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occurrence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rror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FENG Tingting,MA Weiguang,LIANG Shicong,ZHANG Yuxuan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School of Nursing,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143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MA Weiguang,E-mail:zy20061223@126.com
Keywords nursing management;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rror;medication safety;review;nursing
摘要 對住院病人給藥錯誤的發生現狀與影響因素進行綜述,以期為減少給藥錯誤的發生、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 護理管理;給藥錯誤;用藥安全;綜述;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04.011
病人安全目前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而用藥錯誤是危害病人安全的常見原因之一[1]。護士接觸病人最頻繁,其護理行為密切影響著病人安全,約59%的用藥錯誤事件與護士有關,其中給藥錯誤占醫院有關用藥安全事件的36%[2]。給藥錯誤是指醫囑和處方正確的情況下,在發放藥物環節出現偏離醫囑或相關處方內容,進而造成給藥錯誤[3]。給藥錯誤往往會引起不良反應,不僅威脅病人生命健康,還增加了醫院相關醫療資源的消耗[4]。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報道,全球范圍內每年因藥物錯誤事件而損失的經濟成本約420億美元,約占全球醫療領域總費用的1%[5]。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倡議在未來5年內減少50%與藥物相關且嚴重、可避免的傷害事件[5]。2022年中國醫院協會也將用藥安全作為患者十大安全目標之一[6]。本研究將從給藥錯誤發生現狀、影響因素和防范策略等方面進行綜述,以期為減少住院病人給藥錯誤,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提供參考。
1 給藥錯誤的發生現狀
給藥錯誤是最常見的院內護理不良事件之一,嚴重威脅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據統計,美國每年因給藥錯誤而導致死亡的人數超過7 000人[7],巴西僅2014—2017年通過國家衛生監測通報系統共進行了3 766次與藥物相關的通報[8],我國臨床安全用藥監測網自成立至2021年便收到了275所醫院91 363份用藥錯誤的報告,其中一半錯誤與給藥有關[9]。國外報道中最常見的給藥錯誤類型為給藥時間錯誤、藥物漏執行和給藥劑量錯誤[10],而國內則主要表現為給藥對象錯誤、藥物漏執行和給藥劑量錯誤等[11]。
在給藥方式中,靜脈給藥錯誤占醫院全部用藥錯誤的53.3%~56.0%[12]。靜脈輸液涉及多個風險環節且持續時間長,因此易導致給藥錯誤[13]。在美國,有一半的病人在住院期間需要接受靜脈輸液治療;在中國,有73.35%~88.90%的病人在住院期間需要靜脈輸液[14]。此外,不同科室也會對護理人員給藥錯誤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急診、重癥監護病房都是暴露于用藥錯誤的高風險科室,急診病人大多病情緊急,需要醫務人員及時準確地對病人的情況作出判斷并快速用藥[8];而重癥病人則病情較為嚴重且大多意識不清、無法表達自身感受,且病人所用高危藥物的稀釋、濃度、輸液速度等因素都是造成大量用藥錯誤的原因[15]。
