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類對優質畜產品的需求量逐漸增大。牛肉含有優質蛋白質、微生物、礦物質等人體所需營養成分,備受消費者的青睞。為確保生產優質安全的牛肉,健康綠色的肉牛養殖技術至關重要。本文從肉牛場的建設要求、飼養管理要點、疫病衛生防控要求、質量安全風險防控等方面,介紹了肉牛綠色健康養殖技術要點,以期對養殖戶提供幫助,助推肉牛養殖健康高效發展。
關鍵詞:肉牛;養殖技術;質量安全;防控
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主義主要矛盾的轉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綠色優質的生活理念逐漸加深,膳食消費結構也在不斷改善,由“吃飽”轉向“吃好”,安全、營養、健康、優質的牛肉產品在人們所食用的肉產品中所占份額逐年增加[1]。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熱潮中,產業興旺成為鄉村振興的核心內容,肉牛養殖是鄉村產業中最具優勢、最具潛力、最具帶動力的產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從肉牛養殖過程中養殖場的建設、飼養管理、生物安全防控和產品質量安全防控等關鍵環節進行綜述,旨在指導養殖場戶綠色健康高效養殖,從而生產優質牛肉,提升養殖效益。
1 肉牛場建設要求
1.1 場址選擇
養殖場的選址關系到養殖成果以及公共衛生安全問題,是養殖環節考慮的基礎工作。應選擇在地勢處于高燥、通風良好、陽光充足、排水良好、水電基礎條件好、交通方便、易于組織防疫的區域,且有豐富的草地資源或飼草料種植基地,能滿足牛場規模發展的需要和本地區農牧業生產發展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發展規劃、城鄉建設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的規定。
1.2 牛場布局
養殖場按照功能劃分為生產區、生活區、管理辦公區、無害化處理區,各區之間應設有有效的間隔帶,以便養殖場做好生物防疫。養殖場區出入口應設有車輛消毒池和人員消毒通道和更衣室;養殖場周圍建立綠化隔離帶。按照生活區位于生產區的上風向或側風向,生產區位于無害化處理區的上風向或側風向的原則,生產區建設包括草料倉庫、飼料加工區、空懷母牛區、妊娠母牛區、育肥牛區、放養區。生產區與無害化處理區應隔離。無害化處理區位于生產區的下風向或者側風向,且地勢較低處,避免辦公區和無害化處理區病原體等有害物質隨風向傳播至畜舍內,區內設置隔離舍、獸醫室、堆糞棚、污物堆放棚、污水處理池、裝卸牛臺等設施設備。
1.3 牛舍建設
規模肉牛養殖場設計應符合NY/T 682 的規定。根據地勢情況,牛舍為單列或雙列開放式、半開放式建筑,屋頂采用隔熱保暖材料,地面要求平整干燥,滿足遮風避雨、防寒保暖、采光、通風,四周排水暢通的要求。
牛舍內飲水器采用自動飲水碗。飼料通道地面抬高60 cm,通道兩邊為料槽,中間為撒料車行車道。清糞通道在牛床的后端,水泥地面,并刻上防滑線條。牛床與清糞通道間設有排糞尿溝,溝底呈一定的坡度,主要用于牛尿及污水排出。在牛舍外的空余地設運動場,地面以三合土為宜,四周設鋼管圍欄。
2 飼養管理
2.1 引種
引進種牛應來自具有《動物衛生防疫條件合格證》和《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牛場。建議應就近選擇。品種選用國外引進牛與本地牛的雜交二代。選用1.0~1.5歲適應性強、增重快、肉質好、屠宰率高、健康無病的雜交公牛。
2.2 隔離觀察
購進的架子牛放入隔離牛舍,入圈舍2 h后給水,飲水中添加多維、多糖增強免疫力,飲水后飼喂粗飼料,不喂精料。3 d后開始飼喂少量精料。在此期間購進的牛在隔離牛舍內觀察15~30 d,觀察精神狀態、采食情況和糞尿情況,有問題的牛及時轉移。經獸醫檢疫部門檢查確定健康合格標準后,方可正常飼養。
2.3 驅蟲健胃
寄生蟲病制約著肉牛養殖,當患有體內外寄生蟲病,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生長發育不良,生產性能下降。日常飼養過程中應做到有效預防,做到圈舍干燥通風,勤換墊草,保證飲水干凈衛生,結合體外藥浴的形式,做好消毒工作。養殖過程中要做到定期驅蟲,育肥牛在入場5~7 d后驅蟲1次,驅蟲完后用健胃藥健胃。
2.4 編號與分群
育肥牛經過隔離期轉入牛舍前進行編號、分群。分群時年齡相差要小,體重相差不超過30 kg,相同品種的雜交牛分成一群,3歲以上的牛合群飼喂。在分群的時候要注意飼養密度,直接關乎養殖成本、利潤和肉牛的健康及福利。當飼養密度過高將會嚴重損害肉牛健康、降低產出率,增大疫病風險。建議按照1.2~1.6 m2/頭(100 kg)、2.3~2.7 m2/頭(100~200 kg)、3.8~4.2 m2/頭(200~350 kg)、5~5.5 m2/頭(>350 kg)進行飼養。
2.5 營養需要
以草料為主、精料為輔的原則進行合理搭配,兼顧適口性、穩定性、經濟性。按照肉牛不同階段的營養需要,精、草料進行科學搭配,滿足不同階段肉牛的生長需求。飼料配制要因地制宜,粗飼料優先考慮當地產量相對豐富的飼料資源(秸稈和糟渣),如青貯玉米秸稈、氨化小麥秸稈。在肉牛飼料或者飲用水中添加飼料添加劑時,應當符合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的要求,并嚴格遵守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范。不可添加未經允許的任何化學、生物制劑及保護劑成分的物質。不得使用肉骨粉、血漿粉、羽毛粉等動物源性飼料。當使用含抗生素的添加劑時,應按照執行休藥期后方可出售。
2.6 飼喂
