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產業是甘肅省靜寧縣持續40年久久為功培育的農村經濟支柱產業,靜寧縣位于蘋果黃金生產帶,是農業農村部劃定的蘋果最佳優生區之一,獨特的地理優勢和精細的務作工藝疊加,所產的蘋果酸甜適口,肉嫩質細,果品貯藏期長,各項理化指標優于國內其他產區(圖1)。靜寧已先后獲得9張國家級名片,蘋果產品獲得中華名果等十七項大獎。目前全縣蘋果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年產蘋果70億噸,產值70億元,農民人均果品收入8000元,蘋果種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靜寧成為全國蘋果銷售價格風向標產區之一,靜寧蘋果得到業界和消費者廣泛認同,“靜寧蘋果”品牌價值超過160億元,排名國內同行業第二位,“吃遍天下蘋果,還想靜寧蘋果”成為蘋果消費者的共同心聲,蘋果業界有“世界蘋果看中國,中國蘋果看靜寧”的說法,靜寧成為全國最著名蘋果產地之一,“靜寧蘋果”成為國內最好蘋果的代名詞(圖2),已連續23年創造了產地地頭銷售價格最高紀錄,著名的品牌,成熟的銷售渠道使靜寧蘋果長期保持了暢銷俏銷勢頭和強勁的發展活力。
平涼是統轄靜寧的地級市,下轄一市一區五縣,自20世紀80年代平涼市進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開始,將經濟價值高的蘋果作為農村發展的重點,大力扶持發展,靜寧、莊浪、涇川、崇信、靈臺、崆峒等縣區均將蘋果產業重點培育,但在發展過程中,有的縣發展得好,有的縣發展得特別艱難,種了挖,挖了種,效果并不明顯。近年來平涼市認真總結蘋果產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做出在全市打造“靜寧蘋果”百億級產業鏈,光大“靜寧蘋果品牌,做強平涼果業”的決定,促進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1 打造平涼果業航母,行穩致遠
平涼市位于甘肅東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農業農村部劃定的蘋果種植最佳優生區,也是我國蘋果生產重心西移的主要承載區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將蘋果產業確定為振興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以來,全市上下聯動,建基地、擴規模、抓管理、提質量、促銷售、增效益,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全市蘋果種植面積達150萬畝,果品年產量200萬噸,果品收入110億元,但產業發展不均衡,各縣區各自為戰,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產業市場影響力弱,競爭力不強等問題突出,制約著蘋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靜寧蘋果一枝獨秀,已成為國內同行業三大知名品牌之一,為平涼全市仍至全國蘋果高效生產樹立了樣板。靜寧蘋果在國內外市場聲名遠揚,靜寧周邊蘋果產區在銷售蘋果時,紛紛借用“靜寧蘋果”品牌,借船出海,蘋果銷得快,售價高,效益好。平涼市審時度勢,充分利用“靜寧蘋果”的品牌優勢,整合資源,決定在全市建設百億級”靜寧蘋果產業鏈,2023年先后制定出臺下發了《平涼市“靜寧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6年)》、《平涼市“靜寧蘋果”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全市“靜寧蘋果”產業鏈建設重點工作安排意見》和《“靜寧蘋果”精品品牌培育實施意見》等文件,為平涼“靜寧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列出了目標、任務和建設時限,在品種優化、品質提升、品牌建設方面發力,本著穩定蘋果種植面積、調整種植結構、提高蘋果產量、提升果品品質、強化品牌的原則,打造產業結構優化、建設產業集群、實施科技興果、促進蘋果綠色發展、培育精品蘋果品牌,實現提質增效六大工程,加快老化果園更新步伐,推進蘋果產業鏈延伸,增強蘋果產業鏈各環節的關聯度,革新生產方式、經營方式和組織方式,促使平涼蘋果產業集約化穩步發展,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2 加強蘋果標準化管理,提質增效