2 給藥錯誤的影響因素
2.1 人員因素
2.1.1 護士年資
相關研究表明,相比于高年資護士,入職時間短或年資低的護士在臨床給藥的總體出錯情況和所犯錯誤的嚴重程度更高[16]。首先,低年資護士缺乏對各類藥物的敏感度,缺乏對相關給藥系統的臨床操作經驗。其次,低年資護士常常會混淆藥品名稱或盲目遵從醫囑給藥[17]。再者,新護士雖然在入職前完成了培訓,但崗前培訓時間短暫集中且任務量大,易導致新護士缺乏臨床實踐的真實體會[18]。但也有國外研究顯示,護士的臨床經驗和給藥錯誤之間呈正相關,高年資護士發生非嚴重后果的給藥錯誤事件也隨之增加[4]。一方面,高年資護士專業知識技能和豐富工作經驗易導致經驗主義、定式心理,易將雙人核對制度流于形式,增加給藥錯誤的風險[19]。另一方面,高年資護士不僅需要承擔護理工作和病房管理工作,還兼任臨床帶教以及承擔部分科研任務,過大的工作量易導致其角色超載并對工作造成一定影響[20]。從管理角度看,醫院管理者對高年資護士更熟悉,在操作方面更信任高年資護士,對其監管力度會有所減少[21]。
2.1.2 護士數量
一項探討人員配置對給藥錯誤影響的回顧性隊列研究顯示,人員配備不足、工作量增大、忙碌都會增加給藥錯誤率[22]。當護理人員緊缺時,護士的疲乏狀態、護理量增加和外在環境干擾都會造成護士發生給藥錯誤[23]。Parry等[24]的研究顯示,護理人員配置程度與給藥錯誤呈負相關,工作量與給藥錯誤呈正相關,即護理人員越少,工作量就會增大,給藥錯誤率也會相應增加。
2.1.3 病人因素
病人的文化程度、年齡也會對給藥錯誤產生影響。高文化程度的病人能夠減少因語言不通而導致給藥時產生的溝通障礙,而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可能會因為語言文化障礙、簡拼、術語在給藥時帶來的信息誤解,進而發生給藥錯誤[25]。病人年齡對給藥錯誤的影響也較為顯著[26]。老年病人聽力下降,認知能力減弱,記憶力下降,會增加護士給藥核對和督促病人按時服藥的障礙,易導致給藥錯誤事件的發生;而兒童表達自我感受能力和溝通能力有限,易導致醫護人員無法準確判斷其病情,也會增加給藥錯誤的風險[26-27]。
2.2 環境因素
2.2.1 給藥時間段
研究顯示,醫院中總體給藥錯誤發生率約19.6%,其中近一半與給藥時間段有關[28]。護理給藥錯誤事件的高發時間段是交接班時[16],這與白班的外來干擾因素如工作環境、繁忙的工作條件和工作人員的分心有關[4],此外在交接班時,既要延續前一班的工作,還要接受新的任務,頻繁藥物驗證和給藥過程的中斷也容易導致給藥錯誤[13]。在中午、節假日等時間段科室人員減少,因而增加給藥錯誤的發生率[23]。
2.2.2 科室因素
研究顯示,給藥錯誤在危重病人多、環境嘈雜擁擠中的發生率分別是42.7%和32.0%[27]。ICU病人病情嚴重、常無法表達且無法主動參與到給藥核對環節[29];急診環境嘈雜、病人情況緊急易造成給藥劑量錯誤或輸液貼錯誤等情況[30]。但Sawa等[31]指出,在癡呆癥護理病房工作的護士比在急診病房工作的護士有更大的病人護理負擔,因為病房中的病人大多無法配合護士的給藥核對工作,易導致給藥錯誤的發生。
2.3 溝通因素
因書面溝通而導致的給藥錯誤也有許多,如涉及分不清藥物商品名和藥名以及不能正確識別手寫醫囑等情況。不同廠商對不同類藥物的包裝可能類似,以及不同藥物制造商會對同一種藥有不同的商品名[23],這會導致對藥物包裝以及藥品位置擺放不熟悉的護理人員發生給藥錯誤。同時,手寫處方的字跡易辨認錯誤,也會導致給藥錯誤[17]。
此外,醫務人員之間溝通不及時、護理人員在交接班時,前一班次工作與后一班次任務的溝通、護士和病人之間及時服藥等用藥教育的無效溝通易導致病人漏服藥或錯服藥[17]。通過促進醫護患間交流能有效減少給藥差錯的發生[32]。
3 給藥錯誤的應對策略
3.1 科學管理,促進給藥安全
3.1.1 加強人力配置和培訓
