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切實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保證畜禽健康生長,促進沂水縣畜牧業的高品質發展。本文對沂水縣動物疫病防控措施進行分析與研討,首先從兩個方面對動物疫病進行闡述,其次對沂水縣畜牧業發展現狀進行簡析,最后對動物的疫病防控措施進行分析,以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沂水縣;畜牧;疫病防控
畜牧業是我國經濟發展領域的重要基礎產業,在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以及提高居民收入方面有著重大的推動作用。隨著民眾對于肉類資源需求的不斷提高,畜牧業也隨之得到了規?;陌l展,但是動物的疫病發生率也出現了明顯的提高。因此,為保證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滿足人們對于肉類資源的基本需求,切實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1動物疫病分析
1.1動物疫病種類
1)傳染性疾病是動物在生長過程中相對較為常見的一種病癥,其發病率相對較高,主要的傳播方式可分為直接與間接兩種。不同的病原體引發的病癥也是各不相同,動物在感染疾病后,治愈率很低,并且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傳播,例如口蹄疫、豬藍耳病以及禽流感等。其中藍耳病是動物領域的第二類傳染疾病,該病可以通過接觸進行傳播,也可以通過空氣進行直接傳播。一些幼年豬仔以及妊娠期的母豬比較容易被感染。動物一旦感染該病,其臨床表現多為呼吸困難、精神萎靡,倘若救治不及時,將會導致動物死亡,從而造成養殖損失。
2)普通類疾病是指動物在生長過程中患有的內外科疾病以及產科疾病,其中內科疾病的病種相對較多,治療難度要高于外科疾病,例如呼吸系統疾病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等。外科疾病一般多為眼病或是四肢損傷,與內科疾病相比,治療難度相對較小。產科疾病對于動物的危害性是相對較大的,該類疾病一般發病于動物的分娩以及產后等階段,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難產以及新生幼畜疾病等[1]。
3)寄生類疾病的患病原理為寄生蟲在畜牧養殖動物的體內進行繁殖,從而不斷地侵蝕宿主的營養,進而導致動物無法正常生長。寄生蟲疾病也是一種相對較為常見的動物疾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及廣泛性,對動物的健康有著極大的威脅。感染的動物在發病初期并不會出現明顯的患病癥狀,當體內寄生蟲數量過多時,動物才會逐漸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寄生蟲對于宿主的選擇并不是隨機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所以養殖人員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切實做好寄生蟲疾病防范。
1.2動物疫病成因
1)人為因素。在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多以自身的養殖經驗為主,對疫病防控知識并不了解,導致自身的疫病防控意識不到位,并沒有在疫病的發病初期及時做好處理,導致疫病范圍不斷擴大。同時,養殖人員缺少正確的動物管理經驗,并且養殖場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動物患病的幾率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養殖人員不能科學地對病死動物進行有效的處理,從而提高了動物疫病的傳播風險。
2)動物因素。由于動物母體在妊娠期患有疫病,便會導致新生幼崽在出生時的疫病患病率大幅度提高。
3)環境因素。外部養殖環境的質量與動物患病率有著密切的聯系,良好的養殖環境可以降低病菌數量,從而減少動物的患病幾率。但是一些養殖場的養殖環境無法滿足有關標準,環境質量相對較差,使得大量的病原菌在環境中滋生,從而提高動物的疫病發病率。
2 沂水縣養殖業發展現狀
沂水縣位于魯中南地區,是山東省臨沂市的下轄縣,地處沂蒙山腹地,屬于典型的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分明。沂水縣為切實加快當地經濟發展速度,近年來著力推進規模化養殖,當前沂水縣擁有557個規模化養殖場,專業養殖戶640戶,國家級標準化畜禽養殖場4處,省級標準化畜禽養殖場9處,高效生態示范場28處,種養結合示范場17處,沂水縣的養殖場規?;矢哌_48%,其中2家養殖企業在去年成功入選山東省優質特色畜產品企業。沂水縣始終堅持重點項目帶動促進規模化發展路徑,今年沂水縣共有3家涉牧企業被納入全縣重點調度項目。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沂水縣積極推行綠色養殖,2023年以來,沂水縣開展黃河流域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以及污染防治大排查工作。同時開展全縣畜禽養殖污染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對全縣范圍內的養殖場糞污設施建設標準進行檢查。據了解,已累計對全縣范圍內的養殖場進行糞污資源化利用指導3 349次,當前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高達100%。除此之外,沂水縣為切實促進加強養殖業發展,加強養殖資源投入,推進養殖保險,1—6月份,沂水縣共投保育肥豬78 944頭,能繁育母豬3 402頭,奶牛325頭。
3 沂水縣動物疫病防控分析
3.1 切實保證疫病防控工作的規范開展
