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荷香
摘? 要: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各大高職院校不斷加強對教育實踐進行調整與優化,著手重視素質教育,以達到為社會提供優秀復合型人才的終極目標,這是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高職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策略。文章主要對高質量發展理念下高職人才需求的新方向進行簡要的闡述,并對高質量發展在高職院校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進行分析,進而闡述了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高質量發展的意義及具體的改進策略,以期能夠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議與幫助,促進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學前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08-0058-04
一、高質量發展視域下高職人才需求的方向
(一)更加關注技能服務能力的提升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我國的經濟發展目標也轉變為科技創新,這能從側面看出科技發展對于未來國家建設及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如今,我國的科技水平不斷提升,許多的先進手段也被應用到各行各業的實踐中,推動著社會的現代化發展,也進一步提升了社會對于高素質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1]高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場所,肩負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重任。在當前的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社會需求,不斷調整對人才的培養方針,關注對學生技能服務能力的培養,力求滿足各行各業的人才需求,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二)更加關注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當前高質量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國的市場經濟結構轉型速度也在不斷加快,以國有企業為代表的大型企業也到了轉型的重要階段。與此同時,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也使得企業轉變了以往的生產經營模式,產品的升級換代也逐漸加快,生產工藝的不斷更新以及生產設備的升級都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需要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和意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時刻跟進時代發展的步伐,通過持續學習,保持核心的競爭力。因此,高質量發展視域下的高職人才培養更加關注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職業素質教育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端正自己的態度,明確自身的優劣勢,樹立長遠、清晰的職業發展目標,通過提高自身的軟實力力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
(三)更加關注創新精神的培育
我國是世界著名的制造大國,產品制造的能力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但是精密制造和高品質的產品一直是制約我國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走高質量發展路線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2]只有提高創新能力,借助產品、工藝、技術、服務的創新,才能夠增強我國在世界的競爭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為了解決高質量發展問題,就要從根源出發,在職業教育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的桎梏,本著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在技術研發的領域進行深耕,有意識地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國際化的視野,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好充分準備。
二、高質量發展對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抓住立德樹人的根本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教育領域中突出立德樹人的地位,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環節。為此,高職院校的管理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及學科體系均要緊緊圍繞該目標進行設計,教師要以這個目標來進行教育,學生也要以這個目標來進行學習。不難看出,立德樹人作為高職院校的根本任務,不僅是主線工作,更是中心環節。
(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只有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才能實現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這凸顯了高質量發展在立德樹人中的價值,更體現了黨中央對發展素質教育的決心。可以說,立德樹人作為相對廣義的概念,與文化、社會、環境及家庭等密不可分,這需要高職院校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教育內容及教育觀念等多方面的配合及支持。[3]素質教育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包括創新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道德素質及政治素質等,這些素質與學生成長成才尤為密切。為此,越重視教育高質量發展,素質教育則越重要。
(三)素質教育的補償性
高職院校不僅要滿足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要具有一定的素質教育補償性。與本科學生相比,高職院校學生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成功者,該類學生在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方面與普通高校學生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高職教育的任務是通過專業特色教育快速實現學生向職業人的身份轉換,而這一轉換必須建立在素質涵養的基礎之上。為此,高職教育若想實現高質量發展,應堅持素質教育。
三、高質量發展視域下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人文教育的比重過低
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專業課程的教學占據了絕大部分比重,而人文教育的不足就使得當前的高職教育對學生職業素養、職業道德、敬業精神等方面的培育與引導不足,學生缺乏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職業價值觀。學生雖然掌握了專業技能,卻不能很好地融入社會、融入集體,這也是當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高技能、低素質的現實問題。
(二)高職教育的功利化嚴重
高職教育是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的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及輸送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為了迎合當前社會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專業技能的教學上,在職業素質教育中也往往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硬實力”。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在就業中存在著功利化的思想,學生在職業選擇中往往更加看重薪酬和福利待遇。在職業生涯發展中表現出了急功近利的問題,這也反映出高職素質教育中所存在的功利主義的問題。
(三)外部就業環境變化快
近年來,我國的就業環境越加復雜和惡劣,學生就業難幾乎成為每個高職院校在職業素質教育中面臨的難題。由于市場經濟結構的不斷轉變,當代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環境,在內外部市場環境的沖擊之下,社會的人才流動速度加快,這就使得大量的畢業生在就業時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決定學生就業能力的既包括學生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等“硬實力”,還包括學生的職業素養、團隊精神、敬業精神等“軟實力”,這也是當前就業形勢下對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提出的挑戰。
四、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意義