醫院管理者根據醫院具體情況選擇在任務量較輕的時間段進行交接班,提前30 min進行交接班,明確交接班雙方職責,合理減少交接班次數,增加中午班、小夜班值班人員數量[33]。管理者制定規律的輪班制度,將年資較短和年資長的護士分為一組,采用彈性排班模式保證人員的合理分配,減輕護士的工作負擔;醫院應統一建立藥物使用規范標準,減少因理解產生歧義而引起的給藥錯誤[17]。在培訓方面,醫院管理者應動員全體護士定期參加相關培訓和考核,增強護士雙人核對意識,對不同年資的護士制定分層培訓方案。對低年資的護士重點開展與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安全文化有關的培訓;對高年資的護士鼓勵其發揮科室業務骨干的作用,加強溝通培訓,減少其過于重視經驗主義而導致的給藥錯誤[32]。同時還需要加強給藥控制環節,鼓勵病人及其家屬參與給藥環節,并在最后給藥查對后讓病人或家屬再次核對[34],鼓勵病人及其家屬采取反問式核對等方式,確認無誤后再進行給藥。
3.1.2 營造良好的安全給藥氛圍
科室負責人應實行人性化、科學管理,關心護士身心健康,通過與護士溝通了解其壓力,引導護士平衡好工作、家庭和生活,避免產生角色沖突[23]。同時,醫院應強化安全文化氛圍,借用信息化平臺建立匿名制、無懲罰上報系統;并完善各項制度流程,將不敢上報轉變為主動上報[25]。鼓勵護士正視給藥錯誤,及時上報給藥錯誤信息并分析原因,讓更多護理人員減少此類錯誤的發生[32]。同時醫院組織相關人員對事件過程、關鍵環節進行系統分析,找出給藥錯誤發生的根本原因,側重給藥錯誤的管理環節、尋找工作流程中的問題,并及時建立和修訂相關制度,不斷提高護理安全管理水平[23]。
3.2 信息化管理,提升給藥安全
3.2.1 計算機醫囑輸入系統
為了減少病例辨識錯誤,計算機醫囑輸入系統(computerized provider order entry,CPOE)是通過計算機技術下達醫囑,并通過局域網傳輸至各個醫囑執行終端[35]。CPOE能夠在醫院內共享臨床信息,是一種院內醫務人員安全溝通的渠道,既能減少醫生開處方所犯的錯誤,還能減少手寫醫囑字跡模糊難以辨認等因素而導致的給藥錯誤[36]。相關研究發現,使用CPOE在臨床工作中能夠將處方錯誤和給藥錯誤分別減少92.0%和17.5%[37]。
3.2.2 藥品智能管理系統
研究顯示,智能藥柜管理系統能夠規范藥品儲存、管理、使用和發放流程,還能提高藥物管理效率和醫護人員工作效率,減少給藥錯誤事件的發生[38]。智能藥柜管理系統還可利用人臉識別技術落實護士給藥責任,追溯藥品從采購到使用的每個環節[39]。內置藥物電子信息庫的輸液泵可以智能控制液體藥物的速率與劑量[40],有效阻止嚴重輸液差錯,預防給藥錯誤事件的發生[41]。靜脈安全用藥管理系統是利用計算機原理和技術,以信息網絡平臺為基礎,從醫囑系統開始直到輸液結束都能夠有據可查,完整溯源,管理者也可在靜脈安全用藥系統中發現異常數據并對其進行討論分析,更好地保障輸液安全[42]。
3.2.3 生物識別技術核查系統
給藥時可通過生物識別技術雙重核對以減少給藥錯誤,運用病人指紋、掌紋靜脈的特征打開病人的專屬藥箱[43],可以減輕護士額外的工作負擔、時間壓力和病人護理負擔[32]。除了利用病人指紋和掌紋靜脈等生物識別技術,條形碼給藥系統和近場通信[44-45] 也是病人安全給藥的信息化工具。條形碼給藥系統是通過計算機對獲得信息進行匹配以判斷護士核對病人腕帶及藥物條形碼是否一致,進而降低護士給藥錯誤的發生率[44]。研究顯示,近場通信的應用不僅能減少給藥錯誤,還能減少用藥多個階段的錯誤[35]。
4 小結
給藥是護士最主要的工作職責之一,給藥安全也是醫療質量管理的重點衡量標準。給藥錯誤作為常見院內護理不良事件,嚴重危害病人健康與生命。醫院護理管理者應結合臨床實際及時發現給藥錯誤的原因,通過科學有效的人員分配營造良好、無干擾的工作環境,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有效減少給藥錯誤的發生,保障病人安全,提升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馬麗萍,文程,左曉霞,等.醫療機構用藥錯誤防范系統構建策略[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21,18(9):6-10.
