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開展2024年印刷復制質檢活動的通知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和全國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局長會議部署,履行印刷復制質量監管職責,提升出版產品供給質量水平,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加強印刷復制質量管理的通知》有關安排,國家新聞出版署決定開展2024年印刷復制質檢活動。2024年質檢活動于3月中旬啟動,10月底結束,質量管理工作貫穿全年。
各地區要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工作機制,落實監管責任,及時制定細化工作安排,加強組織引導、督促檢查和質量幫扶,扎實推進年度印刷復制質檢各項活動。要對年度質檢活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形成書面報告(包括但不限于主要做法、抽檢情況、存在問題、意見建議等),于2024年11月10日前報送國家新聞出版署,同時將電子版通過宣傳信息網綜合平臺電子郵件報送。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工智能使用規范(試行)》
3月2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正式制定出臺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工智能使用規范(試行)》,這是我國首部媒體人工智能使用規范化標準。
隨著AI大模型與各類文本生成、文生圖、文生視頻工具的快速發展,全球傳媒業也迎來內容生產、傳播與消費方式的全方位變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前瞻思維主動迎接日新月異的智能時代,時刻保持對前沿科技的嗅覺和敏感度,抓住AI的機遇,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危機感,積極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媒體領域的創新應用。為了更加規范、合理、安全、高效應用人工智能,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根據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相關管理規定,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工智能使用規范(試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AI頻道正式上線
3月22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立6周年之際,央視頻AI微短劇啟播暨AI頻道正式上線,我國首部AI全流程微短劇《中國神話》與受眾見面。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出席上線儀式。
AI全流程微短劇《中國神話》共六集,分別為《補天》《逐日》《奔月》《填海》《治水》《嘗百草》,由一個個經典神話故事起筆,借助AI技術拓展人們對神話的常規想象。該劇由央視頻、總臺人工智能工作室聯合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元宇宙文化實驗室合作推出,其美術、分鏡、視頻、配音、配樂全部由AI完成。由總臺央視頻原創AI團隊自制的系列微短劇《AI看典籍》同日發布。這部作品以史志、文學、農學、茶學、醫藥學等經典典籍為創作藍本,通過AI的全新制作方式,生動解讀中華文明傳承不衰的原因。央視頻還將與社會各界共享融合傳播平臺,打造總臺首個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科技盛宴《央視頻AI晚會》,上線央視頻“AI視界”頻道。
《辭海》網絡版3.0在滬發布
3月1日,《辭海》網絡版3.0發布會在上海世紀出版園舉行。原國務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辭海》主編陳至立及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出席會議。《辭海》副主編和分科主編代表,以及《辭海》網絡版開發團隊和機構用戶代表等近百人參加會議。
《辭海》網絡版3.0在內容增補、技術提升、服務升級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增補百科詞條和漢語語詞共5萬條,新增條目數量創《辭海》歷版修訂紀錄;詞條增補全學科同步推進,涵蓋45個大學科,并根據用戶查詢落空數據,專門增補了700條高頻詞條;對界面進行更新設計,同時引入“智能搜索”和“千人千面”智能推薦,實現用戶界面個性化,提升用戶體驗。《辭海》網絡版3.0形象展示《辭海》集字典、詞典、百科詞典主要功能于一體、各類知識綜合匯聚的產品特色,以及知識挖掘重組、延伸拓展的數字辭書特點,標志著百年《辭海》這一國家重大文化工程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應用進入嶄新階段,在發揮文化品牌影響力傳播力、打造國家文化數字化資源庫方面邁出全新步伐。
北京市廣電局啟動“短劇游北京”創作計劃
