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華 丁菊娟



作者簡介:王美華,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腦病科疾病的診療。
【摘要】目的 基于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影響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相關危險因素,為預防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腦梗死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泰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收治的76例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非合并急性腦梗死組)及25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合并急性腦梗死組)的臨床資料。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特征、實驗室指標,并進行單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影響因素。結果 與非合并急性腦梗死組比,合并急性腦梗死組患者年齡較大,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增厚,入院時收縮壓及血清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大及IMT增厚,入院時收縮壓、入院時血清HbA1c、TG、Hcy水平高均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OR=2.079、2.282、2.255、2.264、2.173、2.121,均P<0.05)。結論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有年齡大,IMT增厚,入院時收縮壓、入院時血清HbA1c、TG、Hcy水平高,臨床可據此制定預防措施,進而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2型糖尿病 ; 急性腦梗死 ; 糖化血紅蛋白 ; 三酰甘油 ; 同型半胱氨酸
【中圖分類號】R587.1,R74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6.0112.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6.036
2型糖尿病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慢性內分泌代謝疾病之一,主要以機體糖代謝紊亂為臨床特點,臨床表現多為體質量減輕、多飲等,若患者未能及時治療,則可隨著病情進展,出現血管與神經組織損害,進而引發大血管并發癥。急性腦梗死作為2型糖尿病常見大血管并發癥之一,其主要表現為感覺障礙、意識障礙等癥狀,且具有預后差、致殘致死率高等特點,可嚴重損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加重患者家庭負擔[1-2]。因此,臨床針對
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早期風險識別是否合并急性腦梗死,并及時予以相應的防治策略,在改善患者臨床預后中意義重大。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影響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相關危險因素,現將結果整理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
9月泰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收治的76例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及25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診斷標準:2型糖尿病依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3]中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急性腦梗死依據《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 [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⑴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⑵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經CT或MRI檢查確診;⑶入組前無嚴重感染、手術、外傷等應激事件。排除標準:⑴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透壓綜合征;⑵動脈硬化疾病(血管炎、腫瘤等)引起的急性腦血管病;⑶合并嚴重的免疫系統疾病。本研究方案已經通過泰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在批準通過后實施。
1.2 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BMI、性別、2型糖尿病病程、入院時收縮壓、入院時舒張壓{使用電子血壓計[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型號:HEM-8732T]檢測}、是否吸煙、是否有高血壓病史、是否有腦卒中病史及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GE公司,型號:Voluson E8)檢測]。于所有患者入院時清晨安靜空腹狀態下抽取外周靜脈血5 mL,以轉速為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血清FBG水平;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迪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CS-1200)檢測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1.3 觀察指標 ⑴兩組患者臨床特征。統計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影響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單因素分析。⑵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統計所有患者的實驗室指標,進行影響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單因素分析。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篩選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影響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影響因素。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特征比較 與非合并急性腦梗死組比,合并急性腦梗死組患者年齡更大, IMT增厚,入院時收縮壓水平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比較 與非合并急性腦梗死組比,合并急性腦梗死組患者血清HbA1c、TG、Hcy水平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影響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并進行賦值,即用“原值輸入”進行賦值,代表某一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大,IMT增厚,入院時收縮壓及入院時血清HbA1c、TG、Hcy水平高均為影響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效應值均有統計學意義(OR=2.079、2.282、2.255、2.264、2.173、2.121,均P<0.05),見表3。