(一)提升高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現實要求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專業性的人才”,因而人才培養的質量一直是教育最為重要的問題。只有準確抓住人才培養質量這條主線,教育才能夠得到可持續的良性發展。對于起步較晚、時間較短的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來說,也必須要狠抓人才培養質量。[4]在高質量發展的社會大背景下,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必須通過教育,也只有通過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才能夠培養出高質量的高職學前教育人才。只有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才能夠真正提升高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同時要看到提升學前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也是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提升高職學前教育地位的實踐要求
“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才能夠提升職業教育地位。而職業教育地位的提升不是單純的理論說教,是需要通過具體實踐體現出來的。從提升高職學前教育地位條件來講,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地位提升實踐要求必須在借鑒以往高職學前教育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之上,立足高職學前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提高自身發展質量。由此可見,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提升高職學前教育地位的重要條件,也是提升高職學前教育地位的實踐要求。
(三)促進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發展的時代需求
任何教育都是特定時代的教育,特定時代對教育提出特定的要求,也要求教育按照特定時代要求發展。從促進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發展時代需求條件來看,不僅應該單純考慮時代,還應該考慮高職學前教育自身。時代是高職學前教育的發展的特定環境、發展的外部條件,高職學前教育是其自身發展的原動力、發展的內驅力,只有內外形成一股合力,才能夠真正促進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發展。從高職學前教育自身來講,當前我國高職學前教育還有很大的提升發展空間,也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要不斷提升質量。
(四)辦人民滿意高職學前教育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講話,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明確的教育發展要求。怎樣才能夠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取決于辦教育的方向與人民群眾需求的一致性。當前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是高質量,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是辦人民滿意高職學前教育的必然要求。從辦人民滿意的高職學前教育的條件來講,辦人民滿意高職學前教育的條件是多方面的,這不僅是因為要考慮人民群眾方面的條件,還要考慮高職學前教育方面的因素。
(五)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然要求
如果將教育比喻為魚,那么時代就是水,教育與時代的關系就好比魚水關系。正如魚必須適應周圍的水才能夠生存一樣,教育也必須與自己所處的特定時代相適應。對于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來說,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然要求。此外,從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然要求來說,要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然要求的關鍵是要與新時代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相適應,而與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相適應對于教育來說就是要培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人才,而要培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人才,要求教育必須高質量發展。
五、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
(一)樹立高質量發展觀
具有什么樣的思想觀念就具有什么樣的行動,人的行動無不是與其背后的思想觀念具有一致性。首先必須認識到樹立高質量發展觀的重要性。當前新時代的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決定著必須進行高質量發展的供給。從以往教育教學發展經驗教訓歸納總結上可以看到,凡是具有針對性明確觀念指導的行動都能夠取得相應的成效,而那些沒有相應觀念指導的盲目行動很容易導致失敗。其次,選擇樹立高質量發展觀的方式方法。教育有法,但無定法。沒有一成不變可以適用于任何場合的方式方法,必須要在綜合考慮各方群體利益基礎之上尤其是要結合現實需要,才能探尋出合適的高質量發展的方式方法。最后,運用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樹立高質量觀。實質就是將選擇的合適方式方法運用到樹立高質量實踐中,在實踐反思中樹立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高質量觀。
(二)打造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教育的發展最終取決于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教師是教育發展的關鍵”。對于當前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來說亦是如此,打造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當前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發展的現實路徑。首先,應該認識到打造高素質高質量師資隊伍的重要性。“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打造高素質高質量師資隊伍有利于將師資資源轉化為人才培養的優質動力。其次,結合實際選擇打造高素質高質量師資隊伍策略。打造高素質高質量師資隊伍可以通過外部引進與內部培養兩種方式,還可以將這兩種方式進行有機融合,結合具體實際綜合考慮多方群體利益,選擇出具體的合適的打造高素質高質量師資隊伍策略。最后,將結合實際選擇出的合適策略運用實踐。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外界的需求是不斷變化調整的,決定了打造一支高素質高質量師資隊伍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依據現實需求變化不斷調整的。另外各地各校對高素質高質量師資隊伍的需求是具有差異的,這決定了打造高素質高質量師資隊伍應該體現出地方差異與特色。
(三)構建高質量發展共同體
教育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程,要促進教育的發展,任何單一的因素都是不可靠的,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結成發展共同體,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促進教育的發展。首先,應該認識到構建高質量發展共同體的重要作用。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是構建高質量發展共同體的根本動力。其次,制訂構建高質量發展共同體的方案。構建高質量發展共同體方案的制訂,應當讓黨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家長等相關利益群體共同參與,集思廣益,共同為構建高質量發展共同體方案助力,從各自所代表群體利益出發,匯聚各方智慧,制訂構建最佳的構建高質量發展共同體的方案。最后,將方案付諸實踐。通過新時代高職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實踐來構建高質量發展共同體,需要指出構建高質量發展共同體由于各方利益群體博弈的客觀存在,構建高質量發展共同體也是長期的過程。[5]
(四)建立健全高質量發展機制
新時代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需要建立健全高質量的發展體系。第一步就是需要明確建立哪些高質量發展方向。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如何建立、建立哪個方向不是某一個個體或單位說了算,必須通過實際的研究與調查才能確定。第二步需要探究合適的建立健全策略。不同的機制與同一機制的不同程度,這些都決定了健全機制的差異,要探尋健全機制策略一定要依據具體制度的策略進行探尋,要考慮健全機制的環境。第三步,依據合適的策略建立健全機制。將選擇的合適策略運用到建立健全高質量發展機制實踐中,在實踐中建立健全高質量發展機制。
參考文獻:
[1] 李丹. 高質量發展視域下高職院校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科技風,2023(06):151-153.
[2] 黃碧峰,張久雷. 質量年報視閾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高質量發展保障研究[J]. 新課程研究,2023(06):71-73.
[3] 劉襄河,孔江紅.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J].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2(01):1-5.
[4] 楊金玲. 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高職教育的使命與變革:第五屆“大國高職教育”博士論壇會議綜述[J].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23,22(01):76-80.
[5] 劉襄河,孔江紅.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J].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2(01):1-5.
(責任編輯:楊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