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瓷企業通過提前預防安全生產事故,加強生產安全管理,可以為員工提供有效保護,并確保生產設備始終處于安全運行狀態,為陶瓷企業未來長遠發展與經濟效益提升奠定基礎。陶瓷企業生產中涉及員工操作、設備運轉等因素,只有做好安全管理,才能為企業創造最大化利潤,推動企業的發展與壯大。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陶瓷企業安全生產影響因素,然后介紹了陶瓷企業常見事故預防措施,最后提出了陶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策略。
關鍵詞:陶瓷企業;安全生產;事故
1 前言
企業開展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目的是提高盈利能力,陶瓷企業主要生產陶瓷制品,并提供相應技術服務,在發展過程中會面向市場購入原材料、生產設備與技術等,并引進專業人才。因此,陶瓷企業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33000-2016)、《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定級辦法》(應急〔2021〕83 號)等相關要求,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加大對安全生產資金、物資、技術、人員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提高陶瓷安全生產水平,確保陶瓷安全生產。
2陶瓷企業安全生產影響因素
2.1員工方面
員工作為陶瓷企業最關鍵的一種生產要素,其文化素養、業務技能和安全意識等直接影響著陶瓷生產的安全。只有員工具備較強的安全意識,有較高的文化綜合素養,熟悉了解陶瓷生產流程,能夠將各項安全生產操作規程落到實處,才能保證陶瓷生產安全,避免發生安全事故。若是陶瓷企業員工缺乏一定的文化素養,對陶瓷生產業務不夠熟悉,自身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在崗位上只是盲目違章盲干,未將各項安全生產操作規程落實,將導致陶瓷安全生產事故頻發[1]。這樣會導致陶瓷企業生產出現巨大安全隱患,也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難度。
2.2設備方面
設備是陶瓷生產中的主要物質基礎,很多生產設備結構復雜,精密度較高,也配有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操作簡單,具有安全可靠的優點。陶瓷企業引入先進生產設備,可以保證陶瓷制品的質量,提高優等品率和生產效率,避免資源出現浪費,也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避免發生安全事故。若是陶瓷企業不重視更新陳舊落后的生產設備,會導致設備在長期運行中出現故障,增加了維修成本,降低了設備精密度,不利于操作與控制[2]。這樣將引起很多陶瓷安全生產隱患,加工出來的陶瓷制品質量也不高,廢品率也大大增加,既降低了生產效率,也造成資源的浪費。
2.3環境方面
陶瓷企業生產環境也關乎著安全,生產場地往往比較潮濕易滑,空氣比較渾濁,存在大量的粉塵,不僅有設備運行的轟鳴聲,也存在高溫輻射的情況。若是不控制好粉塵,會對員工視覺帶來影響,在觀察事物過程中變得模糊和不夠清晰,從而會降低員工對事物的分析判斷能力。在設備噪聲影響下,員工容易變得疲勞,無法提高工作效率,且噪聲具有掩蔽效應,不利于發生陶瓷生產中的安全事故征兆,最終引起設備損壞和人員傷亡事故。
3陶瓷企業常見事故預防措施
3.1涉電事故預防措施
陶瓷企業生產中面臨的涉電事故包括觸電、短路起火以及電路故障等,會引起連鎖事故。在涉電安全事故中觸電最為普遍,主要由非電工進行電工作業、線路漏電、觸電保安設備失效等所致。夏季高溫情況下陶瓷企業生產中容易發生短路,且影響因素包括線路老化、散熱不良、電路受潮等。發生短路現象后,如果保護裝置未能發揮作用,將造成火災事故,嚴重威脅著陶瓷企業人員與設備的安全。陶瓷企業設備安全運行需要保證用電設備的安全,若是其發生故障,將引發安全事故[3]。如陶瓷企業停電,煤氣站、窯爐風機、電磁閥不能起作用,且UPS電源失效,這樣不能有效控制燃氣輸送和窯內氣氛,最終會造成爆炸的嚴重后果,并引起煤氣中毒等連鎖事故。陶瓷企業要想提高對涉電事故預防效果,必須確保電工作業禁止非電工操作,做好各項涉電設備日常維護工作。同時還要加強對員工的涉電教育,提高思想認識,確保用電安全,并提供相應的技術指導。
3.2高溫燙傷預防措施
