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化道線蟲病是羊較為高發的一種慢性寄生蟲病,該病主要以貧血、水腫、腹瀉為臨床表現,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是會對病羊飼料轉化率及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基于此,本文分析羊消化道腹瀉的危害及感染情況,著重探討羊消化道寄生蟲病的防控策略,以期為廣大羊養殖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羊;消化道線蟲病;危害;感染情況;防控措施
隨著羊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販賣調運的日益頻繁,羊消化道線蟲病日益呈高發態勢。羊消化道線蟲病主要由食口道線蟲、毛首線蟲、捻轉血矛線蟲等在羊腸道寄生所引發,通常呈混合感染發病。羊一旦感染該病,輕則會抑制產肉增重,重則甚至會引發羔羊死亡。因此,為了最大限度降低羊消化道線蟲病影響,在當前背景下對羊消化道線蟲病的危害、感染情況及防控策略展開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羊消化道線蟲病的危害
消化道線蟲在羊體內寄生,不僅會影響消化道生理機能,而且會對器官組織造成損傷,導致病羊感染相關疾病,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病羊死亡。而消化道線蟲病對病羊造成的危害,具體主要體現下列幾方面。
1)損傷宿主的器官和組織。消化道線蟲在宿主體內活動、定居、移行過程中會對組織造成破壞或損傷,如蛔蟲在移行過程中如果誤入膽管,會導致宿主出現膽管阻塞;如果蛔蟲在小腸部位大量聚集,會導致宿主出現腸阻塞;如果蛔蟲在腸道局部聚集,不僅會對宿主腸道蠕動造成不利影響,而且會引起宿主腸套疊或腸扭轉[1]。除此之外,圓線蟲等個別消化道線蟲在移行過程中還會進入宿主的脊髓、大腦、心肌部位,而一旦消化道線蟲進入宿主的脊髓、大腦等部位,會導致宿主出現急性死亡現象。
2)消耗宿主體內營養。消化道線蟲在宿主體內寄生過程中,不論是繁殖還是生長發育均需消耗大量養分,而這些養分均需從宿主體內獲取。消化道線蟲主要會從宿主血液及腸道內容物中獲取養分。隨著消化道線蟲數量的不斷增多,其所需的養分也會隨之增多,進而會導致宿主生長緩慢,發育不良。
3)傳播疾病。消化道線蟲在進入宿主體內時,會將病毒、細菌等病原體一并帶入宿主體內,進而導致宿主感染相關疾病。除此之外,消化道線蟲在進入宿主體內時,還會導致宿主黏膜及皮膚損傷,在一定程度增大宿主感染其他病原的幾率。
2 羊消化道線蟲的感染情況
通過對5個養羊場的1 000只羊調查發現,其蠕蟲感染率高達81%,其中吸蟲感染率為32%,絳蟲感染率34%,線蟲感染率為48%。羊群寄生蟲寄生種類很多,僅線蟲就包括奧斯特線蟲、蛔蟲、仰口線蟲、肺線蟲、毛圓線蟲、捻轉血矛線蟲等13種,其中蛔蟲、捻轉血矛線蟲、毛圓線蟲、仰口線蟲等感染率相對較高[2]。羊消化道線蟲病感染率與溫度季節、羊群年齡、飼養管理水平以及飼養方式等密切相關:①溫度季節。消化道線蟲比較喜歡潮濕溫暖的環境,所以在春夏季節感染率相對較高;②羊群年齡。羔羊機體發育尚不完善,免疫力相對較差,所以更容易感染腸道線蟲病,并且染病后更高,癥狀更為嚴重;③飼養管理水平。如果羊舍衛生清理不及時、消毒防疫缺乏嚴格,也會在一定程度增大羊消化道線蟲發病幾率;④飼養方式。飼養方式不同也會對羊消化道線蟲發病幾率產生一定程度影響,通常而言舍飼羊群消化道線蟲感染幾率遠低于放牧羊群,這是因為放牧羊群在放牧過程中更容易接觸到消化道線蟲蟲卵,進而引發消化道線蟲感染。
3 羊消化道線蟲病的防控策略
3.1 治療方法
為了減少疾病造成的損失,消滅傳染源,養殖人員要對患病羊積極驅蟲治療。對于攜帶寄生蟲但是沒有表現出臨床癥狀的帶蟲羊也要積極驅蟲治療,以防羊消化道線蟲病進一步擴散蔓延。羊消化道線蟲病多為混合感染所致,所以為了保證驅蟲治療效果,在開展驅蟲治療時必須對驅蟲藥物、驅蟲時間予以合理選擇。
