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流產的發生不僅造成經濟損失,還威脅牛類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傳染性病因是牛流產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等。通過深入研究這些病因,可以獲取關于它們的傳播途徑、致病機制和易感因素等信息,有助于制定相應的預防和控制策略。基于此,本文就牛流產的傳染性病因和防控措施進行了研究,以期能夠為基層養牛業的健康發展,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牛流產;傳染性病因;防控
養牛是基層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養殖水平更是直接關系到基層養殖戶的收入水平以及農業經濟的發展質量。面對當前養牛業發展中存在的牛流產問題,還需要明確其傳染性病因,以便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一系列可行的預防控制措施,減少人畜共患病的風險。
1 牛流產概述
牛流產一般指懷孕42~260 d的妊娠中斷、胎兒死亡,通常稱為早期胚胎死亡,夏季流產率相對較高。流產后胚胎全部或大部分被母體吸收,無明顯臨床癥狀。牛流產一般會表現出以下特點:①產出不足月的胎兒,表現與正常分娩相近,胎兒或許死亡,或許具備吮乳能力,此時需要根據情況進行處理;②胎兒死亡干尸化(或稱木乃伊胎),在子宮內死亡的胎兒體積變小變硬,最終形成干尸也稱木乃伊胎;③胎兒腐敗或侵蝕溶解,由于黃體萎縮消失,子宮頸口開放,腐敗細菌侵入,胎兒和胎膜軟組織腐敗分解,這會導致母牛的健康受到較大影響,可以發現,從其陰門流出紅褐色或棕黃色黏液、膿汁,且母牛食欲下降、體溫升高等[1]。
2 牛流產的傳染性病因
2.1 細菌性感染
布魯氏菌。布魯氏菌可通過消化道或皮膚接觸感染牛,導致母牛流產、早產、胎衣不下等諸多病癥,包括食用布魯氏菌污染的飼料或飲用水,或與感染母牛接觸等。布魯氏菌首先進入消化道,并通過黏膜上的M細胞,在腸道內侵入宿主細胞,然后通過巨噬細胞等宿主細胞轉運布魯氏菌,使其進入淋巴系統和血液循環,最終傳播到宿主體內的其他組織器官,其會干擾宿主的免疫應答,抑制宿主的免疫功能,減少免疫細胞活性和消除細菌的能力。懷孕母牛感染后會表現出以下癥狀表現,即乳房部位、陰唇部位腫脹異常,肋部下陷嚴重,引導黏膜上有如米粒大小的結節,顏色為紅色,還會有灰白、灰色黏液自陰道中流出,然后會發生流產,胎水變得渾濁且夾雜一些膿樣絮狀物,流產后的胎衣不下問題也很頻繁。布魯氏菌病對母牛的影響可出現孕期的所有階段,且孕后5~8個月這段時間內影響最為嚴重,牛流產率可達到30%~50%,乃至高于80%[2];②彎曲桿菌。感染彎曲桿菌的母牛可能會出現流產或早產的情況,彎曲桿菌感染可能導致子宮膜炎,即子宮內膜的炎癥,可能出現陰道分泌物的改變,如顏色變化、異味等,這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子宮炎癥和宮頸炎癥。引起子宮內膜的溶解、組織損傷和破壞,進而導致胚胎和胎兒的死亡和流產,而且感染引起的子宮膜炎和其他生殖器官的病變可能影響受精卵的接受和種植,進而影響母牛的生育能力。另外,不同妊娠階段母牛也會出現不同的癥狀表現,比如妊娠初期的母牛遭受病菌侵襲后可致使胚胎死亡,妊娠5~6個月的母牛則會直接流產;③鉤端螺旋體。鉤端螺旋體是一種人畜皆容易感染的病原,分布區域較廣,世界范圍內皆有分布,一些感染可能表現為無癥狀或輕微的癥狀,而其他感染可能導致流產和繁殖問題。老鼠是最常見的儲存宿主,在感染后期病原可以自尿液排泄至動物體外,使得附近環境遭受污染,還有可能傳染至其他動物和人類。
2.2 病毒性感染
1)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可引起子宮壁細胞的死亡和分裂,進而導致胎兒的死亡和流產,其還會引起胎兒血液細胞減少或增生異常,進而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因此胎兒多流產死亡,即使胎兒沒有死亡,也是體弱多病,會表現出消化異常、呼吸困難、身體虛弱和生長遲緩等癥狀。