蘋果市場競爭的核心是質量,靜寧縣在長期的蘋果生產中,加大苗木培育科研扶持力度,已建成脫毒苗繁育機構3個,大量繁育脫毒病,普及無毒苗種植;立足當地干旱少雨的自然條件,研發出了一套喬化大冠稀植、覆蓋保墑、單果管理、綠色防控病蟲、簡化修剪為主的標準化管理措施(圖3~圖5),以適應蘋果產業發展新形勢。在山旱地推廣寬行窄株種植短枝型品種,應用紡錘形樹形整形,采用拉剪、果實全套袋、機械施肥、噴藥保護等技術措施,川區有澆灌能力的地方發展矮化密植,格網支架栽培、大量增施有機肥;大力發展貯藏加工業,蘋果貯藏能力達65萬噸,引進蘋果產后分級包裝線多條,實現蘋果產后分級銷售。整體管理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平涼市在蘋果生產中認真總結“靜寧蘋果”的生產經驗,提煉集成出“靜寧蘋果”標準化管理措施,向全市普及,從蘋果苗木培育、建園、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控、花果管理、采收貯藏等生產環節規范全市蘋果管理技術,促使蘋果生產管理上水平,生產效益上臺階,實現平涼由蘋果生產大市向產業強市轉變。
3 創新與創優相配合,注入新活力
時代在發展,果業在變化,近十多年是我國果業發生巨變的時期,以魯麗、華碩、瑞香紅、瑞雪、瑞陽、眾成富士、煙富8號、煙富10號新品種的培育成功,維納斯黃金、愛妃等品種的引進為標志,我國蘋果種植品種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打破了富士一統天下的種植局面,種植品種開始向多樣化方向發展。2012年陜西海升集團從國外引進現代蘋果矮化栽培技術后,促進了我國蘋果種植模式的多樣化發展。現在我國蘋果種植既有傳統的喬化大冠種植,也有矮化密植種植,還有將二者優點集成創新的喬砧+短枝形品種寬行窄株種植模式。種植模式的多樣化,加快了我國蘋果種植與世界現代蘋果生產的有效接軌,縮小了我國蘋果生產和世界的差距。
平涼市在打造百億級“靜寧蘋果”產業鏈時,密切關注國內外果業發展新動向、新業態,認真分析研判新形勢,將發展新品種、推廣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確定為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之一,總結推廣靈臺縣發展矮化密植的成功經驗和全市優質生產典型,以促進全市蘋果矮化密植發展,實現蘋果產業的升級換代。
靈臺縣位于平涼市東部,自2010年后,以建設國家矮砧蘋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為目標,通過招商引資,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等方式,大力發展蘋果矮化密植栽培,在全縣栽植矮化密植蘋果9.2萬畝,其中企業制果園占7萬多畝;秦脆、信濃金、瑞香紅、瑞雪、瑞陽、維納斯黃金、愛妃、金世紀、巴克艾、緋脆、蜜脆、美味等新優品種種植面積3.7萬多畝;推廣應用了矮化密植種植新模式,大面積普及了新品種,實現了果園管理機制的有效轉變,促進了新技術的落地生根,成為創新的典范。
在平涼蘋果產業發展中涌現出了莊浪萬泉鎮人均果品年收入10 690元以及高效鄉鎮典型、靜寧縣治平鎮楊店村郭智勇年收入60萬元以上的高效種植戶典型、莊浪縣朱店鎮朱亮祖霜凍大災年噴施赤霉酸+噻苯隆保花保果的典型、莊浪縣朱店鎮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果率的先進典型、靜寧縣李鍵繁育脫毒蘋果苗的生產典型等等。
4 利用“靜寧蘋果”品牌和銷售渠道,促銷變現
規模化蘋果生產的終極目標是變現,平涼市在“靜寧蘋果”鏈條建設中,高度重視產業下游出口的暢通,采用多種措施,以保障銷售的順暢,實現以銷促產。
4.1 利用“靜寧蘋果”品牌促銷
在長期的蘋果生產中,靜寧縣致力于市場開拓,“靜寧蘋果”已得到廣大消費者高度認同,是國內高品質的代名詞。平涼市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制定了嚴格的“靜寧蘋果”標準和產品檢驗標準,規定全市蘋果按“靜寧蘋果”標準生產,檢驗合格的,統一用“靜寧蘋果”包裝箱包裝,貼“靜寧蘋果”商標銷售,既保障了所售蘋果質量,又避免了鄰縣蹭“靜寧蘋果”品牌的尷尬,實現了雙贏。
4.2 扶持增強貯藏加工能力,規避市場風險
平涼市整合涉農資金,按照扶大扶強的原則,建辦果品貯藏、加工、包裝、運輸企業289家,果品貯藏能力達116噸,所產的蘋果有50%以上可進行貯藏并錯季銷售。
4.3 利用“靜寧蘋果”成熟的銷售渠道,加快蘋果流通速度
靜寧蘋果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已與四川、重慶、北京、上海、湖北、廣東等地客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北京、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建立了靜寧蘋果直銷店,形成了較完善的蘋果銷售渠道。平涼市充分發揮靜寧蘋果銷售渠道暢通的優勢,鼓勵全市蘋果進入靜寧蘋果銷售渠道流通,以確保蘋果能產得下、銷得出、賣得好。
5 舉辦蘋果產銷節,擴大影響
靜寧蘋果在生產過程中,堅持每年舉辦蘋果節(會),展示新優產品,吸引客商,擴大影響。近年來平涼市提升了辦會規格,連續舉辦了兩次“中國蘋果產銷峰會”,遍邀天下嘉賓,了解“靜寧蘋果”的優勢和豐富內涵,觀賞“靜寧蘋果”產業發展成果,擴大“靜寧蘋果”的影響力,推進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