1)阿維菌素。阿維菌素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驅蟲藥物,屬于大環內酯類驅蟲藥物,此種驅蟲藥物具有毒副作用小、廣譜高效、低殘留等優勢,一次用藥即可同時驅除多種體外寄生蟲及消化道線蟲。阿維菌素主要可以分為注射劑和粉劑兩種劑型,粉劑采用口服的方式用藥,用藥劑量控制在30 mg/kg·bw;注射劑主要可以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用藥,用藥劑量控制在0.2 mg/kg·bw。在實際用藥時,由于病羊胃內容物會影響藥效,所以通常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用藥。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是首次對病羊驅蟲,驅蟲后的半個月、一個月要再對病羊補注一次,用藥劑量與首次用藥劑量相同即可,以此來幫助病羊將體內新孵化出的蟲體以及殘留蟲體排出體外。阿維菌素的休藥期限為35 d,所以在采用阿維菌素對病羊驅蟲后35 d不能進行屠宰販賣。隨著藥理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在阿維菌素的基礎上研發了伊維菌素。相較于阿維菌素,伊維菌素安全性和廣譜性更強,所以當前在寄生蟲防治方面也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3]。
2)左旋咪唑。左旋咪唑毒副作用低,可以用于病羊個體驅蟲治療,可以添加到飼料中用于羊群預防性驅蟲。左旋咪唑對于羊消化道線蟲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特別是對于捻轉血矛線蟲治療效果尤為顯著。在實際用藥時,可以根據病羊體重,按照8~10 mg/kg·bw的比例用藥,即可起到不錯的治療效果。必須注意的是,在羊屠宰前一周嚴禁使用左旋咪唑,以防羊體內出現藥物殘留,進而影響羊肉食用安全。
3)阿苯達唑。阿苯達唑是臨床生產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驅蟲藥物,對于肺線蟲、胃腸道線蟲等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以用于消化道線蟲混合感染治療。在采用阿苯達唑驅蟲時,需要根據驅蟲的具有種類合理控制藥量,如果為捻轉血矛線蟲單一驅蟲,可以根據病羊體重,按照15 mg/kg·bw的比例用藥;如果為多種消化道線蟲混合驅蟲,要在上述用量的基礎上適當予以增加,以此來保證驅蟲效果;如果病羊為絳蟲和線蟲混合感染,可以采用左旋咪唑和阿苯達唑聯合用藥,用藥劑量分別為10 mg/kg·bw,20 mg/kg·bw。必須注意的是,阿苯達唑有14 d的休藥期,所以在運用阿苯達唑驅蟲時必須對用藥時間予以規范[4]。
4)中藥驅蟲。在對病羊驅蟲治療時,除了可以采用西藥制劑,還可以采用中醫方劑,如石榴根皮、檳榔、使君子等許多中藥都具有驅蟲效果。運用中藥方劑驅蟲不僅不會產生抗藥性,而且無殘留,成本低廉,因而在實際臨床中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例如:苦楝樹皮9 g,使君子,烏梅各12 g,花椒6 g,將上述藥材混合均勻,加入適量水煎煮,煮好后放溫為病羊灌服,即可對蛔蟲起到良好的驅蟲效果[5]。
3.2 預防措施
1)消滅傳染源。消滅外界環境以及宿主體內的傳染源是防止羊消化道寄生蟲病擴散預防羊消化道寄生蟲病發病的關鍵舉措。對于外界環境,要將防控的重點放到幼蟲及蟲卵消滅方面,同時要對羊舍及時清理,并將清理出的糞便加以發酵處理,以此來減少傳染源與宿主接觸幾率。除此之外,由于許多消化道寄生蟲需要傳播媒介或中間宿主才能傳播,因此在對羊群放牧地點選擇時要選擇傳播媒介和中間宿主少的場所;對于羊群,需要定期開展預防性驅蟲,預防性驅蟲通常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羊群入舍前進行,即每年10月中下旬進行。第二次在次年春天放牧前進行,即次年4月中下旬進行。通過做好預防性驅蟲工作,可以減少羊群體內消化道寄生蟲數量,進而降低羊群感染消化道寄生蟲病幾率。如果養殖場處于消化道寄生蟲病高發期,養殖人員在9月份或8月份需要再對羊群驅蟲一次,以此來強化驅蟲效果[6]。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養殖場可以定期開展蟲卵檢測,當蟲卵數量超過既定數值時,即要對羊群進行預防性驅蟲。