[2]WONDMIENEH A,ALEMU W,TADELE N,et al.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rrors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among nurses:a cross sectional study in tertiary hospitals,Addis Ababa,Ethiopia[J].BMC Nursing,2020,19:4.
[3]譚然,曹英娟,夏京花,等.護士發生用藥錯誤心理體驗質性研究的系統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5):740-746.
[4]LINSKY A,GELLAD W F,LINDER J A,et al.Advancing the science of deprescribing:a novel comprehensive conceptual framework[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19,67(10):2018-2022.
[5]DONALDSON L J,KELLEY E T,DHINGRA-KUMAR N,et al.Medication without harm:who′s third global patient safety challenge[J].Lancet,2017,389(10080):1680-1681.
[6]中國醫院協會患者安全目標(2022版)之確保用藥與用血安全[S].中國醫院協會,2022-09-17.
[7]MURILLO-PREZ M A,GARCA-IGLESIAS M,PALOMINO-SNCHEZ I,et al.Análisis del registro de un sistema de notificación de incidentes en una unidad de cuidados críticos[J].Enfermería Intensiva,2016,27(3):112-119.
[8]MIEIRO D B,DE OLIVEIRA "B C,DA FONSECA R E P,et al.Strategies to minimize medication errors in emergency units:an integrative review[J].Revista Brasileira De Enfermagem,2019,72(suppl 1):307-314.
[9]張青霞,王雅葳,李曉玲,等.全國臨床安全用藥監測網年度報告(2021)[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22,24(5):225-232.
[10]MCLEOD M C,BARBER N,FRANKLIN B D.Methodological variat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reported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rror rates[J].BMJ Quality amp; Safety,2013,22(4):278-289.
[11]吳琴珍,潘月敏,石紅榮,等.靜脈用藥安全管理中的前饋控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7):824-827.
[12]岳高杰.住院患者參與靜脈輸液用藥安全的現況調查[D].鄭州:鄭州大學,2014.
[13]潘秀紅,顧建芳.二級醫院132例給藥差錯環節分析及管理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2):68-70.
[14]楊紅梅,郭俊艷.我院靜脈輸液狀況橫斷面調查[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12,33(3):293-294;312.
[15]ESCRIV GRACIA J,BRAGE SERRANO R,FERNNDEZ GARRIDO J.Medication errors and drug knowledge gaps among critical-care nurses:a mixed multi-method study[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9,19(1):640.
[16]譚然,曹英娟,郭衛婷,等.國內護士給藥錯誤相關研究的計量分析與對策[J].護理研究,2019,33(15):2663-2670.
[17]謝軍嬌,王素芬.探討5年內低年資護士給藥錯誤的原因及其改進[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12):62-63.
[18]BJRKSTN K S,BERGQVIST M,ANDERSN-KARLSSON E,et al.Medication errors as malpractice-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585 medication errors by nurses in Sweden[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6,16(1):431.
[19]李曙光,趙敏,張秀英,等.關聯規則法用于護士給藥錯誤的數據挖掘分析[J].護理學雜志,2021,36(13):104-107.
[20]BARAKI Z,ABAY M,TSEGAY L,et al.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rror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among pediatric inpatient in public hospitals of Tigray,northern Ethiopia[J].BMC Pediatrics,2018,18(1):321.
[21]李小紅,向鳳玲,陳國鳳,等.某三甲醫院工作3~10年護士48例給藥錯誤原因分析及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1,18(5):665-668.
[22]HRKNEN M,VEHVILINEN-JULKUNEN K,MURRELLS T,et al.The contribution of staffing to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rrors:a text mining analysis of incident report data[J].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20,52(1):113-123.
[23]張霞,元璟.護士給藥錯誤發生原因及防范對策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8,8(3):57-62.
[24]PARRY A M,BARRIBALL K L,WHILE A E.Factors contributing to Registered Nurse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rror:a narrative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5,52(1):403-420.
[25]呂曉凡,史婷奇,鄭雅寧,等.給藥錯誤事件根因類型信息指標的確定與電子上報系統設計[J].護理學雜志,2019,34(2):13-17.