2)牛白血病病毒。牛白血病病毒可引起子宮內膜炎癥,干擾胎兒的生長與發育,從而導致胎兒的死亡和流產,母牛還會通過胎盤傳播病毒給胎兒,從而使胎兒受到感染,其會導致新生犢患上白血病,影響其生長和發展,在養殖環節中,該病毒可以經由吸血昆蟲叮咬、輸血以及一些醫源性操作等擴散開來,危害程度也會加大。
2.3 寄生蟲感染
寄生蟲感染一般指的是胎毛滴蟲,其會寄生于母牛的陰道、子宮等處以及公牛的包皮鞘內,母牛一旦同感染公牛發生交配行為,便可引發陰道卡他性炎癥,大部分感染母牛會在孕期1~3月左右流產,此后再次交配往往難以受孕,少部分病牛不流產,但其胎兒已經在子宮內死亡,如此很容易導致慢性子宮炎等疾病。另外,牛感染后還有可能產下弱胎、死胎、木乃伊胎,以及有先天性肌肉損傷問題的犢牛。
3 牛流產的防控措施
3.1 加強日常飼養管理
在牛流產的防控環節中,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可以為母牛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減少傳染性因素引起的發病,保障牛的順利生產:①加強牛舍建設,牛舍應根據母牛數量和體型大小合理規劃空間,確保每只母牛都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活動、躺臥和站立,還可以適當分區劃分來方便管理,如靜躺區、飼喂區和產犢區等,而且還要建立有效的通風系統,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并合理排出濕氣、糞便氣味和氨氣等有害氣體,避免對母牛的影響,并提供足夠的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維持適當的光照水平,有助于母牛的健康和產犢[3];②加強衛生管理,避免細菌滋生,應該保持牛舍的清潔和衛生,定期清除排泄物、殘料和床屑等,以減少細菌、寄生蟲和病原體的滋生和傳播,還要定期進行牛舍和設備的消毒處理,有效殺滅致病菌和病原體,比如使用消毒液對牛舍和喂食設備進行噴灑或浸泡處理;③加強飼喂工作,提供高質量、均衡的飼料,滿足妊娠母牛的營養需求,包括蛋白質、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養殖戶還要定期監測牛群的飼喂情況,確保每只母牛都能獲得充足的飼料和飲水,避免饑餓或營養不足,另外,要提供干凈且充足的水源;④合理控制養殖密度。過高的養殖密度導致牛之間接觸頻繁,容易傳播病原體,增加疫情發生的風險,尤其是母牛的機體健康極易受到較大影響,因此應該根據牛只的大小和生長階段合理確定可供其活動和生長的空間,避免過度擁擠,最好要將牛只按照年齡、體重、性別等因素分組飼養,避免不同群體之間的混合,妊娠期的母牛還應該單獨飼養,定期對飼養設施和器具進行消毒,減少病原體滋生和傳播的機會;⑤強化母牛的飼養管理,確保牛只能夠在最佳狀態下進行配種或人工授精,制定好的配種計劃,避免過早或過遲的懷孕及孕姿異常、疲勞等狀況的出現,對于妊娠母牛還要監測孕期,避免重大疾病、干擾等因素的出現,及時發現和治療病原體感染,遵循建議的現場檢查程序,包括常規體檢、分娩前檢查和產后追蹤觀察,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狀況,且妊娠后的母畜,必須給予品質優良的飼草、飼料,并適當添加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堅決不喂霉變草料,合理運動保持肌肉彈性,可通過隔離飼養防止意外傷害。通過上述工作的開展可以加強對母牛集體的管理,提高其免疫力,減少相關病原微生物的侵襲,減少甚至杜絕牛流產的發生。
3.2 加強蚊蠅鼠的治理
