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以下簡稱:二十九所)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實施“鑄魂行動、強基行動、共建行動、清風行動、暖心聚力行動”“五大行動”為抓手,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著力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在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中筑牢堅強戰斗堡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實施鑄魂行動,以“四大課堂”夯實思想根基
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既要“造形”,更要“鑄魂”。二十九所黨委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著力打造“四大課堂”,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干部和廣大職工群眾提高思想覺悟,切實做到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不斷夯實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
一是基于線上線下的融合式課堂。線下,定期匯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強軍興軍、科技創新、網絡強國、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最新重要論述,每月發布思想政治理論學習重點,指導基層黨組織聚焦主題主線,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抓好集中學習。線上,利用“兩微一端”、網絡學習平臺、內網宣傳中心等新媒體,及時推送最新指示精神和決策部署,抓好線上的常態化學習。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式課堂,將全員理論學習抓在日常,常學常新。
二是基于典型宣講的研學式課堂。邀請中央黨校等外部專家專題講學,解讀黨的創新理論和國防形勢、國家戰略等,增強學習的理論性和指導性。黨員領導干部講授專題黨課,談上級要求和落實舉措,增強學習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先進典型結合自身經歷,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營造向榜樣學習的濃厚氛圍。通過典型宣講的研學式課堂,讓理論學習既“有高度”又“接地氣”,推動理論武裝深化于學。
三是基于現場教學的體驗式課堂。探索“課堂+基地”的實訓模式,利用企業周邊紅色教育資源,通過現場教學,引導廣大黨員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將黨的光榮傳統融入日常。深入挖掘自身的歷史文化資源,利用“電磁利劍”綜合展館、歷史文化展廳、張潔烈士銅像等教育載體,傳承紅色基因。通過實地參觀、現場教學、互動觀摩等體驗式課堂,把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始終,推動理論武裝內化于心。
四是基于學做結合的實踐式課堂。將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相結合,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與密切聯系群眾相結合,聚焦職工群眾的急難愁盼,以開展“我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列出民生項目清單,拿出惠民便民的實招硬招,逐一落實到位。廣大黨員干部通過聯系實際學、解決問題學,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的具體行動和生動實踐,推動理論武裝外化于行。
實施強基行動,以雙管齊下補齊短板弱項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二十九所黨委針對基層黨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從強基礎、強組織兩方面入手,補齊短板弱項,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以“三個強化”為突破口,建強黨建基礎。強化任務主體,在有形覆蓋的基礎上,突出有效覆蓋。按照“支部建在班組上、重大項目上”的原則,以艱苦地區外場團隊、跨單位項目團隊為重點,廣泛成立臨時黨組織。根據不同任務性質,把直屬管理、委托管理兩種方式納入基層黨組織體系,一體推進日常管理工作。強化支部班子。推動“黨員干部、黨員班組長、黨員核心骨干”進支委,規范支委職數、細化支委職責,將選配支委班子與培養優秀年輕干部統籌推進,打造精銳力量。強化黨員發展質量。堅持優中選優,深化“雙培養一輸送”,嚴把入口關,明確黨員發展的推薦原則,優先吸納科研一線中的領軍人才、關鍵人才、骨干人才等優秀人才,進一步提升優秀骨干人才群體中黨員的比例。
以實施“兩類幫扶”為抓手,建強基層組織。每年針對任務完成不理想、考核排名靠后的黨組織開展分類幫扶,解決基層黨建工作不平衡問題。聚焦內部管理薄弱點開展集體幫扶。對控股公司等基礎較為薄弱的黨組織,職能部門組成工作組深入開展調研指導,協助公司健全制度體系,完善內部管理,強化合規經營。聚焦黨建工作薄弱點開展對口幫扶。每年組織考核優秀的黨組織,按照業務對口關系確定幫扶對象,并按照“開展一次聯建聯學、制定一份改進計劃、解決一個黨建難題、打造一個黨建品牌、形成一個長效機制”的幫扶機制要求,對被幫扶黨組織進行“一對一”指導,幫助被幫扶黨組織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提升黨建工作質量。
