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齡蘋果園(從栽植到結(jié)果期)沒有收入,還每年要進行投資,導致群眾發(fā)展蘋果的積極性不高,有些地方蘋果樹栽上后,群眾只求眼前利益,在幼齡蘋果園中間作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或小麥、胡麻等較費墑的作物,嚴重影響蘋果樹體生長,導致蘋果樹適齡不結(jié)果,不利于蘋果樹生長結(jié)果。莊浪縣趙墩鄉(xiāng),在幼齡蘋果園中選擇套種籽用西葫蘆,每畝收入在3600~4000元,既增加了幼齡果園的收入,實現(xiàn)了以園養(yǎng)園,解決了幼齡果園投資問題,同時西葫蘆打籽后,瓜渣直接還田,可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培肥土壤,可保證蘋果樹健壯生長,有利于促進蘋果早果豐產(chǎn)(圖1)。
1 蘋果幼園套種籽用西葫蘆注意事項
蘋果園管理應圍繞蘋果進行,蘋果園間作籽用西葫蘆以不影響蘋果樹生長為原則,套種主要在蘋果樹栽植后的1~3年內(nèi),套種籽用西葫蘆應在樹梢外緣,應根據(jù)樹齡確定籽用西葫蘆的種植幅寬。一般在蘋果樹栽植的當年,可在離樹干50厘米以外的地方種植;在蘋果樹栽植的第2年,間作套種籽用西葫蘆時,應在離樹干1米以外種植;在蘋果樹種植的第3年間作套種籽用西葫蘆時,應在離樹干1.5米以外種植;在蘋果樹種植第4年后就不再在行間進行間作種植,以保證蘋果樹健壯生長。
2 幼齡蘋果園間作套種籽用西葫蘆高效栽培技術(shù)
2.1 選茬種植
籽用西葫蘆不耐連作,籽用西葫蘆與瓜類作物同屬瓜類作物,有共同的病蟲害,在生長過程中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相似,在種植過瓜類作物的地塊上種植籽用西葫蘆,病蟲害發(fā)生嚴重,植株生長不良,重茬后遺癥嚴重,影響籽用西葫蘆產(chǎn)量的提高,因而在幼齡蘋果園套種籽用西葫蘆時應避開瓜茬,最好選擇種植過豆類作物的茬口,或種植過馬鈴薯、蔥蒜類作物的茬口,以利于籽用西葫蘆健壯生長,促進產(chǎn)量提高。
2.2 整地施肥
籽用西葫蘆具有強大的根系,抗旱性強,適宜山旱地幼齡果園間作套種。一般籽用西葫蘆的根群主要分布在地表下15~30厘米的土層中,主根最深可達地下2米,根系入土的深度與土壤質(zhì)地和土壤疏松程度有直接的關(guān)系,在籽用西葫蘆播種前對土壤進行深耕細旋,創(chuàng)造疏松平整的條件,以促使形成強大的根群,這是籽用西葫蘆豐產(chǎ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可用拖拉機帶犁機耕深翻,翻深在30厘米左右,以消滅雜草,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在播種前用旋耕機對土壤進行耕旋,使土壤細碎平整。
籽用西葫蘆結(jié)瓜能力強,產(chǎn)量高,生產(chǎn)中需要肥量大,在播種前結(jié)合旋地畝施入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40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400千克,尿素15千克,磷酸二銨30千克,以培肥土壤,為籽用西葫蘆豐產(chǎn)提供物質(zhì)保障,可將肥料均勻撒施在地表,然后耕旋,以利于肥土充分混勻。
2.3 覆蓋栽培
在籽用西葫蘆生長過程中耗水量大,對水分需求量大,山旱地種植時水分是產(chǎn)量形成的主要決定因素。由于山旱地絕大多數(shù)地方?jīng)]有澆水條件,因此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損失、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是生產(chǎn)中唯一可做到的。山旱地種植籽用西葫蘆主要采用覆蓋的方法,可用厚0.01毫米、寬1.2米的黑色地膜覆蓋,以保墑捂草,提高產(chǎn)量。有水窖或有拉水澆灌條件的可在膜下鋪設簡易滴灌管,實行節(jié)水灌溉栽培。
2.4 選擇良種
在籽用西葫蘆種植時應注意選擇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抗病、生育期短、不抽蔓或直立短蔓,坐瓜率高,籽大皮薄,出仁率高的品種,莊浪縣幼齡果園套種籽用西葫蘆的品種主要是銀貝9號和瑞麗9號,這兩個品種單株結(jié)瓜2~3個,單瓜結(jié)籽300粒以上,籽粒千粒重220克以上,平均畝產(chǎn)200千克左右(圖2)。
2.5 播種
2.5.1 播期安排 籽用西葫蘆是以籽粒為收獲物的,早熟栽培意義不大,籽用西葫蘆幼苗不耐凍,霜凍極易將幼苗凍死,造成缺苗,因而籽用西葫蘆出苗期應在當?shù)赝硭^后為宜,莊浪縣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在5月10日左右出苗即可。
2.5.2 種子處理 播種前將種子在陽光下曬2~3天,以提高種子的發(fā)芽勢,曬好的種子用55 ℃的溫水燙種或用0.2%高錳酸鉀溶液浸種消毒,撈出后用清水浸泡一晝夜,撈出種子用濕毛巾包好,放在22~25 ℃的環(huán)境下催芽,在種子露白時播種。
2.5.3 合理密植 采用每幅膜單行播種的方法,在膜正中間間隔30厘米打孔點播,每孔間隔5厘米播種2粒種子,畝播種2220穴,播后覆土5厘米左右,有條件的可在播種穴上覆沙,防止播種后土壤板結(jié),影響出苗。
2.6 種后管理
