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國內制造企業面臨著資源整合與降本增效的發展任務,財務管理作為企業重要的管理活動,對于企業長遠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業財融合是推進制造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重要措施,文章首先分析了制造企業財務管理轉型過程中,業財融合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財務與業務斷層、財務人員轉型難度較大等問題。結合制造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以及業財融合的特點,探討制造企業財務管理轉型中優化業財融合的措施。
關鍵詞:財務管理 業財融合 制造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3-090-02
引言
面對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制造企業應進一步優化內部管理工作,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財務管理作為制造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內容,傳統財務管理在極具變革的市場經濟環境下逐漸轉型,業財融合已經成為許多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趨勢。業財融合強調業務與財務融合,在加強各部門溝通的基礎上獲取更有效的財務信息,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基于此,本文對業財融合在制造企業財務管理轉型中應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進行探討,希望能為推進制造企業財務管理轉型提供更多的依據。
一、企業財務管理轉型中業財融合的問題
(一)財務與業務斷層
制造企業推進財務管理轉型、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關鍵要素是財務管理人員能夠獲得更多更有效與更客觀的財務信息,從而及時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與風險應急預案,提高制造企業的經濟效益。但許多制造企業在財務管理轉型過程中,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缺乏明顯的溝通,雙方之間信息不對稱,阻礙了財務部門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也會影響業務部門業務工作的效率,也很容易造成企業的業務與財務容易出現利益沖突的現象。在采購環節,財務部門可能未積極參與供應商評審,采購部與財務部人員沒有就詢價、比價等程序進行雙向的溝通,所以供應商的資質與供貨質量可能無法完全保障,一旦供應商資質或者是供貨質量出現問題時,容易增加制造企業原材料采購的成本與生產成本,同時也會影響財務人員對這一環節價格的監督核查,很有可能會影響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及利潤。在銷售環節,財務部門未與銷售部門共同確認客戶的信用情況與合同情況,一旦盲目放寬收款期限,很有可能造成部分應收賬款無法及時收回,進而影響制造企業的資金流,會極大地增加制造企業的財務風險[1]。整體看來,許多財務人員在制造企業財務管理轉型過程中沒有積極介入業務流程,財務人員在企業推進業財融合的過程中,沒有加強對業務部門工作全過程的監管,可能無法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從而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二)財務人員轉型難度較大
許多制造企業財務人員大多是偏向傳統的財務會計,新時期制造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推進業財融合,對于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以及財務管理的理念有著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需要傳統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進行轉型,但許多財務會計尤其是工齡較長的財務會計人員,難以跟上財務管理轉型的步伐,雖然具有較好的會計核算能力,但信息素養、管理思維、對制造企業業務部門工作的了解程度都有待提高,難以適應新時期制造企業推進業財融合的需求。從制造企業現有的財務管理隊伍來看,隊伍中財務人員分工模塊化、綜合性差,絕大多數財務人員的崗位責任長期固定在特定的范圍內,所以財務人員對于其他財務崗位或者是其他部門工作不夠了解,在業財融合過程中對于其他業務部門人員所提出的問題難以給予專業的建議。也因為制造企業部分財務人員崗位工作量大,所以這些人員也幾乎不會主動地利用業余時間去學習業財融合相關的新知識與新技能。
(三)信息系統數據無法共享
