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當前,越來越多的家具設計者開始認識到,挖掘和強調本民族文化對家具設計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藏式家具憑借自身的獨特性備受關注。文章探討本民族文化在家具設計中的重要性,旨在推動文化的傳承、交流和創新。同時,基于強調文化自信的時代背景,從符號學角度探索藏式家具的設計與呈現。方法:文章以文獻綜述和符號學理論為基礎,深入探討藏式家具的歷史淵源、文化信息和表現形式,提出創新設計思路,以探索如何將藏式家具文化符號融入現代家具設計之中。結果:藏式家具的獨特之處不僅在于外觀和工藝,還在于其象征性和背后的故事。研究藏式家具符號,可以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建立一種有機的聯系,為現代家具設計帶來新的靈感,促進設計創新。結論:深入探索藏式家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藏族文化之美,同時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加強文化之間的聯系,推動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文章在當前強調文化自信的時代背景下,為藏式家具與現代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有益思考。
關鍵詞:符號學;藏式家具;家具設計;傳統紋樣
中圖分類號:TS6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3-00-03
0 引言
家具作為文化意識具象的物質載體,與其所處的城市、周圍環境、時代等有緊密的聯系。目前,中國家具設計缺乏對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風格的挖掘,因此將少數民族元素融入家具設計將成為中國家具創新設計的重要途徑。藏式家具作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藏族文化的物質載體,展現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審美,是對歷史傳統和精神信仰的珍貴記錄。因此,研究藏式家具可以更好地傳承文化遺產、探索文化符號、促進創新設計和跨文化交流,展現藏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為家具設計領域的發展和文化交流作出積極貢獻。
鑒于上述研究背景,文章從符號學視域出發,運用符號學的理論框架,解讀藏式家具蘊含的文化信息,探索其在家具設計中的表現形式和應用方法,旨在為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家具設計提供思路與啟發,推動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1 符號學概述
符號作為一種普遍存在于人類活動中的重要元素,具有獨特的功能和意義。它以簡潔和直觀的方式表達復雜的概念,承載著人們的思想、情感和意義,并在人們的認知交流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符號不僅是一種視覺形式,也可以是聲音、手勢、符號化語言等,作為信息外在表達和傳遞的媒介。瑞士哲學家和語言學家索緒爾對符號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符號的基本組成部分: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1]。所指是符號所代表的具體事物或概念,它可以是現實世界中的對象、情感、思想等;能指則是符號所承載的抽象意義或信息,是通過符號與所指之間的聯系來傳達的。
符號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夠將人們對事物的理解和感知轉化為共享的符號系統,使人們能夠以一種相對統一的方式進行理解和交流。家具設計是一門創造性藝術,而符號學提供了一種獨特視角,使人們能夠通過家具設計運用的材質、色彩、圖案和造型等視覺元素來傳達特定的信息。
2 符號學視域下的藏式家具
2.1 藏式家具
