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戰略主題的確立,以及“雙減”“雙新”政策的頒布與實施,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別是黨的二十大強調“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奮斗目標。新形勢下,更新觀念,緊跟時代步伐,推進教育改革已勢在必行。北京市通州區第六中學積極行動,以“六個聚焦”助力“雙減”“雙新”的落地實施。
1.聚焦學校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A教育既要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也要激發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培養其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這為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方向。為此,學校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為頭等大事,確立“沒有課堂的高效就沒有學校的高質量發展”的信念。學校注重加強課堂教學的組織與指導,建立組織機構,成立指導小組,突出理念引領,注重學術性,加強教學實踐指導,讓教師的每一節課、每一個活動都成為高質量的育人實踐。
2.聚焦觀念更新
建設高品質課堂需要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針對教育理念從“雙基教學”到“三維目標”再到“核心素養”的變化發展,學校加強培訓、研討,以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實現教育目標從追求分數向追求育人轉變,從而建立起正確的育人觀?!昂诵乃仞B”指向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以及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從價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的素養與國家、社會公認的價值觀。核心素養直指教育的真實目的就是育人。我們的教育觀念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及時跟進,只有建立起新的育人觀,才能有助于“雙減”“雙新”的落地,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3.聚焦教師發展
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學生的成長與學校的發展。學校確立教師優先發展的思想,圍繞“雙減”“雙新”的落地,精心設計培訓課程,突出針對性、實效性。拓寬培訓方式,構建“分層式、分崗式、主題式、菜單式、訂單式、診斷式、體驗式、自主式、引領式、混合式”選擇性培訓模式。堅持以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校本專項課題“基于學生發展的中學卓越教師培養校本化策略的實踐研究”為載體,建立“卓越教師”“卓越課堂”標準,推進“雙減”“雙新”的落地。邀請校外專家、學者、一線知名教師等來校講學、指導,并提供專項資金支持教師外出學習,促其開闊視野、更新觀念。搭建教師發展平臺,舉辦“卓越杯”課堂教學展示、基本功競賽、教師發展論壇等活動。探索與完善教師激勵機制,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提升教育教學實效,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4.聚焦校本教研
學校校本教研立足“雙減”“雙新”的實際,關注重點領域的研究。首先,突出全面育人研究。聚焦“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教育的根本問題,圍繞如何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等方面重點問題,強化課程整體育人功能,將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要求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其次,突出關鍵環節的研究。加強對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教學實施、作業和考試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的研究。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術、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重點,著力增強教學設計的整體性、系統化,不斷提高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水平。再次,不斷創新教研工作方式。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學段、不同教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用區域教研、網絡教研、綜合教研、主題教研以及教學展示、現場指導、項目研究等多種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創造力。
5.聚焦教學改革
改革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教育轉型的核心內容。學校聚焦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學科實踐(實驗教學)、跨學科主題學習、作業設計、考試命題、綜合素質評價等教學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教學說課、評課,組織“教”與“學”變革論壇,舉辦課堂教學創新大賽,設立教學開放日,以鼓勵并帶動廣大教師變革教與學方式。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克服單純教師講學生聽、教知識學知識等現象,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做到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實現課堂教學由重教師教轉向重學生學,由重知識傳授轉向關注育人,由執行預設轉向注重生成,由教學形式單一轉向形式多元,由關注個體轉向面向全體,由學生個體學習轉向合作學習,由學生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由單一的師生對話轉向師生、生生多向信息溝通,由傳統教學手段轉向信息化、數字化。
6.聚焦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已成為學校改革與發展新的增長點和第一生產力,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推進“雙減”“雙新”的落地,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質量人才,就必須確立教育科研的先導地位,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內容、教育教學模式、教育教學方法和教育教學管理等進行全方位改革。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提升課堂教學品質,促進辦學質量的持續提高。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永遠在路上,學校將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初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滿足老百姓對優質教育的期盼與渴望。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雙減’政策落實的過程監測和成效評價研究”子課題“‘雙減’背景下構建學校課后服務課程群的探索與實施”(課題編號:AHA220020-HB04-XX2023-S012)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_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