實施共建行動,以協同協作促共創共贏
二十九所黨委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指導基層黨組織聚焦中心工作的重難點問題,秉持“優勢互補、共建共享、共創共贏”的共建原則,按照“組織一次共建啟動會、簽訂一份共建協議、共同開展一次組織生活、實施一次中期評估、完成一次工作總結”的“五個一”共建機制要求,深入推動企企共建、軍企共建、內部共建,以政治協同推動業務協同。
以軍企共建為抓手,促產業鏈協同。軍工任務質量要求高、響應時間緊,基層黨組織每年聚焦科研生產保障重點任務,開展與用戶的聯建共建,強化溝通與協同,面向前期用戶需求、中期研發生產、后期售后保障各個節點,全周期及時了解用戶需求,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確保重大任務保障到位和隊伍戰斗力不斷提升。
以企企共建為抓手,促供應鏈協同。基層黨組織以保交付、保質量、降成本為切入點,聚焦難度系數大的重點任務,與上下游主機廠所、供應商開展聯建共建,按照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辦、資源聯用、產業聯促的思路,在保計劃交付、關鍵技術攻關、全鏈條降本增效等維度開展合作交流,促進供應鏈協同,確保高質量交付。
以內部共建為抓手,促內部協同。針對難度大、影響廣、跨部門多的關鍵任務,各級黨組織之間開展形式多樣的共建活動,一體推進計劃、質量、成本、服務各項工作,并按照“利益共享、責任共擔、多勞多得”原則,完善考核辦法,集智聚力查堵點、找痛點、攻難點,協同發力,確保任務完成。
實施清風行動,以“一橫一縱”強化政治監督
二十九所黨委把鞏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作為筑牢堅強戰斗堡壘的重要保障,構建了以政治巡察為抓手,各監督主體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的“一橫一縱”工作機制,確保上級黨組織各項決策部署的剛性執行。
加強各監督主體橫向聯動。以綜合監督工作組為平臺,會商研究重要事項。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共同研究、協商、審議監督工作中的重要事項。形成共享工作機制。加強巡察、審計、專項整治報告等監督成果的共享,全面客觀掌握監督信息,為研判政治生態、確定監督重點、強化風險防控、提升治理能力提供重要參考。全力協同問題整改。對各項整改情況審核把關,深挖問題表象背后的違規違紀和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堅決防止虛假整改、紙面整改現象,形成齊抓共管合力。
加強黨委、各監督主體、基層黨組織的三級縱向貫通。黨委做好頂層統籌,發布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專題審議各類監督報告、整改方案,確保問題定位精準、舉措標本兼治、整改落地見效。綜合監督組承上啟下,對上貫徹落實黨委關于各項監督工作要求,對重大事項提出決策建議,報紀委、黨委審議后抓好落實;對下抓好整改落實的過程監督,通過“定期匯總+月度通報”的方式進行全過程管控。基層黨組織履行主體責任,基層黨政班子對整改工作全面領導、全程負責、全力推進。對于整改不力的黨組織,靈活運用約談提醒和紅黃牌機制嚴肅問責,確保壓力層層傳導。

實施暖心聚力行動,以“三心”關愛職工身心健康
二十九所黨委聚焦內場和外場兩個場景、關注職工和家屬兩類人群,著力打造“人文關懷上暖心、身心健康上放心、文化生活上舒心”的“三心”職工關愛工作體系,增強職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推動企業改革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和正能量。
加強人文關懷,讓職工“暖心”。建立健全節日、生日以及職工生病住院、退休等慰問制度,開展“黨政工團一線行”“家屬訪談”等系列活動,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慰問方式,滿足職工多元化需求,以“小家”和諧促“大家”和諧。加強對特殊人群的關愛,搭建單身職工聯誼平臺,健全困難職工幫扶機制,積極協調解決職工子女入學入托等難題,解決職工后顧之憂。
關愛身心健康,讓職工“放心”。關注職工身體健康,建立健全職工健康檔案,每年開展常規體檢、專項體檢和“兩癌”篩查,參加住院醫療和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計劃,為職工生命健康保駕護航。關注職工心理健康,將每年10 月定為職工心理關愛月,設立心理關愛熱線,成立志愿服務團隊,建立心理預警和干預疏導機制,設置“1890”(一撥就靈)服務熱線,從“身體健康、心理咨詢、法務咨詢”等方面快速響應職工需求,不斷提升服務滿意度,保障職工身心健康。
豐富文體生活,讓職工“舒心”。每年定期舉辦職工運動會、籃球賽、乒乓球賽等傳統賽事,開展游園晚會、健康跑、書畫攝影展等文體活動,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創新文體協會管理,設立瑜伽、聲樂、舞蹈等若干協會,開設專業培訓課程,試行租用外部場地及“固定學員+非固定學員”的課程模式,讓更多職工能夠得到新的文體體驗,切實增強職工獲得感幸福感。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下一步,二十九所黨委將持續抓實抓細“五大行動”,不斷創新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路徑和方法,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打造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為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責任編輯:冉智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