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友/江蘇省鎮江市農業農村局
江蘇省鎮江市嚴格落實“穩糧擴油”的工作思路,糧食生產總體穩定,已連續3年呈現總面積、總產量連續增加的良好勢頭。但糧食生產單產水平總體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依然存在。具體來說,目前主要存在3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市場品種繁多,同質化嚴重。二是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待完善。科技對糧食生產的支撐能力不夠,部分農田水利設施相對老化。部分農田基礎設施不配套,機械替代勞動的轉換路徑不暢通,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弱。三是政策保障力度待進一步加強。近幾年政策扶持種糧農民的導向明顯、力度增加,但一些新的糧食支持措施尚未有力補位。針對存在問題,鎮江宜從潛力挖掘、資源配置、政策平衡等方面著手,夯實基礎,提升產能。
聚焦潛力挖掘,實現擴面增產。在關鍵農事環節開展拋荒撂荒清查,落實帶狀種植、規模種豆、稻谷種植等補貼政策,調動糧食生產管理與從業人員積極性。充分挖掘丘陵崗坡地旱雜糧生產潛力,宜糧則糧、宜豆則豆、宜玉米則玉米,充分利用十邊隙地、邊角地、征而未用耕地,種足種好各類旱雜糧,提升糧食種植面積。
聚焦資源配置,狠抓關鍵因素。牢牢把握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一方面,堅持高標準農田新建與改造提升相結合,大力推進高效節水灌溉設施建設,優化農機作業條件,不斷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優化水資源配置和調度,加強耕地地力提升,構建肥沃耕作層,夯實單產提升基礎。另一方面,做到主導品種明確、搭配品種合理,突出穩產高產抗病優良品種的主導地位,加大新品種推廣力度,增強品種區域特色,進一步促進優勢產區和重點產業帶形成,圍繞市場需求和種植效益,探索利用專門品種定向開發市場的模式。
聚焦技藝融合,攻關單產提升。以苗情、肥情、病蟲情調度體系建設為基礎,為精準服務提供數據支撐。加強麥條播、機插秧等關鍵主推技術展示示范,加大技術推廣補助力度,加快熟化優化的高產高質高效關鍵技術推廣應用,不斷提高技術到位率和覆蓋率。強化病蟲草害源頭治理,實施統防統治,完善重大病蟲綜合監測預警網絡,推進重大病蟲智能化監測,提升病蟲疫情預警裝備水平和能力。不斷提升肥料使用效率,提倡有機無機結合,指導農戶適當調減氮磷肥用量,高效使用磷鉀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聚焦全過程管理,做好服務保障。圍繞耕、種、管、收開展全程管理服務,行政推動和技術指導相結合,抓好從“一種就管”到“搶收搶種”的指導引導工作。一是組織發動。在春耕備耕、夏收夏種、秋收秋種等關鍵時節,自下而上及時組織開展各項工作動員,加大行政推動力度。二是資源調度。供銷、農業等部門在高峰期聯合對種子、農藥、化肥、農機等重要物資做好應急調度保障,確保糧食生產活動順利開展。三是防災減災。牢牢樹立“防災就是增糧”的理念,聯合氣象部門做好災情監測預警、災情調查、防災減災指導等工作,主動避災防災,著力減災減損。
聚焦政策平衡,優化惠農惠糧方向。根據糧食生產主體的實際訴求,出臺覆蓋全面、支持有力的政策體系。完善特惠性補貼向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傾斜機制,健全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專項農業補貼政策。努力縮短農業新科技成果轉化周期,有序推進“育繁推一體化”建設,加快推進糧食生產托管服務,切實提高全鏈條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大農資補貼以降低糧食生產的邊際成本,進一步擴大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支持力度,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