藏式家具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載體,扎根于藏族文化,其是藏族歷史、生活方式、審美觀念、宗教信仰及文化交流的重要體現。首先,藏式家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它受不同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的影響,融合了多種風格和元素,能體現不同時期藏民的生活習俗和社會結構。其次,藏式家具能反映藏族工藝技術水平。在制作過程中,工具使用、材料選擇、加工技術及裝飾手法都是工藝智慧和經驗的體現。同時,藏式家具也能體現藏族的審美觀念和價值觀。家具的形式、線條、比例、色彩和裝飾等都會受到藏族審美理念的影響。此外,藏式家具還可以反映政權的交替和文化的沖擊。
2.2 藏式家具的能指和所指
西藏的宗教大致可分為藏傳佛教和苯教兩種。其中藏傳佛教影響最大,在人們的思想意識、生產生活習俗上都有所體現,藏式家具設計自然也不例外。在符號學視角下,可以使用能指和所指的概念來描述藏式家具色彩、圖案和造型等與宗教間的關系[2]。
以藏式家具常用的階梯供桌為例,長方形臺面錯落組合,形成了三層的階梯形態是其能指,擺放酥油燈和貢品的使用功能以及肅穆莊嚴的宗教思想意味則是其所指。
在符號學中,能指和所指是關于符號的兩個重要概念。通俗來說,能指是形式即符號的外在表象,所指是意義即符號的內在含義。在關系上,能指和所指是密不可分的[3]。
藏式家具的能指是其形態、材質和裝飾等物質特征,而所指則是家具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以及反映的宗教信仰。通過符號化的設計語言,藏式家具傳達出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藏族文化和身份認同的重要表達方式。
2.3 藏式家具符號
2.3.1 色彩符號
藏式家具色彩具有高明度和高純度的特點,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受自然環境影響。深居高原的藏族人民受明朗的天空、巍峨的雪山、無垠的草地等的啟發,傾向于保留事物本來的色彩,喜歡高明度和高純度的色彩[4]。二是藏式家具色彩具有特殊的宗教意義。不同教派如薩迎、噶舉和格魯有特定顏色的服裝,這些特定顏色便成了宗教符號,被藏族人視為神圣的象征。因此,藏式家具色彩的選擇與宗教信仰緊密相關,展現出了藏族人民對宗教的虔誠和崇敬,以及宗教文化的傳承和延續。
藏式家具色彩具有豐富的含義,不同色彩的含義也各不相同。在藏族文化中,紅色代表權勢和神圣,寺院中供奉護法神的護法神殿外墻顏色常常為紅色。黃色代表興旺和土地,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格魯派僧侶的袈裟一般也為黃色。在藏戲面具中,綠色象征生命活力、勝利、功業、成就和德行,常與女性角色相關。藍色主要用于宗教題材的唐卡、壁畫及藏式家具裝飾,能夠最大限度地表現憤怒神和護法神的情緒狀態,并帶有立體的色相感覺。草原上的白色羊群、藍天上的白云和遠山上的白雪都與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而在藏傳佛教中,白色代表清凈和智慧,具有特殊的宗教意義。黑色則代表神秘、莊重和無限潛力。
2.3.2 材質符號
藏族傳統家具的材質極為多樣,這源于藏族人民對大地萬物的信仰,他們視石頭、金屬、皮革等為神靈賜予的神物,并將其作為精神寄托融入生活中。這種信仰通過鑲嵌裝飾,呈現出豪放粗獷又美觀大方的風貌。
藏區地域廣闊,樹種豐富。藏式家具通常使用軟木材,這與其簡約的造型相契合。
藏區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為金屬加工提供了物質保障。工匠們憑借高超的雕刻工藝制造精美的金屬裝飾品,并鑲嵌在家具上,使傳統家具光彩奪目。
藏式家具常用牛皮作為裝飾,而豹皮、虎皮等因其花紋美麗和稀缺也頗受青睞。織錦則是用彩色經緯線織造出圖案,是富裕階層喜愛的局部裝飾。
鑲嵌珠寶是藏式家具的特色之一,常用的珠寶種類有松石、青金石、蜜蠟和紅珊瑚等,頗具民族特色。
2.3.3 圖案紋樣符號
藏式家具的裝飾圖案紋樣受社會體制、宗教信仰、地理環境、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響,造就了其豐富多彩、題材眾多的特點。藏式家具的裝飾圖案紋樣可以分為宗教和世俗兩類,每種類型都有其獨特的含義。宗教類圖案紋樣是一種視覺語言,用于傳達佛教理念,并且種類繁多、內涵深刻。世俗圖案紋樣則具有吉祥、健康、和諧、平安、祝福、財運和團結等寓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二者之間界限也開始模糊,本文對當代常見的紋樣進行簡單描述。
