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區塊鏈技術本身具有多領域學科融合的特點,教師不僅需要培養學生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技能,還需要充分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幫助學生結合各種復雜工作情況,合理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優勢。新時代下,區塊鏈技術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據此,重點分析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優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2" 收稿日期:2023-12-20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4.03.028
1 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需求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以及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區塊鏈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社會建設發展的重要途徑。結合中國區塊鏈人才發展研究報告相關數據可以得出,我國將會在區塊鏈技術領域進一步投資,并促進區塊鏈達到增速的發展態勢。7年前我國區塊鏈技術企業僅有2 000多家左右,而發展到2019年已經接近37 000家[1]。
但從我國高職院校教育領域角度來看,高職院校區塊鏈技術專業發展不同于行業發展,具有明顯的滯后性。當前我國區塊鏈技術行業人才隊伍存在較大缺口,高質量人才缺失,大多數區塊鏈專業學生畢業后,自身難以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難以結合實際工作場景有效發揮區塊鏈技術的真正價值[2]。
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部分高職院校并沒有構建關于區塊鏈專業的課程體系以及人才培養規劃,部分高職院校即便構建關于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但依舊存在諸多問題,最終導致學生難以具備區塊鏈技術綜合素養[3]。
總體來講,高質量人才確實是我國區塊鏈行業發展的現實困境。各大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體系缺失以及課程設置之后的情況下,難以有效滿足當今社會對于區塊鏈專業發展的現實需求。如何構建科學合理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我國各大高校需重點考慮的問題[4]。
2 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理念
當今時代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教師以及學校管理者優化原有教學觀念,能夠正確看待人才培養模式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意義。區塊鏈技術高速發展的社會大環境為高職院校區塊鏈技術相關專業發展提供動力[5]。
高職院校教師需要結合區塊鏈專業人才培養方向規劃課程內容以及人才培養標準,能夠結合學生群體實際學情設計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同時教師確保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堅持以理論和實踐雙結合的教學原則,在培養學生較強專業素質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6]。
此外,由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需要與其他領域融合,教師還需確保人才培養體系規劃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喜好的專業課程進行學習。例如部分學生對區塊鏈技術與金融領域融合感興趣,教師則需要引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應用區塊鏈去中心化信任機制的特征,能夠依托區塊鏈技術幫助各大企業在交易過程中解決數據安全問題[7]。
總體來講,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不僅需要結合學生群體實際學情以及區塊鏈技術當前發展方向,還需要充分融入創新元素,實現區塊鏈技術與多領域的融合,從而將學生培養成具備創新意識的復合型人才[8]。
3 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需要教師從以下幾個維度開展,才能確保學生既能夠提高理論基礎知識,又能夠培養自身實踐技能,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創新理念,引導學生充分結合區塊鏈技術的特質,將區塊鏈技術真正意義融入各行各業中[9]。
3.1 專業知識方面
區塊鏈技術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本身包含數學領域、計算機領域以及網絡安全領域的眾多知識。
a.教師首先需要為學生提供離散數學數據結構加密算法等理論基礎知識,能夠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區塊鏈技術的意義以及發展歷史[10]。
b.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區塊鏈系統的工作機制,根據現實生活中案例探究區塊鏈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工作原理跨領域融合機理。同時,教師還需引導學生能夠將操作系統,網絡編程等相關知識融入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過程當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c.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能夠具備關于區塊鏈技術應用過程中的運維管理能力。學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區塊鏈系統,正確看待區塊鏈技術下貨幣機制相關知識。
3.2 問題分析方面
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結合各類工作場景確保區塊鏈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結合關鍵環節作出精準識別。對于較為復雜的工作問題,則需要正確利用區塊鏈技術的數學建模加以解決。因此在人才培養體系構建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學生需要正確看待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原理,并且能夠結合實際工作場景加以分析。
學生還需要正確看待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實際工作場景的優劣,例如依托區塊鏈技術能夠進一步提高企業加工生產效率,但面對龐大的數據信息,數據安全以及用戶或企業隱私數據保護也成為區塊鏈技術能否合理應用的現實困境。因此學生一方面需要發揮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還需要落實多元措施確保區塊鏈技術的合理應用。
3.3 科研方面
當前,區塊鏈技術企業數量眾多,區塊鏈技術在現實生活中擁有眾多應用案例。例如通過國際貿易結算能夠有效減少傳統信用證方式的工作時間,依托區塊鏈技術構建的記賬和交易處理系統,能夠進一步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因此教師需要確保學生能夠利用區塊鏈技術,針對復雜的社會問題以及科研問題設計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通過開展科研試驗,不斷探究區塊鏈技術與其他領域之間的融合發展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或減少成本支出為導向,在區塊鏈技術應用過程中對各類數據信息進行采集,最終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發揮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意義。
3.4 區塊鏈技術應用發展應用方面
