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革命傳統教育;德育;活動育人
【中圖分類號】G413"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12-0059-02
【作者簡介】1.劉瀏,河南師范大學(河南新鄉,453007)教育學部碩士研究生;2.劉守旗,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南京,210013)教授,江蘇省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委員會首屆副理事長。
革命傳統教育是中小學德育的重要內容。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不僅是《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的基本要求,而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的法律規定。對中小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對于傳承革命精神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實踐證明,開展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革命傳統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使之得以世代延續并發揚光大;另一方面,有利于幫助兒童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增強理想信念,堅定正確信仰,鑄造高尚靈魂,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養成積極向上的良好品格,將來能夠真正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高度重視新時代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信息化、數字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際競爭更加激烈尖銳,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表面上看是經濟的競爭,實質是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
教育是為未來培養人的事業,兒童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正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加強對兒童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植入紅色基因,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是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必然要求,是增強其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的必然要求,是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必然要求。
二、切實注重新時代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實效性
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必須面向未來。各地各校認真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要求,在“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毋庸諱言,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方面,仍然偶有認識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活動開展實際效果不盡如人意的現象。因此,注重實效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核心和關鍵。
1.提高思想認識,注重目標導向
認識是行動的先導。如果教師對為什么要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認識不到位,思想上就不可能高度重視。學校教育是一種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革命傳統教育的開展離不開一定的形式,但切忌浮于表面,搞形式主義。一般而言,班主任只有明確了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目的、意義和價值,才會在思想上真正重視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的謀劃準備,真正做到對活動如何開展了然于胸,對活動能夠達到的預期效果做到心中有數。
2.強化活動設計,注重過程引導
活動開展前,班主任要精心設計,明確方案,提出要求。對活動開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班主任要有預案和對策,做到防患于未然。活動開展過程中,班主任要注重管理,加強引導。在開展活動前,班主任一般都會對學生提出要求,告知學生要注意的一些事項,比如在烈士陵園瞻仰、敬獻花籃花圈時,要注意著裝打扮、不可大聲喧嘩等。如果有個別學生做出不嚴肅、不文明的行為,教師必須及時加以提醒乃至制止,避免產生漣漪效應,影響活動效果。活動結束后,要及時評價總結,鞏固強化效果。比如,可圍繞活動主題開展主題班會、演講比賽、作文競賽,讓學生談體會、談感想、談理想,也可圍繞活動主題出班級墻報,組織學生走訪慰問老紅軍、老革命、老同志等。
3.加強系統謀劃,注重方法創新
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既要防止形式主義,又要防止零打碎敲。班主任組織育人活動時,要有整體思維,堅持思想引領,從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等方面統籌謀劃,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因地因校制宜,既重知識傳授,更重情感養成。在革命傳統教育內容方面,圍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革命斗爭精神、愛國主義情懷、艱苦奮斗傳統等方面進行,為學生植入紅色基因,使其繼承和弘揚革命傳統。在革命傳統教育方式方法方面,要注重創新。只有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特點,設置貼近學生思想實際的教育內容,開展多種多樣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挑戰性的活動,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的合力推進、協同育人。學校應當將革命傳統教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做到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相統一,學科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相協調,切實增強針對性、系統性和親和力、感染力,引導兒童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責任編輯:汪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