2.6.1 放苗 播種后如遇雨,用土封穴的常會出現(xiàn)板結(jié)現(xiàn)象,影響出苗,可在雨后用鏟輕拍覆蓋的土,破除板結(jié),進行放苗。
2.6.2 間苗 在苗出齊、有4片真葉時,每穴選擇留1株生長健壯苗,拔除弱苗、病蟲危害苗,進行間苗。
2.6.3 除草 在籽用西葫蘆幼苗期,田間易生長雜草,雜草生長會消耗土壤營養(yǎng)與水分,影響籽用西葫蘆植株生長,應及時進行除草,集中土壤營養(yǎng)和水分供籽用西葫蘆生長,以利產(chǎn)量提高。除草時應堅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種植面積小時,可人工鏟除,種植面積大時,可用噴霧器(15千克水加100毫升25%胺草磷乳油或33毫升48%地樂胺、或40~45毫升48%氟樂靈乳油)定向噴施剛出土的雜草,進行殺滅,控制雜草危害。
2.6.4 輔助授粉 籽用西葫蘆為雌雄異花,主要靠蜂類完成授粉,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開花,如花期遇雨,氣候不良,會影響授粉,不利坐瓜,應在天晴后及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瓜率。人工授粉可在上午6—10時。摘下雄花,除去花冠,涂抹雌花,以完成授粉,也可用毛筆先在雄花上涂抹,蘸上花粉,然后點雌花,完成授粉。
2.6.5 追肥 在籽用西葫蘆出苗1個月后、所結(jié)瓜雞蛋大小時,植株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并行,植株消耗養(yǎng)分量大,對營養(yǎng)需求增加,要注意適期追肥,補充營養(yǎng),以利生長結(jié)瓜營養(yǎng)之需,防止營養(yǎng)欠缺,出現(xiàn)落瓜現(xiàn)象。在土壤墑情好時,可采用膜側(cè)追肥的方法,畝施三元復合肥40~50千克,干旱土壤墑情較差時,可用追肥槍追施高磷型水溶肥10~15千克,膜下鋪有滴灌管的,可滴灌1次高磷型水溶肥,進行肥水同補,以提高坐瓜率,促進瓜個膨大,提高產(chǎn)量。
2.6.6 防病蟲 籽用西葫蘆易受白粉病、病毒病、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危害,影響產(chǎn)量的形成,生產(chǎn)中應注意適時對癥防治,控制危害,減少生產(chǎn)損失。
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莖,在籽用西葫蘆整個生長期均可危害,發(fā)病初期在葉片上產(chǎn)生白色粉狀小圓點,后擴大為不規(guī)則霉狀病斑,嚴重時病斑可連接成片,病葉干枯死亡。白粉病的發(fā)生會導致減產(chǎn)10%~50%。
可在葉片上出現(xiàn)白色粉狀小圓點時每畝用15~20毫升12.5%氟硅唑懸浮劑兌水30千克或每畝40~60毫升20%三唑酮乳油對水50千克,間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可控制危害。
病毒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瓜條,全生育期均可發(fā)生,田間主要靠蚜蟲傳播病毒,籽用西葫蘆感染病毒病后病株上部葉片出現(xiàn)黃綠斑點,或有高低不平的病斑,出現(xiàn)花葉、縮葉,葉變小變灰色,植株變矮,所結(jié)瓜變小,有的植株不能結(jié)瓜。
防治時要加強對蚜蟲的防治,以控制病毒病的蔓延,減輕危害。當植株出現(xiàn)花葉、卷葉典型癥狀時,可噴抗毒劑1號250~300倍液或50%氯溴異氰尿酸1000~1200倍液控制危害。
蚜蟲以成蟲或若蟲刺吸植株汁液,導致生長點枯死,葉片卷曲,干枯死亡,同時引發(fā)煤污病,分泌蜜露,傳播病毒,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最終導致減產(chǎn)。可在蚜蟲危害初期噴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視蚜蟲危害情況,連續(xù)用藥2~3次,噴藥間隔10~15天。
紅蜘蛛在葉背取食植株汁液,危害初期在葉面出現(xiàn)零星褪綠斑點,嚴重時葉上遍布白色斑點,葉面變灰白色,干枯脫落。在紅蜘蛛危害初期,可噴25%三唑錫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0%螺螨酯懸浮劑4000~6000倍液或20%螨死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防治。
2.7 采收
籽用西葫蘆生育期115~120天,5月上旬播種的,可在9月10日左右植株蔓干枯、瓜條充分成熟后采摘,采摘后的瓜條擺放田間后熟15~20天,提高瓜籽的成熟度,促進籽粒飽滿(圖3)。
2.8 取籽及晾曬
在9月中下旬用籽瓜取籽機取籽,取出的瓜籽直接攤在水泥地上晾曬,待瓜籽水分含量降到10%以下時裝袋貯藏(圖4、圖5)。
2.9 瓜渣處理
取籽后的瓜渣可結(jié)合蘋果幼樹施基肥填埋還田,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zhì)含量,培肥土壤(圖6)。在瓜渣還田時,由于瓜渣腐熟過程中要大量消耗土壤中的氮素,施用不當,會引發(fā)蘋果樹植株出現(xiàn)缺氮、葉片發(fā)黃的現(xiàn)象,影響蘋果樹的正常生長,因此在填埋瓜渣時,應注意適量補氮,以調(diào)整氮碳比,提高瓜渣腐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