為了進一步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掌握區塊鏈技術行業最前沿知識,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結合國家信息產業發布的各項政策以及區塊鏈技術與當前各類工程應用領域融合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能夠從多個維度評價觀察區塊鏈技術未來發展方向以及未來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學生需要以猜測并不斷實踐的方式提高區塊鏈技術的可操作性,最終確保區塊鏈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3.5 職業規劃方面
雖然高職院校大學生群體已步入成年,但由于大多數學生并未過多接觸社會,對自身職業規劃以及未來發展存在認知偏差,最終導致部分學生即便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也會因為職業規劃方面出錯導致自身難以實現個人價值。因此為了確保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完整性,教師既需要注重學生區塊鏈技術綜合素養的培養,又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或實踐過程中能夠不斷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協同,能夠結合自己實際學情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確立職業規劃目標。學生在實習或者工作期間,自身需要具備較強的責任感。對于工作中出錯的問題,學生需要正確看待并加以解決,不斷培養自身實踐能力,以及對于區塊鏈技術應用相關工作的認知,確保自身能夠為企業發展以及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3.6 團隊協作方面
培養學生團隊精神是確保區塊鏈技術有效應用的主要途徑,在實際工作中,學生通常需要結合某一工作問題與同事以及領導之間進行溝通。如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或者不具備較強的團隊精神,將難以促進各個部門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力度,阻礙項目落實以及個人發展。因此為了滿足新時代區塊鏈企業人才崗位需求標準,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才能夠為我國新時代區塊鏈技術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4 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4.1 構建多學科融合課程體系
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本身具有復雜抽象以及多學科融合的特點,其涉及的專業知識較多,因此教師在構建人才培養模式過程中,需要注重多學科融合特點。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生需要懂得編程語言的應用以及數據結構相關內容,這樣才能確保自身的計算機水平能夠達到相關標準。同時學生還需要學習關于經濟學以及工程學等相關知識,為未來區塊鏈技術與各個專業領域融合發展做好充足準備。
在規劃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區塊鏈技術基礎知識、實踐應用以及高級專業課程分別搭建教學模塊。以區塊鏈高級專業課程教學模塊為例,學生需要了解關于我國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現狀以及國際層面區塊鏈技術的前沿發展。學生能夠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產業實現與區塊鏈技術之間的深度融合發展。以區塊鏈實踐應用教學模塊為例,學生需要掌握共識算法基本原理,能夠基于區塊鏈開源平臺進行開發設計,并且還需要學習如何能夠確保區塊鏈技術應用過程中隱私數據保護的相關知識。
4.2 開展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立體教學活動
技術創新是區塊鏈技術蓬勃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確保人才培養模式高質量構建的先決條件。因此在區塊鏈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過程中,教師既要結合學生具體實際學情來規劃課程內容,又要結合教學大綱來確立未來教學方向。這樣才能夠結合新型技術以及新型教育理念,構建立體互動式的區塊鏈技術教學課堂。
總體來講,首先教師需要依托學校辦學特色,利用互聯網平臺搜尋關于國內外區塊鏈技術專業先進的教學模式以及辦學體系。其次教師還需結合當前區塊鏈技術行業發展方向對教學體系以及人才培養策略進行不斷優化,確保基礎知識講授以及實踐技能教學,能夠符合區塊鏈技術前沿發展。最后學校管理者需要加強關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學校管理者需要引導教師能夠從教學理念以及課程改革等多個維度的創新角度開展相關工作。例如教師需要與當地企業開展溝通合作,在確保區塊鏈技術基礎及知識和實踐教學內容不斷優化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我國市場需求以及區塊鏈技術企業產品變遷情況確保課程內容的前沿性。與當地企業共同建立實訓平臺,企業需要為學生提供技術支持,學生和教師則需要同企業工程師共同開發科研項目。
4.3 落實多元人才培養模式
要構建多元人才培養模式,學校管理者充分結合當地政府相關政策,與當地區塊鏈技術研究所、應用協會等多個部門構建溝通橋梁,積極推進職能部門融入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中。學校需積極開展關于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創業大賽以及開發大賽,提高學生的獨立研發能力。
此外,當地高校還需與科研所進行合作,實現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并將科研成果轉化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中,最終培養出能夠成為推動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5 結語
區塊鏈技術與我國各個產業的融合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現實需求。推動區塊鏈技術進一步發展,需要我國各大高職院校逐步完善區塊鏈技術的人才培養體系。依托當地政府以及各大企業優化原有教學活動,最終推動區塊鏈技術與各個產業的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云健,周文書.面向產出的區塊鏈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及事前評價研究[J].計算機教育,2021(6):86-90.
[2]莊尚文,陳金偉.基于區塊鏈的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探析[J].江蘇商論,2021(12):125-128+134.
[3]張麗娜,楊曉敏.基于“區塊鏈”理論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2):107-108.
[4]石瑞麗.商科類專業教育中區塊鏈技術應用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3):118-119.
[5]王炎彬.數字經濟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財會學習,2019(7):215+217.
[6]張宗洋,高瑩,郭華,等.區塊鏈方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9(4):10-15.
[7]伏天媛.基于區塊鏈管理思維和崗位職業能力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民辦高校金融專業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5):124-126.
[8]歐燕.生態視域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1(19):88-90.
[9]王毅.數字經濟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無線互聯科技,2021,18(23):154-155.
[10]馬錚,謝計紅.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高職院校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22,24(2):105-110+115.
作者簡介:
尹洪巖,男,1989年生,講師,研究方向為軟件技術、區塊鏈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