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球蟲病是肉雞養殖過程中非常常見的寄生蟲類疾病,感染后可造成肉雞的消化吸收能力減弱,影響其生產性能,嚴重者甚至大量死亡,可給養殖者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飼用酶和酵母衍生物是當前常見的飼料添加劑類物質,其具有調節肉雞胃腸道菌群平衡,改善腸道結構等作用,通過飼糧添加適量的酶和酵母衍生物能夠減輕球蟲病對肉雞的損傷作用,同時減少大量使用抗球蟲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本文簡單綜述了球蟲病對肉雞所產生的危害、酶、酵母及其衍生物、飼用酶和酵母衍生物對減輕球蟲病危害的作用等幾方面內容,以供業內人士參考。
關鍵詞:飼用酶;酵母衍生物;肉雞;球蟲病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肉雞以及相關制品的需求量勢必要快速增加。但在實際養殖生產當中肉雞養殖又面臨著疾病、環保以及綠色生產加工等多方面的壓力,特別是當發生球蟲病后會對肉雞的腸道健康造成嚴重損傷,影響肉雞的飼料轉化效率,但耐藥性的出現以及“禁抗”政策的提出,也對動物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當前在獸醫臨床當中,采取多種替代性飼料添加劑飼喂肉雞以控制球蟲感染,通過減輕或者修補被球蟲引發的肉雞腸道結構以及功能性的損傷,促進肉雞恢復健康。酶、酵母及其衍生物質是家禽飼料中比較常用的飼料添加劑類物資,已經被廣泛證實了其具有調節腸道微生物群,增強家禽的免疫及健康狀態等作用,本文簡單綜述了飼料補充酶和酵母衍生物在調節肉雞球蟲病方面的作用,并對其功效進行了評估。
1 球蟲病對肉雞的危害
在獸醫臨床當中,肉雞球蟲病主要是由于艾美爾球蟲屬的堆型、巨型和柔嫩艾美爾球蟲等原生動物寄生于肉雞的腸道中所引發的寄生蟲病,每年由于球蟲病引發的家禽死亡,能夠帶來3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1]。當球蟲侵入到肉雞腸道后,會造成腸道細胞的機械性損傷,對肉雞腸道的消化、吸收以及屏障功能造成嚴重的破壞,進而引發繼發性感染,增加梭狀芽孢桿菌、沙門氏菌以及產氣莢膜梭菌等病原微生物在肉雞腸道內的增殖率,同時還會危及食品安全。
2 飼用酶和酵母衍生物的介紹
2.1 飼用酶
最早在家禽營養當中,使用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處理大麥和小麥,解決飼料黏性問題,以提高富含黏性飼料的消化率,促進家禽的生長速度。這是由于肉雞飼料中存在著植酸等抗營養因子,或者由于家禽胃腸道的特殊條件以及機體內消化酶的組成成分,導致日糧成分無法被100%地消化,研究表明肉雞攝入的干物質中,僅有70%~75%的營養物質被機體吸收利用,剩余的25%~30%則會通過糞便排出體外[2]。在雛雞飼料中添加飼用酶,則是由于雛雞的胃腸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同時雛雞的免疫系統也沒有發育成熟,機體內源性酶的分泌能力較弱,腸道菌群發育尚未穩定,需要通過添加酶類物質幫助雛雞消化營養物質,降解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此外,食糜的組成及結構情況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肉雞腸道微生物群的形成發育,同時微生物菌群的組成及代謝也會反映出飼料的組成,通過控制肉雞對日糧的消化率,就可以調控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如通過飼料添加纖維素降解酶可以釋放出水解產物益生元,幫助肉雞調節腸道微生物。
2.2 酵母及其衍生物
1)活酵母。酵母屬于真核單細胞微生物,細胞大小約為5~10 μm,其在生態系統中與其他的微生物通過共生、寄生、互生以及競爭等發揮作用。最早人類將酵母用于生產食品和飲料,幾乎所有的酵母對人類和動物都是有益的,這也為酵母在家禽飼料中的應用打開了思路,隨后出現了一系列與酵母相關的飼料原料以及添加劑類物質,例如酒糟及其可溶性物質、釀酒、乳清酵母等,酵母可以為人類和動物提供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并且酵母細胞生長速度極快,也較植物和動物性蛋白質具有較大的優勢;同時酵母細胞較細菌等微生物更容易培養,這也為酵母細胞在養殖行業的運用提供了可行性。此外,酵母細胞中含有豐富的功能性成分,例如肽、核苷酸、酶、糖蛋白、β-葡聚糖以及甘露聚糖、幾丁質等。
飼料添加酵母益生菌能夠有效調節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菌群,因此活性干酵母在畜牧養殖行業中常被用作益生菌類添加劑,但在飼料生產過程中的加工工藝提出了非常嚴苛的要求,如將添加有活性酵母細胞的飼料進行質粒或者擠壓處理,雖然不會影響到酵母細胞的總數,但會導致活性酵母的數量大幅降低,若在加工過程中未對酵母細胞施行相應的保護措施,則會導致存活的酵母細胞數量大量減少。
