,又促進幼兒熱愛生活的態度的形成。比如,幼兒教師可組織“快樂購物”游戲主題活動,讓幼兒分別扮演顧客、營業員等角色,通過游戲化的方式引導幼兒知曉購物的基本流程,養成“文明排隊”的良好習慣,促成良好生活行為的養成。
總之,幼兒教師應從幼兒發展實際需求出發,遵循游戲化教育理念的基本實施規則,靈活運用各類游戲化教育資源、要素,實現更高效的教育互動,推動幼教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