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林,林承祥,李 櫻,黃聘婷
(麻城市人民醫院輸血科,湖北 麻城 438300)
新生兒溶血病(HDN)是指因母子血型不合,母體血型抗體和胎兒血型抗原不匹配,經胎盤進入胎兒的抗體誘導胎兒或新生兒紅細胞破壞,從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疾病。常見類型有Rh 溶血和ABO 溶血,其中ABO 溶血約占85.3%[1]。HDN 患兒多為足月新生兒,常見臨床癥狀有黃疸、水腫、肝脾腫大及貧血等[2],如不及時、有效地進行診斷和治療,不僅會影響新生兒的神經功能、免疫功能、腎功能及心肌細胞的發育,嚴重時還會誘發膽汁黏稠綜合征、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甚至導致循環、呼吸系統衰竭,危及新生兒生命[3]。HDN 非常容易引起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早期及時診斷和治療對提高HDN 的治愈率及防止后遺癥出現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溶血三項試驗通常被臨床應用于HDN 的檢測中,另外血清膽紅素也被視為HDN 的評價指標[4]。為探究血清膽紅素和溶血三項試驗在HDN 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本文特選取96 例母親為O 型血的HDN 患兒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21 年11 月至2022 年10 月在我院出生的96例母親為O 型血的溶血病患兒,產婦血型均為O 型RhD陽性血型。患兒血型:B 型39 例,A 型57 例;患兒日齡3 h 至20 d,平均(6.3±1.8)d。患兒均出現黃疸、水腫、肝脾腫大、貧血等癥狀。其中,排除患先天性肝膽系統疾病患兒。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患兒家長知情且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血清膽紅素檢測:取患兒3 mL 靜脈血,3000 r/min 轉速下離心,獲得血清后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型號AU5800)測定血清膽紅素含量,血清總膽紅素正常參考范圍3.4 ~20.5 mmol/L。(2)溶血三項試驗:包括直抗試驗、游離試驗、釋放試驗。取患兒3 mL 靜脈血,應用新生兒血型檢測卡、HDN 胎兒不完全抗體檢測卡進行溶血三項試驗,嚴格按照試劑要求進行操作。患兒依據HDN 診斷標準及溶血三項試驗結果分為A、B、C、D四組,其中A組直抗和釋放試驗(+)、游離試驗(-),B 組三項試驗均為(+),C 組游離和釋放試驗(+)、直抗試驗(-),D 組直抗試驗(+)、游離和釋放試驗(-)。(3)治療方法:以患兒具體情況為依據進行對癥處理,包括藍光、換血、丙種球蛋白等治療。
觀察96 例HDN 患兒血型分布及不同血型患兒的溶血三項試驗結果。比較四組HDN 患兒的溶血三項試驗結果。對比四組HDN 患兒治療前后的膽紅素含量。分析膽紅素對HDN 的早期診斷價值。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F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96 例HDN 患兒中,直抗試驗陽性率A 型血患兒高于B 型血患兒,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0);釋放試驗和游離試驗在兩種血型患兒中的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96 例HDN 患兒血型分布及不同血型患兒的溶血三項試驗結果[例(%)]
96 例HDN 患兒直抗試驗陽性率為10.42%,釋放試驗陽性率為100.00%,游離試驗陽性率為62.50%。直抗試驗和釋放試驗同為陽性者占比4.17%,直抗試驗、釋放試驗和游離試驗均為陽性者占比6.25%,釋放試驗和游離試驗同為陽性者占比56.25%,僅釋放試驗陽性者占比33.33%。陽性率比較C 組>D 組>B 組>A 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四組HDN 患兒溶血三項試驗結果比較[例(%)]
治療前,四組HDN 患兒膽紅素含量顯著高于正常范圍,且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F=0.207,P=0.891)。治療后各組患兒的膽紅素水平均明顯下降,且與治療前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3。
表3 四組HDN 患兒治療前后膽紅素含量比較(μmmol/L,±s)

