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喻
新世紀以來,隨著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展,戲劇影視受眾更迭,表演市場逐漸融合。尤其是諸多新興市場的崛起以及流媒體平臺的興起,為戲劇影視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在復雜、多元力量的制衡和推動下,戲劇影視表演呈現出藝術表達和創作的新語境。在戲劇影視形態、產業、觀念、文化重構的新變局中,如何可持續性輸出優質內容,滿足受眾多元化需求,不斷延展戲劇影視的潛力和影響力,是擺在學界范圍內的重要議題。
在復雜的當代影視景觀下,魯小艷所編的《信息時代戲劇影視表演創作方法與實踐》一書,主要包括:戲劇影視理論資源、戲劇影視劇本和戲劇影視創作應用,書中集中闡釋了當代戲劇影視表演的現實品格與創新發展。概言之,本書揭示了戲劇影視表演自步入信息時代以來,在創作方法變革與實踐探索兩個向度的主要內容:一是以“聲”“形”“表”等元模式為原動力,在更大程度上保障戲劇影視表演的“質”;二是以新媒體、新技術為突破口,尋找戲劇影視表演的創生契機,謀求新路徑、新發展。
共通性與差異性:戲劇與影視的融合承繼。在戲劇影視表演研究中,不可忽視的是“戲劇表演”與“影視表演”兩個重要概念,尤其是“戲劇表演”與“影視表演”之間的共通性與差異性。譬如熊楚在《影視表演和戲劇表演的親近性與殊異性分析》中厘清了兩者的異同,闡明了對兩者的梳理與把握是演員呈現優質影視作品的關鍵。無獨有偶,范志忠教授在《戲劇表演與電影表演的差異性和美學特征》中同樣指出需要重視戲劇表演與電影表演兩者之間的共同規律和不同技巧,演員需融會貫通實現角色塑造。可見,借助理論和實踐經驗剖析“戲劇表演”與“影視表演”的創作與表達異同,是引導戲劇與影視融合發展的邏輯起點。同樣的,書中綜合了“戲劇表演”與“影視表演”在創作思維、美學選擇、表演技巧等呈現出的不同藝術表達特征,從而在兩者的互動對話中探尋融合的路徑。本書還啟示戲劇影視藝術創作者能夠在尊重和學習兩者異同規律的基礎上,進而完成戲劇影視劇本研究與角色分析,從而決定了兩者的融合性與創新性。
以“元”為原動力:戲劇影視表演質的規定性。戲劇影視作為一種綜合性藝術,融合了戲劇表演、劇本創作、影視視覺等多種元素,自然需要探討多元要素和復雜特征背后的本源性問題,以適應信息時代戲劇影視表演的發展態勢。恰如陳寅所提及的,要深刻把握豐富多元的表現形式背后共同的、基本的、穩定的原型意象,即找到“元模式”作為藝術原動力的根源。換言之,厚基礎、重實踐,是實現戲劇影視藝術創造“質”的核心。首先,抓住戲劇影視創作表演的“元”。 本書重新強調了作為基礎“元”的三個范疇——“聲”“形”“表”,引導藝術者按照戲劇影視創作表演藝術規律進行基礎訓練。其次,本書彰顯了對戲劇影視表演規律的準確把握,既包含了聲樂常識、聲樂演唱技能、形體語言等聲樂、形體和表演的基礎訓練,又強調通過劇本研讀、表演小品訓練等提高戲劇創作表演中的藝術性和文學素養??偠灾?,通過“聲”“形”“體”訓練,達到戲劇影視創作表演獨特的、不可替代的“質”的規定。
以“新”為突破口:戲劇影視表演的創生契機。回顧戲劇影視創作表演的基礎與歷程,包括其他影視藝術的發展,都離不開與新技術的博弈與融合。在新技術的強勢影響下,不少研究者還觀察到了“數字戲劇”和“戲劇元宇宙”等新現象?;趯騽∮耙晞撟鞅硌莸膬仍谝幝珊桶l展邏輯的觀察,本書側重于探尋戲劇影視表演的創生路徑,即以“新”為突破口。一方面,信息時代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形塑了戲劇影視文學創作表達,極大地拓展了戲劇影視文學創作題材、影響了戲劇影視敘事方式。另一方面,層出不窮的新技術不僅改變了內容創作和觀演關系,還對導演處理等方面產生了深刻影響,如舞臺數字化、創作素材數字化、制作儲存數字化,讓戲劇影視表演不斷更新藝術表現形態。
作者單位 東華大學
【編輯:李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