陶瓷生產過程中容易發生員工被高溫燙傷的現象,這是由于陶瓷企業中存在很多的高溫點,且基本上在煤氣站、熱風爐、干燥塔、燒成車間以及實驗室等場所集中。如某陶瓷企業在解決窯爐故障的過程中,事故處理孔噴出爐內正壓火焰,導致人員面部大面積燒傷。此外,某陶瓷企業員工修理打膠機過程中,由于沒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導致泄壓時噴出高溫膠液,讓其面部被灼傷。陶瓷制品出窯的時候,溫度通常超過了200℃,一些員工思想上不夠重視,在搬移陶瓷制品時未佩戴好隔熱手套,最終出現燙傷事故。為了解決高溫燙傷事故,陶瓷企業必須要求員工佩戴防護面罩、隔熱手套等專業勞動保護用品,避免為了追求操作方便隨意脫掉保護用具的情況,從而有效解決員工被燙傷的問題。
3.3機械傷害預防措施
在陶瓷生產中也容易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如機械打擊、機械擠壓傷與割傷等。如陶瓷企業員工在操作砂輪機時未遵守相關規程,引起砂輪破裂飛出的現象,設備與人員容易被碎片擊傷。在安裝皮帶的過程中,陶瓷企業員工也沒有按照規定進行,從而導致自己的手指被擠傷[4]。此外,也有一些員工在更換刀具的過程中,因為一時疏忽大意出現被意外割傷的情況。陶瓷企業要想有效預防各種機械傷害,需要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確保他們在日常操作中將相關規程落實,并按照規定將勞動保護用品佩戴好。此外,陶瓷生產所用機械也要科學合理設計,確保達到安全性要求。
3.4火災事故預防措施
陶瓷企業要提高對火災事故的重視程度,否則一旦發生火災將帶來嚴重危害與后果,不僅會引起人員傷亡,也會對企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如某陶瓷企業由于生產車間出現火災,導致廠房出現毀滅性傷害,分析火災事故原因,主要是電焊渣將包裝泡沫引燃,且包裝材料未能按照規定放在合理位置,焊工操作時也出現違章現象。引起火災事故的原因多種多樣,需要陶瓷企業提高重視,加強安全管理,提前做好預防措施。火災的預防主要考慮可燃物、助燃物和燃點,在陶瓷生產過程中,空氣是主要助燃物,在預防火災的時候需要對可燃物與燃點進行隔離。陶瓷生產中可燃物包括天然氣、煤氣、燃油、煤粉、包裝材料、可燃建筑體以及化學制劑等,而燃點主要是有明火、煙頭、焊渣、電弧以及溫度積累等。陶瓷企業要將干粉滅火器、特種用途滅火器等配置齊全,在重要場所安裝高壓消防水管,從而消除火災隱患。
3.5化學灼傷預防措施
陶瓷生產中化學品灼傷事故也比較常見,具體表現在員工的皮膚、眼睛等被腐蝕性化學品灼傷,或者是出現誤服情況引起胃腸道損傷與死亡等[5]。如某陶瓷企業員工在維修的時候,將油漆稀釋劑裝在礦泉水瓶中,后來被其他員工當成水吞下,最終引起多臟器衰竭死亡現象。在陶瓷生產中也廣泛應用煙氣脫硫脫硝技術,而脫硫劑和脫硝劑屬于強酸強堿,容易導致灼傷事故的發生。如某陶瓷企業有員工進行脫硫劑配制過程中,一不小心在眼睛中濺入氫氧化鈉顆粒,引起眼角膜被灼傷后果。陶瓷企業實驗室會用到很多具有較強毒性與腐蝕性的化學品,如苯酚、鹽酸、液汞、丙酮、碳酸、氟化氫等,需要確保包裝物有明顯的標識,并提高內部管制效果。
3.6中毒與窒息預防措施
陶瓷企業發生的員工中毒與窒息事故中,基本上以煤氣中毒為主。分析煤氣中毒機理可知,主要是一氧化碳和血紅蛋白親和以后產生碳氧血紅蛋白,促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組織窒息。發生煤氣中毒后,會對陶瓷企業員工造成嚴重危害,如短暫昏厥、全身癱瘓、死亡等。煤氣中毒有著群發性特點,若是在員工聚集的場所存在煤氣泄漏現象,將導致出現群死群傷等嚴重后果。若是單人中毒,盲目施救也會帶來二次人員傷害的問題。陶瓷企業要想生產安全,避免發生煤氣中毒,需要落實以下手段:一是對燃氣管道進行全面檢查,將泄漏點找出來并加以解決;二是燃氣管道途徑地點應避免處于封閉狀態,通風要正常;三是涉氣操作時需要相關人員接受專業技術培訓,嚴格實行上崗證制度;四是在發生人員中毒情況后,要選擇科學方法進行施救。
4陶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策略
4.1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陶瓷企業要遵守安全生產責任制,這是提高陶瓷生產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陶瓷企業需要將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管理責、權、利等確定下來,確保發生安全事故后能夠找到責任人,督促他們履行安全職責,提前發現并消除潛在安全隱患。陶瓷企業要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組織建立并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陶瓷企業要與各級人員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確保能夠逐級將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到實處,通過定期做好檢查與督促工作,有效提高陶瓷生產安全管理效果。