財務信息化是制造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重要方向,信息共享是加強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溝通、推進業財融合的重要條件,但目前許多制造企業財務部與業務部門使用的信息系統并沒有互通互聯,造成財務部與業務部門之間數據無法及時共享,制造企業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業財融合的進程,也會增加企業財務風險。具體而言,許多制造企業不同部門信息系統的端口并未統一,例如有的制造企業人事部所應用的信息系統主要統計員工的出勤率、差旅以及休假情況,同時也要負責稅前薪酬以及績效考核等數據,一些數據無法直接上傳至財務部門使用的用友軟件,往往需要人事部的員工額外地通過電子檔案或者是圖片的形式發送至財務部供相關人員進行審查,人事部門系統中的員工薪酬會上的結果也無法直接導入財務部門使用的用友軟件中,各部門信息系統的數據無法及時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財務工作的效率,甚至可能會影響重要財務數據的準確性與真實性[2]。此外,一些制造企業的業務部門信息收集與整理大多采用手工臺賬的方式,一旦人工登記臺賬出現問題或者是業務人員離職,很容易造成臺賬數據在人員及文檔交接的過程中丟失或真實性無法考證的情況。
二、優化業財融合在制造企業財務管理轉型中應用的策略
(一)優化組織架構推進業財融合
針對目前制造企業業財融合過程中業務與財務斷層的情況,需要制造企業盡快優化組織架構,重新定位公司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工作目標、任務與責任,通過優化后的組織架構加強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聯系,以更高水平的業財融合推進制造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制造企業在應用業財融合促進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過程中,應該將財務管理活動分為事前預測、事中監督與事后分析三個階段,采用訂單管理的方式,在事前預測階段中由財務部協同銷售部、研發部等部門對主營業務訂單成本進行評估,及時將評估結果上報給總經理等管理層,由管理層決定是否安排生產[3]。在確認安排生產后,由財務部聯合生產部、采購部、物流部等業務部門加強對訂單投產環節各項財務活動的監控。在投產與銷售交付后,再由財務部聯合銷售部、人事部、信息部等業務部門進行財務分析,重點對該項訂單的成本、凈利潤進行分析。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財務部與業務部門可以及時進行處理,并重新修訂考核結果或其他的財務信息。例如在訂單利潤分析階段,財務部與其他部門明確訂單的凈利潤等重要財務指標以后,還應該向市場部等業務部門指出產品價值流轉中費用浪費的現象,督促其他業務部門加強核查,向有關人員問責,為人事部門月度或季度績效考核提供更多的依據。如此一來,財務部門與多個業務部門可以按照制造企業單向業務發展的順序加強溝通,促使財務部與業務部門之間有效溝通與合作,從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制造企業在利用業財融合推進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過程中還應該借鑒其他企業的經驗打造財務共享中心,將與企業主營業務相關的成本核算、資金管理以及財務報表分析等財務工作以及其他的業務工作交由財務管理中心統一負責,而其他基礎的業務數據整理以及其他業務工作則由業務部門負責[4]。制造企業設立財務共享中心可以促使財務管理各項工作實現標準化,尤其是便于財務人員增強對業務關鍵環節的控制,便于財務部人員能夠對制造企業日常業務進行集中核算,提高了財務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便于財務人員編制出優質的財務報表,從而為制造企業重大經濟決策提供更有力的依據。
(二)培養優質財務人才
財務人員的綜合素養會直接影響制造企業業財融合的過程以及財務管理轉型的效果,新時期制造企業想要推進業財融合,就需要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養,培養出更多復合型財務人才。
制造企業在對財務人員管理的過程中要積極通過宣傳以及培訓促使傳統財務會計轉變工作的理念。財務部負責人應該積極通過部門工作會議、部門工作微信群信息推送等手段,引導財務會計轉變思想觀念,要認識到風險與價值管理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推進業財融合以及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過程中要明確風險與價值管理導向,尤其是在與業務部門溝通以及對業務部門各項經濟活動進行監管的過程中要將財務風險控制放在首位,并通過專業的財務管理手段幫助業務部門有序開展業務、規避風險[5]。制造企業在對財務人員的培訓過程中要增加管理會計、業財融合、企業主營業務相關的知識,提高財務人員對業財融合以及企業經營業務的了解程度,促使財務人員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幫助業務部門處理復雜的經濟問題,幫助業務部門創造價值,滿足新時期制造企業業財融合與財務管理轉型的需要。
制造企業在通過培訓提高財務人員能力的過程中要明確業財融合與財務管理轉型背景下財務人員素質的模型,企業可以構建相應的財務人員素質模型。通常財務人員素質模型可以根據財務人員不同職業發展階段進行確定,第一階段主要是基礎財務人員,需要財務人員具有財務管理的專業技能與學識,贏得組織成員的信任與認可,同時具有較好的協作以及學習能力。第二階段主要是資深財務人員,這一階段的財務人員需要進一步拓寬財務技能,例如具有利用大數據處理復雜財務問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夠建立起與團隊內外良好的關系,并為本部門或者是其他部門的工作作出貢獻[6]。第三階段則主要是財務部門負責人或領導者,具有獨立處理問題以及協作處理問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激勵團隊以及各部門及公司工作作出貢獻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制造企業可以結合不同階段財務人員素質模型,明確財務人員近期素質轉型的目標,進一步優化培訓的內容,提高培訓的針對性與培訓效果。