采取定人、定時和定量的飼喂原則。全混合日糧(TMR)飼喂方式具有一次飼喂可滿足肉牛生長所需全部營養物質的特點,大大節省了人力和物力,對于有條件的養殖場TMR飼喂已成為主要方式。通過TMR飼喂時,常采用2次/d均等時間間隔的投料模式,實現牛群全天候自由采食的目的。對未使用TMR飼喂的養殖場,育肥前、中期飼養員按照2次/d定時飼喂的制度;育肥后期3次/d定時飼喂的制度,確保采食足夠飼草料。投料宜遵循先干后濕,先精后粗,先輕后重的原則[2]。精粗飼料的添加次序為:一般按照先粗飼料再精飼料再多汁飼料及糟渣類后粗飼料的添加次序。飼喂要定時定量,不突然變換飼料,保證飲水。
2.7 飲水
穩定、優質的水源是肉牛健康養殖的前提。飲水模式舍內采用碗式自動飲水器,戶外采用飲水槽。水質應符合NY 5027的要求。飲水設備應按時清洗、消毒,防止微生物的污染。養殖場應設立備用水源,防止突然停水。當冬季溫度過低時,應對水進行加熱或者應用恒溫飲水器提供清潔飲水,確保牛只飲用足夠水量。
3 疫病預防控制管理
3.1 疫病預防
飼養管理過程中對疫病預防事關養殖的成功,是保證肉產品質量與安全的基礎。養殖場戶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當地畜牧獸醫管理部門的相關要求,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做好疫病預防與日常監測工作。根據當地肉牛疫病發生特征和養殖場疫病日常監測情況,制定適合本養殖場的免疫程序,定期做好春秋兩季疫苗免疫接種,達到疫病預防健康養殖的目的。
3.2 消毒
消毒可以有效消滅外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斷病毒和細菌傳播途徑。消毒劑的選擇應遵守對人和動物安全、無毒,對設備無腐蝕性的原則。購買消毒劑時可通過國家獸藥綜合查詢APP,對獸藥的真偽進行鑒定確認,確保消毒劑的安全和有效。養殖過程中應做好人員、車輛、圈舍、環境、應急和器械消毒。常見消毒劑分為鹵素類(氯制劑、溴制劑)、過氧化物類、季銨鹽類和堿類。針對消毒對象定期選擇合適的消毒劑類型,配制適宜的濃度,采用噴灑、噴霧或浸泡的方式,并定期更換不同的消毒藥物。
3.3 廢棄物無害化處理
當養殖場內出現病死牛只時,應在遠離生產區指定的地點撲殺、解剖。對患有傳染病牛或者疑似傳染病牛應按農業部文件農醫發〔2017〕25號文件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牛糞、污水貯存設施應具備防雨、防滲漏、防溢流功能,并按照 GB/T 36195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的規定執行。剩余的疫苗和過期的藥品及其包裝不得隨意丟棄,要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
4 質量安全風險控制
4.1 把好采購關
建立投入品供應商評估制度,確保供貨單位資質和產品的合法性,索要并留存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相關證照,購買時可以充分利用國家獸藥綜合查詢APP,對購買的藥物進行獸藥二維碼公眾查詢,如果查詢不到則不購買,視為假獸藥。
4.2強化專業獸醫責任
肉牛養殖場應配備畜牧獸醫技術人員,明確職責和崗位要求,進行定期不定期考核,確保獸醫人員及時掌握國家法律法規相關標準的要求,依法依規用藥,不使用禁用藥物,嚴格遵守休藥期規定及獸藥處方藥制定等。
4.3 科學規范用藥
加強出欄前用藥管理,嚴格執行肉牛養殖安全用藥要求,禁止使用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明確規定的21種(類)在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化合物清單藥物,制定并執行獸藥使用記錄制度,做好相關記錄。
4.4 養殖檔案
按照《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肉牛養殖過程中應安排專人做好各項記錄。新修訂的畜牧法第四十一條要求,畜禽養殖場應當建立養殖檔案,包括畜禽的品種、數量、繁殖記錄、標識情況、來源和進出場日期;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等投入品的來源、名稱、使用對象、時間和用量;檢疫、免疫、消毒情況;畜禽發病、死亡和無害化處理情況;畜禽糞污收集、儲存、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情況。其中獸藥使用記錄應按照農業農村部印發的《畜禽養殖場(戶)獸藥使用記錄樣式》嚴格進行填寫,所有記錄應妥善保存2年以上。
5 結語
肉牛養殖是畜牧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牛肉是人們生活中選擇的重要畜產品之一。加大肉牛產業發展,在確保牛肉有效供給,提高養殖戶經濟效益,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意義重大。科學高效養殖,根據肉牛生長特性,把握肉牛養殖技術要點,產出安全、健康、優質的牛肉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本文從場址建設、飼養管理、疫病衛生防控管理、質量安全風險防控等方面進行闡述,旨在為養殖場戶提供借鑒和參考,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助推鄉村振興,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 瞿明仁,梁歡.我國肉牛營養與飼料研究進展[J].動物營養學報,2020,32(10):4716-4724.
[2] DB50/T 1315-2022. 肉牛家庭農場養殖技術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