3 討論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島素分泌相對缺乏、胰島素抵抗等原因所致,其易導致機體動脈粥樣硬化,IMT增厚,促進斑塊形成,進而增加急性腦梗死發生風險[5]。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不僅增加了治療成本,還會導致患者院內死亡率增加。因此,臨床早期識別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高危因素,并給予及時干預,對改善患者預后十分重要。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分析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有年齡大,IMT增厚,入院時收縮壓、入院時血清HbA1c、TG、Hcy水平高,與林蕾蕾等[6]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在于,隨著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的增大,其腦部血管會逐漸硬化,血管彈性變差,管腔逐漸狹窄,進而易導致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增加急性腦梗死發生風險,因此臨床需針對性加強管理年長的患者,以開展相應的措施改善腦部血管狀況,進而預防急性腦梗死的發生。IMT是評估患者動脈硬化的常用指標,其水平越厚,血管狹窄程度越明顯,進而易發生急性腦梗死[7],因此臨床需針對性監測此類患者IMT情況,對于IMT增厚的患者行強化降糖和調脂治療,以及時預防及治療血管狹窄,進而減少急性腦梗死發生。當2型糖尿病患者收縮壓處于較高水平時,可加重動脈粥樣硬化,促進血管老化,加速血栓形成,使得血管狹窄或閉塞,進而易增加急性腦梗死發生風險[8],因此,臨床通過動態監測該類患者的血壓,以及時予以相應的處理措施(如藥物、運動等),控制血壓水平,進而避免發生急性腦梗死。
HbA1c可用于反映機體的血糖情況,當其水平異常升高時表明血糖會加重損傷動脈內皮細胞,以促進血小板聚集,進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增加急性腦梗死發生概率[9],因此,臨床通過動態監測該類患者的HbA1c水平,以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如降糖藥物、合理飲食等),控制血糖水平,進而減少發生急性腦梗死。TG作為脂代謝指標,其水平升高則表明機體血脂代謝異常,促使動脈粥樣硬化,使得血管彈性下降,進而易發生急性腦梗死[10],因此,臨床通過動態監測該類患者的TG水平,以及時予以相應的處理措施(如降脂藥物、合理飲食等),調節血脂代謝,進而減少發生急性腦梗死。Hcy可參與調節機體的氧化反應過程,當其水平異常升高時可加重機體的氧化應激損傷,加快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同時還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硬化、狹窄,進而促進急性腦梗死發生[11-12]。因此,臨床通過動態監測該類患者的Hcy水平,及時補充葉酸,葉酸在體內形成5-甲基四氫葉酸,能夠催化Hcy轉化成甲硫氨酸,促進Hcy的分解代謝,降低Hcy水平,增強抗氧化能力,進而降低急性腦梗死發生率。
綜上,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有年齡大,IMT增厚,入院時收縮壓及入院時血清HbA1c、TG、Hcy水平高,臨床可據此制定預防措施,進而改善患者預后。但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無法保證全部信息的準確性與可信度,且患者來源較單一,結果可能受影響,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仍有待進一步研究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馬艷霞, 呂肖鋒, 焦秀敏, 等.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血糖波動與溶栓預后的關系[J].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14, 11(8): 415-419.
喬靜靜.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腦梗死的影響因素分析[J]. 實用老年醫學, 2019, 33(12): 1187-1189.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8, 10(1): 4-67.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8, 51(9): 666-682.
符啟銳, 李紅梅, 劉俊偉. 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腦卒中患病的危險性因素及預防措施研究[J]. 四川醫學, 2019, 40(9): 900-
903.
林蕾蕾. 高齡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相關危險因素的調查分析與護理對策探討[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0, 20(4): 536-538.
耿琳, 閆朝麗. 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相關因素的研究[J]. 中華臨床營養雜志, 2019, 27(3): 161-166.
周文銳, 李琛, 朱敏潔.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血糖波動與神經功能缺損及預后關聯的研究[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6, 15(4): 350-352.
郝志超, 華蕓蕓, 孫佳欣, 等. 血清殘余膽固醇和HbA1c水平與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相關性分析[J]. 江蘇醫藥, 2023, 49(7): 709-713.
邢建麗, 劉瑩, 張法軍, 等. 2型糖尿病并發急性腦梗死患者血脂異常臨床分析[J].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2013, 8(4): 257-259.
陳國強, 朱圣嬌. 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老年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 國際老年醫學雜志, 2019, 40(5): 268-271.
陳鴻爾, 葛慶青, 沈玲利. 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 護士進修雜志, 2014, 29(9): 797-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