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閱讀是指依托一組主題一致、話題相關、視角多元的語篇,讓學生在更豐富的語境中體驗閱讀。教師在群文閱讀視域下開展英語讀寫結合活動,可以為學生寫作提供更多元的話題視角、更豐富的語言知識、更清晰的語篇特征與修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本文基于單元視域的分析,探討如何有效地開展英語讀寫結合活動。
一、基于單元視域,確立讀寫結合活動的落腳點
(一)文體特征,理解主題意義
群文閱讀強調文體的多樣性,因此,在開展英語讀寫結合活動時,教師需先關注文體特征,深入理解文體的特點,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主題,使他們在寫作中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一單元“Teenage Life”時,教師可以借助關于自我介紹的記敘文,引導學生掌握記敘文的文體特征。記敘文通常按照時間順序描寫,具有突出細節、情節連貫等特點,能夠很好地表達個人經歷和情感。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分別準備正式、幽默、感性等三篇不同風格的以自我介紹為主題的記敘文,引導學生在閱讀時關注它們的文體特征,并讓學生標注出吸引自己的詞匯和短語。在學生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挑選其中與細節描寫相關的單詞,讓學生通過查詢資料了解單詞的含義,并在閱讀中理解這些單詞的具體運用。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分享自己對三篇記敘文的理解和感受,并引導他們著重討論不同文體的特點及作者是如何用單詞描述自我的。在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運用之前學過的單詞,如Candid、Vibrant、Inquisitive等,撰寫一篇以自我介紹為主題的文章。在學生寫作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如何更好地運用文體特征和單詞,寫出更加生動有趣的自我介紹。
通過這一詳細的教學過程,學生不僅能深入理解記敘文的文體表達,還能提高在寫作中表達個人經歷和情感的能力。
(二)語篇結構,厘清思維過程
分析語篇結構對于讀寫結合活動至關重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語篇結構,厘清思維過程,將閱讀中獲得的信息有機地組織起來,提高寫作的邏輯性和連貫性。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四單元“Natural Disaster”時,教師可以運用不同敘事方法來描寫地震這一自然災害,為學生講述正敘、倒敘、插敘等不同的邏輯結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選取三篇與地震這一自然災害相關的文章,每篇展示一種語篇結構。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每一篇文章的語篇結構,探討正敘、倒敘和插敘對敘事表現力的影響。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可以分析文章中的關鍵事件、轉折點,思考這些事件如何通過不同的結構展現自然災害的影響及作者如何在文章中使用時間線索體現不同的結構。
通過分析多篇與自然災害有關的文章的語篇結構、開展寫作練習,學生不僅能了解正敘、倒敘、插敘等不同敘事結構的運用方法,還能有意識地在寫作中運用這些結構,提高英語表達能力。
(三)語言表達,探究時態語態
語言表達是讀寫結合活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讀寫結合活動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探究語篇中時態和語態的運用,使他們學會靈活運用不同的時態和語態,使表達更富有變化和層次,以確保寫作的準確性。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三單元“Sports and Fitness”講述的是與體育相關的名人事跡。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先介紹人物傳記的特點,強調人物傳記中時態和語態的運用對準確敘述人物經歷的重要性。之后,教師可以準備如下兩篇人物傳記:Helen Keller從小失去視力和聽力,但在教育家Anne Sullivan的幫助下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成為作家和社會活動家;Nelson Mandela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的光輝歷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現上述文章,并要求學生閱讀這兩篇文章,關注其中時態和語態的運用,特別是在描述人物成就、挑戰和轉折時的表達方式。
通過閱讀和分析多篇人物傳記、開展實際寫作,學生能夠深入學習和靈活運用時態和語態,提高寫作表達的準確性和層次感,為今后的寫作積累豐富的經驗。
二、融合支架理論,搭建讀寫結合活動的腳手架
(一)問題鏈條,激活有效信息
教師可以融合支架理論,構建問題鏈,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促使他們從閱讀中獲取關于主題的關鍵信息,為寫作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五單元“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時,教師可以介紹關于漢字的文章,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將關注點放在寫作技巧和方法上,并提出一系列問題,如“What is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How are Chinese characters structured,and what principles govern their formation?”等,以此構建問題鏈,并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逐一解答問題,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找出文章中的關鍵信息。
在問題鏈的推動下,學生能夠了解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并通過實際寫作練習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從而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二)任務驅動,梳理邏輯思路
