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霄戎
在現代傳媒的助推下,各類綜藝節目占領著國人閑暇娛樂的一席之地。其中也不乏具有教育意義的優秀綜藝,如電視類綜藝《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借助這些優秀的綜藝節目,讓學生在娛樂中也能學習漢字、成語、詩詞等語文基礎知識,進而耳濡目染地鍛煉語言表達和思辨能力,并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課堂中引入這些內容,讓課堂教學豐富多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終端電子產品發揮其最大的正向作用,真正有效地輔助學生語文學習,促進學生健康成長。[1]
一、夯實語文基礎,鞏固語言運用
初中語文教育依然把漢字、拼音、詞語、文字運用等放在基礎地位,以便為其他課程打下基礎,此時以漢字、成語、詩詞、語言表達為內核的優秀文化類綜藝節目,就能給初中語文教學帶來諸多助力?!吨袊鴿h字聽寫大會》《成語英雄》《中國成語大會》等節目,均以基礎漢語字詞作為節目內核,此類文化綜藝節目通過競爭性、互動性、文化性,引起國人對漢語的重視,而且中小學生參與度較高,能引起學生共鳴,并在觀看中增加識字量,提高學生正確書寫、規范運用漢語的自覺性。在課堂上,可借鑒此類節目中一些趣味性、競爭性較強的環節,例如“你比我猜”,使課堂形式更豐富、有活力,也讓枯燥乏味的字詞背記變得生動有趣。[2]
二、合理寓教于樂,鍛煉思維能力
教師可在課堂上將課程內容與一些輕松又具有思辨性的綜藝節目相結合,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寓教于樂,在快樂中學習成長。八年級下學期,語文教學有“演講學習”的單元任務,可在課程開始前播放《超級演說家》的一些優秀片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與課本上的演講課文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演講的特點和注意事項,將課堂從被動灌輸變為主動求知。同時將觀看《超級演說家》布置成本單元的補充作業,讓學生利用閑暇時間,為最后的演講詞撰寫提供思路。
三、建立文化自信,重視文化傳承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眱炐銡v史文化是人們產生文化自信的基石,更是激發年輕人主動傳承優秀文化的動力。在學校中,教師也需肩負起文化自信的教育,讓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三觀,發自內心地認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才能真正在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而奮斗。古詩詞課堂教學的同時,配合觀看《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等節目可以激發學生們對古詩詞的熱愛,同時更多地了解其中的蘊意,還能借鑒綜藝環節“飛花令”“九宮格”等,豐富課堂形式;在涉及古代名人的文章學習時,可選擇《典籍里的中國》《中國》等大型歷史文化綜藝節目的相應片段,在節目情節的真情演繹下,全方位地認識古代名士們的風采,更能被名士們的高尚情操所感染,從情感深處認同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四、提升審美創造,涵養高雅情趣
審美創造是一個民族悠遠文化的積淀,我們將? ?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讓更多的人在認可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時,獲得較為獨有且高雅的審美情趣?!秶覍毑亍返谝黄诘谝患局v述《千里江山圖》的故事,北宋少年王希孟,在宋徽宗趙佶的親傳下,年僅十七八歲就揮汗潑墨繪制了流傳千古的《千里江山圖》。節目中,濃墨重彩地演繹了王希孟肆意瀟灑的繪畫過程,再配以《只此青綠》的絕美舞蹈,讓觀眾真正享受到了視覺的盛宴,無論是舞蹈、音樂、繪畫都讓人嘆為觀止,這就是中國之美、大國之氣。以這些節目來輔助《三峽》《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等描寫祖國大好山河的文章,讓學生從文字到圖像,從抽象和直觀兩個角度感受美、發現美,進而能運用語言文字表現美、創造美,涵養高雅情趣。
初中語文教學,既要實抓文字語言基礎,又要培養學生綜合素養。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充分利用各種素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多的優秀綜藝節目則為語文教學帶來了豐富的資源和可借鑒的方式,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在寓教于樂中助力學生鞏固漢字基礎,形成正確的三觀、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語文、享受課堂。
參考文獻:
[1]田繼松.文化類綜藝節目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啟示[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 2016,(04).
[2]張晶、谷疏博.文化記憶、崇高儀式與游戲表意:論原創文化類節目的美育功能[J].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8,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