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工作,關系動物防疫事業成效、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及人們的健康。隨著社會進步,公眾對畜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日益重視,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也越來越備受關注。筆者結合多年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經驗,對目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現狀進行概述,指出了當前存在的無害化處理方法落后,無害化處理信息系統使用率低,屠宰環節缺少無害化處理補貼,監管力度有待加強的現實問題,并提出落實無害化處理責任,健全無害化處理機制,嚴格無害化處理補助范疇,提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能力,加強補助資金監管,暢通監督舉報渠道等對策建議,供廣大養殖場戶和畜牧獸醫同行借鑒參考。
關鍵詞: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調運;疫病防控;公共衛生
我國作為畜牧業生產大國,生豬、牛羊、家禽等養殖量位居世界前列,由此每年病死畜禽數量較大,病死畜禽如果處理不當,不但會增加動物疫病和人獸共患病風險,危害畜牧業生產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1]。特別是近年來個別地區出現不法分子收購病死或死因不明畜禽,嚴重威脅公共衛生安全,暴露出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存在的諸多問題。由此,扎實開展好病死畜禽及病害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工作,切實加強動物疫病防控,保護生態環境,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至關重要。筆者通過查閱資料,并結合多年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經驗,對病死畜禽及病害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探討,并結合痛點提出可操作的對策建議。
1 存在的問題
1.1 無害化處理方法較為落后
目前,廣大農村散養戶病死畜禽及病害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方法以深埋法為主,優點是方法簡單、可操作性強、使用較為廣泛。缺點是受地理位置、人為等因素影響,掩埋深度不達標,可能被不法分子挖出、肉食動物扒出、洪水和暴雨沖出,污染地下水源和生態環境[2]。
1.2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信息系統使用率低
農村以家庭為單位的散養戶居多,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無動物疫病防控意識,法治觀念薄弱,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幼小畜禽亂丟棄,較大牲畜受不法分子非法利益的蠱惑進行變賣,甚至延伸出了收購病死畜禽及病害畜禽產品的產業鏈,危害動物源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按照無害化處理補助規定,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流程需全部錄入信息系統,相關數據需從系統直接提取,這是作為補助資金的主要依據。由于農村散養戶交通不便、通訊不發達、養殖業主文化水平低等因素影響,導致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信息系統使用率低。各地畜牧獸醫部門應按照國家養殖環節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及政策要求,做好鄉鎮、村級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工作[3]。
1.3 屠宰環節缺少無害化處理補貼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動物防疫等補助經費管理辦法》等規定屠宰環節無害化處理屠宰場的處理費用80元,屠宰戶損失補助800元的文件依據已經廢止。換言之,早在2017年,國家層面就沒有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今后如出現檢疫不合格的病害豬及豬肉產品,處理方式與原來一致,但損失由屠宰廠和屠宰戶自行承擔,倒逼屠宰戶購買生豬時從嚴把關以減少損失。
1.4 監管力度有待加強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對病死畜禽及病害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但由于地方各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缺乏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工作經費,由此對農村病死或死因不明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存在管理粗放、管理死角等現象。
2 有關思考
2.1 全面推進動物衛生監管工作
1)強化檢疫前端管理。對規模養殖場的監管全部納入“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系統,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加大抽查頻次,重點從防疫條件、養殖檔案、強制免疫、進出場檢疫、跨省調入隔離觀察、種用乳用動物疫病檢測、獸藥飼料等投入品使用等情況進行程序化檢查,嚴格按照《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規定[4]督促規模養殖場落實畜禽存欄數量、進出場情況,飼料獸藥、基礎免疫、疫病監測、消毒、用藥記錄、病死處理記錄等檔案。強化養殖、屠宰、交易、無害化處理等環節日常監管、定期檢查,督促相關主體健全進場查驗登記、出場記錄,建立完善追溯機制。
2)強化落地監管。充分借力動物衛生監督信息化管理系統,加強跨省調入用于飼養畜禽的落地監管。嚴格落實指定通道準入制度[5],發現未經指定道口進入、未取得指定道口簽章的,到地后未按規定報告、未按規定進行隔離觀察的,及時向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或公安系統移交違法線索。
3)全面推進動物衛生監督信息化。充分發揮大數據平臺效能,落實動物產地檢疫與存欄數、出欄數結合,落實產地檢疫與指定道口公路檢查站結合,屠宰場、動物交易市場進出場臺賬結合,從養殖、運輸到交易市場、屠宰全環節、全鏈條、全流程閉環監管長效機制。
2.2 落實無害化處理責任、健全無害化處理機制