表3 四組HDN 患兒治療前后膽紅素含量比較(μmmol/L,±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t 值 P 值A 組 4 269.4±79.21 161.3±31.24 2.539 <0.05 B 組 6 266.3±82.45 182.1±40.83 2.242 <0.05 C 組 54 252.4±87.64 185.1±48.36 4.941 <0.05 D 組 32 243.9±80.76 184.7±43.28 3.669 <0.05
膽紅素預測HDN 陽性的ROC 曲線下面積(AUC)為0.716,靈敏度為0.600,特異性為0.872,詳見圖1、表4。表明膽紅素可以作為HDN 的早期診斷指標,但靈敏度略低,容易造成漏診。

圖1 膽紅素對新生兒溶血病早期診斷分析

表4 膽紅素對HDN 早期診斷價值的分析
HDN 是臨床上一種危險性較大的新生兒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黃疸、貧血、血清膽紅素水平上升及水腫等。HDN 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母親與胎兒之間ABO 血型或Rh血型不合[5]。其發病機理為,胎兒代表父母雙方的紅細胞抗原表型不一致,當胎兒體內代表父體紅細胞抗原的紅細胞經臍帶進入母體時,兩者相互融合產生相應抗體,隨后抗體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最終出現抗原抗體等一系列免疫反應,發生溶血,嚴重威脅新生兒與母親的生命安全[6]。臨床研究數據顯示,HDN 在ABO 血型中的發生率要遠高于Rh 血型[7],且ABO 血型HDN 中以母親為O 型、新生兒為A、B 型為主,在ABO 血型引起的HDN 中大多數癥狀都較輕,有明顯溶血癥狀的患兒約占6%[8]。Rh 血型引起的HDN 多發生于多胎或多次輸血的孕產婦中,其發病率低,但大部分的溶血程度較嚴重。目前,臨床上診斷HDN 的最有效方法是溶血三項試驗,包括直抗試驗、釋放試驗和游離試驗,其中直抗、釋放試驗的目的在于了解紅細胞上結合的血型抗體,二者能夠確診HDN;而游離試驗能反映新生兒血清中母體血型抗體水平,但不能作為診斷HDN 的依據[9]。
釋放試驗 和游離試驗是診斷新生兒HDN 的主要方式,胎兒血清中IgG 類抗體可采用游離試驗檢測,IgG類抗體的檢測有利于HDN 的觀察和治療[10]。母體內IgG抗體效價和抗體數量隨孕期的增加而增加,當抗體數量超過母體自身抵抗范圍時,HDN 則容易被引發,此時IgG 經由胎盤途徑進入胎兒的血液循環系統。由本研究結果可知,游離試驗的陽性率為62.50%,提示游離試驗的檢測敏感度稍差,這可能與母體IgG 進入胎兒體內量的多少有關。釋放試驗檢測結果為陽性則提示母體IgG抗A、B 抗體使患兒紅細胞致敏。在本研究中,釋放試驗的陽性率為100.00%。對HDN 溶血三項試驗結果進行組合分析,結果顯示釋放和游離試驗均為陽性的概率顯著高于其他組合,這表明在新生兒溶血的早期診斷中,溶血三項試驗具有較高的價值。
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共同組成人體的血清總膽紅素,其是肝、脾等臟器及骨髓中的單核吞噬細胞吞噬紅細胞的產物[11]。研究表明,總膽紅素在HDN 診斷中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楊冬梅等[12]研究發現,在HDN 患兒體內,短時間內血清膽紅素水平能夠快速上升且顯著高于正常水平,這表明血清膽紅素在HDN的診斷中可作為關鍵性指標。本研究中,治療前HDN患兒膽紅素含量顯著高于正常范圍,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F=0.207,P=0.891)。治療后各組患兒的膽紅素水平均明顯下降,且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在HDN 早期診斷中,血清膽紅素預測HDN 陽性的AUC 為0.716,靈敏度為0.600,特異性為0.872,這表明以膽紅素對HDN 進行早期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
綜上所述,血清膽紅素聯合溶血三項試驗有助于HDN 的早期診斷。