任務驅動是搭建讀寫結合活動腳手架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設置明確的任務,如寫一篇文章或解決一個問題,并引導學生梳理邏輯思路,促使他們將閱讀中的知識整合到寫作中,創作出具有條理性和完整性的作品。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五單元“The value of Money”的內容與影視劇的劇本對話相關。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可以準備一系列涵蓋不同題材和風格、有復雜人物關系和情節的影視劇劇本,并要求學生梳理劇本中的人物關系,總結出主要故事情節的邏輯思路。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分工合作,閱讀影視劇劇本,并引導他們重點關注人物之間的關系和故事情節的發展。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圖表、思維導圖等方式梳理人物關系,并記錄關鍵事件,討論梳理出的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邏輯,進而整理出關鍵人物、關系、重要情節節點等信息。
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能夠梳理出影視劇劇本中的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發展邏輯思維和寫作能力,并將閱讀中獲取的信息整合到寫作中,創作出具有邏輯性和完整性的作品。
(三)對比建構,形成寫作風格
對比建構是開展讀寫結合活動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比不同觀點、文體或寫作風格的文章,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提高寫作的靈活性,彰顯自己的個性。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五單元“Music”時,教師可以選擇多篇介紹不同音樂風格的文章,引導學生通過對比了解每篇文章的寫作特點,重點關注文章的寫作風格和表達方式,包括語言運用、結構組織、情感表達等,并記錄下每篇文章的優點和特色。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寫作練習,介紹不同音樂風格的共同點和差異。
通過對比介紹不同音樂風格的文章、開展寫作實踐,學生能夠了解各種風格的寫作特點,在實際寫作中形成自己的風格,使作品更具個性和吸引力。
三、聚焦評價維度,抓實讀寫結合活動的著力點
(一)語法維度,善用連接詞
語法維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教師需引導學生善用連接詞,使文章結構更加緊湊。在評價學生的文章時,教師要注重語法的準確性,指導學生選擇適當的連接詞增強文章的連貫性。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四單元“History and Tradition”時,教師可以選擇多篇結構清晰、包含豐富語法元素的歷史類文章,重點介紹文章的背景和主題,激發學生對歷史話題的興趣。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所選文章,讓他們重點關注文章中的語法結構、連接詞,分析文章中不同段落、句子之間的連接方式,并標出關鍵的語法結構。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個與歷史相關的主題撰寫一篇文章,并盡量運用課上學到的連接詞,以增強文章的連貫性。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交換作品,互相評價對方文章中連接詞的使用情況,關注文章的連貫性和表達的流暢度。
通過閱讀歷史類文章,學生能夠汲取更多語法知識,特別是連接詞的應用,從而提高寫作的連貫性和流暢度,增強寫作的表達效果。
(二)文化維度,凸顯價值觀念
讀寫結合活動不僅涉及語言技能的綜合運用,還涉及文化的傳遞。在寫作評價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對文化維度的處理,看他們能否體現相關的價值觀,使寫作更具深度和廣度。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一單元“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時,教師可以先準備一些關于中外節日的閱讀材料,確保其涵蓋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傳統與價值觀。接著,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對比類問題,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考中外節日慶祝方式、象征物、活動意義等方面的異同,探討這些節日在傳遞何種文化觀念。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其中一個節日為主題,撰寫一篇文章,探討所選節日背后的文化和價值觀,并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巧妙地運用語言,以彰顯節日的文化特色。
通過閱讀中外節日的相關資料,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文化維度中的價值觀,并將這些價值觀融入寫作,提高對文化差異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
(三)創新維度,形成批判意識
創新維度是評價讀寫結合活動的關鍵。學生在寫作中是否展現出獨特的見解和創新性的思考、有無體現批判意識,是評價的著力點之一。在開展讀寫結合活動時,教師可以設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并在評價中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四單元“Space Exploration”時,教師可以準備以科學、科幻小說、太空探索為主題的文章,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文本閱讀,引導他們關注太空探索的歷史、科學原理、未來發展等方面的信息。在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提出“未來太空探索可能面臨的新挑戰是什么”“如果你是太空探險家,你會選擇探索哪個星球,為什么”等問題,鼓勵學生提出新穎的想法,并引導他們利用文本中的知識佐證自己的觀點。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上述文章內容撰寫一篇文章,讓他們表達自己對太空探索的獨特見解和創新性思考。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個性化的指導,鼓勵學生在文章中體現批判性思維,強調創新維度在寫作中的重要性。
通過開展群文閱讀、完成寫作任務,學生能夠形成獨特見解和創新觀點,發展創新思維,形成批判意識,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結語
在群文閱讀視域下開展英語讀寫結合活動時,教師需要從單元視域出發,注重融合支架理論,同時聚焦評價維度,構建更加科學的英語教學體系,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