3月15日,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舉辦“跟著微短劇去旅行·短劇游北京”創作計劃發布活動。該計劃將于3月15日至11月30日期間,分兩批征集展現京貌、京韻、京創、京潮、京尚的微短劇,推動一批實體取景地跟隨微短劇的熱播“出圈”,營造跟著微短劇“打卡”首都的新風尚。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發布“短劇游北京”創作計劃,進一步發揮“北京大視聽”資源優勢,大力推動“微短劇+北京文旅”融合模式創新,提出“京貌·生機無限”“京韻·價值無窮”“京創·創新無界”“京潮·魅力無邊”“京尚·活力無盡”五大創作方向,進一步延伸微短劇產業價值鏈,促進微短劇供需結構優化升級。此外,入選創作計劃的作品分別在第二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期間和2024年年底前發布表彰,并積極推薦優秀作品參加國家廣電總局100部“跟著微短劇去旅行”主題優秀微短劇評選推優。
第二屆華語內容國際傳播論壇在港舉辦
3月12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主辦,上海市廣播電視局、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協辦的“第二屆華語內容國際傳播論壇”在香港國際影視展期間舉行。本屆論壇以“加強華語內容傳播,共享精彩視聽中國”為主題,匯聚世界各地的影視同行,圍繞華語內容國際傳播總結成功經驗、探討發展趨勢,互相啟迪、共話未來。
近年來,中國影視作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涌現出一大批內容題材豐富、表現手法新穎、藝術形態多樣的精品力作,與會嘉賓們也分享了華語內容國際傳播的先進案例,“流媒體”“中國美學”“內容出海”等,成為300余名參會嘉賓反復提到的熱詞。與會嘉賓認為,影視作品的對外傳播,實質上是一場在差異文化交流中尋求可發展空間的歷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正不斷為影視走出去提供較高的辨識度,從而獲得海外觀眾的喜愛和好評。他們希望,接下來各方能形成合力,繼續用真情實感講述中國故事,充分展現東方之美和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新時代·好記者”全國巡講活動在京啟動
3月26日,中國記協、全國三教辦在京舉辦“新時代·好記者”全國巡講活動首場巡講報告會。24名“好記者講好故事”優秀記者和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獎者分成三路,在中國記協、人民日報社、北京市委宣傳部面向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全國性行業類媒體和北京市新聞單位分享他們的采訪經歷和所思所悟。這些優秀記者所屬媒體類型、年齡、報道領域雖有不同,但都在新聞實踐中作出突出成績,是全國新聞工作者的優秀代表。通過他們講述親歷親見親聞親為的新聞故事,在全社會更好展示和塑造新聞工作者良好形象,激勵廣大新聞工作者在講好中國故事中反映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引導干部群眾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巡講團將分赴北京、上海、浙江、福建、陜西、新疆等10個省(區、市),走進各地黨政機關、廠礦企業、居民社區等,為當地機關干部、工人群眾、編輯記者作報告并進行座談,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巡講團還將走進16所大學校園,與高校師生進行面對面交流。
迪士尼將在谷歌和TTD上直銷聯網電視廣告
3月20日,迪士尼宣布攜手Google和The Trade Desk(TTD)兩大互聯網程序化廣告平臺,將Disney+以及Hulu的電視廣告位開放給更多元的廣告商。此舉將迪士尼的實時廣告交易平臺DRAX與谷歌的Display & Video 360和TTD直接相連,從而向各種廣告商開放Disney+和Hulu上的廣告位。迪士尼表示,此次合作將幫助公司更容易達成廣告業務目標,并將簡化迪士尼平臺上購買廣告的流程。
TikTok擴大AR創作者獎勵計劃
TikTok近期雖然面臨被驅逐出美國的壓力,但其國際擴張勢頭并未因此削弱。3月中旬,TikTok宣布將其AR濾鏡創作激勵計劃“Effect Creator Rewards”擴大開放到阿根廷、奧地利、比利時等33個新市場。
Effect Creator Rewards項目于2023年5月啟動,通過TikTok的AR開發平臺Effect House制作AR濾鏡的特定地區內容創作者,只要濾鏡使用量達到相應標準便能獲得平臺獎勵。根據TikTok官方說法,這個計劃曾創下單一創作者單月獲得超過五萬美金收入的紀錄。此次項目計劃更新除了讓創作者能有額外的收入來源以外,也能刺激創作者制作更多優質內容,提升品牌合作的轉換率。
10.92億人
3月22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較2022年12月新增網民248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
報告指出,2023年,我國持續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縮小數字鴻溝。公共服務類應用加速覆蓋,網約車、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增長明顯,智慧出行、智慧醫療等持續發展讓網民數字生活更幸福。
同時,我國互聯網應用持續發展,新型消費潛力迸發。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在線旅行預訂的用戶規模達5.09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8629萬人,增長率為20.4%。以沉浸式旅游、文化旅游等為特點的文娛旅游正成為各地積極培育的消費增長點。
【編輯:杭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