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教師做好科學指導是關鍵。下面,結合具體教學實例,探尋指導學生習作的科學方法。
1.做好寫前指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習作教學的指導強調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寫作進行系統規范的指導,并注重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寫作的愿望,指導學生選擇和組織材料。例如,“生活萬花筒”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五單元的作文。學生在選材和組織材料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可以從課本上兩個題目和單元閱讀教學中學習到的事件三要素入手,以填表的形式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觀察比較這兩個作文題目,懂得寫之前要想明白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三要素,同時為了作文更加生動有趣,可以將“經過”分三次來寫,這樣能增加故事的趣味性與可讀性。
2.注重生活觀察,引導學生從身邊事寫起
觀察是獲取生活素材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為了引導學生學會將身邊發生的事情及時記錄下來,每周一到周四可以布置作業“每日簡評”,要求學生記錄當天發生有趣或有意義的事,如“體育課泡湯”“同桌受傷”等。周末讓學生任意選擇一篇素材進行創作。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將生活中觀察到的具體事例運用到寫作中呢?以人教版第八冊第六單元的作文“記一次游戲”為例。為了讓學生能夠清楚地敘述游戲規則并生動地記敘精彩環節,可以在作文前將學生帶到操場上,將學生分成四組,讓全班最善于表達的學生陳述規則,其中一組學生按表述進行分解動作詮釋,教師在旁邊補充。在學生對規則有了統一理解后,再讓學生分組玩游戲,提醒同學邊玩邊觀察最有趣的事件。下課后,學生完成記錄此事的作文。可以明顯看出,學生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描述活動過程,傳達的思想感情也更加豐富生動。
3.重視作后講評,切實解決學生寫作問題
作后講評要從實際出發,每一次講評切實解決學生作文中的一個小問題,讓學生“積跬步,至千里”。以某學生在作文《十秒捉人》的片段為例。
“游戲開始了。我是逃跑者,其他的人像一匹匹馬奔騰而來,我趕緊逃跑……10秒過后,他們還沒捉到我,我贏了,我太開心了?!彪m然前半部分游戲規則寫得生動有趣,但后半部分游戲過程寫得不夠具體細致。教師將此作文投放在大屏幕上,供全班學生集體討論修改?!拔乙贿吪芤贿呌昧Φ財抵霐担骸?、二、三!’其他捉捕者迅速散開,呈一個扇形從后面追趕合圍過來?!薄拔乙豢纯p隙大得差不多了,突然一個轉身,往他們的中間跑去,就這樣我一下鉆過了他們中間的空檔,突圍成功。而此時,時間也正好來到了十秒……”
可以看出,修改過后的習作片段對場景的描述更加清晰形象,體現出學生細致的觀察力以及流暢的語言表達。最后的總結環節,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共同修改過的習作再次展現在大屏幕上,對修改前后的習作進行對比分析,并予以點評,為學生習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參考。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