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甜柿是柿的一種,陽豐甜柿是從日本引進的完全甜柿品種,其樹形高大,樹勢強健,樹姿直立稍開張,枝條與節間較為粗短,分枝較多,容易密生。果實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平均單果質量250克,果皮橙黃色或橙紅色,外形扁圓,果面有縱溝,頂部稍凹陷,橫斷面呈現較為規則的方形,果肉紅黃色,肉質細密松脆,果汁較少,果味甜,少籽,品質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是果農增收致富的重要選擇。通過總結渭南地區多年來的甜柿管理經驗,從甜柿建園、苗木選擇、土肥水管理、樹體管理、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以期為廣大栽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陽豐甜柿;栽培管理;技術
陽豐甜柿因其優良的品質受到果農的喜愛和市場的歡迎,是渭南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同時也是當地農業增效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錢袋子”,榮獲第五屆全國柿子生產“十大優質產品”。相對于一般柿品種而言,陽豐甜柿風味獨特,果肉口感甜脆,纖維少,可溶性固形物和多種維生素含量高,保脆時間長,發展前景好。目前,渭南地區陽豐甜柿集中連片栽培面積約2.0萬畝,產量為3000千克/畝,畝收益7000元左右,栽培陽豐甜柿已成為當地農業重要的新興主導產業和果業發展的首位產業。然而,甜柿栽培管理中仍然存在選地整地缺乏科學性、定干高度差別大、栽培密度過大、結果期樹冠郁閉、嫁接成活率低、結果后樹勢容易早衰、病蟲害逐年增多、防治技術傳統落后、商品性變差等諸多問題,嚴重阻礙了甜柿的高質量快速化發展,急需科學規范的技術作為指導。
1 建 園
1.1 園地選擇
生長期的日照時數為1400小時以上,年平均溫度14 ℃,極端最低溫度為-17 ℃,年降水量500毫米;地形地勢應開闊平坦,栽培地若為平地、緩坡丘陵地或低山地時,應通風良好,且海拔高度不高于1200米;應為沙壤土或壤土,土層要深厚,排水透氣性要好,pH值在5.5~7.5,地下水位在100厘米以下,有機質含量高于1.0%。
1.2 園地規劃
應根據地形地貌確定栽培面積大小,行向應采取南北行向,丘陵山地可以依據等高線來確定。果園的主干道寬度4米左右,次干道或者作業道寬度3米左右。果園內應有排澇溝渠與道路系統配套,灌溉系統優先采用滴灌或微噴灌,主管道沿主干道邊進行鋪設,支管道沿作業路進行鋪設,且應修筑排水溝和水肥一體化設施。
1.3 園地整理
平地或緩坡地應起壟栽培,起壟前施入腐熟的農家肥3000~4000千克/畝,深翻30~50厘米。壟高30~40厘米,壟底寬180~200厘米,壟面寬130~150厘米。丘陵、山地應修筑梯田并在定植行內施用有機質改良土壤。起壟和改土應在定植前60天完成。
1.4 苗木選擇
陽豐甜柿砧木應選用君遷子,接穗品種應純正。苗木地上部高度100厘米以上,嫁接口以上10厘米處粗度不小于8毫米(圖1),嫁接口愈合應良好,芽體飽滿且無損傷。苗木主根的長度應大于20厘米,且有5條以上的須根,并且根部的斷面應整齊。
1.5 定植
陽豐甜柿秋季定植的時期為落葉后,春季為芽萌動前10~15天;定植的密度應根據園地的立地條件、整形修剪的方式和管理水平等因素來確定。宜采用“Y”字形整形,一般株行距為250厘米×300厘米,密度為70~100株/畝;定植的方式是挖長度和寬度各為80厘米、深度為60~80厘米的定植穴,將苗木放于定植穴的中央,先用熟土埋根至1/5時再輕輕上提踩實,所有土回填并踏實后,扶正苗木,根頸部位與地面持平后澆足定根水,等待水下滲后覆膜保墑。
2 土肥水管理
2.1 土壤管理
灌水及雨后應進行10~15厘米中耕。從栽后的第二年開始,每年的春秋兩季,沿樹盤向外呈帶狀深翻30厘米以上,寬度1米左右,3~4年翻遍全園。注意樹干周圍宜淺翻。
2.2 施肥