2)加強飼養管理。加強飼養管理工作可以為羊群創設舒適的生長環境,提供充足的營養供給,進而可以增強羊群疫病抵抗力,降低羊群感染消化道寄生蟲病幾率。具體而言,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科學搭配飼料,確保飼料營養均衡,含有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同時要對飼料加強管理,嚴禁為羊群投喂冰凍、變質、發霉的飼料,以防對羊群抵抗力造成不利影響;②加強羊舍管理,及時清除羊舍堆積的糞便污物,定期對食槽、水槽予以清理,同時要確保飼料、飲水干凈衛生,不夾雜寄生蟲及蟲卵[7]。必須注意的是,羊群清理出的糞便污物不能隨意丟棄處理,而是要將其收集起來進行厭氧發酵,以此來殺滅糞便污物中夾雜的線蟲蟲卵;③對放牧時間、地點加以合理選擇,盡量不要在低洼、潮濕的場所放牧,也不要在雨后、傍晚、清晨放牧。放牧時要使羊群飲用流動的河水或自來水,不要讓羊群飲用泥坑或水塘里的臟水,以此來降低羊群感染消化道線蟲病風險;④規范引種工作,種羊引進后不能立即與原有羊群混合飼養,而是要單獨飼養一段時間,單獨飼養期間要對種羊進行預防性驅蟲,并開展相關傳染病檢測,確保種羊身體健康,不存在消化道線蟲病及其他傳染性疾病,才能與其他羊群并群飼養;⑤做好應急處理。一旦發現有羊出現消化道線蟲病癥狀,要立即將疑似病羊隔離診斷,同時對養殖環境全面清理消毒,以防羊消化道線蟲病進一步擴散蔓延。
3)定期預防性驅蟲。藥物預防是防止本病發生的重要預防措施,因此建議流行地區、有發病史的羊場要加強預防,應對羊群進行定期藥物驅蟲。重點在春秋兩季,做好預防工作。每年開春放牧前對羊群進行預防性驅蟲一次,防止羊消化道線蟲病的發生與流行。每年秋季入冬前,對羊群進行藥物預防性驅蟲,幫助羊群安全過冬。另外,在本病發生嚴重的地區或羊群,有必要在每年的5—6月份,增加一次藥物預防性驅蟲。預防藥物可用伊維菌素、左旋咪唑和阿苯達唑等。
4 結語
綜上所述,消化道線蟲病不僅會對病羊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而且傳染性強,凈化難度大。因此在羊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必須對消化道線蟲病加強防控,通過落實全進全出管理、消滅傳染源、加強飼料管理等舉措,降低羊消化道寄生蟲病發病幾率。而羊一旦感染消化道寄生蟲病,要立即采用阿苯達唑、中藥方劑等對其加以防療,只有這樣,才能幫助患病羊早日恢復健康,進而最大限度降低羊消化道寄生蟲病造成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陳鐘云.羊消化道線蟲病的危害、感染情況與防控[J].今日畜牧獸醫,2023,39(10):29-31.
[2] 圖爾洪·亞森.羊消化道線蟲病的診療與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2021,17(6):156-157.
[3] 張顯斌.羊消化道線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實驗室檢查與防治[J].現代畜牧科技,2021(4):144-145.
[4] 賈登菊.羊消化道線蟲病的診斷與治療方法[J].甘肅畜牧獸醫,2018,48(3):60-61.
[5] 張勇,永榮,白剛,等.鄂爾多斯地區羊消化道線蟲病的流行情況調查[J].當代畜牧,2023(9):10-11.
[6] 徐寧,佟玉紅.羊消化道圓線蟲病的因素及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22,
43(3):102+104.
[7] 蘇振生.肉牛消化道線蟲病的臨床癥狀、主要病變和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1(9):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