第一,世俗圖案紋樣。最典型的世俗圖案紋樣就是吉祥八寶,其也稱為藏式八吉祥,由法輪、法螺、寶傘、勝利幢、妙蓮、寶罐、金魚、吉祥結組成,簡稱“螺輪傘蓋、花罐魚長”[5]。這是西藏文化中常見的象征吉祥、幸福的紋飾元素,每個符號都有特定的意義和象征。以法螺為例,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海螺的造型就是它的能指,而它的所指是佛經上講釋迦牟尼說法時聲音洪亮,有如大海螺的聲音響徹四方。再以勝利幢為例,其為古印度時的一種軍旗,其能指通俗來講就是指圓柱形外形,其所指為煩惱孽根得解脫,覺悟得到正果。這八種紋樣符號既可以獨立的個體形象出現,也可以組合出現。無論何種方式,其表現手法都是用色明亮、精細手繪,居于中心位置,四周輔以簡單的植物紋樣或者幾何紋樣收邊,常裝飾于佛龕、藏柜和壁柜的柜門表面,藏床或藏椅的正面和側面。
第二,宗教圖案紋樣。首先是“八瑞物”,即寶鏡、右旋海螺、牛黃、木瓜、長壽茅草、奶酪、黃丹、白芥子。這八種瑞物相傳是佛祖用的八件寶物,是藏傳佛教中的吉祥之物,象征著佛陀的“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6]。還有“五妙欲”,其也被稱為“妙五欲”或“五欲供”,涵蓋色彩、聲音、香氣、味道和觸感。它們分別與人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感官相對應,并能夠引發相應的感受。在家具裝飾上則分別以銅鏡、琴、海螺中的香水、果實和綾羅來代表。此外,還有“寶象”“七珍寶”,其常常作為家庭佛龕供臺上的裝飾。至于一些帶有恐怖元素的符號,如嘎布拉碗、梵天頭、骷髏棒等則主要用于寺廟家具,放置于護法神殿中,多為手繪形式,少數為木雕。
3 結語
從符號學視角出發,不難發現藏式家具有著獨特的符號。本文從其色彩符號、材質符號和圖案紋樣符號三個方面對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單從家具的色、質、形,便可窺見其蘊含的藏族地理環境、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等等。要通過符號學深入認識這些復雜而精美、莊嚴而神圣的家具,及其與能指相輔相成的是那些所指——藏族宗教文化對人們的影響以及對來世幸福生活的追求。
在當今時代,面對別具一格的傳統藏式家具,應當認識到其蘊含的豐富內涵和文化價值。同時也要順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使這些家具可以在現代生活具備新的意義。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實現制作工藝的現代化,以提高效率、質量和可持續性。傳統的手工技藝可以結合現代的機械化生產方式,以確保家具的制作過程更加高效和可持續,從而更好地適應現代市場的需求。其次,實現家具功能的現代化,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傳統藏式家具設計可以結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增加儲物空間、可調節功能或多功能設計,以提高實用性和適應性。此外,可以對裝飾紋樣進行簡約化處理,以符合現代審美和空間要求。在設計上采用簡約、幾何化的風格,但保留傳統色彩和圖案元素,使家具的外觀更加現代化而不失獨特的藏族風格。
綜上所述,在傳承文化的同時,使傳統藏式家具與現代社會相融合,不僅可以繼續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還可以更好地滿足當代人的審美需求,使藏式家具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橋梁,展現出藏族文化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余繼宏.基于符號學理論的家具形態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9.
[2] 丹增貢佩.西藏傳統紋樣在當代藏式家具中的運用[D].拉薩:西藏大學,2021.
[3] 余繼宏,徐雷.從符號學的角度談家具形態的結構與功能[J].美術大觀,2011(12):116-117.
[4] 王明鴻.香格里拉地區藏式家具創新設計[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21.
[5] 朱和平,漆麗紅.論西藏傳統家具裝飾圖案的構成藝術
[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4(1):13-15.
[6] 何燕生.近代文明對話中東亞佛教知識的重構:以“大乘佛教”為中心[J].哲學研究,2020(5):38-50,128-129.
作者簡介:徐莉(1979—),女,山東威海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環境藝術設計及理論。
王曉璇(1999—),女,山東青島人,碩士在讀,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