4.2加強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
近年來我國陶瓷生產行業發展速度很快,安全質量顯得越來越重要,要想避免陶瓷生產中出現安全事故,陶瓷企業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安全生產質量標準。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能夠消除陶瓷企業存在的人為不正當操作、原材料不安全等問題,企業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能夠加大風險控制力度,確保標準設備滿足規定,提高設備維修效果,避免設備出現超負荷運行的情況[6]。陶瓷企業要大力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實現安全管理、操作行為、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的標準化。開展經常性的應急演練和人員避險自救培訓,著力提升現場應急處置能力。
4.3完善陶瓷生產設備狀態檢修制度
陶瓷企業通過實施關鍵生產設備工作狀態檢修制度,能夠保證設備的可靠性與穩定性,為陶瓷安全生產創造條件。對關鍵生產設備定期檢修制度來說,就是以關鍵生產設備為核心,建立設備維修管理體系,實現生產設備的可靠性、維護性、經濟性的最佳優化管理體系。這樣能夠讓陶瓷企業從以往“修”為主的設備維修管理模式,轉變為現在的“管”為主的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從以前陶瓷生產設備損壞后進行維修或到大修周期后進行維修的方式,轉變為對生產設備的預先檢修,可以避免生產設備出現過維修、欠維修情況。這樣陶瓷企業生產設備才能安全正常運行,實現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
4.4做好安全生產技術教育培訓工作
陶瓷企業要提高員工文化素養,這是陶瓷安全生產的基礎,也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內容,與陶瓷企業未來發展密切相關。對此陶瓷企業要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將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對象、內容、形式以及效果等工作內容確定下來,確保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培訓對象的多層次性以及培訓形式的多樣性。陶瓷企業在對員工業績進行考核的過程中,也要充分關注其安全生產知識掌握情況、安全生產技術操作水平等,并實行有效的獎懲措施,促使員工主動提高個人業務水平,在面臨安全事故時能夠準確分析判斷,提高緊急情況處理能力。通過教育培訓,讓陶瓷企業所有員工在崗位上將安全放在首位,從而有效避免發生各種安全事故,促使陶瓷企業生產的穩定可靠進行,實現最大化經濟效益目標。
5結語
總之,陶瓷生產企業要加強安全事故預防與管理,定期開展員工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確保每個員工掌握安全生產操作技能,主動遵守安全生產操作規程,避免出現違章蠻干的現象。陶瓷企業要在內部樹立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生產觀念,在面對緊急危險情況下能夠具備較強的安全生產處理能力,提前預見各種安全生產影響因素。唯有如此,陶瓷企業能夠充分避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實現陶瓷生產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也為我國陶瓷工業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行業安全生產規范標準實施[J].陶瓷,2016(11):79.
[2]陳媛媛,李治,于曉丹.加強建筑衛生陶瓷行業安全生產建設的建議[J].陶瓷,2016(07):43-45.
[3]李波,瓦曉燕.燃煤氣陶瓷企業運行期環境管理內容和要點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2020,18(08):52-57.
[4]丁偉敏.探討陶瓷研磨體生產工藝的節能降耗措施[J].廣東建材,2020,36(07):79-80.
[5]吳志堅,程貴生,袁紅.一種防滑釉瓷質磚的生產方法[J].佛山陶瓷,2018,28(12):25-27.
[6]張全亮,徐由強,周燕.建陶企業安全生產事故分析與預防[J].佛山陶瓷,2016,26(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