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武/江蘇省南京市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
為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2023年5月,南京市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在全市8個涉農區組織開展民主理財與財務公開專題調研,詳細調查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民主監督工作開展情況。通過調研,摸清現狀成效,了解問題不足,征求意見建議,梳理分析改進方向。
民主理財實現“六有”。一是有主體、有人員。全市所有涉農村(社區)都掛牌成立相應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其中高淳、溧水、浦口、棲霞、雨花臺、江北新區在村監會內設民主理財小組,江寧區147個村(社)保留民主理財小組。村社分賬后,全市所有股份經濟合作社按照章程成立了監事會。二是有程序、有內容。全市除個別村(社區)外,都能按月或按季召開民主理財會議,會議主要內容為討論研究有關項目投資、資產管理、重要財務收支等重大事項或對已發生的村級收支憑證進行檢查審核。三是有機制、有考核。全市各區都有相應的民主理財保障執行長效機制。民主理財小組都能自覺接受村黨支部和村(居)務監督委員會的工作指導;部分區將民主理財與財務公開工作一并納入到村(社區)干部考核中,與年終績效獎勵直接掛鉤。
財務公開執行有效。全市8個涉農區建立了較完善的相應臺賬。涉農村(社區)都設有財務公開欄,根據做賬頻次在村(社區)及時做好資產負債表、收支明細表、收益分配表等財務報表的公開公示。村(社區)的集體資產、資源、合同等,包括記賬憑證,村民都能在“我的集體南京E 陽光”手機APP 中查看。溧水區自2017年開始與廣電局合作,創新村級財務電視公開平臺,各涉農村(社區)村民可在村(居)委會大廳或自家安裝有廣電網絡機頂盒的電視上查看本村(社區)的財務公開情況。
內部審計監督有序開展。自2018年以來,南京市連續5年在全市8個涉農區開展村級集體資產財務審計市級抽審試點工作,并根據審計所發現問題的發展趨勢,適時調整具體審查內容,從最初的村級財務收支專項審計,逐步覆蓋村級資產財務管理的全方面、全過程。
成員構成不盡合理。據調查,村(居)監會成員以及內設的民主理財小組的具體成員,未能嚴格按要求選舉產生,有些村的村監會成員由村會計兼任。按照要求,村(居)監會成員中應有具備財會、管理知識的人員,但大部分村的成員老齡化嚴重,業務水平弱,沒有參加過定期、系統的培訓,且除主任外的其他成員基本未能享有誤工補貼。
組織及成員職責不清。20個調研對象都成立了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但具體指導相關工作開展的上級主管部門不是很明晰,導致成員對如何開展民主理財財務公開工作認識不夠,也沒有具體的任期目標計劃、年度計劃等。
民主理財監督職能未能充分履行。調研對象都能做到事后理財監督,但對于民主理財只限于檢查支出發票等是否有主任簽字蓋章、重大事項決策是否有程序文件及人員簽字蓋章,民主理財會議的審查內容也僅僅檢查附件是否有蓋章。大部分調研對象的民主理財小組及其成員未能在村級集體經濟業務開展過程中有效參與。村級重要事項決定還只是以村“兩委”的意見為主,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及其成員、民主理財小組及其成員的知情權、建議權未能充分履行。
財務公開內容和形式較單一。南京市8個涉農區所轄村(社區)均采取線下公告欄、線上“E 陽光”APP 形式公開村級財務,公開公示內容一般是當月的資產負債表、收支明細表等,相關財務具體計劃未能全面公開公示,公開內容針對性不強,應公開盡公開未能做到位。
明確主管部門。制定完善村級民主監督工作相關政策,明確開展工作的具體人員、范圍、內容,涉及組織、農業農村、財政、民政、審計等多個部門協調配合。因此,建議出臺更具體的指導文件,進一步明確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民主理財小組的具體職責,對相關工作內容、流程再具體化、規范化,加強頂層設計。
加強隊伍建設。建立健全選拔、培養和使用機制,不斷壯大隊伍規模,提高隊伍整體素質。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和實踐交流,整體提高村級民主監督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強化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時,增強積極主動開展監督工作的意識,加強與村民的聯系,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意見,及時反饋和解決村民的問題,真正代表村民利益。
實現監督閉環管理。重視和加強事前、事中監督。村級組織制定各項財務計劃、決策重大財務事項等都必須履行民主程序,實行民主理財。重要財務事項要隨時發生隨時理財,進行必要的風險評估,制定對策預案,以加強事前監督。村(居)監會及民主理財小組相關成員要列席村級主要會議,參與到重點工程、重要事項的執行過程中,及時監督了解具體工作進展情況。針對關鍵環節和風險點進行重點監督,加大對村干部權力行使的監督,增強事中監督力度。以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管理,形成閉環全程監督,增強民主監督質效。
豐富和拓寬財務公開的內容、形式和渠道。在傳統公示內容的基礎上,優化普通村民不易理解的專業財務報表,同時只要是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事項都應向村民公開。公開應當及時,根據村(居)民的居住集散、日常活動及人流聚合等情況,在村(居)民相對集中場所設公開欄。此外,還可以通過網絡、電信、會議等形式,將村集體的資產財務活動信息和資產資源情況及時、準確、完整地向村民公開公示,實現全面公開、徹底公開、多渠道公開。2023年初,南京在全市8個涉農區全面推行使用省級“蘇智農經”監管平臺。7月開始,村集體組織成員可通過“農慧通”(農戶端)微信小程序,實時查詢所在村(社區)的資產負債、收支明細、收益分配、資產資源等村集體經濟運行信息;根據各區設定,村民也能實時查詢做賬憑證及其原始憑證附件,以及所在家庭的承包地信息等。
建立保障執行的長效機制。強化黨建引領,加強基層黨組織對村級民主監督工作的領導,推動村級“四議兩公開”“三重一大”重大事項民主決策機制的落實。強化獎懲機制,激勵村級民主監督工作人員積極履職,把民主理財、財務公開的執行情況與村(社區)主要干部的績效考核、基本報酬、評優評先直接掛鉤,作為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鎮(街道)對民主理財、財務公開工作的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完善民主理財、財務公開“兩本”臺賬。進一步暢通村民參與村級民主監督的渠道,確實維護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積極探索村務管理的信息化。2024年開始,南京市將“我的集體南京E 陽光”全面向省平臺的“農慧通”小程序平移,保留原有公開內容的同時,開發預留了相關村務管理的功能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