基肥應在采收前后10—12月施入(圖2);追肥可分兩次施入,第一次在生理落果后,第二次在果實膨大期。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追肥以化肥為主,注意噴肥時將肥液盡量噴到葉背,施用銨態氮肥時應隨施隨埋;基肥應在秋季或春季土壤化凍后施入,幼樹追肥應在枝條速長期施入,以氮肥為主,盛果期追肥在新梢速長期施入時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為主,幼果膨大期和果實著色期施入時以磷、鉀肥為主;施入的用量為幼樹純氮90克/株、純磷200克/株、純鉀70克/株,初果期純氮 200~250克/株、純磷200克/株、純鉀160~200克/株,盛果期100千克鮮果產量施純氮0.8~1.2千克、純磷0.4~0.6千克、純鉀1.0~1.4千克;施肥的方法為基肥施入量占全年施肥總量的80%以上,幼樹應采用環狀溝施肥,成齡樹應采用放射狀溝施肥,追肥的位置和深度應根據根系的分布和肥料的種類來決定,一般是平原稍深,山區稍淺,氮肥稍淺,鉀肥磷肥應均勻施至根系集中分布層。
2.3 水分管理
根據水分的盈缺狀況,分別在萌芽前、開花期、果實膨大期和封凍前各灌水1次。灌水方法為溝灌、穴灌、滴灌。
3 樹體管理
3.1 樹形
陽豐甜柿應采用輕簡化栽培,一般輕簡化栽培的樹形主要有Y字形、主干形和紡錘形等,其株行距為(50~200)厘米×(200~500)厘米,70~150株/畝。Y字形干高50~80厘米,兩主枝與主干角度為120°;主干形干高80~100厘米,從下到上三層主枝數量分別為3、2、1個,層間距80厘米、60厘米;紡錘形干高60~80厘米,中心干均勻錯落著生9~12個主枝,各主枝間距80厘米以上,開張角度為70°~80°,直接斜側著生結果母枝,由下向上依次減小。
3.2 修剪
3.2.1 冬季修剪 陽豐甜柿冬季修剪的時期為當年落葉后和次年萌芽前,最適宜的時期為冬至后至立春前;冬季修剪的留枝數量為株行距200厘米×500厘米,目標產量為2000千克/畝時結果母枝留量每株30~40個;冬季修剪的方法為,結果樹主枝左右兩側每隔40厘米培養1個結果枝組,每個結果枝組選靠近基部的1~2個枝短截為更新枝,留3~4個健壯并充分成熟枝為下年結果母枝,回縮下垂枝,疏除衰弱枝、過旺枝、徒長枝和競爭枝(圖3)。
3.2.2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應抹除多余芽和背上芽,6—7月抹去向上向下的嫩梢。在結果母枝基部選留培養結果母枝和更新預備枝。開張直立旺長枝角度和扭梢,對有生長空間的30~40厘米旺枝進行摘心。
4 花果管理
結果母枝的數量應在冬季修剪時確定。在花前10天疏蕾,每個結果壯枝留2~3個花蕾,中庸枝留1~2個花蕾,弱枝留0~1個花蕾,其他花蕾疏除,中下部以及萼片較大的花蕾保留;疏果在6月中下旬進行,定果在二次生理落果后進行,每個結果枝留1~2個果;果實套袋在7月上中旬進行,定果后,注意在全園噴一次廣譜性殺蟲劑和殺菌劑,藥干后套白色果袋。
5 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農業防治為主,生物防治與物理防治為輔。在農業防治中,應做好高標準建園,選用優質的品種,注重增施有機肥,注意合理負載和及時清園;在物理防治中,可采用誘蟲燈等重點誘殺黑蛀螟、柿梢鷹夜蛾等,采用食誘劑等誘殺柑橘小食蠅等害蟲;在生物防治中,應注意采用性誘劑等防治柑橘小食蠅和黑蛀螟等,還可利用天敵防治介殼蟲等。
另外,陽豐甜柿常見病蟲害有效的化學防治方法為,在萌芽前和冬季清園后,針對多種病蟲害,可選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進行防治,防治次數為1次。在4—5月,針對柿介殼蟲、金龜子等,可選用毒死蜱、吡蟲啉等進行防治,防治次數為1~2次。在6—7月,針對黑蛀螟,可選用毒死蜱、吡蟲啉進行防治;針對圓斑病、角斑病、炭疽病、柿蒂蟲等,可選用代森錳鋅+阿維菌素、功夫+苯基醚菌酯等進行防治,防治次數均為1~2次。在8—10月,針對炭疽病等,可選用波爾多液、甲基托布津進行防治;針對柿蒂蟲,可選用功夫、百樹得等進行防治,防治次數均為1~2次。
6 采 收
陽豐甜柿適宜的采收時期為果實全黃并稍呈橙紅時(圖4),采收的時間為早晚無露水時,采收的順序為先冠外再冠內、先下層再上層,同時注意帶手套采收,并應剪平果蒂,且應保持萼片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