沂水縣為切實保證動物疫病的防控質量,保證全縣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當地管理部門做好強制免疫及疾病防控工作,加快推行強制免疫“先打后補”,著力開展動物疫病采樣、監測以及調查工作,對常見疫病進行防控,例如炭疽病、非洲豬瘟以及布魯氏菌病等。沂水縣共調撥禽流感疫苗100萬mL、豬口蹄疫疫苗45萬mL、小反芻獸疫疫苗20萬頭份。同時調撥免疫生豬44.38萬頭、牛5.36萬頭、羊19.9萬只、禽類242.25萬羽。當地有關管理部門積極開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動,發放消毒劑10 t,并對畜禽養殖戶、運輸車輛、屠宰企業以及病死無害化處理廠進行全面消毒,消毒面積約為502.62萬m2。以沂水縣四十里堡鎮為例,當地獸醫站嚴格遵循業務部門保質量以及政府保密度原則,多部門聯動開展免疫工作,切實保證當地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做好制度建設強化,明確補免日,并將補免制度進行落實,將每月的10日至15日作為補免日,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月月補免,降低疫苗浪費,對畜禽運輸車輛進行全面消毒,并構建畜禽運輸車輛裝卸前后消毒記錄,從而有效降低運輸車輛疾病傳播風險。除此之外,切實提高無害化處理督導力度,對病死畜禽專業無害化處理廠以及收集體系進行集中督導檢查,有關管理部門要組織發放畜禽無害化處理告知書,并簽訂責任書2 683份,對規?;B豬場進行重點排查[2]。
3.2 切實開展畜牧業安全生產工作
當前,沂水縣納入市安委會季度抽查的涉牧企業共51家。為保證畜牧業安全生產,切實做好動物疫病防控,有關管理部門需要筑牢安全紅線,落實全員主體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最大限度地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沂水縣畜牧中心堅持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全縣涉牧企業安全生產培訓會議,同時邀請市中心專家對當前的安全生產以及動物防疫工作進行輔導培訓,對“一排底線”安全生產總體要求進行全面落實,深入開展百日攻堅活動,對畜牧養殖行業進行明訪暗查、同時當地行政執法部門可以與畜牧獸醫行業管理部門進行聯合工作,在動物衛生以及動物檢疫領域進行專項執法,切實保證動物的安全與養殖質量。以高橋鎮為例,高橋鎮綜合實際鎮情,組織網格片村級動物防疫員進行全面工作,做好防疫檔案填寫以及加掛免疫標識等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證當地畜禽的安全。除此之外,還需切實強化動物檢疫監管工作,始終秉持產地檢疫以及屠宰檢疫操作流程,推行無紙化出證試點工作。
3.3 切實做好基層畜牧獸醫站構建
基層畜牧獸醫站是動物防疫工作的主要力量,獸醫站的工作人員與廣大的養殖人員的接觸是最為密切的,對當地動物疫病的流行特點以及流行情況比較了解,在動物防疫工作中有著巨大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斷地加強基層畜牧獸醫站建設,對其基礎設施進行完善,提高獸醫站的標準化以及規范化水平,改善獸醫站的生產生活條件,行之有效的提高當地動物疫病防控質量。
除此之外,還需要切實做好檢疫工作。檢疫是保障畜禽產品安全的重要環節,檢疫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開展檢疫工作,對動物進行全面檢查。通過檢疫,可以對畜禽的健康狀況進行全面掌握,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疫病發生的風險。檢疫人員要對養殖場進行全面檢查,對養殖場是否存在疫情和疫情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全面評估。對于已經發現的疫情或者疫病發生可能性較高的養殖場,應及時向當地有關部門匯報,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控制工作。在動物疫病發生后,要及時與當地有關部門聯系。在動物疫病防治中,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積極配合檢疫工作。
3.4 切實做好養殖過程管理
針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而言,防控人員需要始終秉承“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對養殖活動進行規范化管理,構建科學合理的動物飼養標準,切實保證動物的健康生長,最大限度地提高動物的耐病能力。養殖人員需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對動物的生長規律進行明晰,并對飼料進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為動物健康生長提供良好的外部養殖環境。同時養殖人員需要對動物的生長環境進行動態化監管,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消毒,保證養殖場的每日通風,對養殖場產生的糞污以及食物廢棄物進行妥善處理,進而從源頭降低畜牧養殖動物的疫病發病率[3]。
4 結語
切實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養殖業的發展效益,還可以加快區域經濟的高品質發展速度。因此,在日常的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主管部門以及養殖戶需要緊密聯合,切實做好動物疫病防控。
參考文獻:
[1] 王新軍.動物疫病監測在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的作用[J].甘肅畜牧獸醫,
2023,53(6):32-35.
[2] 蔡平梨,朱悅,宋子杰.淺析銅山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動物保健,2023,25(11):123-124.
[3] 曹登友,劉益.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幾點認識與思考[J].中國畜牧業,2023(20):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