[26]鄔麗滿.全程安全管理在老年內科住院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8(11):1003-1004.
[27]MANIAS E,CRANSWICK N,NEWALL F,et al.Medication error trends and effects of person-related,environment-related and communication-related factors on medication errors in a paediatric hospital[J].Journal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2019,55(3):320-326.
[28]KEERS R N,WILLIAMS S D,COOKE J,et al.Prevalence and nature of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rrors in health care settings:a systematic review of direct observational evidence[J].The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2013,47(2):237-256.
[29]鄭媛媛.重癥護理在ICU中存在的隱患和防范措施探討[J].智慧健康,2018,4(16):66-67.
[30]李珂,韓舒羽,楊振楠,等.急診給藥安全護理干預策略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報,2022,29(7):36-39.
[31]SAWA M,INOUE T,MANABE S.Biometric palm vein authentication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for reducing in-hospital medication errors:a pre-post observational study[J].BMJ Open,2022,12(4):e055107.
[32]梁世耀,許多,徐小群.護理給藥錯誤事件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預測模型的構建[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3):316-322.
[33]蔣銀芬,楊如美,佟偉軍,等.229起護士給藥錯誤分析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62-64.
[34]邵志偉,周瑞紅,周燕,等.患者參與用藥安全管理在預防臨床給藥差錯中的作用[J].護理學雜志,2012,27(9):51-52.
[35]SHEKELLE P G,WACHTER R M,PRONOVOST P J,et al.Making health care safer Ⅱ:an update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evidence for patient safety practices[J].Evidence Report/Technology Assessment,2013(211):1-945.
[36]JANETT R S,YERACARIS P P.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in the American Health System:challenges and lessons learned[J].Ciencia amp; Saude Coletiva,2020,25(4):1293-1304.
[37]SRINIVASAMURTHY S K,ASHOKKUMAR R,KODIDELA S,et al.Impact of computerised physician order entry (CPOE) on the incidence of chemotherapy-related medication errors:a systematic review[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2021,77(8):1123-1131.
[38]陳瑞娥,鄭薇亮,閆麗娟,等.智能藥柜管理系統在心血管病區藥品管理流程優化中的應用價值[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1,7(4):187-189.
[39]王志恒,張亞飛,龐國勛.智能藥柜在靜脈用藥集中調配中心的應用[J].中國藥事,2021,35(10):1187-1191.
[40]ISMP.Medication Safety Alert,Acute Care.Smart infusion pumps join CPOE and barcod in gas important ways to prevent medication errors[EB/OL].(2015-03-01)[2023-12-03].http://www.ismp.org/Newsletters/acutecare/articles/20020207.asp.
[41]IBARRA-PREZ R,PURTOLAS-BALINT F,LOZANO-CRUZ E,et al.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errors intercepted by smart infusion technology in an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J].Journal of Patient Safety,2021,17(6):430-436.
[42]周賽,馬紅麗,阮文珍.基于信息化構建的靜脈安全用藥管理模式的應用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0,23(24):3064-3069.
[43]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預防給藥錯誤機器人:CN201810965061.X[P].2018-12-28.
[43]杜粉靜,樊佳男.預防給藥錯誤機器人:CN109102856A[P].2018-12-28.
[44]TOLLEY C L,WATSON N W,HEED A,et al.The impact of a novel medication scanner on administration errors in the hospital setting:a before and after feasibility study[J].BMC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Decision Making,2022,22(1):86.
[45]O′CONNELL E,PEGLER J,LEHANE E,et al.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medication errors through multidisciplinary application[J].mHealth,2016,2:29.
(收稿日期:2023-04-12;修回日期:2024-01-23)
(本文編輯孫玉梅)
基金項目 北京協和醫學院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立項資助,編號:2022zlgc0111;北京市在京中央高校市級人才培養項目,編號:202002。
作者簡介 馮婷婷,本科在讀
*通訊作者 馬偉光,E-mail:zy20061223@126.com
引用信息 馮婷婷,馬偉光,梁詩聰,等.住院病人給藥錯誤發生現狀與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循證護理,2024,10(4):636-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