(三)利用智能技術與系統促進信息共享
制造企業在推進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加強企業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信息共享,針對目前各部門信息接口不一致的情況,制造企業可以聯合企業的技術人員或者是與第三方互聯網企業進行合作,將大數據、云計算、RPA機器人、條碼管理等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信息系統的升級與改造中,將財務部門所應用的用友財務信息系統作為通用數據的主線,利用這些先進的信息技術,使得各類業務子系統與財務部門的系統功能協同起來,加強各部門之間數據的聯動性。例如,制造企業的信息系統可以利用條碼管理實現一物一碼,尤其是在存貨管理等財務管理工作中,便于管理人員實時掌握物品庫存的信息,提高庫存周轉率,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同時也能夠幫助市場部等業務部門加強對銷售過程的追蹤[7]。與此同時,制造企業還應該進一步豐富為公司成員配備電腦及辦公軟件,促進多種辦公形式的出現,便于財務人員以及業務部門工作人員在特殊情況下能夠及時通過線上視頻會議加強信息交流與反饋,及時處理各項業務問題與財務問題,提高風險管控與財務管理的效果。
三、結語
財務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活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新時期制造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更為激烈,所以企業要積極推進財務管理轉型,推進業財融合成為提高制造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但目前許多制造企業在財務融合過程中還存在著業務與財務分離等問題,需要制造企業的領導及管理人員轉變管理理念,進一步優化組織架構,成立財務共享中心,將制造企業日常業務進行集中核算,同時也要通過培訓與宣傳,促使財務人員轉變工作理念,促使傳統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打造一支優質的財務管理人才隊伍,利用智能化的信息技術促進各部門系統間的信息共享,使制造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邁向更高層次。
[基金項目: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雙高計劃”實施背景下高職《財務會計》新型活頁式教材建設研究(GXGZJG2020B032);2020年度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雙創”教育視閥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產教融合“SMR”實踐教學研究(XY2020ZD004)]
參考文獻:
[1] 孫連平.運用戰略管理會計推進業財融合在傳統制造企業中的應用——以中型民營印刷企業ABC公司為例[J].財務管理研究,2021(07):137-142.
[2] 趙玉婷.基于業財融合在制造企業財務管理轉型中的應用分析[J].品牌研究,2023(07):237-240.
[3] 劉瑩.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策略探討——以A汽車公司為例[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19):40-42.
[4] 鄒小鑫.搭建工序級運營體系——大型制造業企業實施業財融合的思路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15):168-170.
[5] 戴求英.大數據時代加強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措施探討——以A公司為例[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09):62-64.
[6] 黃旭東.基于業財融合視角的制造業財務管理轉型升級路徑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2(08):98-100.
[7] 蔣麗.淺析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之路——基于制造型企業的實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04):167-169.
(作者單位: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8)
[作者簡介:文嘉露(1994—),女,漢族,湖南永州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會計、財務管理理論與實踐教學;文玉蘭(1972—),女,漢族,廣西桂林人,本科,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審計實務問題及教學。](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