1)推動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合理配套建設收集站點。各地方人民政府切實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站在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的高度,積極推動落實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屬地管理責任,主動協調市場監管、生態環境和公安等有關部門,組織制定或修訂工作方案,明確細化職責分工,逐級落實責任。要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微信工作群等各類媒體,廣泛宣傳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的重要性,以及出售、變賣、轉運病死畜禽將被追究法律責任,加強以案釋法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城鎮閑置土地、村社集體土地、垃圾處理廠點,合理配套建設收集站點,切實解決無害化處理企業運行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高處理能力和開工率,最大限度發揮規模效益,建立以集中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產品為主要處理方式,逐步淘汰散養戶自行深埋的處理方式。
2)落實養殖場戶、動物及動物產品販運經營戶主體責任,進一步規范病死畜禽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工作。養殖場戶、動物及動物產品販運經營戶發現其飼養、經營、運輸過程中動物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及其產品變質的,應立即聯系所在地村防疫員或畜牧獸醫部門,并在其監督下進行無害化處理,所需費用由養殖場戶、動物及動物產品販運經營戶承擔,處理結束后及時將相關信息上傳至無害化處理信息系統,鄉鎮、縣市畜牧獸醫部門逐級進行審核,發現問題及時予以指導。
3 嚴格無害化處理補助范疇
無害化處理相關信息上傳到系統審核無誤的,按照中央、省、州、縣專項資金逐級撥付,支付給實施無害化處理的單位或個人。對不符合財政補助政策的胎衣、死胎、生豬外的畜禽,屠宰環節摘除的三腺等病死畜禽或病害畜禽產品,各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積極與當地政府匯報,爭取將無害化處理補助資金和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合理建設無害化處理收集站點,確保收集人員工資待遇、收集站點水電費等必要的工作經費,保障無害化處理工作正常運轉。
4 提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能力
4.1 創新監管方式
加大監督力度,做好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嚴格按照“四不準一處理”的要求,規范開展病死動物及病害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監督工作。強化監督檢查,各地應結合實際,充分利用產地檢疫“雙包”工作機制,以規模養殖場戶為重點,發揮官方獸醫、村級協檢員對病死動物無害處理監管的信息員、監督員的作用,形成了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網格化管理。不斷健全監管長效機制,一旦發生畜禽死亡情況,派駐官方獸醫要第一時間進行臨床或實驗確診畜禽死亡原因,認真審核死亡數量、大小或重量,監督養殖場戶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在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信息系統審核業主申報的相關信息,推動實施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信息化監管。對畜禽養殖場戶、定點屠宰場未按照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規范要求進行處理的,派駐官方獸醫應及時將信息反饋至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對違法收購、販賣、加工病死畜禽的,及時移送當地公安機關。做好相關記錄,對監督處理的病死、死因不明動物及病害動物產品,及時記錄無害化處理過程,做到有照片、有記載、有統計。
4.2 加強補助資金監管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切實加強補助資金使用監管,對提供虛假資料、騙取套取、挪用補助資金的單位和個人,一經查實,全額追回補助資金并依法依規從嚴處理。
5 嚴格規模養殖場、屠宰場等場所動物防疫條件審查
根據《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規定,養殖場、屠宰廠(場)應當配備符合國家規定的病死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或者冷藏冷凍暫存設施設備。支持規模養殖場戶在場區出口處(污區)附近修建小型凍庫作為病死畜禽臨時暫存點,臨時暫存點需具備場內場外雙向開門功能,養殖場工作人員從場內放置病死畜禽,收集人員從場外收集轉運病死畜禽,并由養殖場工作人員和收集人員兩面做好臨時暫存點的消毒工作。有條件的規模養殖場戶可與無害化處理企業協商,實行專人專車專線“一對一”收集病死畜禽。各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將病死畜禽臨時暫存點作為新建、改擴建養殖場、屠宰場等場所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的重要內容,與項目資金掛鉤,與環保條件對接。
6 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加強科普宣貫工作
各地畜牧獸醫部門切實加強養殖場戶、動物及其產品販運經營戶、動物及其產品交易市場監管,通過培訓、入場入戶指導宣傳人畜共患病危害性、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必要性以及丟棄、變賣、收購、加工病死畜禽面臨的刑事處罰。充分發揮村防疫員、鄉村獸醫、農科員等基層農技人員力量,在實施春秋兩季重大動物強制免疫、養殖服務、畜禽養殖技術培訓等工作中廣泛開展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宣傳教育[6]。通過案例警示教育,引導廣大農戶了解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知識、熟知無害化處理方式方法,指導各村委會在畜禽養殖密集、公共活動場所、主要交通要道設置監督和舉報電話。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發放宣傳材料,與養殖者、生產者、經營者簽訂無害化處理承諾書,督促落實無害化處理的主體責任。
參考文獻:
[1] 徐一,藺東,張志遠,等.我國病死畜禽及病害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現狀和建議[J].中國獸醫雜志,2023,59(2):147-149.
[2] 雷捷,陳緒春.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存在的問題、解決對策及技術探討[J].中國動物保健,2023,25(1):96-97.
[3] 王廣敬,李永剛.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J].中國動物保健,2023,25(2):115-116.
[4] 孫龍.淺談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存在問題與對策[J].畜禽業,2014(11):40-42.
[5] 李鵬,王娟,趙肖璟,等.我國部分地區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病原滅活情況[J].中國動物檢疫,2022,39(4):46-50.
[6] 李玲.浙江寧波地區病死及病害畜禽無害化處理調查與研究[D].揚州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