2)酵母衍生物。酵母衍生物又被叫做酵母培養物,主要是由酵母發酵所產生的發酵產物以及酵母組成,其中也包含著少量的活酵母,發酵時需要將活酵母接種到特定的培養基當中,而特定的酵母產物是家禽功能性飼料添加劑的關鍵成分。由于酵母屬于異養生物,通過調節培養基中能量和碳代謝的情況,并且改變發酵條件,即可獲得獨特的飼料添加劑,促進動物的營養健康。經發酵后酵母會產生各種酶類、5種核苷酸以及大量的細胞壁成分,這些衍生物質,均可作為家禽飼料的功能性營養物質。
3 飼用酶及酵母衍生物的作用
3.1 飼用酶對減輕球蟲病危害的作用
感染球蟲后會導致肉雞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效率明顯降低,這主要和患病肉雞的采食量下降有關,同時患雞的腸道形態和腸道功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肉雞感染球蟲以后其腸道細胞的更新能力和黏液生成的速度都會大幅提高,顯著改變腸道的吸收與代謝情況,同時還會刺激腸道黏膜免疫系統,對肉雞的營養需求產生影響。另外,研究表明感染艾美爾球蟲后的肉雞其腸道黏膜細胞的增殖速度會增加40%左右,隱窩深度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加,最終導致肉雞的消化能力明顯減弱。在這種情況下補充內源性酶類(例如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等)可降低球蟲感染對肉雞增重的負面影響,但是對于腸道結構和功能性病變、卵囊的脫落等無明顯的效果。有研究發現在飼料中添加淀粉酶、蛋白酶以及木聚糖酶等復合酶類,可以明顯降低患病肉雞的腸道病變評分,但對肉雞回腸養分的消化率及生長性能無明顯影響。
飼料添加酶可以調節肉雞胃腸道的微生態菌群平衡,改變腸道微生態環境,增加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效率。而肉雞盲腸內pH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產氣莢膜梭菌等致病性微生物的定植情況,如盲腸食糜中的pH升高則會促進產氣莢膜梭菌的增殖。通過添加飼用酶能夠增加盲腸中乙酸、丁酸等揮發性脂肪酸的濃度,從而降低盲腸內食糜的pH,進而抑制產氣莢膜梭菌等疾病的繼發性感染。此外,也有研究表明,乙酸與抗球蟲藥物氨丙嗪在抑制球蟲病對肉雞生長性能的負面影響當中所發揮的作用相似。因此,在肉雞的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飼用酶類能夠減小球蟲對肉雞腸道的損傷程度,提高患病肉雞的存活率。
3.2 酵母衍生物對減輕球蟲病危害的作用
在家禽養殖中單獨使用酵母益生菌調控肉雞球蟲病較少,往往將幾種益生菌(如乳酸桿菌、屎腸球菌等)與酵母聚合后添加到飼料中使用。例如將乳酸桿菌與酵母聚合后,能夠增加肉雞胃液及腸液的耐受性,提高胃腸道對營養成分的利用效率,同時調節腸道微生物菌群平衡,促進肉雞的日增重。
酵母衍生物核苷酸是遺傳物質DNA和RNA的組成成分,幾乎存在于所有的活細胞當中,通常情況下能夠通過能量和氨基酸重新合成,但是當肉雞發生疾病、采食量降低以及生長速度較快時,其合成則會受到抑制。而在日糧中添加富含核苷酸的酵母衍生物則能夠促進患病肉雞生長性能,并且能夠改善肉雞的空腸形態,增加機體內營養物質轉運載體-堿性氨基酸轉運載體Ⅰ的表達。同時核苷酸還能夠影響到腸道微生物群落的形成,降低α多樣性,進而影響到腸道免疫功能。
酵母細胞壁的組成成分β-甘露聚糖及葡聚糖可參與機體內的免疫系統調節,還與機體內結合毒素、病原細胞以及腸道組分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飼料添加酵母細胞壁成分之后,能夠將球蟲感染肉雞的死淘率降低20%左右。酵母細胞壁具有免疫調節劑成分,能夠促進機體局部黏膜IgA的分泌,進而提升肉雞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能力,降低肉雞球蟲感染的幾率。同時酵母細胞壁的成分還可以減輕球蟲感染所造成的腸道損傷,并且減少球蟲卵囊的脫落,還可刺激接種球蟲疫苗的肉雞產生IgA,增強機體抵抗力[2]。
4 結語
綜上所述,飼用酶、酵母及其衍生物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家禽養殖業當中,通過其對胃腸道菌群的調節作用,改善肉雞腸道的內環境狀態,減輕腸道損傷,提高機體免疫力,能夠有效抵消感染球蟲病的肉雞消化性能的減弱。但選取何種酶、酵母及其衍生物添加到飼料當中,使用劑量、生產工藝等對于作用效果均有重要的影響,在今后的研究當中仍需重點關注。
參考文獻:
[1] 王晶晶,孟祥光,ELIJAH G.等.飼用酶和酵母衍生物可減輕球蟲病對肉雞腸道健康和功能的危害[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22,42(3):104-107.
[2] G C SHURSON. Yeast and yeast derivatives in feed additives and ingredients: Sources, characteristics, animal responses, and quantification methods[J].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235: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