蚊蠅和老鼠是常見病媒生物,因此要加強蚊蠅鼠的治理,減少病原的傳播。由于養殖場的廢棄物較多,對蚊蠅的吸引力較大,因此在治理中要做好環境整治工作,主要是清除或處理牛舍周圍的積水、塑料薄膜、廢棄物等,保持牛舍周圍環境干燥,減少蚊蠅的滋生和繁殖,或者在牛舍中安裝紗窗網或使用防蚊噴霧等方法,阻止蚊蠅進入牛舍,并在需要時使用生物殺蟲劑進行處理。老鼠是比較常見的有害生物,養殖戶要保持牛舍和周圍環境的清潔和衛生,將食物儲存桶密封,防止老鼠損壞和進食,尤其是在牛飼料的儲存環節中要注意防止老鼠侵入和糞便污染,還可以設置老鼠捕捉器、鼠夾等捕鼠工具,并定期檢查和清理[4]。有必要時,可以使用合適的老鼠毒藥來控制老鼠數量。在養殖管理期間,還需要養殖戶定期巡視牛舍和周圍環境,觀察是否有蚊蠅和老鼠的存在,或者是使用監控設備,如攝像頭、膠帶和粘蟲紙等,幫助早期發現并監測蚊蠅和老鼠的活動,從而提高治理效果。
3.3 做好牛的引種檢疫
在牛的引種環節中,其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也加劇了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稍不注意就會使得引種的牛群感染養殖場內健康牛群,因此還需要養殖戶做好牛的引種檢疫工作。養殖戶應該做好引種地區的調查,并選擇健康、可靠和信譽良好的牛群,確保引入健康的母牛,還要確保為引入的牛提供完整的檢疫證書,包括疫苗接種記錄和相關檢測結果,以確保其為健康牛。引入牛后,進行必要的隔離措施,并對其進行一個相對較長的觀察期,以確保沒有潛在的傳染病問題。養殖戶可以聯合基層獸醫部門進行常規的傳染病檢測,如布魯氏菌病、傳染性弓形體病、沙門氏菌病等,以及其他不良狀況如病毒感染,監測引入牛的體溫變化,體溫升高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需要及時處理和隔離。還要根據需求接種特定的疫苗,以預防常見傳染病風險。一般隔離觀察30 d左右,確保健康后,即可混入原有的牛群中[5]。
3.4 牛流產的緊急處理
牛流產會給養殖場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養殖戶要提高重視,一旦發現牛流產癥狀要做好科學的治療與干預措施。在處理期間,需要結合牛的實際情況進行,比如針對有流產征兆的奶牛,應該肌內注射80 mg黃體酮,1次/d,連續使用3 d。只要出現流產要盡快處理子宮,可靜脈滴5%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青霉素鈉400萬IU等。此外,在處理期間要注意加強管理,包括衛生、飼喂等方面,以便可以保障母牛的健康[6]。
4 結語
綜上所述,牛流產會使得胎兒死亡,并對母牛造成較大損壞,嚴重威脅到了養牛場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還需要加強對牛流產的研究與分析,掌握導致其流產的傳染性原因,然后立足實際加強防控工作,為母牛營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提高其繁殖水平,這對促進基層養牛業的健康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金正學,陳民,張浩,等.孕牛流產疾病的綜合分析和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23(2):97-98.
[2] 李麗霞.牛產科疾病的癥狀及防治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2(3):129-131.
[3] 賈珠珠.中獸醫驗方治療牛流產[J].中獸醫學雜志,2021(6):51-52.
[4] 吳秉濤.母牛流產的病因、臨床癥狀及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9(2):95-96.
[5] 張貴云.河北平泉市牛流產傳染性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23,43(13):83-84.
[6] 王會羽.幾種常見的引起牛流產、早產的傳染病及其防控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23,44(9):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