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棋
摘要:在小學二年級時,學生的語言能力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還沒有發展成熟??磮D寫話是寫作的基礎,對增強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本文對如何指導小學二年級語文看圖寫話,給出個人建議,以期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二年級 看圖寫話 語文
引言: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看到什么寫什么,讓學生想到什么寫什么,再通過看到的和想到的,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真實地表達出來,意思表達清楚、完整。這個階段的學生雖然積累了一些語言詞匯,但很難把有效的詞匯轉變成看圖寫話的內容,有的學生會有缺少想象力等情況。所以,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從培養他們的觀察事物的能力、寫作興趣等方面入手,提升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
一、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為看圖寫話打好基礎
看圖寫話,第一個步驟就是觀察圖,只有學生對整幅圖的分布、圖中各種事物的聯系有了一定的認識,才能在腦海里形成完整的體系,進而將所看到的事物有序地表達出來。對于剛剛接觸看圖寫話的小學生來說,看到一幅圖不知道按照什么順序來觀察,觀察什么,這是導致了小學生無從下筆,最終用三言兩語就結束了看圖寫話的重要原因。所以就要求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觀察的技巧。[1]
(一)要整體有順序地觀察
當小學生在觀察一張圖片時,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如,可以引導學生如何觀察這張圖片,可以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有序觀察,讓小學生對圖片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比如,圖片上有什么,他們在做什么。
例如,在學習了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時,課后題就有讓學生觀察小蝌蚪是如何變成青蛙的,然后再講講小蝌蚪是如何找到媽媽的。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幾幅圖片(圖片的順序是打亂的),特別適合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當學生觀察出圖片的正確順序時,學生也就學會了從整體看圖,就可以提問他們是通過什么順序觀察的,也就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然后讓學生明確表達出小蝌蚪變青蛙的每個階段。[2]
(二)要從圖片的細節入手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圖片的整體要素后,就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細節部分的觀察,因為細節才是看圖寫話的關鍵,整體要求學生可以簡單地描述出圖片所包含的所有要素,但這些要素不僅僅是簡單存在的,它必定是要表達某種意義,所表達出來的涵義是有助于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那么,細節觀察得越詳細,學生才能更好地挖掘出圖片背后的意義。[3]
比如,在學習二年級語文《媽媽睡了》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呈現兩幅媽媽洗衣、做飯、做家務的圖片,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引導學生進行細節觀察,學生可以在圖片上觀察到媽媽在洗衣服的過程中,手扶著腰;做飯的時候,用手擦去額頭的汗珠,提問學生觀察到這些細節后能聯想到什么,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思考,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為看圖寫話積累思路。
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個別小學生由于詞匯量等方面的限制,可能對看圖感興趣,而對寫話并不感興趣。因此,教師應從學生剛開始接觸看圖寫話時,就注重興趣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每天在課堂上分享一個小故事,或者是身邊發生的某件事,來激發學生說的興趣;也可以通過有趣的圖片,通過對圖片的解說,來激發學生看的興趣;最后讓學生先從簡單的描述入手,來激發學生寫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絲瓜花》的看圖寫話時,三幅圖片分別是絲瓜花在不同時間段的形態,讓學生仔細觀察絲瓜花在上午、中午、傍晚有什么區別,然后寫出這些不同,剛開始進行看圖寫話訓練時,可以讓學生簡單地寫出所看到的事物,由淺入深展開教學,這樣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經過認真細致地觀察圖片之后,在腦海里已經有了大致的敘述思路,但如何讓這些思路變得豐滿起來,就需要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看圖寫話最基礎要求是就事論事,看圖寫圖,但這并不是看圖寫話的最終目的,最終是要引導學生進行豐富且合理的想象,讓這些在圖片中靜態的事物變得生動起來,教師可以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地想象,可以聯系實際,把所看到的與現實中相關的、合理的事物聯系在一起,這樣,就可以把腦海里的故事變得生動、富有生命力。
比如,在學習二年級語文《畫家鄉》后,教師可以列出幾幅關于景色的圖片,圖片包含著豐富的景物,有大山、有花草、有動物等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再經過合理的想象,表達出自己是如何熱愛家鄉的。
結束語:綜上所述,看圖寫話是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逐步具備清晰的表達邏輯,進而提升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二年級的小學生各方面都還在不斷的發展中,每個學生都有無限的可能,需要教師耐心細致地付出,才會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玥.小學低段看圖寫話訓練路徑研究[D].贛南師范大學,2018.
[2]成雙.如何指導小學二年級語文看圖寫話[J].學園,2018(03):89+91.
[3]史宜林.具身認知理論視野下小學生看圖寫話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